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名称:1978年11月24日夜.小岗
作者:王少伦
材质:画布 油彩
规格:123x160cm
创作年代:1999
收藏:中国美术馆
新写实主义的探索(一)
—王少伦及其绘画艺术
张敢(中央美术学院博士、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 )
像我所见到的那样如实地表现出我那个时代的风俗、思想和它的面貌,一句话,创造活的艺术,这就是我的目的。 ——库尔贝
1995年6月,中央美术学院毕业生作品展如期开幕。在众多毕业生的作品中,一件尺幅巨大的油画《水》吸引了所有观众的目光。黄褐色贫瘠的土地构成了画面沉重的背景,几乎等人大小的约40个人物聚拢在一眼干枯的水井旁,脸上焦虑、期盼和略嫌呆滞的表情使“水”这个世世代代困扰着中国北方农村的主题再一次突显在观者的面前。当很多中国人的生活日益富足的时候,强烈的反差无疑使这个题材更加具有沉重、悲怆的意味。但是,这件作品的意义绝不仅仅在于作者对一个远离都市人群生活的话题的表现,它更像一个宣言。一方面,表达了作者对中国农民生存状态的真切关注,和立足于现实生活的创作态度;另一方面,它向日益多元化的、充满浮躁的中国艺术界宣布了现实主义艺术不竭的生命力。
《水》的作者现在已经成为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的教师,他就是王少伦。是什么让他如此关注农民的生存状态?是什么让他选择了被很多人认为业已过时的现实主义创作手法呢?当我们对少伦的经历多一些了解后,便会发现这一切并非偶然。
一个乡村少年的画家之梦
1968年3月,王少伦出生于山东省临朐县辛寨镇东双山河村。家里祖辈都是农民。从记事起,少伦便开始了自己的“艺术创作”,家里被烟熏黑的墙壁上留下了他童年的涂鸦。由于对形式的敏感,少伦在上小学前已经能用非常漂亮的字体为村里的大人抄写墙报了。记不清从哪里得到的一本徐悲鸿的画册,使年幼的少伦就下定了决心,一定要做一个像徐悲鸿那样的大画家。正是由于有了这种朦胧但坚定的信念的支持,使少伦获得了今天的成绩。
在少伦的记忆里,家乡是贫困的、闭塞的。他无从得知成为一名画家的路在哪里。他只是埋头用笔描绘他所能看到的一切:村里朴实的乡亲,还有那到处可见的牲畜和家禽。身为农民的父亲对少伦的爱好所表现出的宽容,对他日后的成长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因为在一般农村人的眼里,一个能扛锄头的壮劳力似乎远比一个画家来得真实。
当他在家乡蒋峪中学读高中时,两位喜爱美术的老师最早发现了少伦的绘画天赋,而这两位老师都不是从事美术专业的,一位是教化学的崔激发,另外一位是历史老师张同庆。但是少伦一直将他们视作自己的启蒙者。的确,是他们最早将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家达?芬奇、米开朗基罗和拉斐尔的作品介绍给他,把这个懵懂的少年带入了一个令他激动不已的艺术天地。从此,少伦开始如饥似渴地临摹这些大师的作品。在学校特地为他安排的一间闲置的教室里,少伦常常独自一人画到深夜。班里的同学成了他的模特,他无拘无束地、勤奋地创作着,对大师作品的临摹使少伦的素描用线非常 流畅,对形体的把握也越来越准确。这个时期的作品,虽不成熟却包涵了很多率真和敏锐的东西。这是很多受过所谓正规训练的人的作品里所没有的。
