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四公子之比较 战国四公子是谁

读史有年,总觉得战国四公子其实不是可以相提并论的人,但不曾仔细品评。近来微恙缠身、郁结不通,倒也有闲整理一番,了此夙愿。

记得有一妙联:“蔺相如、司马相如,名相如、实不相如;魏无忌、长孙无忌,我无忌、尔亦无忌。”是借同名古人集的对子,说名和实的不同。自古齐名并称却为人大不同、名不符实的事情,所在皆是。或者因为当时的俗见,或者偶然风云际会而已。比如南宋“中兴四大将”韩(世忠)、张(俊)、刘(光世)、岳(飞),不过是适逢其时、其事而并称,其实绝不相类。仅韩世忠稍近于岳飞,张俊在勇、略、德、功等方面,距岳飞远矣!而刘光世,庸庸碌碌,不足挂齿,后人有将刘琦代之的、甚至干脆将他抹去改称“三大将”的。正如萧峰讥刺慕容复之语:“萧某大好男儿,竟和你这种人齐名”!《宋史》已有定论,不提。战国四公子颇类“中兴四大将”,而2200多年以来犹然并称,我不能释怀。或者已有前人论及,是我读书少、没见到吧?

战国四公子并称,最早见于文字的,可能是西汉早期贾谊的《过秦论》:“齐有孟尝,赵有平原,楚有春申,魏有信陵。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尊贤而重士,约从离横”。贾谊大才,落笔当成定论。但我以为:这是《过秦论》行文至此,只宜取战国四公子“约从离横”的共同之处,有一些勉强的概括也是可能的。同理,扬雄的《法言》:“或问:‘信陵、平原、孟尝、春申益乎’?曰:‘上失其政,奸臣窃国命,何其益乎’”!扬雄与王莽同在西汉末期,有感于权臣当道的形势,对战国四公子一并斥骂,也是可理解而不可苟同的。

四公子并称的根本原因,是大量养士。

《国语》、《谷梁传》都把天下百姓按职业分为四类:即士、农、工、商。春秋战国时的“士”,大概还不属于后来“士大夫”那样的官僚系统,可也不属于自食其力的百姓,是官和民之间的中间阶层。他们一般不治产业、但具备某种技能,为当权者所需要。特别是武士、谋士、辩士等人才。

春秋时期,养士还属于个人的图谋,与国家而言并无益处,只能小规模悄悄地进行,如吴国公子光养专诸、伍子胥;战国时期,养士却成了可以影响天下大势的必然之举。子思《孔丛子·居卫》认为:春秋时期,“周制虽毁,君臣固位,上下相持若一体然”,天下事要“执礼以求之”才行。到战国时期,“天下诸侯方欲力争,竞招英雄以自辅翼,此乃得士则昌失士则凶之秋也”。人才的储备,已经成了国力强弱的决定性因素。于是,各国竞相招揽士人、以备非常。而士的阶层迅速壮大,已不甘于白做“食客”了,“含气之类,咸愿得其志”,政治诉求远远超过了生理需求。所以,在贵族们屈尊招士的同时,士也在自由地选择可以托付的主人。在这场最大范围的双向选择中,战国四公子赢得了士阶层的广泛信任,养士的数量都在3000人左右。

齐国,孟尝君田文。

田文的父亲田婴是齐威王的小儿子、齐国的相国。田婴位高权重、家财丰厚。田文只是他40多个儿子中的一个。田文的母亲是妾侍身份、生日是5月初5。当时风俗认为,5月初5出生的孩子,“长与户齐,将不利其父母”。所以,田文一出生,田婴就让他母亲把他扔了不养。母亲偷偷把他养大以后,田文才见到自己的父亲。田文说:人受命于天,不是受命于门户。否则,把门户加高不就没事了吗?田文又说:父亲大人做相国多年、家里积攒那么多多余的钱财,可是国家没有扩展、身边没有贤人,不值得忧虑吗?于是,田婴对这个儿子刮目相看,试用田文主持家政。田文主持家政以后,广泛招士,迅速引起了各国诸侯的重视,他们纷纷建议田婴,立田文做继承人。田婴死后,田文继承爵位,封地“薛”,号“薛公”,“孟尝君”是他死后的谥号。

