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5·15子贡问曰:“孔文子(1)何以谓之文也?”【注释】
(1)孔文子:卫国大夫孔圉(音yǔ),“文”是谥号,“子”是尊称。
(2)敏:敏捷、勤勉。
【译文】
子贡问道:“为什么给孔文子一个‘文’的谥号呢?”孔子说:“他聪敏勤勉而好学,不以向他地位卑下的人请教为耻,所以给他谥号叫‘文’。”
个人观点:孔文子谓之文,给了他一个“文”的谥号,在中国,文可不是一个简单的字眼,文代表一类人,尤其在古代的社会,文人是受人尊敬的,是社会上的高等人,是老百姓心中的能人,文人有真文人,有假文人,有装文人,子贡问孔子,孔文子为什么能得到文的谥号呢,孔子告诉子贡,孔文子勤奋好学,兢兢业业,不辞劳苦,而且为了学到相关的知识,不惜去和那些地位身份不如自己的人去请教和学习,这种对待学习,对待知识的态度和做法,这种精神,人们才会说他是一个真正的为学的人,是一个真正的做学问的人,所以给了他一个“文”的谥号。这很贴切呀,虽然他不一定是最有学问的,但他这种精神是做文人的人最应该学习的,如果所有文人都具有了这种精神,那么文人也都会成为了真的文人。不耻下问是一种为学的精神,是想要做好任何事都应该有的精神。
人应好学,聪而好学可贵,位高而好学更为可贵,能问 于不能难能可贵,师偶从于学生不失为一种精神,一种人格,一种方法。人永远也不能认为自己什么都知道了,不用学习了,因为一个人懂得的越多,就越会发现自己还不知道的越多,越应该不断的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