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 1:白细胞管型。白细胞管型表明肾脏炎症,常源于细菌性肾盂肾炎。需要注意避免将独立的白细胞与纤维蛋白或黏液丝结合后与白细胞管型混淆。(Sedi-Stain,×400)。(Courtesyof Nancy Facklam, ATH, The Ohio State University, Columbus,Ohio)
1.根据管型中主要细胞类型进行命名(例如,白细胞、红细胞、上皮细胞)。
2.细胞管型中的细胞很快降解,管型自身降解也非常快,所以为证实细胞管型的出现,通常需要检测新鲜尿沉渣(收集后15分钟内)。细胞管型很少在送检至参考实验室中报告。
3.白细胞管型(脓管型)暗示肾盂肾炎(图 1)。急性至亚急性间质性肾炎、肾变病和渗出性肾小球肾炎(罕见)也需要考虑。管型中白细胞退变使得白细胞与肾小管上皮细胞无法区别开。尿样离心过程中白细胞以线性形式黏附在一起与粘液丝或纤维蛋白也可以出现混淆。
4.红细胞管型是最脆的细胞管型,在犬猫尿中罕见。红细胞管型可见于急性肾小球肾炎、肾脏创伤后(例如,肾脏活组织检查)或高强度锻炼后。红细胞管型须与尿沉渣中以线性形式排列的游离红细胞区别开。
5.血红蛋白管型是红细胞管型的变型,其中的红细胞丢失了细胞膜但血红蛋白持续存在(有时称为血管型)。血管型最好在未染色的尿沉渣中观察,与完整的红细胞管型具有相同的临床意义。
图 2:A,庆大霉素治疗的一只犬尿沉渣中肾上皮细胞管型。肾上皮细胞管型经常暗示严重急性肾小管损伤。B,另一个包含肾小管上皮细胞的上皮细胞管型。注意游离的小圆形上皮细胞(黑箭头),其与管型中细胞同一尺寸——肾小管上皮细胞。没有方法能确定尿中游离的上皮细胞起源,除非存在于管型中。(Sedi-Stain,×400)。(A,Courtesy of Dr. Brian Luria, Florida Veterinary Specialists,Tampa, Fla.)
6.肾上皮细胞管型(图2)最常见于急性肾小管坏死或肾盂肾炎,暗示严重肾小管损伤。常与肾毒性或缺血性肾损伤有关,也可能见于肾梗死、急性间质性肾炎(例如,钩端螺旋体病)和肾盂肾炎。
7.肾碎片是上皮细胞管型的变型,代表损伤的肾小管部分进入尿液而无基质蛋白沉淀。其表明肾小管基底膜严重破坏,较肾上皮细胞管型具有更严重的肾损伤。
8.混合型管型包含多于一种细胞类型(例如,白细胞、红细胞、上皮细胞)。
9.退变性管型指管型中细胞轮廓仍能被看到,但因为细胞尺寸变化和核细节丢失而无法认出细胞类型。
图 3:颗粒管型。颗粒管型代表肾细胞退变(AddisTheory)或滤过的血浆蛋白沉淀。A,细颗粒管型。B,粗颗粒管型。(Sedi-Stain,×400)。
10.按Addis管型形成理论,粗颗粒和细颗粒管型(图3)代表其它管型中细胞退变或滤过的血浆蛋白产生沉淀。颗粒管 型过多暗示肾小管退变加速,但也可能见于肾小球疾病动物,其大量滤过的血浆蛋白沉淀于尿中。
11.脂肪管型是包含脂滴的粗颗粒管型,可见于肾小球疾病或糖尿病动物。
图 4:蜡样管型。蜡样管型是半透明的,代表肾小管内细胞崩解最后的转化。蜡样管型出现表明大量长时间肾内郁积。黑箭头指示一个蜡样管型的裂缝——这之所以常被看到是因为构成管型的蛋白质易碎的本质。
12.蜡样管型(图4)代表颗粒管型退变的最后时期,在稀释和碱性尿中相对稳定。蜡样管型容易识别,因为其具有高折射指数、同质半透明外观。蜡样管型能是卷曲的,由于其易碎,经常包含裂缝和钝性末端。蜡样管型染色不定,但尿沉渣使用Sedi-Stain时可能呈现为深紫色。蜡样管型暗示长时间慢性肾内郁积,因为这些管型需要相当长时间形成。蜡样管型常与慢性肾功能衰竭有关,因此也称为肾功能衰竭管型。经常伴有严重慢性肾病,预后不良。
13.宽管型是不常见的宽的管型,形成于集合管或远曲小管扩张部分。集合管内小管液正常情况下流速快,使得这一段管型形成困难。因此,宽管型暗示严重肾内郁积或肾小管堵塞。当少尿转为正常尿量或多尿时,宽管型突然出现可能是好的预后指征,先前形成的宽管型进入尿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