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应试教育的悲哀 中国应试教育还有多久

中国应试教育的悲哀 中国应试教育还有多久


中国应试教育的悲哀

北京大学经济学教授张维迎在2011达沃斯论坛上表示,中国几十年的教育都是失败的。这个失败在于,教育在培养人时没有注意培养人的自主创造性,没有注重培养人的道德。张维迎还说,如果所有的学校取消了,中国人的知识会大大降低,但中国人的道德水平会大大提升。“因为我们从小学开始,每一步走过来,都在培养大家说假话,这实际上影响到我们的国民素质。”

  与此同时,新的学季不仅迎来了对农民工子弟学校的扫荡,也迎来了此起彼伏的学生自杀浪潮。前些年,当一个13岁女孩决绝地跳下教学楼殒命后,那位有着数十年教龄的老师一脸茫然:即使真的没有犯错,不就是写个检讨认个错么,怎么那么想不开……在许多人看来,羞辱的确算不得什么伤害——“毫发无损”。中国教育的这种麻木是因为人格的缺失。

  人格应是外来词语,从某种意义上讲,可以将人格与个性并列。而个性与叛逆总是连在一起,在中国一直是一个有争议的词语。人格首先是独立的产物,独立思考独立判断。中国启蒙运动先驱梁启超曾说:没有独立的个人,就没有独立的国家。

 个性是一个人的性格,每个人是唯一的,每个人的个性同样是唯一的。教育的本质就是培养一个盛开的人,“自由之思想,独立之精神”。这种个性差异使社会变得五彩斑斓多姿多彩,个性出众者叫做帅、酷。个性是人的一种自我表达。教育从个人的道义角度讲,应当是培养个性,但从功利角度讲,教育往往成为培养劳动者的过程。“传道授业解惑”只剩下授业。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我们的教育有将人“器化”的强烈企图,孩子不好好学功课,叫做“不成器”,看重一个人叫“器重”,等等。对人的器化就是对人的物化,乃至无私无我——丧失自我。自我意识的丧失使人失去主体意识,人随之彻底物化,变成一个永不生锈的螺丝钉。“犬守夜,鸡司晨。苟不学,曷为人。蚕吐丝,蜂酿蜜。人不学,不如物。”

  在一个机器化的工业时代,一个人从出生开始,就要为将来进入工厂作准备,群体化洗脑教育成为机器社会的孵化中心。经济学家桑巴特讥讽说,“灵魂应该留在入口处的衣帽间”。在工厂模式的体制教育中,人只是一个批量生产的产品,所有的组织和制度,乃至“军训”都是为了培养一个完美的工作机器;学校--工厂--监狱,三者之间的鸿沟正在逐渐填平,整个社会都基于统一的美德:守时,服从,重复,存储,删除,再加上惩罚。学校兼具监狱与工厂双重功能,为工业化国家提供源源不断的机器人和廉价劳动者。

  从写作文的那一天起,每一个中国人都学会了撒谎。我们的教育不仅没有人格教育,而且不遗余力的扼杀人与生俱来的天然个性。中国教育因此成为十分功利的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南辕北辙。对独立思想和自我意识的褫夺使教育蜕化为劳动力生产线,一个个被阉割了个性的劳动者源源不断的从教育这个流水线上生产出来,为全球化经济提供最廉价最安全、也最没有民族竞争力的劳动力资源。

  学校本来是培养社会文化最重要的场所。学校所传授的,不仅是有用的知识,而且是几千年人文精神的传承,体现社会文化的核心价值。然而,这些年学校教育的产业化,使得教育成为了一项买卖知识的交易。以政治代替哲学,以道德代替法治,以灌输代替思考,使人的大脑被体制的系统屏蔽,在不断的灌输和洗脑过程中,人天然的思考个性被扼杀于无形。

 丧失个性的人对社会缺乏附着力和责任感,“有他不多没他不少”,“两条腿的人有的是”……社会文化因此变得黯然失色。一群毫无个性的人更像一群工蚁,为劳动而劳动,为吃饭而活着。在学校教育失去了塑造社会文化功能的同时,传媒和网络替代学校成为塑造灵魂的最重要的场所。网络的交流大多是同代人或小圈子的互相影响,于是,社会的文化传递出现了一个重大变化,同代人的文化交流替代了教育形成的上下代文化的传递,社会文化发生了严重断裂。

  人格包含个性、气质、性格等多重含义。从家庭教育来说,父母如何对子女进行人格教育也已经成为一个颇为尴尬的事情。一方面,在抽象层面上,家长们要向孩子灌输正直善良诚实等那些千年不变的人生大道理,但在具体的实践语境之中,他们又不得不向孩子传授一套高度变通的实用潜规则。

