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其不可而为之》教学设计 认知与教学设计

一、引题:

近几年,《论语》很火,孔子很热。我们在读《论语》,北大也在开《论语》课,北大的李零教授将自己的讲稿整理成书,其中有这么一段对孔子的评价:

孔子不是圣,只是人,一个出身卑贱,却以古代贵族(真君子)为立身标准的人;一个好古敏求,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传递古代文化,教人阅读经典的人;一个有道德学问,却无权无势,敢于批评当世权贵的人;一个四处游说,替统治者操心,拼命劝他们改邪归正的人;一个古道热肠,梦想恢复周公之治,安定天下百姓的人。他很执着,也很无奈,唇焦口燥,颠沛流离,像条无家可归的流浪狗。

  ——李零《丧家狗——我读<论语>》

【问】:看完这段评价,其中让你感触最深的是哪一句话?(最后一句)

是啊,孔子五十五岁时离开鲁国,带了十多个弟子周游列国,北至古黄河,南至江淮楚界,足迹数千里,历时14年,遇到了十多位诸侯国君,虽有礼遇咨询,但却没有人能用他为政。惶惶无助可依,被旁观的看客形容为“丧家狗”,而孔子也承认了这个评价。如今,“丧家狗”一般被用作贬义,而李零对“丧家狗”的解释是:任何环抱理想,在现实世界找不到精神家园的人,都是丧家狗。

即使不是贬义,这样的评价与我们一贯认为 的孔子是“圣人”的说法也截然不同。那么,孔子究竟是一个怎么样的人?我们该怎么来看待孔子?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去寻找我们需要的答案。

二、解题: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课文哪一节提到了课题?哪位同学来解释一下这个标题。

明知道自己的政治理想(希望实现仁政,实现礼治)行不通却偏偏要去做这不可能实现的事情。由此我们自然也就有了这样的疑问:

1.为什么不可为(做)

2.为什么要为(做)

3.为(做)了什么

三、自读课文

1.初读课文

读课文注解、译文,理解重点字、词、句式(省略句、倒装句)。

2.精读课文

1)在文章中找到并划出描写当时社会的语句,理解当时是一个怎样的时代。

2)划出文中他人对孔子的评价和劝告。

3)划出文中孔子及其学生的的相应看法和做法。

(注意:抓住每个对话语段中最关键的词语或句子。)

四、解读课文

1.为什么孔子的政治理想不能实现,从哪些语句可以看出?

(1)陈成子弑简公

弑:古代卑幼杀死尊长叫弑。多指臣子杀死君主,子女杀死父母。说明社会秩序混乱。

“春秋之中,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胜数。”——司马迁《史记》

春秋末期,由于公室式微而私室强大,在权力的斗争中弑君的行为时有发生,这其中有公室成员篡位而弑君,卿大夫与国君争权而弑君,公室成员、卿大夫或国君近侍等与国君有仇而弑君。这些弑君事件反映了殷周以来价值观的崩溃。

(2)今之从政者殆而

当今的从政者岌岌可危。这说明当时政治黑暗腐败,从政的人很容易惹祸上身,这并不是一个政治清明的时代。

天下有道,圣人成焉(建功于世),天下无道,圣人生焉(全生于世)。方今之世,仅免刑焉(不受刑就算好)。

——庄子《人世间》

(3)滔滔者,天下皆是也

像四处泛滥的洪水,天下到处是这样地动乱不安。这是一个动乱的社会。

此时是个以强凌弱、兼并攻伐极频繁的年代,也是“礼崩乐坏”、社会秩序极度混乱的年代。统治者各阶层欲望的膨胀和利益的追求导致无视宗法,颠倒伦理,奢侈腐化的行为;整个社会上行下效,道德混乱。

(4)凤鸟不至,河不出图

凤凰不出现,黄河不出图,说明这不是太平盛世。

“周文王在岐山,有凤凰在附近的山上栖息。”

——《封神演义》

“王者厚其德,积众善,而凤凰、圣人皆来至矣。”

——《吕氏春秋》

2.从文中的这些语句可以看出当时是怎样的世道?

