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课文《人类的“老师”》中有一段文字如下:
“一个人握住一个鸡蛋使劲地捏,无论怎样用力也不能把它捏碎。薄薄的鸡蛋壳之所以能承受这么大的压力,是因为它能够把受到的压力均匀地分散到蛋壳的各个部分。建筑师根据这种“薄壳结构”特点,设计出许多既轻便又省料的建筑物。 人民大会堂、北京火车站以及其他很多著名建筑,屋顶都采用了这种“薄壳结构”。
“薄”、“壳”都是多音字。这两个较难辨音的字同时出现在一个词语中,课文、教参中并没作特别说明,这两个字该怎么读?“薄”在这里究竟该读“báo”还是“bó”呢?“壳”在这里应该读“ké”还是“qiào”呢?这着实是个令人头疼的问题。
我曾教过这一课,就这个问题和同行们进行了多次的讨论,也征求过专家们的意见。但大家的意见始终不能高度统一。
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编辑部的张庆老师在《小学语文研究》第1~2期有这样一段论述:
“‘薄’字‘文读’则读‘bó’,也就是说书面语色彩较重的‘薄’多读‘bó’。如‘薄弱’、‘淡薄’、‘薄命’、‘薄暮’、‘尖嘴薄舌’等等。那么怎么分别呢?《异读词审音表》中说:‘báo(语)常单用’,bó(文)多用于复音词。‘语音’的特征是常常单用,这比较好掌握。至于‘复音词’就比较难区分了。如‘薄纸’与‘薄命’,哪个是复音词,哪个不是复音词呢?我们大致可以这么来区分:看看它们是不是结合得紧密,是不是比较凝固。后者结合得比较紧密,应视为复音词,读作‘bó命’;前者结合得不紧密,结合得不紧密就等于单用,应读作‘báo纸’。‘薄雾’是属于结合得不紧密的,所以应读作‘báo雾’。
附带说一下:‘地壳’、‘金蝉脱壳’中的‘壳’注音作qiào,是‘文读’,故应读qiào,口语中应读‘ké’。”
对照张老师的论述,再细细研读字典:
“薄”字在字典中其义项区别于“厚”时,读“bó”,用于合成词或成语。在有些字典中这个义项之后还会解释一句:用于专用词语或外国译音。而“薄壳结构”中的“薄”字正是取这个意思,加之“薄壳结构”本身也是合成词,更是建筑行业的专用词语,所以此处“薄”应读“bó”。
“壳”是指坚硬的外皮,而“薄壳结构”所涉及到的概念正是取此义项。但“壳”读“qiào”音时与其读“ké”音时的意思是相同的,并且字典中已明确标明“ké”音只用于口语,所以像这种被广泛应用的建筑行业的专用术语,毫无疑问应该使用书面用语,读“qiào”。而且“薄壳结构”在文中出现时,都加注了双引号。
综上所述,“薄壳结构”中的“薄壳”二字自然应该文读,读做“bóqiào”。
这样繁复的语法是无法给四年级的孩子们分析的。要怎样才能让孩子们明白并记住这个词的读音呢?胶着着矛盾着走进了课堂。
揭题自读后,课堂上起了争执和小小的骚动:在检查预习环节,进行开火车朗读课文时,涵把“薄壳”读成了“bóké”,一向性急的正急急打断:“不对不对!是‘báo ké’!”这一下,叽叽喳喳,争执四起,四种组合的读音都出来了。
我拍了拍手,阻止了喧闹。然后分别请了声音最大的几个孩子,让他们说说为什么选择这样的读音。有的说是查字典、有的说是问爸妈……我问其他同学能否接受这些意见?能否统一?孩子们都有些不肯放弃自己的看法,各执一词,相峙不下。
我心里一动:这倒是个好契机…………
新课程标准着重凸现“以人为本”的价值观,着眼于“开放创新”,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作为语文老师的任务就是让学生意识到自己是学习语文的主角,并且帮助他们进入学习语文的角色中。这不就是给孩子们提供了一个作为主角,进行探究学习的好机会吗?