孟尝君养士,有三个特点:一是舍得花钱,“舍业厚遇之”。不但养其本人,还给他们的亲戚送礼。后来弄得入不敷出,正常的俸禄、田产、赋税不够养士支出,只好放高利贷弥补。二是来者不拒,不管来人是周游列国的士人,还是亡命天涯的罪犯,当然也不乏蒙吃蒙喝、滥竽充数的“南郭先生”。孟尝君一并接纳、厚待,让人人觉得孟尝君对自己不错。所以欧阳修认为孟尝君所得之士,多为“鸡鸣狗盗”。三是待之以礼,满足士人的自尊需求。甚至自己的饮食也与士人一样。一次夜宴,有个士人怀疑孟尝君和自己吃得不一样,大怒,拂袖而去。孟尝君就把自己的饮食让他看。这个士人羞惭不堪,竟拔剑自刎了。但是这一点不能和孟尝君养士分三个标准、冯谖弹铗而歌相照应。司马迁对孟尝君有溢美讳恶的倾向,很奇怪。

孟尝君极端自我,是个无政府主义者。在他眼里,没有国家、宗室的概念。他所一贯追求的,是更大的权和利。为达目标,他可以毫不犹豫地叛卖国家!

通过养士,孟尝君声名鹊起,但齐湣王没有让他担任相国。秦昭王反倒念念不忘,两次邀请他到秦国去。第一次,孟尝君就很想去,士人们劝不住,还是苏代警告他:万一秦王变卦、你回不来怎么办?第二次,孟尝君决定冒险去了秦国,还做了几天秦国的相国。不久,苏代的预言应验,秦王软禁了孟尝君。命在旦夕,孟尝君靠“鸡鸣狗盗”逃出了函谷关。

但是这次投奔秦国的行为,使齐王看到了孟尝君的价值,就任命他做了一阵子相国。

孟尝君招纳的刺客、游侠和亡命之徒,在其封地内就有6万多家,使当地的风俗为之一变。齐王不可能不忌惮。当有人诬陷孟尝君要谋反时,齐王顺势免了孟尝君的相位。为回应后来的相国吕礼对他的不友善,孟尝君不惜破坏齐国与秦国的良好关系,主动说服秦国的相国魏冉,让秦兵侵略齐国,从而迫使吕礼出走。

没有孟尝君的辅佐,齐湣王洗劫燕国、灭亡宋国、大败楚国、屡败魏国,志骄自得,回过头想收拾孟尝君。孟尝君害怕了,就逃到魏国,担任了魏国的相国。然后,他借用魏兵、联合了秦、赵、韩、燕等诸侯国,组成联军,在燕国名将乐毅的率领下,征战5年,攻占齐国70多座城市及所属郡县、占领了齐国都城临淄、逼死了齐湣王。幸好齐国还有两座城池、一个田单,侥幸败中取胜,得以复国。

战国四公子之比较 战国四公子是谁

孟尝君这时怎么办?魏国不敢用他、齐国更不敢招他。孟尝君就呆在薛地中立着,既不是诸侯、也不属于哪个诸侯,位置尴尬,直到死亡。他的儿子们争权互斗,齐国和魏国趁机一起灭了这股中间势力,连个后代也没给孟尝君留下。

但孟尝君的确招纳了一些优秀的士人,通过这些士人,孟尝君收买了民心、树立了权威,获取了政治资本。比如魏子,他替孟尝君收赋税,三次都自作主张借给了一个贤明的隐士、没拿回来一文钱。当孟尝君被诬陷谋反时,那个隐士跑到齐王的宫门前自刎、给孟尝君申冤叫屈。再如冯谖,替孟尝君收高利贷时擅自烧了许多债券,赢得了民心,并实施“狡兔三窟”、促使齐王再相孟尝君。当孟尝君逃出函谷关、失意落魄时,赵国百姓讥笑孟尝君个子矮小、其貌不扬,他身边的武士立刻拔剑立威、杀死数百人!

总之,孟尝君志向大、霸气十足,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真正做到了“宁可我负天下人,不可使天下人负我”;他气量大、轻财好施,养士不择贤愚,但求为我所用。只可惜孟尝君立身不正,尽管韬光养晦、历尽艰辛,也不过鸡鸣狗盗、狡兔三窟,无非是苟且而已!荀子说他:“唯利之求”!《资治通鉴》评价他:“立私党、张虚誉,上以侮其君、下以蠹其民,是奸人之雄也”!

