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行:月亮与中国文化

月亮与中国文化

严行

月亮是中国文化的密码。

月亮在世界各国各族中都没有在中国文化中的显赫地位。在中国古诗词中,咏月可谓是一个永恒的主题,从中国最早的诗歌集《诗经》中就有陈风的《月出》、最早的文人五言诗“古诗十九首”中有《明月何皎皎》,最早的文人七言诗曹丕的《燕歌行》有“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汉西流夜未央”之语,此后到数不胜数的唐宋诗词,写满了对于月亮的吟诵,月亮在中国人的心底投下不可磨灭的光影。几千年的古老农业文化中,月亮留给这个民族以至为深远的影响,世上没有哪一个民族对月亮存有如此情深意长的感情了!

一、农耕与月亮

中国是世界上唯一长期存在的历史悠久的小农经济之国,晚清以前的几千年历史上,中国始终是个不折不扣的小农社会。农耕生活是这片气候温和的广大区域中人民最典型的存在方式。农田、农业、农家、农事……,人们在“举头望月”与低头务农之间,俯仰一世。这是绝大多数人从出生到死亡的漫长岁月中的基本活动,也是他们祖祖辈辈都过着的相同的日子,或者说,是他们的命运。

当然,也曾有人厌倦了这种“土里刨食”的活法,想通过举孝廉或中科举改变命运,在他们春风得意进入仕途之后,远在农村的故乡,依然是他生命的最后依托,一旦宦海翻船,他们首先想到的就是“归耕”,“辞官归故里”。那个农耕的家园,是他永远不能放弃的生命之根,也是他有朝一日一败涂地之时唯一的安慰。当然,若是他飞黄腾达,甚至称雄天下,家乡也是他炫扬富贵的所在。一世英雄项羽不就说“富贵不归乡里,犹衣锦夜行吗?”汉皇刘邦坐了龙庭之后,不也带着浩浩仪仗回故乡耀武扬威一回吗?

“农耕·故乡·月亮”是中国文化三位一体的核心。

如果说农耕是中国人的生存方式,故乡是中国人的生存环境,月亮则是这种生活精神的代表。三者是紧密相联的。

农耕生活让人与土地牢牢地拴在一起,彼此不可分离。根据“条件”必将向“目的”转化的规律,土地最终成为农民的依赖。于是,农民,唯有农民,对土地才会有最深切强烈的感情。这一点可以解释中国人的故乡情结。在全世界各族中,唯有中国人对故乡故土的怀恋之深,万难磨灭。中海外,到处都有中国人的同乡会,也只有汉语才有“乡亲”这样的名词。翻遍《圣经》会发现,神几乎从来不拣选农业民族也不拣选农民,大概原因就在于农耕文化之下,人对土地、对世界恋得太深吧?耶和华神呼召亚伯拉罕离开本地本族本家,到祂所指示的地去,亚伯拉罕应命而行,从此一百年再也没回过他的故乡——当时世界最繁荣的大城吾珥。从《创世记》中,我们从来看不到亚伯拉罕的“思乡”之情。他放弃了他原来定居的生活,以及荣华富贵的家业,甘愿“百年孤独”,支搭帐棚,游牧一生。这是中国人很难认可的决定,也是中国人很难接受的选择。许多华人曾问“当初耶和华为什么不选择中国人?”言下,若是选了中国人,岂不是今天会有十几亿的基督徒,何等大的人口优势?但神的道路高于人的道路,上帝深知人心,祂知道人的一切心怀意念,知道中国人迈出家门的一步是如何艰难!

