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砼”字是谁发明的?
学工科,特别是学土木工程有关专业的,以及从事土建项目设计、施工、监理、预决算的人士,免不了经常要跟“砼”字打交道。说起这个“砼”字,还真有点说头:
“砼”与“混凝土”同义;它的读音为“tóng”(与“铜”字的读音一样)。“混凝土”通常指水泥、沙、石子和水按一定比例拌合和后硬化而成的建筑材料。
“砼”的唯一含意就是“混凝土”,因此它不可能是古字,中国古代并未发明、生产过“水泥”(尽管火山爆发,有可能产生天然水泥),也就谈不上“混凝土”的应用了。因此它的发明只可能属于“近、现代发明”。
“砼”字的发明,可算是一项不小的发明,因为它在许多场合下可替代“混凝土”,起到“一字顶三字”的作用,这就了不得了:
你想,写“混凝土”三个字,笔划共计30划,改用“砼”字只写10划;这会给听课时需记笔记的学生,日常反复写这个词的大量技术干部、管理人员、工人等,提供多大的便利?
在有关图纸、技术文件、资料编制中,“混凝土”三个字会频繁地遇到。有个替代字,会让技术人员,以及描图员等辅助人员省下多少事?特别是在那电脑、计算机辅助设计还未诞生或普及的年代里。
……
“砼”字的发明人叫蔡方荫,是一位早年的清华学子。1953年他发明了这个字,很快便在工程技术人员、大专院校学生中得到推广。
这个新字创造得很巧妙,也很有道理:把“砼”字拆成三个字,就成为“人工石”,表示混凝土是人造石;如把它拆成两个字,是“仝石”,而“仝”是“同”的异体字,“仝石”可以理解为,混凝土与天然石料的主要性能大致相同。
1955年,中国科学院编译出版委员会名词室,在审定颁布的《结构工程名词》一书中,明确推荐“砼”与“混凝土”一词并用。从此,“砼”被广泛采用于各类土木工程的书刊中。土木工程的涵盖面很广,包括房屋、道路、桥梁、铁路、隧道、堤坝、海港、市政卫生、农田水利、人防工程等,因此此事在工程界的影响不小。
1985年,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正式批准了“砼”与“混凝土”同义、并用的法定地位,使之成为我国“工程专用字”。
后来,在图纸、技术文件中又流行起“钅仝”字(金字旁,右边一个“仝”字),用于替代“钢筋混凝土”五个字。不过这个字,造字的道理不充分,所以未被正式批准、推广,在词典中也查不到这个不合法的字。
蔡方荫(1901---1963)土木建筑结构专家、力学家、教育家;江西南昌人;中科院院士;第二、三届全国政协委员。1925年毕业于清华学校(同班毕业的有著名的科普作家高士其,钱学森的清华老师王士倬,中科院植物研究所所长汤佩松,闻一多的弟弟、名医闻亦齐,清华动力机械系系主任李辑祥,著名建筑学家童寯等),1929年获得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土木工程硕士学位;1930年回国后,先后担任东北大学教授,清华大学(含西南联大)教授、土木系主任,国立中正大学工学院院长兼土木系主任等职。
解放后曾任江西省政府委员兼文教委员会委员,南昌大学工学院院长等职;1951—1953年调到北京重工业部兵工局任总工程师;1955年当选中科院首批学部委员(院士)。1956---1963年任建工部建筑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兼总工程师、《土木工程学报》第一任主编;
蔡方荫是中国工程与教育界著名的专家、教授,在工程结构力学的刚构分析研究方面,取得国际上独特的成果,先后发表了《钣梁之理论与分析》、《装配或楔形杆铰接框架》等专著和论文40余篇。其中《变截面刚构 分析》荣获中科院1956年自然科学三等奖。
1946年他编著出版了中国第一部结构力学教科书------《普通结构学》(上、中、下三册,共计46万多字,附图607个,大表26个),是当时国内结构学方面的巨著,也是国内各大学土木系唯一的一本中文结构学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