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都市报专栏之二十八
读过《史记》的人,大概都会注意到两个人的命运。一个是项伯,作为楚国的高官,左尹,也就是最高法院院长,他屡次“出卖”项羽,帮助刘邦一步步走上皇帝的宝座。另一个是丁公,身为楚国的将军, 在彭城之战中担负了追击刘邦的使命,却因为刘邦一句英雄不该刁难英雄的说辞,马上鸣金收兵,目送刘邦仓皇逃脱。但他们的结局不一样,刘邦做了皇帝,前者被赐姓刘,封为射阳侯;后者却被扒光衣服,拖到军营游行了一圈,继而像猪一样杀掉了,理由是“为项王臣不忠,使项王失天下者,乃丁公也”。
同样是叛徒,怎么命运相差这么大呢?我以前总感到疑惑,忽而有一天,躺在床上半梦半醒,竟似乎有点想通了:哦,大概这和刘邦心中的游侠情结有关。
众所周知,刘邦是农民出身,却不喜欢种庄稼,而又想吃香喝辣,在当时,则还有一条路,时髦的称呼是当游侠;贬低的称呼是,做流氓,在道上混。也许真实的刘邦,全是也满是刺青的,可惜从不见影视剧里这么表现。
游侠有一个很重要的特点,那就是对朋友一定要比对亲人好。写《汉纪》的荀悦在悟到这点后,曾经跳脚大骂游侠“薄骨肉之恩而笃朋友之爱”,导致世风败坏,把正人君子们累得要死。
其实这有什么可骂的呢?想吃香喝辣,不做游侠怎么办?做了游侠,不把朋友排在第一位怎么办?朋友能帮你打架,帮你收保护费,甚至拥戴你为老大,而亲人大多做不到。中国的俗语说:“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而游侠之所冠名“游”,偏偏又是从不落屋的,人家大丈夫以四海为家,行侠仗义,自然百分百靠朋友。为朋友两肋插刀,目的就是希望朋友为自己两肋插刀,否则怎么混?
而项伯就有着显著的游侠性格,早年他杀了人,被政府通缉,只好到处流窜,幸亏张良救了他,这些恩情他不能忘。于是当项羽要进攻刘邦的时候,他深夜冒着腊月的寒风,跑了几十里,来到刘邦的军营,劝张良跟自己逃命:“赶紧跟我走,不要陪刘邦一起送死。”额头上汗津津的,似乎不在冬天。这样有恩必报的行径,是混江湖必须遵循的道德准则,否则以后谁带你玩?混江湖不是搞政治,不靠权谋,靠的是热血和道德形象。相反,玩帝王之术,可以不要道德,不讲信义,怎么歹毒怎么来。
然而,张良坚决不肯独自逃亡,他请求项伯救救刘邦,否则,他宁愿跟刘邦一起死。这当然也感动了项伯。游侠的道德准则,就是自己不吃,也要给朋友吃;自己去死,也要让朋友活。张良这个举动,当然戳中了项伯的道德G点,他想都不想,就决定施救。在他脑中,肯定都没想过背叛项羽的问题:这怎么叫背叛?我们的道德准则就是这样的。你死我活?不,大家都是举义兵,都是为了灭秦,都是阶级兄弟,不存在根本矛盾。
于是项羽就这样一步步走到了末路,他遵循贵族准则,亲亲尊尊,对亲人好,对岳父好,甚至对普通士兵好,但就是对朋友不太好(或者说没有朋友,只有上下级),他重的是家国,而不是朋友。他不知道,时代变了,现在要靠朋友打天下。刘邦,当然对项伯又佩服又感激,项伯是个真正的游侠,有古之风烈。
而丁公呢?做为项羽的将军,他和刘邦无杯酒之欢,算不上朋友;两军相遇,本该敬业,把刘邦捉了回去。可是刘邦一句“两贤岂相厄哉”的马屁,就让丁公飘飘然。刘邦虽然占了便宜,心底肯定会疑惑的:这算什么?素无恩义,谈不上报恩,凭什么放我?况且游侠的道德准则还有“不矜其能,羞伐其德”,救人之后,“终身不见也”,可是这丁公竟然主动上门,自吹功劳,要求赏赐,这算游侠吗?完全是一无赖混混嘛!当然要拿他开刀。开刀的理由,当然不好拿《游侠的道德准则》说事,现在是帝王,要以帝王的标准,那么“不忠”就是最充分的理由,丁公临死,也想不到自己为什么和项伯的功劳一样,待遇却天差地别。
刘邦一直到死,心底里都有游侠情结,他不好意思杀韩信,虽然他很想杀;不好意思杀彭越,虽然他很想杀——还好,这两件事,他老婆帮他办了——他不好意思杀英布,最后不杀不行。游侠的刘邦,一直在向帝王的刘邦艰难转换。
游侠貌似和专制体制作对,而一旦夺取了政权,他们就天然站到了专制政权的一面,因为在江湖上混是为了大碗喝酒,大块吃肉,无法无天,当帝王也是,他们有极基本的共同点。
所以刘邦曾经为项羽的死而痛哭,也未必是作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