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培高
唐代“诗之豪者”刘禹锡一生多次到过岳阳,写下了许多描写岳阳山水的诗作。其中七绝《望洞庭》诗云: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此诗想象奇特,比如生动,画面壮阔,如画如歌,读之让人心神激荡。尤其后两句“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千数百年以来,成为洞庭、君山的最佳广告语。
但是,对于这首早已融入古今读者血脉之中的的绝妙好诗,陈湘源先生却认为其中的“翠”字错了,应该“修改”为“色”。他在《“色”、“翠”辨》一文中如是说:
唐代著名诗人刘禹锡《望洞庭》诗中第三句“遥望洞庭山水翠”的“翠”字,……在古本《全唐诗》和今刊《唐诗鉴赏辞典》等典籍中,皆作“色”字,可在我们岳阳近年编著的《岳阳楼诗词选》、《岳阳楼历代名家诗词注评》等诸书中,则多作“翠”,原以为这个问题只存在于岳阳,孰料,近见小学教材也作“翠”。岂不贻误子孙!一字之差,谬之千里,宜辨正之。
陈湘源先生的上述观点在岳阳范围流传极广,以至君山公园大门坪地上,耗资几十、上百万元建造的巨型石刻上,也将“翠”字“修改”为“色”字了,由此将这低级错误扩散到了全国乃至全世界,遭到了有识之士的讪笑。
陈先生的看法和“修改”意见之所以错,主要是无任何史籍依据,纯乎是把自己的主观臆想强加于古人,而且是强加于刘禹锡这样一位“诗之豪者”!
一、关于《望洞庭》诗的各种版本。
《全唐诗》系列
陈先生说:“遥望洞庭山水翠”的“翠”字,在古本《全唐诗》中皆作“色”字,这是毫无事实依据的。笔者手头即有一部上海古籍出版社于1985年据清康熙扬州诗局本剪贴缩印的《全唐诗》。所谓清康熙扬州诗局本《全唐诗》,是康熙四十四年(1705),由康熙帝敕命两淮盐课监察御史曹寅(《红楼梦》作者曹雪芹之祖)主持,在籍翰林彭定求、梅俞等十数人参预,在广采前朝旧籍基础上修订而成的。史评:“所本更称名家精鉴,兼以预修诸家,文誉卓著,务求精审,故仍堪称迄今为止最为完备之唐诗总集。”
笔者又查到中华书局1960年4月第1版、1985年第3次印刷的《全唐诗》,其卷365刘禹锡名下所载《望洞庭》也与前书相同。现将两书所辑抄录如下: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翠(一作山翠色),白银(一作云)盘里一青螺。
从排版格式看,校刊者是认定正文的,注脚只是表示存此一说。而注释中的“山翠色”也显然不能与“山水色”划等号。
《刘禹锡集》系列
《刘禹锡集》流传至今的有30余种版本,书名有《刘梦得文集》、《刘宾客文集》、《刘宾客诗集》、《刘宾客外集》等不同名目。时代最早的是民国时期徐鸿宝影印的宋绍兴八年本。2008年12月中华书局出版的卞孝王宣校订的《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刘禹锡集》,即以此书为底本,以其他18种版本为校本和参校本,当可看作现今刊载刘禹锡诗文最完备的本子。本书中第576面载有《望洞庭》诗,与人们通常见到的(即本文开头所录)完全一样。诗后有注云:
“遥望洞庭山水翠”,“山水翠”,董本作“山翠小”,朱本作“山翠水”,《全唐诗·注》,“一作山翠色”。
从正文到注脚,都不见有“遥望洞庭山水色”一说。
又,1995年上海古籍出版社据瞿蜕园点校本刊印的《刘禹锡集》,录为“遥望洞庭山水翠”,无注脚,表示点校者不认同其他各本所刊。
古代总集系列
《古今图书集成》,清雍正时期汇编,其《方舆汇编·职方典·湖广总部汇考·岳州部汇考·岳州部文艺二·诗》,录刘禹锡此诗,题为《君山》,内容为:“湖光秋色两相和,潭面无风镜乍磨。遥望洞庭山拥翠,白银盘里一青螺。”此书与诸本不同的是,第一句以“秋色”代“秋月”。
《四库全书》,清乾隆纪昀等三百余人奉旨汇编,其卷1077第577页,引《刘宾客外集》刘禹锡诗《望洞庭》,同《全唐诗》,无注。
《万首唐人绝句》,宋洪迈初编,明赵宦光、黄习远整理增补,1983年刘卓英点校,由书目文献出版社出版,录刘禹锡七言绝句194首,其第110首题为《月望洞庭》,内容与《全唐诗》同,唯“盘”刻为“槃”,亦无注。
地方志系列
地方志书版本多,辑录诗文资料错漏也较多。尽管如此,录刻为“山水色”的也只是极个别的志书。