孔子当时所处的社会是一个群雄争霸,弱肉强食的乱世。没有秩序可言,没有制度可依,百姓处于水深火热之中。所以,在这样的乱世中,孔子所希望的仁政,礼制是不可能实现的;在尚武的时代,孔子的理想是注定落空的。

3.既然已经注定了结果,那孔子为什么还要“为”呢?我们先来看看在这样的乱世中,那些不为的人,他们是如何看待孔子的“为”的?

(1)楚狂接舆

①“凤兮!凤兮!何德之衰!”接舆歌中的弦外之音是什么?

孔子啊,为什么你身处乱世却不知退隐,而非要去周游求仕呢,真是德行衰微啊!话里既有对孔子的尊重,更有对孔子的劝喻。

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李白《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

既笑接舆狂,仍怜孔丘厄。——孟浩然《山中逢道士云会》

②既然要劝阻孔子,为什么接舆却不屑与孔子交谈呢?

《知其不可而为之》教学设计 认知与教学设计

在接舆看来,要劝阻孔子是不可能的,他要说的也都说过了,所以没有必要多说;如果和孔子交谈,说不定反要被孔子劝谏,让自己积极参政。身处乱世,孔子的主张得不到社会普通人的认可,这一点我们可以理解,但连社会上的精英都不能理解,这未免让我们觉得有些悲凉。

(2)长沮、桀溺

①是知津矣。

周游列国,忙于求仕,应该很熟悉道路情况才对。这是对孔子的讥讽。

②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岂若从辟世之士哉?

现在世道动乱,政治黑暗,是不会有所作为的,你不应该再追随孔子,而应该追随那些隐士。言下之意是世道如此黑暗,明哲保身,洁身自好才是上策。这是对孔子的怀疑。

二人一讥孔子为知津,一以天下滔滔莫非津也,语意妙极。其不告津者,正所以告之也。——方存之《论文章本原》

津:实义虚化,指人生之路津。

(3)荷蓧丈人

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四肢不劳动,五谷分不清,谁是老师?这话是对孔子一味周游求仕,不事生产的讽刺,同时也含蓄地劝戒孔子停止自己无谓的奔走。

(4)晨门、荷蒉

①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与。

——这里有对孔子的讥讽和嘲笑。

②莫己知,斯己而已矣,深则厉,浅则揭。

荷蒉者以涉水为喻,谓涉水当视其深浅而采取不同的方法。君子处事也要审时度势。道可行则行,不可则止,做事不要太固执,要通达权变,洁身自好。实际上也是讽刺孔子知其不可而为之的态度。

这些人都是隐士,都是那个时代出类拔萃的知识精英。他们或是劝告,或是担忧,或是嘲讽,或是质疑,都表示反对孔子的“为”。事实上,在孔子奔走于列国之间的年代里,面对

时代不容,世人不解

4.孔子和他的弟子有怎样的反应?请同学们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找出来。

(1)孔子下,欲与之言。

①孔子下车,想跟他谈谈,大家能猜想谈话的内容吗?

天下无道,是谁都知道的事。但是,我们应该积极的去面对它、改变现状。这是一种社会责任,一种社会道义。

②从孔子的举动中我们可以体会到孔子的什么?

接舆诸人,高蹈之风不可及,其所讥于孔子者,亦非谓孔子趋慕荣禄,同于俗情,但以世不可为,而劳劳车马,为孔子惜耳。顾孔子之意,则天下无不可为之时,在我亦有不忍绝之情,有不可逃之义。孔子与诸人旨趣不相投,然孔子终惓惓于此诸人,欲与之语,期以广大其心志,此亦孔子深厚仁心之一种流露。

——钱穆《论语新解》

这是一种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是一种勇敢的担当精神,还是一种从政的强烈自信。这种力求用世的态度,比一般独善其身的态度更为崇高而悲壮。

(2)夫子怃然曰:“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①在听了子路的报告之后,孔子为什么会“怃然”?

朱熹:惜其不喻己意。

对长沮、桀溺的不理解,内心感到悲凉。

②孔子怃然之后所说的一番话,我们该如何理解?