  在中国当下这种实用主义和功利主义的氛围之中,人们都按照道德的双重标准生活,这种道德人格是严重分裂的。但潜规则下的功利主义并不具备道德本身所具有的正当性。当功利主义被社会奉为“硬道理”时,崇高和伟大必然成为可笑和虚伪的代名词,道德的神圣性开始剥落,任何重建价值的努力都被判定为道貌岸然的宏大叙事,最后成为价值虚无主义,社会所赖以存在的核心价值同时也被虚化,从而加剧了社会文化的信仰危机。

 五四运动是中国社会文化的启蒙运动,把后代从皇权专制的愚民————文化桎梏中解放出来,是那一代人的民族理想。但从中国当下不受监督制约的官本位社会和产业化的教育现状来看,90年后重提思想解放的今天,中国社会依然尚未完成启蒙。在一个没有启蒙教育的社会里,我们能对孩子的启蒙教育抱多大希望呢?

  重新从社会文化着手,确认人性自由的正当性,抑制并批判功利主义,重建人格教育,将教育的意义确定在培养一个健全的人格上,这个社会才是人性的合理的。有人说,谁控制了孩子,谁就控制了未来;谁控制了思想,谁就控制了人。但教育不应当是控制,教育是一种呵护和栽培,教育的道德前提是对孩子的爱,是对未来的期许,是对人自身的尊重。

  从药家鑫到李天一,他们并不是中国教育的孤本,而是一种有目的的批量制造,他们是中国教育的标准产品。当一个中国孩子一面大骂美国霸权主义,另一方面又为自己能去美国留学而兴奋不已,“去了就再也不回来了”。人们在此看到了中国教育的一个标本,不是脑残,就是人格分裂。在缺乏公民文化与良知思想的中国教科书中,有一道题:美国为中国修建清华大学,并资助中国留学生,其目的是什么?可供选择的答案有:培养未来的国家领导人、扶持中国教育、提高中国国民素质、发展中国科技水平,等等;事实上,唯一的正确答案是:“文化侵略”。

  在2011年的达沃斯年会上,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院长、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周其仁教授指出:“当下中国面临腐败和改革赛跑的挑战如果改革的进展不能遏止腐败的蔓延,腐败不但可能吞噬改革的成果,而且将瓦解公众对改革的支持,引发激烈的社会冲突,成为终结改革的致命杀手。”

 不是笑话:为了以工程发包来谋取是私利,社团干部开会研究这笔巨款的用途:是来修建一座学校还是修建一座监狱?意见一直不统一,最后社团大佬一语定乾坤:你们还有机会进中小学吗?于是很快意见就达成了共识:修建一座五星级花园式的干部监。这就是中国应试教育的悲哀!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5101015/246711.html

更多阅读

《玛丽外宿中》韩剧男二号的悲哀是否再度上演? 玛丽桑德拉

在众多的韩剧中,我们都看到了具有完美性格、条件的男二号最终是在男女主人公的完美爱情结局下,与女主人公结束。但是男二号们对女主角的爱让众多的韩剧爱好者们为他们呼不平,最新热播同样受到观众喜爱的《玛丽外宿中》是否会再次上演

出现“杨不管”,是教育的悲哀 杨不管

出现“杨不管”,是教育的悲哀 “范跑跑”尚未谢幕,“杨不管”又已登场。事发安徽省长丰县,两名学生上课时打架导致其中一人死亡,授课教师杨某某选择站在三尺讲台上充当“看客”,并不加以制止,而是继续上课直至下课。杨老师因此被冠以“杨

转载 台湾YST:台灣最大的悲哀就是:走向獨立已成定局

原文地址:台湾YST:台灣最大的悲哀就是:走向獨立已成定局作者:ych66大陸紀念抗日戰爭勝利70周年舉行了盛大的閱兵典禮,這是一項轟動世界的大事,它不但在國際政治上產生重大影響,而且在軍事上引發全球的關注,特別是那些正在對抗與挑釁中國的

这次我是真的决定离开,远离那些许久不懂的悲哀。 我是真的

这次我是真的决定离开,远离那些许久不懂的悲哀。我落寞地坐进车里,整个路程没有说一个字,我想用沉默隐藏着自己的伤感。我害怕,怕一开口,眼泪就会滑出眼眶。只有自己才深知的脆弱,在一个确定的地址里伤痕累累。撕开封口,就会跌落一地

声明:《中国应试教育的悲哀 中国应试教育还有多久》为网友醉儚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