笔者查阅了八种省、府、县地方志书,所载《望洞庭》诗与《全唐诗》相同的三种:清道光年间所修《洞庭湖志》、清光绪《湖南通志》、光绪杜贵墀续修《巴陵县志》。小有不同,但“翠”字相同的三种:现存最早的湖广总志《湖广图经志书》中“镜未磨”为“磨乍磨”,“山水翠为山拥翠”:“湖光秋色两相和,潭面无风镜乍磨。遥望洞庭山拥翠,白银盘里一青螺。”清康熙《岳州府志》所载与此完全一致。改“翠”为“色”的两种,一是明弘治《岳州府志》,二是明隆庆《岳州府志》。两志记载为:“湖光秋色两相和,潭面无风镜乍磨。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一首七绝中,既有“秋色”又有“山水色”,刘禹锡决不会这样写,显然是刻印之误。“秋月”改“秋色”,或许还说得过,前引《古今图书集成》也是这样用的。用“秋月”,说明是晚上“望洞庭”,而用“秋色”,则应当是白天“望洞庭”。如果是后者,则第三句用“山水翠”就是理所当然的了,所以“山水色”明显是错误,怎么能够认可呢?
当代诗词选本、课本系列
当代诗词选本、课本多取“山水翠”,少见取“山水色”者。1997年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的著名学者王水照主编的《中国文学流派精品库·古代十大诗歌流派》一书,所载与古本《全唐诗》一致。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经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2003年审定通过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与前者一样。此书被陈先生斥为“贻误子孙”,实际是陈先生自己读书有限而想当然所致。这里特别要提到1980年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岳阳楼诗词选》。此书署名编者虽有四人,但实际负责选诗、注诗的是方授楚先生。方先生是岳阳市一中老牌高级教师,岳阳著名诗人。其知识的渊博为人所公认。他选注《望洞庭》,取“翠”不取“色”,决非率意所为。至于陈文中所列《唐诗鉴赏辞典》,则是改革开放之初,为适应广大读者的文化饥渴而凑合班子仓促编写的,虽有一定阅读价值,但版本研究价值是极小的,不可作为非“山水翠”而是“山水色”的依据。
二、关于“翠”字词义的辨析。
陈先生要“修改”古人的诗作,既然拿不出古籍资料作佐证,自然就只能凭空想像一些理由来。
陈先生的主要理由就是“月光下遥望远方山色不可能出现翠色”,并且列举了几首古人写夜景的诗,试图证明他关于“古人笔下的夜景不可能出现描写色泽的词语”的观点。
古人写夜景的诗句中真的没有用色泽词语的吗?笔者查阅古籍,发现古代诗人描写洞庭湖、君山、巴丘的夜景时,使用色泽词语的比比皆是。唐代贾至《巴陵早秋诗》:“君山丽中波,苍翠长夜浮。”不仅用了“翠”,而且这“翠”还“长夜浮”!杜甫《宿白沙驿》:“驿边沙旧白,湖外芦新青”,在诗人心中,夜间湖洲的新芦分明是嫩绿青油的。张均《岳阳晚景》:“洲白芦花吐,园红橘子稀。”晚景中竟然有“白花”、“红橘”!释齐己《酬岳州李主簿卷》:“无云生翠浪,有风动清魂。”诗人的眼中,月下的波澜也是“翠”青“翠”青的。唐代还有李端《晚次巴陵》:“云去低斑竹,风来动白萍。”吕岩的《君山》:“午夜君山玩月回,西邻水圃碧莲开。”李群玉的《中秋维舟君山看月》:“汗漫铺澄碧,朦胧吐玉盘。”崔鲁的《春晚岳阳楼言怀》:“翠烟如钿柳如环,时倚南楼独看山。”此后历代仍有许多诗人以色泽词语写夜景:明代宣宗皇帝朱瞻基游岳阳所写的《洞庭秋月》诗,更是金波翠影,五光十色:“洞庭秋月清彻底,岳阳楼头月初起。巴山影落半湖阴,金波倒浸芙蓉翠。”黄应秋《岳阳八景·巴山夕照》:“暮霭低笼凝紫翠,夕阳返照灿黄金。”薄暮之下,巴山是满目“紫翠”之色。清代熊之臣《洞庭秋和郭些庵》:“千里岷江归下隽,一城红树拥巴丘。镜台罗月光清旦,墨岭含烟染素秋。”分明也是写月光下的夜景,分明也有“红树”、“墨岭”,色泽分明。面对如此之多的古籍资料,我不知道陈先生是“视而不见”呢,还是“见所未见”?我想可能是后者的成分多一些。如此狭窄的视野,如此微量的信息,何就能抹杀一位千古诗家的千古名作呢?
