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修道
中国人民志愿军三兵团第十二军31师91团5连战士。1951年6月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参加了第五次战役、夏秋季防御作战、巩固阵地作战、战术反击战及上甘岭战役。1953年12月入党。四川省金堂县金龙镇净因村人(1931-2002)。
第十二军31师91团是个光荣的部队,前身是抗日战争时期的129师七六九团,有名的红军团,特别能战斗。
31师政委刘瑄率指战员出师宣誓
刚刚参军的胡修道,年仅十九岁,从未扛过枪。在这个“特别能战斗”的队伍中,很快成长为一名勇敢无畏的战士。
1952年10月,十二军在胜利完成长达一年的金城防御战后,奉命移交金城防务,陆续集结谷山地区休整。在换防休整的路上,又接到挥师上甘岭的急令。全军闻号而起,日夜兼程,奔赴上甘岭。自1952年10月14日,范佛里特在上甘岭摊出了“摊牌行动”,上甘岭上炮火硝烟,血肉横飞,这个原本默默无闻的小山村,成了美军的耻辱柱,成了志愿军英勇精神的象征。在第十五军与敌人浴血奋战15天后,第十二军前赴后继地战斗在上甘岭上。
31师副师长李长林在抗美援朝战场上11月1日,31师91团,作为十二军的“代表队”,接替十五军,坚守597.9高地。英勇的八连、九连、七连在不怕牺牲、连续激战4天之后,11月5日,91团在阵地上的六连、五连迎来最残酷的一天。
11月5日,是美国国内大选之日,美军为了向“大选”献上“贺礼”,凌晨3时就集中300多门火炮和30多辆坦克,把597.9高地每一寸土地狂炸一遍。我军阵地上战士们辛劳构筑的工事,被炸得荡然无存。山前,敌人像赶庙会一样,钢盔反射出刺眼的光,乌压压的往上冲。战况空前激烈,这一天敌人共投入15个营,飞机100余架次,坦克30余辆。
主峰的阵地,前头是9号,右首是10号,左首是3号,相距不远。打退了敌人24次进攻之后,3号阵地上,剩下了班长李峰带着新兵胡修道和滕士生,已是浑身血污,连牙齿上也是沙土。他们利用战斗间隙,准备弹药,一排排揭开盖的手榴弹排放在身边。阵地上光溜溜的,一脚踩下去松土没膝,只有一块炸去半截还剩下半人高的大石头,勉强能藏住三个人,仿佛弹雨火海里一座飘零的孤岛。敌人又冲上来了。他们沉着冷静,由滕士生供应弹药,班长和胡修道一个打前,一个打后,等敌人靠近了再打。山陡土松,打得敌人直往下滚。敌我双方的炮火交集,胡修道的帽子衣服都着了火。班长帮他扑灭了火,班长又接受命令赶往9号阵地。3号阵地只剩胡修道和滕士生了。他两抓起冲锋枪,跪起来扫射,又一次打退敌人进攻。这时10号阵地敌人发动进攻,10号阵地上只剩一个受伤的战士了。连长一挥手,他二人立即跑去。从一个弹坑滚到另一个弹坑,赶到10号阵地,又一次打退敌人。排长郭三旦也赶到10号阵地,刚迈进猫耳洞,排长突然被打中了左肋,热血汨汨地往外冒。胡修道把排长抱在怀里,排长的鲜血浸染他一身。郭排长牙齿咬得铮铮,盯着胡修道:“胡修道,我不行了....你死也要 守住阵地。”眼看着排长牺牲在自己怀里,胡修道吩咐滕士生去报告。他轻轻放下排长,擦干眼泪。他变得更坚强,更成熟,更坚定。又接到命令回3号阵地,胡修道捞起根爆破筒,几乎脚不沾地地飞奔向3号阵地,一口气跑到那块大石头底下。幸好那里已有两个战士守着,打退了敌人,其中一个右臂受了伤。胡修道帮他包扎好。他得知滕士生已负伤下阵地了。战斗还在继续,手榴弹、手雷、机关枪.....。
这一天,从早晨到黄昏,他们打退敌人炮火掩护下,从排到两个营的41次冲锋,胡修道创下了一人歼敌280多人战绩。
胡修道在贺功大会上 1953年1月15日,中国人民志愿军领导机关为胡修道记特等功,授予“一级英雄”称号。同年6月25日,胡修道出席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战斗英雄代表会议,并被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授予“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称号、金星奖章、一级国旗勋章。 胡修道曾当选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国共产党第九次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曾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十二集团军副参谋长。
2002年3月,胡修道同志因病去世,享年71岁。
中国人民志愿军获得“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称号者12人:彭德怀、杨根思、黄继光、伍先华、许家朋、孙占元、邱少云、李家发、杨连第、杨春增、杨育才、胡修道。
这12人中除彭德怀、杨育才、胡修道外,全部牺牲在朝鲜战场。
这12人中有三位来自第12军,他们是杨春增,伍先华,胡修道。
“嗷嗷叫的”军长王近山,带出一批又一批“嗷嗷叫的”勇敢忠诚的兵!
光荣属于你,中国人民志愿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