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讲过一句很有意思的话:西方人要想让“神”飞起来,就直接在天使双肩上加一对翅膀;中国人的“神”要想飞,往往需要腾云驾雾。
中国白酒界宣传产品时也常常“腾云驾雾”——越是不见经传的小厂、越是初出茅庐的新货,其故事越讲得玄乎其玄,不是刨“古窖”,就是挖“祖坟”,动辄千年以前,于某山之中,经某某神仙指点而酿成美酒。尽管这套“戏说”把戏已有些老套,但总有人乐此不疲。
酒鬼酒公司似乎不善此道——比如“内参”。
“内参”酒是酒鬼酒公司的超高端产品,2011年,仅湖南市场的销售额达3亿元左右。今年1至6月,销售额同比增长幅度令人惊讶,显出极强的后劲。多家证券研报表明,目前“内参”酒的“省内消费气氛已经构成,并由政府主导消费向商务消费过渡,成为湖南省高端政务、商务第一用酒”。身处“北、上、广、深”的湖南人遇重要场合往往会拿出几瓶“内参”炫耀一下。眼下,在长沙的各种高档宴席上,觥筹交错之时,“内参”酒香氤氲……在各种高端白酒大举入湘之际,正是“内参”酒守住了湖南人举杯时睥睨群雄的底线。
然而,“内参”酒却从不“腾云驾雾”,甚至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不打广告,甚至不作公众宣传,基本依托口碑相传,甚至到今天还没有一个成熟的广告主题语,从而被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成为中国高端白酒的一个特例。就连2008年出版的酒鬼酒公司企业史《酒鬼记》,数十万字的篇幅中,提到“内参”酒也仅是寥寥数行,语焉不详。
从事新闻工作的人都好刨根问底。经过长期采访挖掘,笔者终于了解到了“内参”酒的一些鲜为人知故事,首次披露于此。
欲言又止——
不可披露姓名的参与者
内参:《百度百科》解释为“供领导者或一定范围内的同志阅读参考的内部情况报道”。
笔者写过不少内参,也多次遇到登门反映情况的普通群众压低嗓门问“能不能搞个内参”——尽管他们一辈子也没见过这种东西。
但是,酒鬼酒公司出品的“内参”酒又从何而来?
2004年初,“酒鬼”厚积薄发,一种超高端产品含苞欲放,但无姓无名无亮点无包装。这时,著名画家黄永玉出现了……
即便是酒鬼酒公司的宣传品,对此也有多个版本,甚至连时间也无统一说法,令人莫衷一是。今年6月,当“内参”酒诞生整整8周年之际,笔者找到了一个权威的见证人——湘西自治州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刘昌刚。
“是黄永玉设计的,时间是2004年5月中旬。”刘昌刚记忆十分清晰。2004年时,他任凤凰县委书记。
5月的凤凰,正是一年中最惬意的季节,南华山上绿肥红瘦,清澈的沱江笼罩在轻纱一般的白雾中,游客五颜六色的彩伞被细雨渲染得朦朦胧胧。黄永玉在他那沱江边的“夺翠楼”挥毫创作时,迎来了一位北京来的客人。
2004年5月10日至14日,这位北京客人在凤凰停留,拨冗与黄永玉每日切磋画艺,刘昌刚作为县委书记自然不离左右。其间,黄永玉设计出一个酒瓶,其瓶身创意来自湘西民间包扎礼品的油纸,又似用报纸刻意包藏,特殊的纸纹褶皱效果别具一格,大气中见神秘,庄重中显洒脱。瓶颈系着杏黄色的丝绳,盒盖压上棕色火漆封章,与古时官府密章相契,亦称“封事”,为秘密、封存、贵重之意。
客人当即称好,并与黄永玉联袂创意,为这种酒取了酒名:内参。
这位客人还亲自为“内参”酒设计了一款木制挂牌,并题写了“密级”二字。
黄永玉解释:内参,少数人看,数量有限。
黄永玉题辞:“此酒窖藏数量有限,只供给领有正式牌照之酒仙酒鬼欣赏品尝,不作市场推销活动。所谓‘喝一瓶少一瓶、喝一口少一口’之义,庶几近之。深望向隅之各路瘾君子原谅。”
黄永玉提醒:此酒要搞好,要攒把劲。
一语成谶。
好事多磨——
触动了谁的奶酪
从湘西走出去的艺术家,总有一种浓浓的乡情。比如宋祖英,今年6月初,她携手男高音歌唱家波切利和国际钢琴巨星郎朗,为第30届奥林匹克运动会举办了一场世界瞩目的演唱会。在伦敦举行的媒体见面会上,宋祖英接受媒体代表赠送的鲜花后,以家乡的茶叶作为礼物回赠。当日,在英国各大媒体出现的图片上,礼物袋上“古丈毛尖”四个字十分抢眼。
黄永玉不喝酒,自称“画画的一百人中九十九个喝酒,还有一个不喝酒的就是————我。”以他的地位、性格和不喝酒的习惯,断不会为任何一家酒厂去煞费苦心、三番五次的设计酒瓶酒名。可为了家乡“酒鬼”,老人家却呕心沥血地作为艺术品来设计,以致在网上搜索“黄永玉”条目,“他设计的猴票和酒鬼酒包装家喻户晓”这句话必不可少。
与“酒鬼”酒迅速红遍天下不同,“内参”是“慢热”型的。
“内参” 2004 年定名,2005 年试制,2008年获注册,2011年被认定为湖南省著名商标。
一种白酒品牌花了4年才获注册,这速度实在不能说快。其原因局外人难以获知,此次也是首次披露。
问题,主要出在“内参”这个品名上,它有些太不同凡响了,居然招致国内一家大通讯社的一些人的非议,认为有侵犯其《XXX内参》商标之嫌,节外生枝,使其陷入一场旷日持久的纠纷中。
为了早日注册,省里一位领导曾建议改为“参内”,横着排版,至于从哪头念起,那是消费者自己的事了。
为了早日注册,酒鬼酒公司一度也不得不自圆其说,称“内参”应系“内敛乾坤、参悟天地”之意。
为了早日注册,也曾试图强调“内参”之“参”读shen,即人参之“参”……
“内参”的注册,牵动了多少领导的心。2008年,在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的关心下,国家工商局商标局终于正式批准了“内参”商标,尘埃落定,“内参”才堂而皇之打出“内部参读、高端专用、秘绝深藏、居高自远”的广告语,回到了黄永玉创意的本来面目上。
“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古人言之有理。
在中国白酒行业,酒鬼酒公司常常扮演“领头羊”角色——“酒鬼”酒开中国文化酒先河,酒鬼“洞藏酒”在白酒界掀起一股“找洞热”,这次,“内参”又会激起什么浪花呢?
