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复兴说,在城南,铁门胡同是一条不被人重视却非常值得一走的胡同。。。。在旧京城,铁门胡同很有名。清时杀人的法场就在旁边,戊戌六君子就是从这条胡同的南口为起点一溜往西次第排开,被一一砍下了头颅。据说,断头者的鲜血都流进铁门胡同的一条暗沟里,当地人称血沟。“文化大革命”挖防空洞,人们还发现了青石板下的血沟。
铁门胡同的得名,缘于明朝时这里曾有圈养虎豹的铁栅栏。附近的地名亦可作证:虎坊桥,喂鹰胡同(今未缨胡同)。
清《箕城杂缀》:“虎坊桥在琉璃厂东南,其西有铁门,前朝虎圈地也”。清时虎场废,铁门演化为巷名,清代时称铁门。民国时沿称。1965年定今名。
据《北京地名典》载,此处有三多:
酱菜铺多:其中以桂馨斋、兰馨斋较为著名。
井多:制酱用之。《燕都丛考》:“胡同内约有井七十二眼,虽室中,往往亦有井眼。其了多制酱局,需水多,盖缘此也。”
历史名人多:北侧路西为江西广信会馆。方志敏的亲密战友邵式平,1926年在此从事革命活动,陈毅介绍他入党,1934年参加长征,解放后为江西省省长。另一位战友黄道,赣东北中共的创建人也曾在此工作。广信会馆的隔壁为安徽宣城会馆,系清初诗人施愚山故居。往南有民革中央主席朱蕴山(1887-1981)故居。再南为安庆会馆,中共创始人陈独秀曾居此。民国元年(1912)孙中山来此,参加报界欢迎会。鲁迅也曾几次到此。该胡同还有民国时北京最早的文艺团体——笑社。社址在49号东跨院。胡同南口系清时弄场的东边界。
桂馨斋是乾隆年间开张的酱菜园,在南口,门脸儿朝东。它的酱佛手最有名,曾经是进贡朝廷的贡品,深为慈禧太后喜爱,曾特别赐予六品顶戴。惹得铁门胡同得了传染病似的,开了好多家酱菜园。(肖复兴)
这应该就是曾经的酱园之一吧
这一带的门扇,很多都是红绿相间,这绝对俗气的搭配,看起来却有一份和谐的韵味
不知何时建起的二楼小楼
这里以前应该也是一个酱园。这种新刷的灰漆,难看至极
与棉花五条相交的地方
都是红绿配
一说除四害,就好像回到了七八十年代
门牌已经看不出来,这是目前胡同里仅有的一个比较大的院子了。里面也是拆得仅剩东边一点房子,院内原有的格局所剩无己。
从院子在胡同中的位置和规模看,这里很有可能是11号过去的宣城会馆,施愚山故居。
施愚山(1619-1683年),字尚白,号愚山,安徽宣城人。清顺治年间进干,康熙时举为博学鸿儒,是清初著名诗人,与宋琬齐名,素有“南施北宋”之称,有《学馀堂文集。诗集》行世。
二道门上倒还有过去挂匾的地方
胡同南口进去不远处的房子
这个宾馆这里,应该是以前安庆会馆所在。
曾经有故事的地方,都消失了,留下这些新盖的房子,有意义么。。。。连猫咪都是这么满脸的忧郁
2009.10.22/27
铁门胡同:宣武区东北部,北起西草厂街,南至骡马市大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