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似北京天安门的陈氏宗祠 2004年落成耗资400万耗资1300万 2012年竣工的胡氏宗祠
摘要:
1.历朝历代修谱情况回顾(附图)
2.当下修谱热原因分析
3.笔者的忧虑和展望
4.附图:笔者所在村庄附近的一些祠堂(金氏和徐氏祠堂)
族谱是中国几千年宗法社会的特有产物,族谱中载有家族史,旨在记载祖辈的功德,同时也激励后辈,有继往开来,再创未来之意。而对于社会而言,族谱中往往也包含了大量诸如风俗习惯、社会变故、家族兴替、人口升降、姓氏来源、民族迁徙、以及族人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活动等内容,因而就具有不可忽视的史料价值。笔者在写家乡宋朝水利事业发展情况时,也是通过翻阅族谱才知道先祖直接参与了这一段历史(见《苍南阴均斗门屹立800年仍在保一方平安-纪念水利先祖-林仲彝和林居雅》http://blog.sina.com.cn/s/blog_693d915b01017y2o.html)此外,笔者通过族谱还发现,本族的兴起或许源于一次咸丰年间的大海啸事件。
就在去年十一,笔者为了为祖母生日准备一份礼物,在温州平阳万全一带走访,并发现了那里存在一个操蛮话口音(笔者家乡母语,全国仅存二十余万人)的60年代家乡父老移民群落。(见《平阳蛮话群落调查研究》http://blog.sina.com.cn/s/blog_693d915b010180f8.html)在这次走访过程中,笔者曾被多位老者问及是否来圆谱(统计家谱之意)的,可见,族谱于我家乡有何等重要的位置,笔者所在村庄周围祠堂修建花费达数百万者之巨的此起彼伏,不算什么新鲜事,而最近花费过千万的祠堂更是屡屡出现。对于当下笔者所见到的修谱修祠堂和寻根热,笔者觉得有必要发表一下个人的看法。
说到修谱热,首先得从历史的角度回顾这个问题,宋以前的家谱多为官方编修,非一般平民老百姓所能做的。宋以后,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口突增,近代家族制度兴起和发展,修谱之风开始盛行。平民老百姓都知道“家之有庙,族之有谱”,修谱呈现大众化趋势。所以,宋代实际上是家谱编修的主体变换期。尤其对于一些多移民区域,如浙南,福建和两广地区。新入的移民要在当地立足、发展、获取生产和生活的空间,必须依靠强大的宗族势力。在弱肉强食的社会大环境下,若要谋求更好更多的资源和经济利益,必须强大自身力量,联宗聚族,而修撰族谱,修建祠堂便是一种团结拉拢族人的好方法。比较著名的有宋代欧阳修编写的《欧阳氏谱图》,苏洵编写的《苏氏族谱》,被称作欧、苏二体,是中国私家修谱的先例。它们修谱的体例,成为后代家谱的基本定式。
到了元代,社会动乱,人民生活缺乏安定,因而无暇顾及修谱。由于战火纷飞,很多族谱惨遭毁灭和遗失。可见,该时期的修谱事业跌入低谷甚至出现了断代。再者由于年代久远,因而目前留存的宋元族谱较少。
明代,朱元璋恢复汉人统治,经济得到发展,但同时由于开朝没多久政府的各种行政机能就逐渐变质蜕化,不能有效地保护百姓的生命财产安全,到了明朝后期,社会更是变得混乱。在这种情况下,使人意识到只有增强家族团结,发展家族势力,才能与弱肉强食的外部世界作斗争。因此,修谱活动再次开始盛行。
满清入关,一开始,因忌汉人反清复明,族谱很容易成为这一民族思想的载体,因此一度被压制。随后,又因郑成功父子在台湾与清政府对峙,清政府为了消灭这一顽固遗明势力,彻底收复台湾,在浙南,福建和粤北沿海实行了迁界政策。居民迁离祖辈经营的土地到内陆。该政策给浙南福建粤北沿海百姓带来了灾难性影响,人民流离失所,便无暇顾及修谱,而己有的族谱也散失很多,是一场空前悲惨的大劫难。有人曾把这次迁界运动对东南沿海居民文明的影响与秦皇的焚书坑儒相提并论,虽言之有过,确有一定道理。而对内陆区域的居民而言,迁界政策对他们的修谱行为影响不大。
清朝统一了台湾以后,社会经济恢复繁荣。家谱修纂进入了繁荣期。据悉,在清代,在修谱之风流行的江南广大地区,每到农闲季节,一些所谓“谱匠”就挑起活字担子,游乡串村,专印家谱。在目前可查的老家谱里,清代的旧族谱数量较多,一则是因为清代后期族谱修撰进入鼎盛时期,全国上下修谱成风,二则,时间离现代较近。
民国建国初,族谱被视为封建遗毒、糟粕,予以摧毁和禁止。再则,民国是我们中国社会的转型时期,军阀割据,战乱不断,同时又因为阶级斗争等政治运动,使得族谱被作为封建遗毒予以禁修,毁灭,大量该时期的族谱惨遭毁灭。