在老师的帮助下,少伦几经周折终于联系到潍坊教育学院的一位专业美术教师,他愿意看看少伦的作品。潍坊教育学院远在离少伦家乡50多公里外的青州。父亲决定亲自陪着满怀希望的少伦去青州。为了省钱,父亲自己骑着自行车驮着行李,而让少伦坐汽车。父子俩清晨出发,赶到青州已是下午。而要见的老师晚上才回到家里。少伦心情忐忑地将自己的作品展示给那位老师。“画的不错,”那位老师看了作品说道。“不过,农村孩子画画是不会有什么出息的。回去画着玩玩就算了。”少伦无法用语言来形容当时自己心理所遭受的打击。只记得从那位老师家里出来,已经是晚上9点多了。沉默的父子俩没有钱住旅馆,也没有力气连夜赶回临朐。在学校的一间废弃的、门窗破损的教室里,父亲掸了掸破旧的课桌上厚厚的尘土,将行李打开,无言地倒头睡去。当时,正值盛夏,蚊子从四面八方涌来,而他似乎浑然不知。望着熟睡的父亲,少伦知道,他累了,他的心里肯定比自己还难过。少伦坐在父亲身边,用手中的画卷为父亲驱赶着蚊虫,直到天亮。回到家乡,少伦整整一周没去上课。不过,这次打击并没有让倔强的少伦放弃自己的画家之梦。
诸城一中的美术班在当时非常有名,学校放假时,少伦赶到了那里。看着少伦的作品,美术班的王衍志老师怀疑地一再追问:“这画是你画的?真的是你画的?”少伦随即给王老师画了一幅速写。于是,少伦暂时留在了班里,至于是否能成为正式成员,还要等开学再说。不过,要想在美术班学习就要转学,而蒋峪中学提出,退学可以,转学不成。此时诸城一中还没有最终决定能否要他。面对人生中第一次重要的抉择,少伦决绝地退学了。所幸的是,他被诸城一中录取了。很快,少伦就成了班里画得最出色的学生之一,这个新来的瘦削的男生的作品成了班里的范画。从王老师那里,少伦第一次听说了中央美术学院,那座中国美术界的最高学府。在少伦心目中,中央美术学院成了他实现画家之梦的必经之路。
1985年,在老师的劝说下,少伦报考了山东师范大学美术系。但是,他想方设法希望自己落选,因为他的理想是中央美术学院。结果,他还是以高出分数线3分的成绩被录取了。少伦成了村子里几十年来的第一个大学生。在山师,少伦的作品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一致好评。在理想与现实的冲突中,少伦已经读到了大学三年级,难道自己的梦想就这样结束了?他不顾老师和同学们善意的劝阻,做出了一个更加大胆决定,退学,报考中央美术学院。对此,父亲没有表示反对。至今,少伦还在感谢父亲的理解。
1988年底,王少伦离开了山东师范大学。他来到诸城一中,一边为美术班代课挣点生活费,一边准备高考。
1989年,王少伦同时报考了中央美术学院和浙江美术学院(今天的中国美术学院)的油画系。他的专业课成绩在两个学校都名列前茅,但是文化课成绩使他第一次努力失败了。第二年,少伦的努力再次因文化课成绩而受挫。一贯支持少伦的父亲,在不经意间对他说:“你看,像你这么大的,人家都能挣钱养家了。”前两次失利,少伦已经承受了极大的心理压力,在这两年里他给朋友的信中最常提到的一个词就是“破釜沉舟”。尽管如此,他从未动摇过自己的想法。但是父亲的这句话,却让少伦的心里感到颇为愧疚,他完全能够理解父亲此时的担心和焦虑。在少伦的成长过程中,父亲对他的影响是最深沉、最内在的。在父亲的身上,体现着中国农民特有的淳朴、宽容和深挚的情怀。每次少伦讲到父亲对自己求学的支持,眼里都会闪现出泪光。必须指出,少伦对家乡农民的情感不是抽象的,他是通过父亲这样具体真实的形象来认识他们和感悟他们的,决无一丝的矫饰和做作。
1991年,凭着一种锲而不舍的韧劲儿,少伦终于如愿以偿地考入了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那年,他已经23岁了,这是他第二次上大学。
终于踏上了实现画家之梦的道路,少伦开始飞翔。但是,他永远不会忘记自己起飞的地方。他在给山东师大的老师朱刚的信中写道:“没人给我举杯,没人为我喝彩。考上中央美术学院只是我艺术生命的开端。”
学院的熏陶
由于1991年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一画室不招生,少伦进入了二画室。当时主持二画室的有苏高礼、赵友萍、戴士和、王沂东和丁一林等在中国油画界颇有影响的艺术家,聆听他们的教诲,让少伦获益匪浅。很快,少伦扎实的素描基本功和良好的色彩感觉让他在同学中脱颖而出。1991年,静物《青苹果》被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收藏。1992年,素描《李昕》在参加中央美术学院素描习作展时,获得了二等奖。这件作品在参加全国九大美术学院素描巡回展时,又荣获吴作人美术基金会优秀奖。1993年,油画《红裙子》参加中央美术学院在校生成绩展,得到了院长靳尚谊的充分肯定,这对少伦是个极大的鼓舞。