陈先生对刘禹锡诗中用了“山水翠”百思不得其解,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不明白,诗词是艺术,诗词通过形象、意境来反映生活,不同于摄影机对物体的实拍实录。诗句中状物写景的词语,是诗人通过思维反映之后捕捉的一个个鲜活意象,众多意象的有机组合,便形成了一首诗的总体意境。君山,以其树木繁茂而形成苍翠欲滴的色调,在诗人的心目中自然早已形成固定印象。所以诗人一想到君山,一写到君山,眼前必然会浮现出它的本色面目,这是情感所使然。就如热恋中的情人眼中,自己的恋人总是那样明眸浩齿、光彩照人,绝不会因为在夜晚,就会认为恋人的脸庞一片黑糊糊,甚至鼻孔、眼睛、嘴唇都是一团葫芦眼。其实,不仅君山如此,其他许多美好山川景点,只要是诗人“情动于中”的时候,也会出现上述现象。前述众多的古典诗作就是明证。
朱培高
唐代“诗之豪者”刘禹锡一生多次到过岳阳,写下了许多描写岳阳山水的诗作。其中七绝《望洞庭》诗云: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此诗想象奇特,比如生动,画面壮阔,如画如歌,读之让人心神激荡。尤其后两句“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千数百年以来,成为洞庭、君山的最佳广告语。
但是,对于这首早已融入古今读者血脉之中的的绝妙好诗,陈湘源先生却认为其中的“翠”字错了,应该“修改”为“色”。他在《“色”、“翠”辨》一文中如是说:
唐代著名诗人刘禹锡《望洞庭》诗中第三句“遥望洞庭山水翠”的“翠”字,……在古本《全唐诗》和今刊《唐诗鉴赏辞典》等典籍中,皆作“色”字,可在我们岳阳近年编著的《岳阳楼诗词选》、《岳阳楼历代名家诗词注评》等诸书中,则多作“翠”,原以为这个问题只存在于岳阳,孰料,近见小学教材也作“翠”。岂不贻误子孙!一字之差,谬之千里,宜辨正之。
陈湘源先生的上述观点在岳阳范围流传极广,以至君山公园大门坪地上,耗资几十、上百万元建造的巨型石刻上,也将“翠”字“修改”为“色”字了,由此将这低级错误扩散到了全国乃至全世界,遭到了有识之士的讪笑。
陈先生的看法和“修改”意见之所以错,主要是无任何史籍依据,纯乎是把自己的主观臆想强加于古人,而且是强加于刘禹锡这样一位“诗之豪者”!