很快就有了反响:
湖南隔壁的一个省,其电视台黄金时段反复播出了一种名为“清样”的白酒广告。清样本来是印刷行业的术语,指非正式的文稿样版。但“清样”在大陆还别有含意,是指国家级报社、通讯社呈报的《内参清样》,属于机密级文件。据该酒厂披露,这种酒是奉有关权威部门之命研制,作为接待“专用酒”,其寓意是“代表中国白酒的最高级别和最高密级”。
一种名为“通稿”的白酒也在湖南隔壁的另一个省出现了。“通稿”原本是新闻通讯社的“专利”,即以一种统一的稿件方式发给全国需要稿件的媒体。如今也成为白酒品牌。
效仿,是白酒界的惯例。不过,“清样”、“通稿”这些名词,毕竟过于专业,远不如“内参”名气大,从而影响了市场推广。令人有些奇怪的是,新闻界大名鼎鼎的“头条”,居然至今还未变成酒的品牌,笔者颇感纳闷。
“内参”酒又领风气之先。
独辟蹊径——
高端消费俱乐部的一张门票
尊贵、神秘、低调。
这就是这款酒的风格,与其品名“内参”如出一辙。
美国著名诗人佛罗斯特的作品《一条未走的路》中写道:“林子里有两条路,朝着两个方向,而我走上一条更少人迹的路,于是带来完全不同的一番景象”。
“内参”是酒鬼酒公司的超高端产品。它走的就是一条别人未走的路。
在中国白酒界,“内参”几乎是一反常态——在竞争几乎已白热化的白酒市场上,要创一个新的品牌,通常做法往往是拼包装、拼广告、拼销售手段。包装要“穿金戴银”、“披红挂绿”,乳玻喷涂、哥窑陶瓷、彩玻工艺、水晶瓶盖、金属拉丝、三维镭射等技术也不甘寂寞;广告要敢于投入,铺天盖地、惊天动地,以图前赔后赚;销售手段更是百舸争流,买一送一、降价推销、眼花缭乱……
笔者发现,这些事“内参”都没干过,它走的是一条人迹罕见的“寂寞”路线——
“内参”几乎没有什么广告投入,但依靠消费者口碑相传,名声不胫而走,王谢堂前,寻常百姓,湖湘儿女酒桌上“内参”闻名遐迩。
“内参”从无降价推销之举,但经销商只要能拿到经销权,无不额手称庆。“内参”在酒鬼诸多产品中最先销售过亿元,今年更是作出了4.2亿元的销售计划。
“内参”没有什么“金内参”、“银内参”或“红内参”、“黄内参”之类的兄弟姐妹,独生子一个,孑然一身,单打独斗,成为中国高端白酒的另类。
“内参”的包装一点儿也不“时髦”,外包装简洁得近乎“简陋”, 平实得几近“平淡”。但那油纸纹褶皱般的古朴酒瓶,排列在在当今那流光溢彩、姹紫嫣红的酒器中,宛如在奢华的酒会上,在那燕尾服和哥特式长裙的喧嚣人群里,有人一袭中式长衫默然而立,云起云落,处之恬然,望而脱俗,凝固着楚巫气血,透溢着湖湘精神。这是一种品格的差异,更是一种文化的碰撞。
“内参”是湖南高档酒席上最没有争议的白酒。
喝酒是一种在独有的酒文化熏陶下形成的特定的消费行为模式,具有明显的社会群体性需求特征。消费者会从自身的社交、身份、个性等角度来选择相应的品牌,并通过相关群体相互学习和模仿,进而在品牌选择、消费模式、价格接受等方面都表现出明显的一致性行为。湖南市场名酒云集,消费者的需求林林总总,在宴席上,我们自己也常常遇到今天为喝哪种酒而“七嘴八舌”的场合。然而,只有一种酒拿出来时,大家都会点头接受,这就是“内参”。因为它除了其馥郁香型而众口可调外,还体现着一种从骨子里透出来的尊贵,被称为湖南高端消费俱乐部的一张门票。
这也是首次披露的“内参”的内参——“注意保密,请勿外传”。
(湖南日报 张湘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