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陈胜
------《陈涉世家》教学反思
经过一番查阅、考证,我对陈胜的评价是,他胸有大志,足智多谋,果断勇敢,确有领袖之才能,但人无完人,他自毁诺言,偏听轻信也是导致他悲剧的主要原因。
陈胜是一个胸怀大志的人。陈胜虽然出身贫贱,但他并不相信天命,“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表现他对现状的不满,“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表明了他远大的抱负,后来建立张楚之后,也并不志在复楚,而是要推翻暴秦,救万民于水火,凡此种种,都可以看出陈胜确实是一个胸怀大志的人。
陈胜是一个足智多谋的人。这主要体现在一下几个方面:首先,对大泽乡起义前的形势分析,为起义做的舆论准备,攻下蕲县以后兵分两路,很快控制了安徽、河南交界 的大片地区,之后,即决定进攻战略要地陈县并克之,称张楚,定都陈。面对日益高涨的反秦斗争形势,陈胜进一步确定了“主力西征,偏师略地”,最后推翻秦朝统治的总体战略。他命吴广率军西击荥阳,取道函谷关,直捣秦都咸阳。同时“令铚人宋留将兵定南阳,入武关”,进而迂回攻关中。随后又任命武臣、邓宗、周市、召平等为将军,分别北渡黄河,进攻原赵国地区(今山西北部、河北西南部),向南攻取九江郡,深入淮南地区;进攻广陵(今江苏扬州市北)、魏国旧地(今河南东北部接连山西西南部),攻取长江下游、黄河以南大梁(今河南开封)等地区。一时间,反秦斗争的烈火燃遍了大江南北。各路起义军勇猛作战,所向披靡,农民革命达到了高潮。这些都表明陈胜是一个足智多谋的人。
陈胜是一个果断勇敢的人。在起义时机成熟时,果断决定发动起义,而不是优柔寡断,和吴广杀死押解都尉,义无反顾,披坚执锐,身先士卒,连克数城,直到称王以后,秦将章邯解除了起义军对荥阳的包围后,即倾全力进攻陈县。秦二世二年十二月,陈胜亲率农民军将士与秦军展开激战,虽奋力拼搏,终究未能挽回败局,被迫退至下城父(今安徽蒙城西北),准备重新聚集力量,再做反秦的努力。但没想到,竟被跟随自己数月的车夫庄贾杀害,成为千古遗恨。
陈胜是一个自毁诺言,偏听轻信的人。陈胜称王后,其思想逐渐发生演变,与群众的关系日益疏远。比如早先和陈胜一起给地主种田的一个同乡听说他做了王,特意从登封阳城老家来陈县找他,敲了半天门也没人搭理。直到陈胜外出,拦路呼喊其小名,才被召见,一起乘车回宫。因是陈胜的故友,所以进进出出比较随便,有时也不免讲讲陈胜在家乡的一些旧事。不久有人对陈胜说:“客愚无知,颛妄言,轻威。”(《史记·陈涉世家》)陈胜便十分羞恼,竟然把“妄言”的伙伴杀了。当年所说的“苟富贵,勿相忘”的话早抛到了九霄云外。陈胜出尔反尔,自毁诺言,导致“诸陈王故人皆自引去,由是无亲王者”(《史记·陈涉世家》)。另外,陈胜偏听轻信,任命朱房做中正,胡武做司过,专门督察群臣的过失。将领们攻占了地方回到陈县来,命令稍不服从,就抓起来治罪,以苛刻地寻求群臣的过失作为对陈胜的忠心。凡是他俩不喜欢的人,一旦有错,不交给负责司法的官吏去审理,就擅自予以惩治。陈胜却很信任他们。将领们因为这些缘故就不再亲近依附他了。这也是陈胜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
总之,由于历史、阶级的局限性,陈胜身上不可避免的存在一些弱点,但是,他首事反秦,功不可没,这也正是他虽出身贫寒,却被司马迁写入世家的原因,他依然是一个英雄,一个永载史册,流芳千古的农民起义领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