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难过后记《杨柳坪七日》 杨柳坪七日

由于听课的缘故,上网找到了汶川大地震后央视栏目《新闻调查》做了一期叫做《杨柳坪七日》的节目。依稀记得地震后电视里扑面而来的都是灾害的可怕,灾区的废墟,妻离子散的痛苦和百姓的无助。而此期节目却选择派记者柴静亲自前往北川县杨柳坪,同灾民同吃同住7天,记录下点点滴滴。有失去亲人的悲痛,有失去家园的无助,然而更多的,则是人民的坚强与信心。不论此档节目出于何种目的与角度进行采访拍摄,但是我相信每个观看过这期节目的观众,都会为之而感动,为之而骄傲。因为我们的家园,我们的人民,生生不息。

一对夫妇在地震中失去了还在为高考奋斗的儿子。妻子端着一碗看似早已冷却的方便面,低声啜泣,丈夫眼泪汪汪的看着远方,似乎在想念过去的美好与幸福。但当柴静提问他们的心愿时,夫妇俩这样说道,我们会好好活下去,希望可以再生一个孩子,无论男孩女孩,都会好好将他养大。

一位父亲因为在地震中救助其他人而错失了找到女儿的时机。夜晚,父亲静静地坐在燃烧的火堆旁陷入沉思,可能又想起了他可爱的9岁女儿吧。他告诉记者,自己对不起女儿,因为女儿过去太听他的话了。但当被问到是否后悔那一刻的决定时,只听到男人坚定地话语,我不后悔,如果女儿在世的话,她一定会写一篇作文叫《我的爸爸》。

一只刚出生为久的小猫走进了人们的视线,原来它也在地震中失去了妈妈,一对父子收留了它,孩子的爸爸说:“这也是一条命啊。”即便明天就是儿童节,儿子却不想和其他小朋友一起到安全的地方过,因为舍不得爸爸。孩子的母亲呢,不幸在这场地震中罹难了。

来到县城,正值几位工作人员在给百姓发放救济粮。其中一个告诉记者,这里的镇长,副镇长纷纷遇难,只有靠他们来维持一下该有的秩序,没办法,死去的人太多了。。。。。说着说着,男人眼眶里全是泪水,哽咽着说不出话来。他在这次地震中受了腰伤,在医院呆了两天就出来工作。至于家中的亲人,男人低声说,没有管他们了。

还有许许多多淳朴善良的百姓,还有许许多多简单却感人的 故事。因为感恩,他们选择在随时复发余震的时期自己动手重建家园;因为坚强,他们在痛失亲人后依然继续生活下去。他们知道,只有靠自己才会有明天,只有好好活,才对得起那些遇难的人们。

虽已是08年的事了,如今回头看,不仅仅是感动流泪那么简单了。我想,这期节目是成功的,因为它会给受过或正在受灾害的人们带来希望光明,因为它会为活着的人们带来人生感悟。

一切都是生活,再苦再累,都要靠自己好好活下去。

后记:有时候在想,像这样的节目,这样的故事,中国官员到底有几个在真正关注?多些人去看,去了解,兴许会多些更有良知的官员。

灾难过后(记《杨柳坪七日》) 杨柳坪七日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5101015/250184.html

更多阅读

《第五战区》后记:理解之书,致敬之书

长篇小说《第五战区》后记沿着京沪高速公路南来或北往,进入山东省的临沂市辖区境内,路边巨大的广告牌上有一家温泉企业的宣传标语,大意是,为了等你的到来,我已经默默地流淌了千年。我不知道这样的表述会让多少人心动,就像影视剧中“红嫂

再推荐:张晓风经典散文《春之怀古》

今天又把迟子建的《春天是一点一点化开的》读了一遍,写得真好。忽然想起kurt小时候读过的《春之怀古》,觉得也应该向力力、田田、诚诚推荐,诚诚现在还没有能力读,但是可以当故事一样讲给诚诚听,让他幼小的心灵细腻起来,敏感起来,丰富起来

转载 寻找《麦迪逊之桥》 玛雅论玛maya作品转载

原文地址:寻找《麦迪逊之桥》作者:zhiguo0202相信很多人都看过小说《麦迪逊之桥》或电影《廊桥遗梦》,并被故事情节所感动,同时也对故事中所涉及廊桥留下较深印象。本人出于对该故事的兴趣及对地理与旅游知识的爱好,查阅了许多麦迪逊廊桥

黄梅戏——《半个月亮》 半个月亮爬上来 简谱

2013年2月21日下午,黄梅戏爱好者、好朋友翠萍打来电话,说今晚黄梅戏艺术中心演出《半个月亮》,你喜欢摄影,我这有票你看吗?我在2012年10月23日第六届黄梅戏艺术节期间已看过黄梅戏《半个月亮》并已拍摄了不少该剧剧照,心想再补充拍摄一些,

声明:《灾难过后记《杨柳坪七日》 杨柳坪七日》为网友拥抱影子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