《圣经》从“新约”到“旧约”,在上帝所拣选的先知、使徒之中,罕有农民。《圣经》中第一个农民也是人类历史上的第一个杀人犯该隐,他杀死了弟弟亚伯;从方舟走出的挪亚后来似乎是做了农民时,而做了农民的挪亚也犯下了他饮酒过度赤身露体的过错。农耕文化的局限性是明显的,对民族自身文化的保持充分警醒,其实是华人基督徒应该注意的。

农耕生活是“靠天吃饭”的。农业种植年复一年明确的周期性,要求对历法、气候、天象、季节有明确的了解,这导致了中国有着世界上最详尽清晰的历史纪年。中国人从远古就发明了天干地支纪年方法,以六十甲子轮回的方式循环不断。中国历史自公元前841年西周的共和元年开始,一直完整记录到今天,令西方史学惊异。西方世界以前从未有过这样完整的历史纪录,公元六世纪僧侣狄奥尼西将耶稣诞生之年作为公元元年的建议,为教会接受,才有了统一的纪年法,而直到一千年后罗马教皇制定的格里高利历法,才成为今天国际通用的“公历”。因此,对比中国史书,圣经旧约历史几乎很难确定发生的时间。中国最早的史书之一《左传》,准确记载了历次大战的时间地点,准确到某一日,甚至到某一时辰。而圣经中出埃及记、士师记、撒母耳记都不存在准确的日期。究其原因,那时并不存在可以广泛承认的历法,因此无法确定年份。

中国的历法为一种阴阳合历的特殊形式,以月亮的圆缺周期为月,以地球绕太阳的周期为年。以大约十九年七闰的方式调整年与月的差值。这样,在日常生活中保持了以日、月为基本单位的习惯。在印刷并不广泛的古代,百姓家中虽然没有历书,他们抬头望月,便知道这一天是几月几日了。

此外,需要掌握晴雨规律的农民,也在观察月亮的过程中,了解未来的气象情况。月亮不仅告诉人们现在的农时,月亮也告诉他们未来的日子可能是阴还是雨,所谓“月晕而风,日晕而雨”、“八月十五云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灯”、“不怕初一雨,就怕初二阴”……都与月亮有直接的关系。

农民早出晚归,与日月相伴,月亮在他们的生活中结成了不解之缘。仅以田园诗人陶渊明为例,就有“清晨理荒秽,戴月荷锄归”、“迢迢新秋夕,亭亭月将圆”、“白日沦西阿,素月出东岭”等关于月的诗句,可见在他劳作或休息之时,在他下田与收工之际,头顶的月亮,陪伴他,“月亮走,我也走”,给他莫大的心理慰藉。

作为这一文化的遗留,中秋节到今天一直是中国传统节日中最为温馨幸福的庆典,是集丰收、团圆、欢聚为一体的节日,而这美好的日子,又是与头顶的明月一同欢度的。五谷丰登,繁衍多多,人丁兴旺,生生不息,花好月圆……,所有农耕生活所盼望的美好,都最大程度地体现在这个节日中,而天上,那轮又大又亮的中秋月,代表着圆满,代表着光明,代表着祝福,让人心头充满快乐——世俗生活的快乐。

这是属于农耕文化的快乐,这是属于中国人的快乐。

月亮,作为农耕生活的象征符号,就这样在中国农耕文化的每一页都打上了它的印迹。月亮在中国人心中是如此重要,因此在中国,民间有“拜月亭”,皇家有秋天祭月的“月坛”,由此可见,月亮是多神崇拜之中国人的祭拜对象之一。

《圣经》提到月亮的次数是十分稀少的。在《圣经》前五卷的“摩西五经”中,唯有最后一卷《申命记》先后提到两次月亮。这两次,上帝耶和华都清楚无误地教训世人,唯有祂是神,人不可拜别神,不可拜日月星辰。耶和华说:“又恐怕你向天举目观看,见耶和华你的神为天下万民所摆列的日月星,就是天上的万象,自己便被勾引敬拜事奉它”、“(不可)去事奉敬拜别神,或拜日头,或拜月亮,或拜天象,是主不曾吩咐的”(申命记4:19;17:3)。上帝知道人心里所想的,因此上帝在三千五百多年前就藉摩西写下祂的诫命,警诫人不可以月亮为祭拜对象。