文革期间,我国的家谱亦损失惨重,已十去其七八不为过。
时至今日,全国各地又出现了一波又一波的修谱和修建祠堂的热潮,修谱规模越来越大,动辄花费数百万,上千万屡屡出现。同时,由于通讯和交通发达,现在修谱已远远脱离了以往几个村几个乡镇的规模,跨县、跨市乃至跨省、跨国的修谱行为都屡见不鲜。从全球范围来看,2009年9月,花费千万元、耗时13年的《孔子世家谱》在山东曲阜举行了颁谱典礼;几乎每年举行一次的全球华人省亲祭祖大会、世界舜裔国际大会、世界黄氏宗亲会、世界林氏宗亲会等等更是不绝于耳。
究其原因有四:
思想宽松
相对于元朝和清朝,不存在防范异族之说,56个名族是一个大家庭。民国初期和文革期间,政府和人们认为族谱是封建残余,宗祠、族谱等要全部被捣毁。而现阶段,族谱不再被当成封建思想来看待,而血缘和宗族观念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修谱寻根也就逐渐成了热潮。而有些统谱和联谱活动得到政府的支持甚至直接参与其中。
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盛世修谱是历朝历代的惯例。前面已提及,宋朝,明朝中叶和清朝中后期,都是修谱大热的时代,其典型特征就是经济社会发展,社会秩序稳定。
祖宗崇拜和怀旧寻根
首先,一般修谱和修祠堂的发起者都是退休下来的老干部和成功的企业老总们,他们的事业发展得非常好,势头强劲。他们往往将此归功于祖宗之荫护祖宗之德,要用这种方式感谢祖宗,为祖宗做一件实事和好事,也为自己积下荫德;其次,修族谱是中国特有的文化,中国人无论走到哪里,都有寻根意识,修族谱,也是反映这种寻根意识。
通讯,交通和资讯获得的发达为修谱寻根提供了便利
现代的联络工具,电话和手机,基本上不存在地域边界,而四通八达的海陆空交通也给寻根热提供极大的便利。另外,互联网的兴起,网站和资讯的普及,电子版谱牒资料的易获得性更是为谱牒的发展插上了光速一般的翅膀,完全颠覆了以往靠靠步行和抄写的做谱模式,各姓氏宗亲会及网站应运而生,编修数字化、族谱网络化将是未来谱牒编修的发展趋势。而在互联网的任何一个角落,华夏子孙或许可以随时找到自己的位置,找到自己祖先的发展和繁衍的历史
由上可见,族谱的编修,宗祠的建立将有助于强化每个个体的历史责任感和家族荣誉感,同时传承我国的民俗文化,团结海内外同胞。而过去的历史也证明,谱牒的编修对于史料是一个很好的补充和完善。而族谱宗祠寻根热也是社会经济发展和稳定的一种表现。
但是,对于族谱衔接攀附帝王权贵的弊病,笔者认为修谱应该尽量本着实事求是,多求证广核实,力求还原历史的原则,而不是人为地去美化,甚至曲解,以致误导子孙后代。这对于修谱者实际上是一份高要求的工作,不仅仅要求编者文言断句能过关,而且要对史实之考证具有一定的功底,方能去伪存真,而非一味照搬。有人总结修谱经验,捐钱找大款,组织找大德,纂修找大儒。不失为一个不错政治经济文化三要素的合理组合,但在当下政治稳定,经济发达的大环境下,大款好找,大德易寻,但大儒却难得,尤其是对于一些区域范围小的修谱活动。而寻大儒绝非简简单单找几个专家学者提提字,或者找记者写篇稿子那么简单,而是需要从浩瀚的史料,众多的老谱中寻找蛛丝马迹,编纂之辛劳可见一斑。笔者春节期间仅仅是为了弄清一百年前一位先人(曾祖父的祖母)的名字就跑遍了临近多个村子,从老谱中寻找蛛丝马迹,更遑论是需要对一个区域宽广时间跨越数百年之多世系进行续谱了。
此外,就目前的修谱修祠寻根热,笔者还有一定的忧虑,比如在此过程中出现大吃大喝、铺张浪费、摊派等现象。其实,在寻找祖先的同时,我们应该把更多的关心留在当下孤寡老人的赡养,困难户家庭孩子的教育援助,以及新时代文化的传播等。而当下的宗祠大多建设完就成了一个摆设,稍微好点的可能变成一个老人麻将中心。如何将宗祠在设计建设融入更多人文关怀,文化建设的因素,把它建设成一个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场所,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笔者摄于2012.09.29 于家乡周围村落
在这里特别感谢《闽人旧族谱研究》一文提供的背景知识,特此表示感谢!!! 花斑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