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几晚的雨夜,一如念真笔下湿嗒嗒的瑞芳,我读完了这本小说集。当我第一次翻阅它时,一份惊喜滑落床头。既是惊喜,便不多说,也留给其他有缘人吧!我只说说这7个故事赐于我的感动。
小说源自一个人的经验和思考,而非编造。念真差不多是在我这个年纪,写下了它们。三十岁左右的小伙子,何来如此丰富的经历和细腻的情感?书的封面上画着一辆摩托车,责编解释道,念真喜欢骑着车走街串巷,看到什么想到什么就透过文字和别人诉说。难怪,他笔下的故事读来都那么真实,而情感又极顺畅。想必,念真是善解人意的。他从不用自己的观点去驾驭别人的,取而代之的,是对每个生命个体的理解和尊重。这份善意,如今多么缺乏。念真手下的笔,像一个镜头,实实在在记录了别人的生活。同时,他又配上画外音,让我了解到每个人物的内心。
念真写的是被裹挟进入变革时代的小人物们。即是小人物,自然不去关心现代化的进程,他们更关心自家的收成。他们也不懂得为民主而努力,只乐于奔走乡邻的红白喜事。他们更不认为工业化与城市化有什么好,因为那会剥夺祖上传下的土地。变革,给这些小人物们带来最大的伤痛。念真将苦难一幕幕呈现在我的面前。然而,他又不局限于此。小人物们根深蒂固的信念和美好,是他最要表达的。不妨讲个《是的,哈姆雷特先生》里无关宏旨的小角色,来说明这点。
工厂侵占了当地农民的土地建厂房,有一块小地方未加利用,长满了野草。某天,工厂的高管看来了位老人在那儿松土。高管原想制止,可想着草总要除的,便未加干涉。此后,那老人日日来,那块地有了菜圃的模样。一排排新芽冒了出来,给冷酷的厂房增添生机。高管想象着这块地要被推平建设时,老人气急败坏的样子。可那老人不知疲倦、不顾后果地从老远挑来水、弄来竹子。不多久,新芽爬满棚架,开出黄花。老人终究没等到瓜熟蒂落,推土机就把菜圃铲平,建成车库。高管见老人收拾起残破的竹架,幸灾乐祸地想去逗几句。没料老人红着脸给他鞠躬,不好意思地说:“实在讲,也也……是失礼,这……本来是你们的地,我……我当初是看那块地空着可惜,就……随 便种种,随便种些什么而已,反正……反正,空着可惜。”多么真实的心态和反应!不过是出于对土地的怜惜,老人就来耕种了。而当成果被毁时,老人又谦厚、宽容地接受了。这就是念真笔下淳朴的老农和平淡的故事。
如若换个像我一般没有经历、爱用技巧,追求戏剧性冲突的作者,故事岂能这样草草收场。高管和老人必将闹一场,一起小冲突最后会变为村民和工厂的大械斗,引发轰轰烈烈的“土地保卫战”。可念真就这样让它成为了小插曲,留给我们一个老农毫无怨言的背影。除了这位老农,《白鸡记》里的落脚仔、《病房》里的明良、《悲剧脚本》中的阿母,都是我特别喜欢的角色。每位有幸成为念真小说的读者,都会从中找到自己醉心的人物。我敢肯定一点:他,或她,一定是充满了凄凉的;而你动容的,是他们根植于心的美好。
小人物们身处在1980年左右的台湾,并不知道自己正在经历政治、经济体制的大变动。然而,正是无数的小人物创造出了一个大时代,一个让华人骄傲的台湾。从这些故事和人身上,可以看出:台湾是从一片茫然和慌乱中走出来的,正如今天手足无措的我们。希望我们也能在经历过苦痛之后,迎来崭新的世界;而在这过程中,多几个像念真这样真诚书写的作者吧,留存并抚慰人们孤独无依的情感。
最后,感谢这本书的责编刘佳,让我获得了一份别致的阅读体验;更要感谢念真,让我对这个时代和人有了更多的体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