《陈寅恪与傅斯年》读后感
——大师之后再无大师
这个学期一直在读这本《陈寅恪与傅斯年》,确实读得有点艰难,但读完后,让人心潮澎湃,感人泪下,怅惘良久。
陈寅恪与傅斯年均出生于清代名宦之家,青少年时代留学欧美,后成为耀眼的学术大师,一在清华大学国学院,一在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均开创了举世瞩目的学术流派。他们既是真挚的朋友,还是姻亲,更是道友,彼此信任,相互关照。共同促进学术的研究繁荣。由于日本的全面入侵,傅斯年与史语所搬迁至重庆李庄,在物质极度匮乏,艰难度日之中,傅力邀陈赴李庄共担大任。陈寅恪逃离北京,举家南迁,经长沙,至昆明,再辗转至桂林,不幸中途病倒,双目失明,生活极度困顿,不得已转赴条件稍好的成都燕京大学,与李庄无缘一面。陈傅本当携手共创学术盛业,但在风卷残云的时势下聚少离多经,终至劳燕分飞,阻隔了海峡两岸,相望而不能相聚,一个暴毙在孤岛议会大厅,一个默默死于岭南病榻。这是一部20世纪上半叶知识分子惊呼历程的心灵史诗。更让我们后辈们人另一个侧面更加真切地感知历史的真相,感受他们在20世纪所遭遇剧变,谱写出了中国知识分子群体的衰歌。
回望过往的几十年,中国能称得上大师的,莫不是建国以前之人,他们真正成长的阶段,莫不是民国成立之后,他们大多留洋海外,有的书香门第,有的性格怪癖,有的颠沛流离,但无一例外的真才实学,学力苍劲,其中如陈先生辈,称得上是学贯中西,高山仰止,而他本人更是被盛赞到乃是历史上三百年乃至一千年才一遇的才子。
感慨于这些民国时期大师的风骨,首先在于他们青年留洋时期的踏实坚守。他们为了买书,往往只能连吃数日的干面包以求缓解度日,彼此之间相互扶助,周转救济,然而所有的学生几乎是 一般穷,有时到了交学费的日子,更是苦的直叫没法活。后值国内战乱不断,硝烟顿生,往往国内的资助也再不得见,日子一天窘似一天。然而就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下,他们还是乐观的、不懈的用对知识的追求丰富了这贫瘠的日子,孜孜不倦,博通古今,历揽中西,终成一代大师,并且以一种群体式的出现造就了知识分子社会价值、地位与贡献的高峰。
读罢不禁唏嘘叹惋,感慨于昔日前辈先贤的不懈奋斗,羞愧于今朝青年学子的慵懒堕落。感慨于大师们的风骨,更是在于他们一生高尚的学品和人品,不为敏感所屈,不向非正义低头,他们自有知识分子的操守。
书已读毕,为近百年前的中华人物、知识精英荡气回肠、醉心倾倒,一个被誉为“人间最稀有的一个天才”傅斯年,一个被誉为“三百年来仅此一人”的“教授的教授”陈寅恪,他们不愧为真正的大师,正所谓多难兴邦,百炼成钢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