因此,后世仰慕孟尝君的,多是草莽中人,而君子所不取!

赵国,平原君赵胜。

赵胜是赵国的“诸公子”,赵武灵王的近属子弟。武灵王是个“改革家”:军事上有“胡服骑射”、政治上有壮年逊位做“主父”(太上皇)、外交上有自己诈称使者出使秦国见秦王。胆大如斗、英武果决。可是“英雄难过美人关”,为博美人欢心,不惜废长立幼换太子。后来见废太子黯然,又起了“怜子如何不丈夫”之心,想从赵国中分割出一半成立“代国”,让废太子做“代王”。刚好赵胜在身边,及时阻止了他的荒谬主意。惠文王感激赵胜避免了赵国分裂,就让赵胜做了相国,封地东武城、号平原君。《资治通鉴》说赵胜是惠文王的弟弟(应该是堂弟吧),大约平原君谏阻武灵王时,还只是个少年。但他对国政,已有了清醒判断。

有了膏腴的封地,平原君就有了大规模养士的经济基础,“食客常数千人”。平原君养士,也是不问贤愚,一并接纳。但他的收入比孟尝君要多吧,没有因为养士而捉襟见肘,还可以“后宫以百数”,风流自在。

应该说,平原君是个无所用心的富贵人,他辅佐三代赵王、三次做相国,却没有使赵国的国力得到发展。司马迁说主政一国的相国是个“翩翩浊世之佳公子”,怕是春秋笔法,似褒实贬。且看他养士数千,知名有几?只一个毛遂,还是因为忍不住自荐以后,才得以脱颖而出!那么,是他没有一双识人的慧眼吗?

表面看,平原君没有鉴别士人优劣的眼光。比如荀卿,赵国人,却投奔楚国,依托春申君;至于博徒毛公、卖浆薛公,是信陵君在魏国都神往的高士,而他却看不起。其实,平原君只是惑于一愚:他认为,“贤士之处世也,譬若锥之处囊中,其末立现”!是金子,到哪里都应该发光。作为富贵人,平原君不知道平常人进取的道路多么的曲折和泥泞!不明白行藏在我、但用舍由人的苦处:我虽欲处囊中,不得也!这一片叶子,就遮住了平原君的慧眼!

但平原君的判断力很强。起初收租税的田部小吏赵奢,对平原君家的抗税行为铁手法办,一次就杀了他九个管家。平原君却因此看到了赵奢的才能,一力举荐,赵奢终成一代名将;秦军围困邯郸,为争取楚国的援军,平原君准备文的不行就来武的,流血牺牲在所不惜。可想从三千门客中挑选20个文武双全的都凑不够,平时默默无闻的毛遂挺身自荐,平原君和他谈了谈就认可了,并终于在毛遂的努力下完成了结盟的使命;小官吏子弟李同,在秦军围攻都城的危急关头,请平原君散尽家财鼓舞士气,平原君立即照办,募集三千敢死队,迫使秦军后退30里,赢得了楚、魏两国救援的宝贵时间;诡辩专家公孙龙和孔穿辩论,说得孔穿哑口无言。但平原君告诫公孙龙:“辞胜于理,终必受诎”!果然,公孙龙后来和邹衍辩论时一败涂地。

司马迁评论平原君“利令智昏”、不识大体。主要依据是由接收韩国上党郡引起的秦赵长平之战,并归罪于平原君。

我以为,说平原君不识大体还是确凿的,他多年掌握国政,受三代赵王的宠信,却在你死我活的诸侯纷争中和顺悠游,没有危机感、紧迫感,在富民、强兵方面乏善可陈、毫无建树!以至于长平之战初期,秦国的一支侦察哨兵(斥兵),竟然就杀死了赵军的副元帅(裨将)!他不是乱世的良相却久居相位,对国家前途不能预先谋划,往往事到临头左支右挡、狼狈不堪!但是,说他接受上党郡是“利令智昏”,我以为未必!