于是,我停下了讲课,组织孩子们按照选择读音的不同,分成了四个大组,人数较多的可以分为几个子组。要求他们利用所有的资源:字典、词典、父母亲友、电脑网络……来寻找“薄壳结构”中的薄壳二字的准确读音,要求有充分的依据。并就调查研究的过程和得出的结果,写出小论文,看谁的理由最充分,最有说服力。
“这就是今天的家庭作业。”我的话音一落,孩子们就欢呼起来,个个跃跃欲试。
…………
第二天,第一节就是语文课。课前,孩子们一趟趟从办公室门前探头,我都装着看不见。
踩着预备铃进了教室,一张张小脸写满了急切地的等待。
孩子们的辩论、讨论过程让我欣喜。他们的理由五花八门,寻求渠道多种多样。他们的合作研究过程、有理有据的分析以及得出的结论让我吃惊。几乎大家都查阅了种种词典,甚至还有在父母帮助下查阅辞海的。多数同学还通过电脑查找到了大量的网络资源,并进行了筛选。
经过讨论,大家一致接受了康的那一组的结论:“bóqiào”。理由1、查字典。薄的两种读音字义一样,一个用于口语,一个用于书面语。壳字也是如此,比如“金蝉脱壳”。“薄壳结构”是建筑学的专业术语,不是口语。理由2、坤的父亲带着他去找到搞建筑的朋友,得出这个词是读“bóqiào”。娆的理由最可爱:在百度上打拼音,只有bó qiào 能打出来。
欣喜之余,进行了反思。
行知先生写过一首儿歌《小孩不小歌》:人人都说小孩小,谁知人小心不小。你若小看小孩子,便比小孩还要小。相信儿童、尊重儿童、理解儿童的教育思想,这是我们教育工作者必须遵循的原则。
首先,要让孩子成为学习的主人,张扬其个性、点燃自主学习的火花,这远比教给孩子一点知识更为重要。
自主学习是学生对学习过程进行自我导向、自我激励、自我监控的学习方式。它着眼于学生潜能的发挥、促进学生有特色地发展、可持续发展。罗杰斯曾说:“自由程度愈高的学习身心投入的程度就越高。”所以我们要给学生创造一个自主学习的环境、一个自主学习的空间,让学生充分享受阅读的自主权和选择权,经历一个自我选择、自我提问、自我探索、自我发现的过程。引导学生寻找、利用自己所喜欢的方法去探究自己感兴趣的问题。
其次,应精心组织、加强合作学习的意识。
合作学习是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完成共同的任务,应有明确的责任分工、有竞争的互助学习。我在孩子们这次的合作探究学习的过程中,忽略了合作的指导,造成有些小组合作不顺畅、甚至失败,有些孩子是独立完成任务的。而那些团体合作好的小组的组长,多数都是班级小干部,具有一定的组织能力。在这样的学习方式中,做教师的要帮助学生尽快进入合作学习的角色中,使每一位学生意识到自己是合作组中不可缺的一员,其他组员需要自己的帮助、自己也需要别人的帮助,要学会“分享”与合作,要理解和尊重他人的意见和权利。合作组中有分工、有责任。每个人都要为合作出力、负责。这样才能保证合作成功。
第三、教学中要抓住随机生成的教育契机,创设情景、激发学生探究学习的欲望。
探究学习是以问题为载体,创设某种情景或途经,引导学生自主收集、分析、处理信息的学习方式。
对没想到或者不明了的事物,孩子都会表现出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迫切想揭开庐山真面目,于是想搞明白,弄清楚,就会主动积极地思考、探求,进而得出答案。但是我们探究的目的并不是仅仅是得出一个正确的答案。让学生“说清”得出答案的探究过程的思考是给为重要的。
在让学生说答案的时候,首先要强调的是不要过于重视答案是否正确,不要用答案的正误去束缚孩子的思维,而是要引导学生对所获取的答案作出合理的解释,当然这种解释需要有严密而系统的思考。孩子的解释建立在他们各自的经验上,融合了孩子对事物细致的认识和观察。在这种程度上说,他们的解释不存在“正确”与“错误”之分。他们把观察、经验与思考结合起来,这代表了孩子各自最好的思维方式。引导孩子经常对自己获得的答案作出解释,那么孩子就拥有了思维过程和得出结论的能力,拥有了自己的思维,往往就会具有一种较好的探究状态。这一课的学习中,“薄壳结构”该怎样读才是正确的已经不重要了,更重要的是孩子们藉此所拥有的学习兴趣、合作意识、科学选择解决问题的方法的能力。
第四,教学时应善于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使孩子有机会拥有更多的思维权力和思维实践,切切实实提高思维能力。正因为这样,老师在课堂上就要尽可能为学生们创设和谐、自由宽松的思考氛围,让孩子们拥有充足的思维时间。然而,仅仅在课堂上这么做还远远不够,课堂之外也要让学生的思维活跃运转。比如本课的“薄壳结构”的读音,孩子们在课本中无法找到答案,就自然把目光转向课外,运用工具书,到网上查寻、向专家请教等。这样一来,学生的动手探究和动脑思考就从课堂延伸到课外,既延长了学生的思维时间,又拓展了学生思维的空间,促使孩子的思维得到更大的发展。
孔子曾对“学”与“思”两者的关系作了十分精辟地阐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时至今日,在信息量以几何倍数递增的社会现实中,我们更应积极引导学生在探究中思考,在合作中成长,共同收获成功的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