月亮作为上帝的造物之一,在宇宙中本没有特别的位置,中国文化向月亮移情,甚至祭拜,这是其特别值得注意的地方。

二、审美与月亮

从形而下的具体生活中升华出来的形而上审美文化,既是存在的一种抽象反映,也从另一方面揭示存在的本质。

儒道杂合的中国文化,虽然老子有“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的说法,但他更强调“知其雄,守其雌”,强调“以柔克刚”;虽然孔子也说过“发愤忘食,乐以忘忧”的刚强进取之辞,但更多的时候他表现的是温柔敦厚的一面,推崇的是“温、良、恭、俭、让”的内向性格,以及含而不露、温文尔雅的理想人格。他排斥的是伉直好勇、率性急鲁的子路,爱重的是谨行慎言的颜回。《说文解字》中,许慎以“柔”释“儒”,所见颇深。

农耕文化的固定与不变,导致了中国文化无论道家还是儒家,都侧重于静止的、不变的、稳定的、秩序的特点。农民守着家园,自然是“深固难徙”,直到王朝末期,兼并剧烈,农民失地,才会被迫成为“流民”。当不流动的农民开始流动时,社会秩序就走向混乱了。“流氓”成为中国文化特有的贬义词,原就本是指这种“流动人口”。直到今天,“流动人口”仍然是中国社会的不安定因素。在西方社会,人的迁徙移民是正常的,但在中国,除了朝廷下令进行的移民活动,人口大规模移动往往都是政治的祸因。因此,中国文化语境中,“安定”是可喜的现象;“动乱”是可怕的问题。老子提倡“致虚极,守静笃”(《道德经·十六》);高扬“仁”道的孔子也说“仁者静”(《论语·雍也》)。本是“道不同不相为谋”的儒、道两家,在“静”这一问题上却殊途同归,这一点十分清晰地表现,二者虽在主张上各执一词,但毕竟都是中国农耕文化的“土产”。

与“静”相应的,是中国文化的“柔”。老子认为柔能胜刚,他说“弱者道之用”,并以水作喻:“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孔子的“仁”是建立在“礼”的基础上的,“礼”则以“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为次序。在君为“阳”,臣为“阴”的礼法格局中,除了天子一人为阳(“天子”面对天时则为“阴”),几乎所有人都为“阴”。这样一种将天下之人尽划入属“阴”一族的情形,必然构成了普遍的“阴柔”文化。这样,中国文化整体就呈现一种“阴柔”风格。就算是权臣武将,在君王面前,也只能行“臣妾之道”。由此,也可以解释中国文化的女性化倾向。

“月者,阴之宗也”(《淮南子》),“月者,太阴之精”(《大戴礼》),都将月亮推为阴的极至,就这样,月亮责无旁贷地成了中国文化中的“人化自然”。以中国人的眼睛看来,宇宙间唯有月亮,最能表现中国文化所追求的静态的、阴柔的特色。这样,这轮离地球最近的月亮,与农耕社会生活息息相关的月亮,同时也是他们审美意识最直接的投射对象。月亮的宁静感,月亮圆缺规律稳定的秩序感,月光的柔和、婉约、含蓄感,月光之下万物的朦胧、蕴藉、淡远感,都与中国人的审美意趣相合,因此,在世界上,唯有中国人对月亮有最浓郁的深情。

以诗歌为主体的中国文学史上,有无数关于月亮的诗词歌赋,关于太阳的却少得可怜。农耕文化与太阳的关系本应是更为密切的,为什么中国的诗人却绝少以太阳为抒情对象?究其原因,审美感受的巨大差距是这其中的主要因素。对于静态的阴柔的中国文化来说,太阳过于强烈了。在古典诗歌中的太阳,最多也不过是“夕阳、残阳、斜阳”之类近似月亮效果的落日。这一情形直到五四以后,新文化大举进入,工商业发展导致传统的农耕文化受到巨大冲击,文学景观方为之一变,歌颂月亮的作品大为减少,礼赞太阳的作品蓬勃出现,这可以视为中国文化转型带来的文学效应之一。