智足以辩清谈,而胆不足以问苍生。

很多人读《论语》,把智者和仁者当作两种对立的人,智者是一种人,仁者是一种人,其实不然,智者和仁者是人的不同阶段,是人的两种不同境界,智者是一个境界,仁者是更高的境界。智者知道天下乱了,没有办法救就不救。知道天下乱了,救不了还要救,这就是仁者的境界。长沮、桀溺最多是智者,他们以为天下无道就该隐,而孔子才是真正的仁者,天下无道就应该出来改变、拯救。这也是孔子仁者悲天悯人的情怀,智者还没有达到仁者的境界,自然无法理解仁者的精神世界,所以接舆、长沮、桀溺不理解孔子也是自然而然的了。

盖圣人之来斯世,明知乱世昏浊而来救之,非以其福乐而来享之也。故治世去之,乱世救之,特入地狱而救众生。斯所以为大圣大仁与!恻隐之心,悲悯之怀,周流之苦,不厌不舍,至今如见之也。

--------康有为《论语注》

(3)子路曰:“不仕无义。长幼之节,不可废也;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止?欲洁其身,而乱大伦。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道之不行,已知之矣。”

明白家庭的伦理不可废,不能不明白君臣的伦理更不可废;只知保持自身的清洁,却眼看着国家混乱而旁观不顾,反而是破坏了更大的伦理原则。君子从政,是为了践行道义,而不是为了功名利禄。大道不能通行于现实的天下,孔子不是不知道,但是,孔子只是在践行道义。

不知不可为而为之,愚人也;知其不可为而不为,贤人也;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圣人也。

——张岱《四书遇》

明虽知道不行,犹不敢忘仕也。

——刘宝楠《论语正义》

仕非为富贵,人之于群,义当尽职,故仕也。

——钱穆《论语新解》

(4)你认同书本上对“果哉!末之难矣”这句话的解释吗?

书本上把这句话解释为“好坚决呀!没有办法诘难他了。”“没办法诘难”这是孔子对荷蒉者理屈词穷呢还是对他的话表示认同呢?恐怕都不是。能够从孔子的击磬声中听出孔子有心事,从这个角度来说,此人可以说是孔子的“知音”。然而,孔子的心事是什么?从这个角度上来说,却又不能说是完全的知音了。因为孔子要使礼崩乐坏的社会重新恢复正常的秩序,但是,这个听出孔子有心事的人所主张的是独善其身,所以,才会说孔子击磬的声音太粗陋。所以说两个人的做法是完全不同的,孔子不可能无法诘难。朱熹“末”是“最后”的意思,整句话是说“天下事没有什么困难的”,那这个孔子就太粗率了。因此我更倾向于南怀瑾先生在《论语别裁》里的说法:孔子说人生最后的定论实在很难下,我们作一辈子人,尤其断气的时候,自己这篇文章的末章最难下笔。无论大小事情,都是“末之难矣”。同时孔子这里也在讲乐理,最后的余音是很难处理。演奏停止了以后,乐音仍绕梁三日,使人回味无穷,这是很难的。

则亦无所难矣(没有什么是困难的)。

——朱熹《论语集注》

最后的琴声很难处理,意即人生的最后定论很难下。

——南怀瑾《论语别裁》

隐士,道德高尚,孔子不但敬重,还打心眼儿里佩服。但隐士看不起他,嘲笑他。分歧在于:隐士彻底不合作,而孔子却不能忘情于世,忘情于人。他总想在坏人里找好人,不肯放弃最后的努力。

——李零《丧家狗——我读<论语>》

看完这些语句,孔子师生有没有说出他们“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理由呢?如果还没有,我们来看一段文字:

盖天生圣贤本为世道计,故古之圣人,民饥则曰己饥,民溺则曰己溺,其忧时悯世,非但其心之不容己,亦其责之不可辞耳,使如沮、溺之言,则安危理乱邈不相关,生民将何所托命乎?有世道之责者,宜加意焉。

——南怀瑾《论语别裁》

5.明知行不通也要去做,明知四处碰壁也要尽人事。这种精神最明显的是体现在文章的哪一则上?

文章的第一章。

6.孔子去报告时为何要“沐浴而朝”?

表明孔子对此事的重视。

7.孔子在禀告时为什么直呼陈成子为“陈恒”?

古代称呼他人,同辈称字或官职。陈成子作为齐国掌权大夫,地位何其尊贵,而孔子直呼其名,主要体现了孔子对他弑君行为的愤怒。

8.鲁哀公又为什么说“告夫三子”?

