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理工大学建筑群》——月月游感
上海理工大学去过几 次,校园绿树环抱,红墙晖映。第一次去,就眼前一亮,被她独特的建筑群深深吸引,(她拥有上海高校规模最大的市级优秀历史建筑群。)这次,特地前往,一个上午,细细欣赏,用照相机记录了这美妙的一房一楼。遗憾的是还有些老房子没找到。
上海理工大学正门。学校现有专任教师1400余人,有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6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级教学名师等国家级各类专家20余人。
学校设有18个学院、1个教学部,30个研究所,12个研究中心和3个研究院。学校现有学生22600人,其中全日制本科生17000余人,研究生5600余人。2011年在校留学生1000余人
上海理工大学过去叫沪江大学,坐落于上海市东北部、中环线和黄浦江之间,得浦江天然风光之先。毗邻复兴岛和共青森林公园,浦江之滨,花木扶疏。深林广厦,丛林点缀有法;红墙映日,道路旋曲成纹。
上海理工大学综合楼。是校标志性建筑,外方内圆。
《淮南子·主术训》:“智欲圆而行欲方”,既要中庸、圆滑,同时又不能失正气、骨气和品德,要在坚持原则情况下和保持独立的个性。释义方为做人之本,圆为处世之道。“方”,方方正正,有棱有角,指一个人做人做事有自己的主张和原则,不被外人所左右。“圆”,圆滑世故,融通老成,指一个人做人做事讲究技巧,既不超人前也不落人后,或者该前则前,该后则后,能够认清时务,使自己进退自如、游刃有余。
纯洁——红中镶白白更白。大气——地上连天天外天。
思雷堂落成于1922年,为沪江大学附中(中学上院),位于思孟堂之西,建筑风格同思孟堂。现为第一办公楼。
这是学生宿舍楼,红墙白顶,融入了理工大学建筑的特色。想起上月去苏州打比赛,见新造的地铁站,与上海等市一样,波浪顶玻璃墙,失去了苏州水乡古城建筑的特色,与“园林之城”的传统文化格格不入。
建于1916年,原沪江大学教员住宅。徐中玉先生在沪江大学任教期间曾住于204号。
思裴堂落成于1915年,是沪江大学男生宿舍楼,为美国密苏里州浸会所捐赠。堂名思裴,意在纪念该州浸会第一任书记裴理克博士(Dr.ManleyJ. Breaker)。1975年大修时将原坡屋顶改为平屋顶。现为第三学生宿舍。
在理工大学有座刘湛恩的塑像。刘湛恩(1895--1938),湖北阳新人。1918年赴美留学,先后入芝加哥大学、哥伦比亚大学,获哲学博士学位。1922年回国,在南京东南大学、上海大夏大学和光华大学执教,曾任中华基督教青年会全国协会教育总干事,1928年起任上海沪江大学校长。九一八事变后,积极参加抗日救亡运动,被推为上海各界救亡协会主席。1938年南京伪维新政府成立,拒绝出任教育部部长,同年4月7日在上海遭日伪暴徒狙击殉难。
原名湛恩图书馆,始建成于1928年9月,1948年向东扩建,造对称的东翼连以塔式门厅,并更名为“湛恩纪念图书馆”。现为仪表一馆。砖木结构,清水红砖外墙,双坡红瓦屋顶,立面中部凸出平顶城堡式塔楼。晚期哥特风格,穿越式塔楼形成构图中心,尖券门洞形成建筑主入口,外墙壁柱逐层收缩,上有小尖塔,檐口有雉堞式装饰。
这是建校百年,校友送的纪念石,上面刻着“信义勤爱”,是校训,下一句是:“思学志远”。曾在学校学习和工作过的杰出代表有:雷洁琼、谢希德、徐志摩、李道豫、徐匡迪、孟建柱、黄奇帆、吕福源等。
理工大学老建筑。
理工大学老建筑。
理工大学老建筑。
理工大学老建筑。
音乐堂,1935年10月建成,原为中学礼堂(AcademyAssemblyHall),后改作音乐堂,为沪江大学音乐系使用。1997年至2009年为上海理工大学校长办公楼。砖混结构,哥特式建筑风格。屋顶陡峭,门窗细部哥特风格明显,山墙门廊形成主入口,尖券窗有直棂分隔装饰,北立面有三联拱尖券,扶壁以小尖塔收头。
思孟堂落成于1920年,为沪江大学附中(中学下院)。孟嘉德是美国耶鲁大学毕业生,1904年来到中国教授哲学。1907年在中国因营救落水的中国朋友而遇难,思孟堂为纪念他而修建。现为第二办公楼。四层砖混结构,哥特式风格。红色清水砖墙,白色仿石线脚窗套。建筑入口设在中部,入口上方为凸窗,室内走道有尖券拱,晚期哥特风格明显。
1948 年,沪江大学图书馆完成扩建,被命名为“湛恩纪念图书馆”(现为仪表馆)。2006年,上海理工大学百年校庆之际,图文信息中心大楼落成,主楼为图书馆。著名文艺理论家,原沪江大学教授、上海市作协主席徐中玉受聘担任名誉馆长。
水塔建于1930年。水塔上部弹孔为日军1937年8月侵沪时炮击所致。现为学生勤工助学中心。看到老照片我想:这弹孔能否留下,以警后人,莫忘国耻。
大礼堂暨思魏堂于1937年5月建成,为大学礼堂(UniversityAuditorium)与思魏堂(WhiteChapel)的联体建筑。思魏堂位于大学礼堂北侧,是为纪念沪江大学第二任校长魏馥兰博士而募建。大礼堂整体为二层砖混结构房屋,建筑平面呈“L”形,立面上简化的哥特式十字花窗、尖券窗,窗洞由细柱分成竖向长窗,增强了垂直感,入口厚墙线脚、扁平拱及室内装饰体现出罗马风风格。
这是招生咨询接待中心楼。窗框和门框都别有风味。
麦氏医院于1917年建成,系沪江大学医院,因美国麦克来氏(AlexanderMcLeish)捐助而得名。麦氏医院又名普济医院,同时兼为沪江大学附近乡民诊治。现为“美术堂”楼。
在理工大学有一座毛泽东全身像。看到理工大学百年的发展和巨变,我们会更加怀念这位伟人。
——月牙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