在秦军占领野王(今河南沁阳)、切断了上党(今山西长治)和韩国的通道以后,上党成为“飞地”。韩王命令上党守将冯亭向秦军投降。冯亭认为,不如把上党17城献给赵国,以此和赵国结盟,一起抗秦还是有胜算的。赵国君臣在是否接收上党的问题上有分歧,平原君主张接收。上党归赵,秦王大怒,强力攻取上党之后,移兵击赵。赵国派廉颇在长平(今山西高平)保护上党难民、抵御秦军,秦军不能前进。

两军相持,对客军不利。秦军补给线漫长、加上暑天在缺水的山地作战,必不能持久,只能速战速决。而廉颇坚壁清野、死守不战。秦军欲战不能、退兵又怕廉颇“击其惰归”,秦军无可奈何。但是,这时候赵国却走了两步臭棋:一、派使者向秦国求和,而不是维系“合纵”的纽带、向别国求援;二、以纸上谈兵的赵括取代身经百战的廉颇,改变了两军相持的态势。秦王因势利导,走了两步好棋、一步险棋:一、宣扬赵国求和的信息,使其他诸侯国丧失了援救赵国的决心;二、用最高明的将领白起、悄悄地做秦军统帅;三、“御驾亲征”,把秦国15岁以上的男子,全部调到长平、倾国而出!

以上态势,可知秦国本来不可能取得斩杀40万赵军的辉煌战果,赵国在政治上顺应民心、接收上党并无过错,错在军事上的失误。如果廉颇能始终做主帅,或者廉颇的主张能始终贯彻,或者赵国联合其他国家,秦王的三步棋还怎么走?

因此,把长平之战归罪于平原君,实在有失公允。苏洵《六国论》指出:六国破灭,“弊在赂秦”、非战之罪。赵国对秦国,五战三胜,“惜其用武而不终也”。平原君接收上党,实在是顺理成章的事情。战争可以只论胜败,而历史却不能以成败论英雄。可司马迁有这种倾向,比如勾践、再比如韩信。我想:当勾践向夫差“请为臣、妻为妾”以后、如果最终杀不了夫差,当韩信俯身从他人胯下爬出来以后、如果最终不能登坛拜将,我不知道《史记》会怎么书写?

魏国,信陵君魏无忌。

他是魏安釐王同父异母的弟弟,安釐王即位后就封他为信陵君。他富贵不骄、谦恭有礼,远方数千里外的士人也乐意亲近他。诸侯国因为他自身贤能、养士众多,竟十多年不敢对魏国用兵。仅此一点,他和孟尝君、平原君的高下就可知了。

信陵君养士有两个突出的特点:一、他是主动地鉴别士人,有选择地结交士人;二、他独具慧眼,能透过重重迷雾、识得真英雄。这两点,是其他三公子不能比拟的。

信陵君还是个真性情的男子汉:窃符救赵时,信陵君哭了,因为必须要杀死老将晋鄙;平原君讥笑博徒卖浆的毛公、薛公时,信陵君恼了,因为平原君看不起他的朋友;秦兵进攻魏国时,信陵君急了,因为魏国有他的亲人!魏王听信谗言解除他的兵权时,信陵君忍了,因为他既是忠臣又是兄弟!

信陵君能得士,不仅候赢、朱亥、毛公、薛公是真英雄,还有许多史书佚名的杰出人才,也出在信陵君的门下。比如信陵君和魏王下棋时,忽听赵王率军在边境活动,魏王惊得抛下了棋子。而信陵君告诉魏王:赵王在打猎,不是侵略。我有个门客,对赵王的动静了如指掌。再如魏王的宠妃如姬,恳求魏王替她报杀父之仇,可魏王三年没找到凶手。如姬向信陵君哭诉,信陵君派了个门客,很快就找到凶手并斩首献上。我相信这两件事的承办者,一定是顶尖级的间谍、一定是精通侦破、追踪、刺杀的神探。再比如信陵君领兵大败秦军之余,门下客进献兵法,信陵君收集整理成《魏公子兵法》,远在《三略》、《六韬》、《李卫公问对》等兵法经典成书之前。那么进献兵法的士人,不是深通谋略吗?

在四公子中,信陵君是唯一没有当过相国的,也是唯一做过上将军、领兵作战的。他的将才,在窃符救赵时小试牛刀;又帅五国之师,大破名将蒙骜率领的秦军、直追到秦国边界函谷关,秦兵仍不敢应战。在秦军远交近攻、追亡逐北的征战史上,可能只有这一次心寒胆战的失败!