一、关于《望洞庭》诗的各种版本。
《全唐诗》系列
陈先生说:“遥望洞庭山水翠”的“翠”字,在古本《全唐诗》中皆作“色”字,这是毫无事实依据的。笔者手头即有一部上海古籍出版社于1985年据清康熙扬州诗局本剪贴缩印的《全唐诗》。所谓清康熙扬州诗局本《全唐诗》,是康熙四十四年(1705),由康熙帝敕命两淮盐课监察御史曹寅(《红楼梦》作者曹雪芹之祖)主持,在籍翰林彭定求、梅俞等十数人参预,在广采前朝旧籍基础上修订而成的。史评:“所本更称名家精鉴,兼以预修诸家,文誉卓著,务求精审,故仍堪称迄今为止最为完备之唐诗总集。”
笔者又查到中华书局1960年4月第1版、1985年第3次印刷的《全唐诗》,其卷365刘禹锡名下所载《望洞庭》也与前书相同。现将两书所辑抄录如下: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翠(一作山翠色),白银(一作云)盘里一青螺。
从排版格式看,校刊者是认定正文的,注脚只是表示存此一说。而注释中的“山翠色”也显然不能与“山水色”划等号。
《刘禹锡集》系列
《刘禹锡集》流传至今的有30余种版本,书名有《刘梦得文集》、《刘宾客文集》、《刘宾客诗集》、《刘宾客外集》等不同名目。时代最早的是民国时期徐鸿宝影印的宋绍兴八年本。2008年12月中华书局出版的卞孝王宣校订的《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刘禹锡集》,即以此书为底本,以其他18种版本为校本和参校本,当可看作现今刊载刘禹锡诗文最完备的本子。本书中第576面载有《望洞庭》诗,与人们通常见到的(即本文开头所录)完全一样。诗后有注云:
“遥望洞庭山水翠”,“山水翠”,董本作“山翠小”,朱本作“山翠水”,《全唐诗·注》,“一作山翠色”。
从正文到注脚,都不见有“遥望洞庭山水色”一说。
又,1995年上海古籍出版社据瞿蜕园点校本刊印的《刘禹锡集》,录为“遥望洞庭山水翠”,无注脚,表示点校者不认同其他各本所刊。
古代总集系列
《古今图书集成》,清雍正时期汇编,其《方舆汇编·职方典·湖广总部汇考·岳州部汇考·岳州部文艺二·诗》,录刘禹锡此诗,题为《君山》,内容为:“湖光秋色两相和,潭面无风镜乍磨。遥望洞庭山拥翠,白银盘里一青螺。”此书与诸本不同的是,第一句以“秋色”代“秋月”。
《四库全书》,清乾隆纪昀等三百余人奉旨汇编,其卷1077第577页,引《刘宾客外集》刘禹锡诗《望洞庭》,同《全唐诗》,无注。
《万首唐人绝句》,宋洪迈初编,明赵宦光、黄习远整理增补,1983年刘卓英点校,由书目文献出版社出版,录刘禹锡七言绝句194首,其第110首题为《月望洞庭》,内容与《全唐诗》同,唯“盘”刻为“槃”,亦无注。
地方志系列
地方志书版本多,辑录诗文资料错漏也较多。尽管如此,录刻为“山水色”的也只是极个别的志书。
笔者查阅了八种省、府、县地方志书,所载《望洞庭》诗与《全唐诗》相同的三种:清道光年间所修《洞庭湖志》、清光绪《湖南通志》、光绪杜贵墀续修《巴陵县志》。小有不同,但“翠”字相同的三种:现存最早的湖广总志《湖广图经志书》中“镜未磨”为“磨乍磨”,“山水翠为山拥翠”:“湖光秋色两相和,潭面无风镜乍磨。遥望洞庭山拥翠,白银盘里一青螺。”清康熙《岳州府志》所载与此完全一致。改“翠”为“色”的两种,一是明弘治《岳州府志》,二是明隆庆《岳州府志》。两志记载为:“湖光秋色两相和,潭面无风镜乍磨。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一首七绝中,既有“秋色”又有“山水色”,刘禹锡决不会这样写,显然是刻印之误。“秋月”改“秋色”,或许还说得过,前引《古今图书集成》也是这样用的。用“秋月”,说明是晚上“望洞庭”,而用“秋色”,则应当是白天“望洞庭”。如果是后者,则第三句用“山水翠”就是理所当然的了,所以“山水色”明显是错误,怎么能够认可呢?