哀公说“告夫三子”,实属无奈,因为当时的鲁国也是公室衰微,私室强大,三桓掌握了实权,以致国君没有实际的决断权。这种情况孔子理应知晓,但他首先禀告国君而没有直接找三桓,也体现了他遵守礼制的思想。

9.那么孔子为什么一连两次说“不敢不告也”?

孔子一方面仍用士大夫的政治责任要求自己,表现为他对周礼的虔诚;另一方面也说明孔子对于鲁国君臣实现自己的要求原本就没有抱多大的希望。孔子的举动带有“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和“知其不可而为之”的意味。

孔子非不知哀公不能讨,亦非不知三子之不欲讨,而必以告者,

欲明大义于三家也。纵无益于齐,而君臣之大防,犹可默夺强臣之魄。

——张岱《四书遇》中引袁了凡的话

10.在经历了与接舆诸人的交流之后,孔子在内心深处其实也感到孤独与悲凉,但其积极入世的思想和主张让他坚持住了,“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在孔子身上发出了理性的光芒。最后一则意味着孔子放弃了吗?请谈谈你的理解。

没有放弃,孔子借这两句话抒发了对当时纷扰社会无望重归清明的感慨。因此这两句话的确反映了孔子内心的茫然和苦楚,但孔子并未放弃。

子在陈,曰:“归与!归与!吾党之小子狂简,斐然成章,不知所以裁之。”

(孔子在陈国,说:“回去吧!回去吧!我故乡的这批学生,狂放不羁,志向高远,就像布匹一样,已织得斐然成章,可是还不知道如何剪裁。”)

末节貌似绝望,实乃坚韧,虽有遗憾,但学生还在。公元前484年,时孔子68岁,他带着无奈和遗憾,孤独地回到鲁国。修诗书礼乐,薪火相传至今。公元前479年,73岁的孔子去世。

这就是孔子,一个“知其不可而为之”的人,一个“以天下为己任”的人。我们从文章中看到了孔子的孤独,也看到了他的坚定,看到了他内心的悲凉,也看到了他追求政治理想的执着。纵观历史,这种“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是我们中华民族精神中不可缺少的一种。我想有追求,永远不会遗憾!愿同学们,都能有自己的追求,不留下遗憾。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5101015/247352.html

更多阅读

反腐倡廉征文:勿以恶小而为之

区反腐倡廉征文稿留底勿以恶小而为之三国时期刘备在临终时嘱咐儿子刘禅所说:“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这句话讲的是做人的道理,只要是“恶”,即使是小恶也不做;只要是善,即使是小善也要做。我觉得这句话在饯行反腐倡廉的当今

可遇不可求的事 《可遇不可求的事》

从前读过冯唐的一首诗,名为《可遇不可求的事》。后海有树的院子/夏代有工的玉/此时此刻的云/二十来岁的你。午后坐在窗前看书,窗户微开,夏风徐徐,六楼望下去的学校郁郁葱葱的树木满眼翠绿,远处偶尔有犬吠声,附小的学生刚刚下课,断断续续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杨伯峻:孔子说:“几个人一块走路,其中便一定有可以为我所取法的人:我选取那些有点优点而学习,看出那些缺点而改正。”钱穆:先生说:“三人同行,其中必有我师了。择其善的从之,不善的便改

知其不可而不为 知其不可而不为之

知其不可而不为如果生命将到了尽头,我们不能害怕死去,我们应该换一种方式对待不同的人和事,知道这件事做起来很困难,但是我们可以“不为”之,去做另外一件事,就在你正做此事时,不益而到的收获,正是你“知其不为而为之”的化身!生命也亦如此!

从《季氏将伐颛臾》看孔子的思想 如何看待孔子政治思想

《季氏将伐颛臾》是整部《论语》中篇幅较长的少数几章之一,主要记载了孔子的三段话,这三段话都包含着对季康子的谴责和对自己学生的批评、教诲。孔子以充足的理由谴责了季氏伐颛臾的战争决策,宣传了行仁政施教化的政治主张和“均无贫,和

声明:《《知其不可而为之》教学设计 认知与教学设计》为网友梦伤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