而信陵君的才华,不止于将略,他也具备乱世良相的条件:一是德高望重、深得民心却忠诚有信、没有个人野心,国家利益始终高于自身的荣辱进退。只要国家需要,我就来了!二是深沉有谋略,对内留意储备人才、对外派遣间谍掌握时局态势。所以使者一去,五国响应,他的外交,根本不需要平原君那般苦求、要挟。三是闻过即改,兼听善断,不意气用事、不固执己见。

为什么魏王不用信陵君?“魏王畏公子之贤能,不敢任公子以国政”。妒贤嫉能的阴暗心理,王侯就没有吗?“不知腐鼠成滋味,猜意鹓雏竟未休”!

为什么信陵君没有做相国?信陵君大智大勇、门下客人才济济,像孟尝君那样“狡兔三窟”的小技俩也弄不成吗?否也!“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

秦王一个反间计,魏王就废弃了信陵君。上次窃符救赵,信陵君已经在赵国流亡了十年。这次罢黜,信陵君自知永无起复的机会。秦兵被打败了、相当长一段时间不敢侵略魏国了,信陵君的使命也完成了。余下的生命,信陵君如何发付?

“世路难行钱做马,愁城欲破酒为军”,没有酒这种穿肠的毒药,怎么奈何那一腔的愤懑!信陵君“酒色自娱”,“日夜为乐饮者四岁,竟病酒而卒”!

信陵君死了,蒙骜又来了,攻取了魏国二十座城池,给秦国增加了一个郡。

信陵君的葬礼,有个诸侯王——韩王,亲来吊唁。

汉高祖刘邦,每次路过开封,都要祭祀信陵君。又安置了五户人家,专门给信陵君守墓、四时祭祀。

20年前我读书时,在开封的西城门外。我固执地多次找东城门,想那是信陵君常去的“夷门”。尽管我知道如今的开封城,早已没有了战国的影子。信陵君的遗迹,更不知在黄河的几重河底沉埋!

楚国,春申君黄歇。

黄歇是什么出身?他是楚王的宗室子弟吗?俗人杂事多,不能每期都看《百家讲坛》。那天,恰好听到王立群教授讲到黄歇,并说:黄歇是楚国顷襄王的弟弟。我很疑惑,我一直认为四公子中,只有黄歇不是宗室子弟,只有黄歇是从士的阶层走上政坛的。理由有四:第一,楚国的国姓是“芈”,其王族的氏是“熊”,和“熊”最近的同姓之氏有“昭”、“景”、“屈”,如果按今天的习俗,也就是说,姓“熊”和姓“昭”、“景”、“屈”的,才是楚王的本家。春申君“楚人也,名歇,姓黄氏”,显然不是宗室;第二,宗室子弟一般被称为“公子某某”,而《战国策》、《史记》、《反经》、《资治通鉴》、甚至《东周列国志》等,都没有单独称黄歇为“公子黄歇”;第三,顷襄王“使歇与太子完入质于秦”,没有两个宗室子弟同时入质一个国家的先例。做人质的日子不好过,顷襄王自己做太子时,曾被派到秦国做人质,秦国一个大夫就敢和他私斗,他杀了那个人,逃回了楚国。所以,他不可能既以儿子为质、再搭上一个信赖的“弟弟”;第四,宗室子弟都是先承袭爵位,再安排职位的。而黄歇是仕途得意做了相国以后,才被封为春申君、赐给封地的。

我找了一些资料,只看到“黄”姓可能是“陆终”的后代,而“陆终”也是“芈”姓的祖先。“黄”、“芈”两姓,同源而分流。因此,我对“黄歇是楚国顷襄王的弟弟”一说,更不赞同了。但王立群老师既然那样讲,估计还有其他的理由吧,搁过不提。

且将黄歇做“士”来看待。黄歇属于士中的“辩士”,“游学博闻”,口才很好。做为“辩士”,黄歇有两次突出的表现:

第一次,顷襄王派他出使秦国,恰逢秦昭王刚刚命令白起攻击楚国。黄歇急忙向秦王上书,阻止了这场战争。这篇上书,说理细密、文采斐然,就今天读来,依然不失为一个名篇佳作。特别是其中提出了一个著名的观点:“楚国,援也;邻国,敌也”!他比范雎的“远交近攻”早了三年,是“远交近攻”的先声。秦国最终凭着“远交近攻”的正确战略,统一了六国。