在《圣经》中关于月亮的记载很少,以总数150篇诗篇为例,只有7篇提到月亮。在这些诗中,或以月亮为喻显示上帝的大能,如“我观看你指头所造的天,并你所陈设的月亮星宿”(诗8:3)、“你安置月亮为定节令。日头自知沉落”(诗104:19)、“白日太阳必不伤你,夜间月亮必不害你”(诗121:6)、“他造月亮星宿管黑夜,因他的慈爱永远长存”(诗136:9);或用月亮表达时间的恒久,如“太阳还存,月亮还在,人要敬畏你,直到万代……在他的日子义人要发旺,大有平安,好像月亮长存”(诗72:5、7)、“他(大卫)的后裔要存到永远,他的宝座在我面前,如日之恒一般。又如月亮永远坚立,如天上确实的见证”(诗89:36-37);或用表达整个宇宙自然对上帝的赞美,如“日头月亮,你们要赞美他。放光的星宿,你们都要赞美他”(诗148:3)。《圣经·旧约·诗篇》中这种有关月亮写法,是中国古典诗词中绝不存在的。农耕文化的实用主义和世俗精神最缺乏的就是《圣经》所展现的这种超越性、终极性,当然也更不会有认识上帝掌管宇宙万物的恢宏意识。中国文化中对月亮的态度是,把上帝所造的高悬夜空的月亮拉下来,让它成为自己生命的点缀或安慰,让它与自己一起悲欢,让月光照耀下的人生多一点温柔平静。这种浓郁的世俗倾向是与《圣经》完全不同的。

如果说上帝用《圣经·旧约·诗篇》中的月亮向人启示祂的创造、祂的永远、祂的慈爱、祂应受的赞美;那么,在《圣经·新约》中共有三处关于月亮的经文则全是警示。其中出现在福音书中的,都是主耶稣在橄榄山对门徒的告诫:“那些日子的灾难一过去,日头就变黑了,月亮也不放光,众星要从天上坠落,天势都要震动”(马太福音24:29),“在那些日子,那灾难以后,日头要变黑了,月亮也不放光”(马可福音13:24)。中国人心中最温柔的月亮,在这里是可怕的征兆,是灾难的预示,警告世人末世的必然临到。这一点,大概也是中国诗人做梦也想不到的吧。

三、抒情与月亮

一曲“月亮代表我的心”,牵动无数中国人的感情。中国文化里的各种情感都可以藉月亮传达。比较而言,古文中关于太阳的别名十分有限,而关于月亮的别称则多而又多。“嫦娥”、“婵娟”、“素娥”、“素魄”、“金蟾”、“玉兔”、“广寒”、“玉盘”、“桂宫”、“天镜”、“玉轮”……,这些不同的充满诗意的名称,充分显示了中国人对月亮的热爱。望月怀远,观月有感,对月抒怀,月下悲秋,瞩月思乡……,成为人在不同境遇下抒发心绪的方式。在中国人的感受里,月是物质的,又是精神的;是时间的,又是空间的;月亮是有生命的,是与人相系相通的。

李白《静夜思》中的“床前明月光”,照进古来无数异乡游子不眠之夜;杜甫《月夜》中的“今夜鄜州月”,更将乱世思亲之情展露无遗;苏轼一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安慰了彼此思念的亲友之心。“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秦时明月汉时关”,跨越时空,寄托着历代思妇遥念征夫的苦情;“晓风残月”与“月上柳梢头”,道尽恋人的悲欢;而失意文人更是藉月亮抒发其满怀惆怅——“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吟风啸月”也往往是他们苦中作乐,放浪形骸的方式;即使是苏轼力图从“入仕”与“下野”的狭隘圈子中脱出,也仍然是藉月亮表达他的挣扎与旷达“唯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云散月出谁点缀,天容海色本澄清”……

可以说,若是将月亮从中国古典诗文中删除的话,那么中国文学会损失很大比例的佳作,中国文学的蘊藉婉约、绮丽缠绵的效果也将大打折扣。以南唐李煜而言,在他存留世间有限的词章中,绝大多数都与月亮有关,其中比较著名的有“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虞美人》)“笛在月明楼”(《望江南》)“花月正春风”(词牌同上)“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乌夜啼》)“晚凉天净月华开。想得玉楼瑶殿影,空照秦淮!”(《浪淘沙》)