二画室的老师王沂东也是山东人,他表现沂蒙山区的农村题材和细腻的油画语言在国内有着非常大影响。由于是老乡,王沂东在生活和创作上对少伦都格外关心。他对艺术的看法和主张,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少伦的绘画风格。的确,他们有太多相似的地方,都来自沂蒙山区,都有着对家乡难以割舍的眷恋,都用写实的手法进行创作。但是,当少伦看到很多同学的作品淹没在老师的风格之中时,他清醒地意识到,在创作中应该形成自己的风格和面貌。从此,他开始有意识地拉开自己与老师风格之间的距离。而在这个时候,其他画室的老师,如靳尚谊、钟涵和孙为民等也常常在创作上给少伦以指导,极大地开阔了他的眼界。终于,这种转变在他的毕业创作中完成了。
1995年,四年的美院生活就要结束了。毕业创作对每一个美院毕业生来讲都是四年艺术积累的一次集中展示。为此,少伦做了非常充分的准备。首先,题材早已在他的头脑中有了初步的构想。家乡的贫穷和少年的经历让他无法忘记那块他曾经生活成长的土地。家乡缺水,“水在那里没有文人骚客笔下的那种雅致,只有维系生命的实用价值。”在北京的生活,使少伦更加深刻地体会到父老乡亲历经磨难而又奋争不衰的精神。他要用画笔传达家乡人发自内心的呼喊——水啊……水。接下来,少伦花了大量的时间进行构思、画草图和推敲人物形象。从他为创作这件作品所留下来的大量素描稿中可以知道他付出了多少汗水。然而最终定稿,留给他在画布上制作的时间只剩下了两个多月。在这么短的时间里,要在六米长、三米高的画布上表现40多个真人大小的人物,是多么巨大的工作量!少伦常常每天在画布前一干就是10多个小时,在孤独和创作的辛苦中与家乡的父老做着精神上的交流。就是这样,这件作品送展时仍然没有完成。但是画面所表现出来的村民们对水的渴望和执著的努力,以恢弘的气势给人强烈的震撼。当然,少伦的作品并不完美,在他的草图中所包涵的某些更为生动的东西,在转移到画布上时反而消失了。
少伦在毕业创作中选择了现实主义的创作道路。这是一个明智而又艰难的选择。明智在于,在表现农村题材时,现实主义是最具震撼力的。在中国,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农村的生活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是在一些边远地区或像少伦家乡这样自然条件并不优越的地方,农民的生活与城市人生活之间的差距不但没有缩小,反而相对加大了。这种巨大反差,是很多生长在城市中的人根本意识不到的,他们不知道当他们每日光顾那些充满小资情调的酒吧和娱乐场所时,在同一块大地上还有很多人在为生活必需的水在挣扎。艰难在于,油画在中国虽有百年历史,但真正有良好发展空间的时间并不长,在对油画语言的摸索和探索上,远没有达到成熟的境地。因此,少伦面对的问题还很多。同时,进入20世纪90年代,很多原来以现实主义手法创作的艺术家纷纷转向或转型,“表现性的影响已经不限于个别画家的个人风格,它几乎成为一种气候”。在这种情况下,选择现实主义是要顶住来自各方面的舆论压力的。但是少伦以其良好的艺术修养和在作品中灌注的深挚情感获得了成功。作品得到了美术界和批评界的充分肯定。毕业创作《水》获得了中央美术学院冈松家族艺术基金会一等奖,获鲁迅美术学院美苑杯一等奖,获四川美术学院艺术文教基金会罗中立油画奖学金,并被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收藏。
(待续)
《1978年11月24日夜.小岗》素描稿 24.5x21cm 1999
《1978年11月24日夜.小岗》素描稿 54x73cm 199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