第二次,顷襄王病了,他正陪着太子在秦国做人质,秦王不放太子回国。他先做秦国宰相的工作:放了太子,太子才可以继位,才可以对秦国亲近;不放太子,太子的其他兄弟就会继位。你们扣留的太子,那时候只不过是“咸阳一布衣耳”!但秦王还在犹豫,只答应可以先派个人去探探楚王的病,回来再说。黄歇当机立断,让太子悄悄地逃回楚国、准备继位。自己则冒险留在秦国,应付秦王。

因此,太子继位后,立即“以黄歇为相,封为春申君,赐淮北地十二县”。到这时候,春申君才算彻底脱离了士的阶层,有了养士的政治资格和经济基础。

春申君的财富来的晚,但他有很多。他嫌淮北的封地接近边境,就要求楚王给他调换到江东,占据了以前吴国的都城。司马迁见过他的故居,说“宫室盛矣哉”!平原君的使者头戴玳瑁簪、剑鞘上镶个小宝石自夸,春申君就让所有的上等门客都穿上珍珠做的鞋子、踩给他看!

春申君的权力大的很,但他没用处。那时,秦国向韩、赵、魏频频用兵,无暇南顾,楚国再次渐渐强盛,甚至吞并了鲁国。当六国合纵,以楚王为盟主、以春申君为总指挥的联军来到函谷关,秦兵一出,联军溃散!信陵君当年的态势一去不复返了。楚王也因此归咎春申君,开始疏远他了。

春申君的野心有结果,但他没福气。楚考烈王一直没有儿子做继承人,很着急。有个叫李园的赵国人,想把漂亮的妹妹献给楚王,又怕楚王命中无子,自己的“国舅”也不气畅。就玩了个花活:先给春申君当门客,引诱春申君“幸”自己的妹妹;再说服春申君,把怀了春申君骨肉的妹妹献给楚王。春申君在偷天换日当太上皇的巨大诱惑面前,果然入了李园彀中。死到临头做了一回奸臣!贻笑世人。而后来的吕不韦显然从中受到了启发,成功地用吕家的血统,摘取了秦王的天下。

春申君的门客有远见,但他不采纳。门下三千客,贤达有一人!这人叫朱英。从大处,朱英分析了秦楚之间的局势变化,预言秦楚必将无可避免地频繁征战、不死不休。但楚国的对策是:迁都,躲。从小处,朱英分析了春申君的未来状况和李园的反常举动,请求早做预防。但春申君说:你算了吧!于是,朱英不告而别,走了。17天后,和朱英预料的一模一样,李园砍了春申君的头,灭了春申君的家!

那么,春申君为什么养士?信陵君认为,“平原君之游,徒豪举耳,不求士也”!意思说平原君的做派,不过是讲排场罢啦,不是真得喜欢结交英雄。孟尝君养士,还有个为我所用的目的性。至于春申君,比平原君、孟尝君又等而下之了,他养士,只是跟风赶时髦罢啦!

结语:

孟尝君一身霸气,为一己之私罔顾其余,实非善类!只能为之下、不能为之上,否则必受害。遇此种人,非天下人之福!黄歇中才,侥幸再三。因缘际会,得享高位,所谓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但他德不足以忠君、智不足以谋身,不是有志之士的法则榜样!平原君富贵不骄、聪明随和。是太平时节的太平官,可遇而不可求!信陵君是大丈夫、真男儿!具大智慧而不屑小机巧,赤诚质朴,有气度、能包容!可是,天妒其材,不叫英雄展尽胸怀!噫!微斯人,奈何?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5101015/250028.html

更多阅读

韩愈和柳宗元的贬谪诗之比较 柳宗元与韩愈共同倡导

韩愈和柳宗元的贬谪诗之比较  摘要:贬谪诗是韩愈、柳宗元诗歌创作中的精华,韩、柳的贬谪经历相似,但他们的贬谪诗却在抒发遭贬的复杂心情时呈现出了不同的特点。韩、柳的迁谪生涯使诗歌的表现范畴得到了极大的拓展,明显地体现出

声明:《战国四公子之比较 战国四公子是谁》为网友晏南风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