中国人对生命哲理的表达,对宇宙永恒、人生短暂的追问与慨叹,不用说,更是与月亮紧紧相联。《春江花月夜》最深沉的疑问是向月亮发出的:“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李白“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的感叹也是向月发出的。月亮竟是如此地与中国人的思想情感纠缠不休,以至参禅谈玄,喻理论道,都不免拿月亮说事,寒山禅师就以“吾心似秋月,碧潭清皎洁;无物堪比伦,更与何人说。”来表达他宁静淡远的心境。一轮明月,在中国文化中处处闪光,无疑地,“此中有真意”。

以阴柔、宁静、安稳为基调的中国文化,追求的是朦胧、空灵、妙悟的诗性思维方式,即一种典型的非理性思维方式,月亮可以说是这一文化的代表符号,月亮的柔和,月光的朦胧,月夜的幽渺,集中体现了中国文化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这一切,显然与阳光下的明晰性、确定性构成相反的对比。确定性与逻辑性是相关的,朦胧性与诗性相关。因此,中国文化缺乏逻辑性就不足为奇了。“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作为诗,是能唤起人强烈感情的句子,但作为一种观念来说,则是毫无道理的,也是完全不符合逻辑的。

在中国的六大传统节日中,“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七夕”、“中秋节”、“重阳节”,其中两个节日都与月亮相关,占了三分之一,月亮在中国人心中的地位可见一斑了。《圣经》中,以色列民的节日也很多,但全与月亮太阳无关,他们的节日只是纪念上帝耶和华对他们的拯救,此外就是谨守每七天一次的安息日,守为圣日。这些节日带他们追想耶和华对他们的慈爱与怜悯,也让他们谨守自己的心。欧洲也有很多节日,同样全无类似中国中秋节的节日。关于月亮的节日,只是中国文化的特殊景观。

当今天中国人绵软摇曳地唱道“月亮代表我的心”时,莎士比亚笔下的罗密欧也曾准备为他所爱慕的朱丽叶“对月发誓”,然而,他的誓词未及说完就被朱丽叶急切地拒绝了。朱丽叶说:“不要指着月亮起誓,它是变幼无常的,每个月都有圆缺,你要是指着它起誓,也许你的爱情也会像它一样无常……”

看来,月亮只能代表中国人的心,不能代表他人的心啊。

被月亮所代表的中国人,在欢度月亮的节日“中秋节”之季,该驻足深思一番我们的月亮文化了。世人应当记住的,是《圣经·诗篇》中的话:“你(上帝)安置月亮为定节令”(诗104:19)。因此,月亮是上帝给人的一个美好的恩典。故此,面对月亮人最正确的表达,是应该赞美爱我们的上帝。

严行:月亮与中国文化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5101015/248469.html

更多阅读

易经与中国文化演讲稿 --郭顺红 郭顺红

易经与中国文化(演讲稿)郭顺红2010年10月29日在本单位参加了一场《易经与中国文化》的演讲,下面是讲稿内容,愿与大家分享。易经与中国文化《易经》为中华文化的精粹,乃五经之首,作为中国文化的主干《易经》的发展横贯数千年,至今仍深深影响

初识浪漫:清末民初中国作家眼中的雪莱

来源: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京)2012年3期作者简介:张静,复旦大学中文系博士生。内容提要:英国浪漫主义诗人雪莱在清末就已经进入了中国作家的视野。鲁迅在《摩罗诗力说》一文中重点突出了他“摩罗诗人”的一面;而苏曼殊在译介过程中推

2015央视春晚舞蹈《丝路霓裳》透出:缅甸与中国关系最亲密

《丝路霓裳》是2015年央视春节联欢晚会舞蹈类节目之一,由中国东方演艺集团表演。作为本届春晚唯一的舞蹈节目,受到关注,网友热评。图为节目中表演的缅甸舞蹈央视春晚是社会各界艺术家们联合为海内外亿万中华儿女精心烹制的一道饕餮文化

李约瑟难题的各种答案 李约瑟难题与中国文化

李约瑟从科学方法的角度得到的答案是:1.中国人不懂得用数字进行管理。这对中国儒家学术传统只注重道德而不注重定量经济管理是很好的批评。但这只是对李约瑟之谜的一个可能的回答。2.从文化竞争模型给出另一个解答:中国小农经济的资源

声明:《严行:月亮与中国文化》为网友嗟叹陌上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