当代诗词选本、课本系列
当代诗词选本、课本多取“山水翠”,少见取“山水色”者。1997年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的著名学者王水照主编的《中国文学流派精品库·古代十大诗歌流派》一书,所载与古本《全唐诗》一致。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经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2003年审定通过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与前者一样。此书被陈先生斥为“贻误子孙”,实际是陈先生自己读书有限而想当然所致。这里特别要提到1980年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岳阳楼诗词选》。此书署名编者虽有四人,但实际负责选诗、注诗的是方授楚先生。方先生是岳阳市一中老牌高级教师,岳阳著名诗人。其知识的渊博为人所公认。他选注《望洞庭》,取“翠”不取“色”,决非率意所为。至于陈文中所列《唐诗鉴赏辞典》,则是改革开放之初,为适应广大读者的文化饥渴而凑合班子仓促编写的,虽有一定阅读价值,但版本研究价值是极小的,不可作为非“山水翠”而是“山水色”的依据。
二、关于“翠”字词义的辨析。
陈先生要“修改”古人的诗作,既然拿不出古籍资料作佐证,自然就只能凭空想像一些理由来。
陈先生的主要理由就是“月光下遥望远方山色不可能出现翠色”,并且列举了几首古人写夜景的诗,试图证明他关于“古人笔下的夜景不可能出现描写色泽的词语”的观点。
古人写夜景的诗句中真的没有用色泽词语的吗?笔者查阅古籍,发现古代诗人描写洞庭湖、君山、巴丘的夜景时,使用色泽词语的比比皆是。唐代贾至《巴陵早秋诗》:“君山丽中波,苍翠长夜浮。”不仅用了“翠”,而且这“翠”还“长夜浮”!杜甫《宿白沙驿》:“驿边沙旧白,湖外芦新青”,在诗人心中,夜间湖洲的新芦分明是嫩绿青油的。张均《岳阳晚景》:“洲白芦花吐,园红橘子稀。”晚景中竟然有“白花”、“红橘”!释齐己《酬岳州李主簿卷》:“无云生翠浪,有风动清魂。”诗人的眼中,月下的波澜也是“翠”青“翠”青的。唐代还有李端《晚次巴陵》:“云去低斑竹,风来动白萍。”吕岩的《君山》:“午夜君山玩月回,西邻水圃碧莲开。”李群玉的《中秋维舟君山看月》:“汗漫铺澄碧,朦胧吐玉盘。”崔鲁的《春晚岳阳楼言怀》:“翠烟如钿柳如环,时倚南楼独看山。”此后历代仍有许多诗人以色泽词语写夜景:明代宣宗皇帝朱瞻基游岳阳所写的《洞庭秋月》诗,更是金波翠影,五光十色:“洞庭秋月清彻底,岳阳楼头月初起。巴山影落半湖阴,金波倒浸芙蓉翠。”黄应秋《岳阳八景·巴山夕照》:“暮霭低笼凝紫翠,夕阳返照灿黄金。”薄暮之下,巴山是满目“紫翠”之色。清代熊之臣《洞庭秋和郭些庵》:“千里岷江归下隽,一城红树拥巴丘。镜台罗月光清旦,墨岭含烟染素秋。”分明也是写月光下的夜景,分明也有“红树”、“墨岭”,色泽分明。面对如此之多的古籍资料,我不知道陈先生是“视而不见”呢,还是“见所未见”?我想可能是后者的成分多一些。如此狭窄的视野,如此微量的信息,何就能抹杀一位千古诗家的千古名作呢?
陈先生对刘禹锡诗中用了“山水翠”百思不得其解,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不明白,诗词是艺术,诗词通过形象、意境来反映生活,不同于摄影机对物体的实拍实录。诗句中状物写景的词语,是诗人通过思维反映之后捕捉的一个个鲜活意象,众多意象的有机组合,便形成了一首诗的总体意境。君山,以其树木繁茂而形成苍翠欲滴的色调,在诗人的心目中自然早已形成固定印象。所以诗人一想到君山,一写到君山,眼前必然会浮现出它的本色面目,这是情感所使然。就如热恋中的情人眼中,自己的恋人总是那样明眸浩齿、光彩照人,绝不会因为在夜晚,就会认为恋人的脸庞一片黑糊糊,甚至鼻孔、眼睛、嘴唇都是一团葫芦眼。其实,不仅君山如此,其他许多美好山川景点,只要是诗人“情动于中”的时候,也会出现上述现象。前述众多的古典诗作就是明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