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小说第91回至92回讲述了唐僧师徒来到天竺国外郡金平府的“慈云寺”,寺院僧人供应了斋饭后,唐僧师徒要走。众僧人说:老师宽住一二日,过了元宵,耍耍去不妨。唐僧说:“弟子在路,只知有山、有水,怕的是逢怪、逢魔,把光阴都错过了,不知几时是元宵佳节。”众僧笑道:“老师拜佛与悟禅心重,故不以此为念。今日乃正月十三,到晚就试灯,后日十五上元,直至十八九,方才谢灯。我这里人家好事,本府太守老爷爱民,各地方俱高张灯火。彻夜笙箫。还有个金灯桥,乃上古传留,至今丰盛。老爷们宽住数日,我荒山颇管待得起。”唐僧无奈,遂俱住下。当晚,佛殿钟鼓喧天,街坊善男信女都送灯献佛。唐僧师徒也出了僧房看灯。
第二天,师徒吃斋完毕,又到后园闲耍,玩耍一日,又去街上看灯游戏。直到二更时,方才回转休息。第三天是元宵节,唐僧师徒高兴地随众僧进城,看到热闹的街道,各式各样的花灯琳琅满目,其中有三盏金灯有缸那么大,里面盛着酥合香油。慈云寺僧人介绍说,三缸香油共有1500斤,都是旻天县百姓出资分摊,只点三夜。孙悟空问:这么多油怎么可能三天就烧净了?僧人说,到今夜佛爷就显身,油也就没有了,多少年都是这样。正说着,半空中呼呼风响,看灯的人都散去。唐僧说,我们佛家弟子是思佛念佛的人,今天如果有佛降临,正好拜一拜。众僧几次请唐僧回去都没有说动他。一会儿,风中果然现出三位佛身,唐僧急忙跑上桥顶,倒身下拜。孙悟空发现不是好人,刚喊师傅注意,昏暗中,妖怪把唐僧抱起,驾风而去。
经询问四值功曹,得知:“你师父宽了禅性,在于金平府慈云寺贪欢,所以泰极生否、乐盛成悲,今被妖邪捕获。”悟空寻到妖怪所在的青龙山玄英洞,高声叫道:妖怪,快送我师傅出来。三个犀牛妖怪一起来战悟空,斗了五十回合,将悟空围在中间。悟空见斗不过妖怪,一个筋斗云回到慈云寺内。经研究,三兄弟决定连夜去救师傅。孙悟空先变作萤火虫飞入洞中,使个解锁法,打开捆绑师傅的锁,逃离时被小妖发现,惊动了犀牛精,唐僧又一次被捉住。兄弟三人便展开强攻。三妖怪见相斗占不到便宜,便呼喊小妖一起上阵,结果猪八戒和沙僧先后被擒。孙悟空侥幸逃生,只得去天宫求救。金星说,若要拿犀牛精,要四木禽星,你奏闻玉帝便可。
孙悟空在通明殿下遇到四天师,说:因我师放宽禅性,元夜观灯,被妖魔擒去,特向玉帝求助。玉帝差四木禽星下界收降。三个犀牛精见降星来了,马上逃跑,但最终被四木禽星擒获或杀死,为民除了祸害。唐僧等也得到解救。
金平府的故事情节比较简单,但唐僧被擒的原因却耐人寻味。唐僧到达金平府,离灵山只有两千里路了,已经来到天竺国的境内,取经之路已经走了十万六千里,灵山近在“咫尺”,即将功德圆满,完成取经的大业。所以唐僧有些放松了自己,放宽了禅性。不仅三个晚上去看灯,白天也玩耍一日。结果乐极生悲,被三位犀牛精擒走了。所以,小说91回末尾的点题评语是这样说的:懒散无拘禅性乱,灾危有分道心蒙。小说暗示着修炼者在即将达到涅槃的境界的时候,应该继续保持良好状态,不自满,不放松,要继续精进,不为自己已经取得的进步所陶醉,才能最终达到彼岸。修炼者如果对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肯定会使修行出现偏差,就会遇到麻烦。
这一回作者所描写的观灯情节,实际上暗喻着观心,心灯乃是佛教术语,比喻人心如灯,点亮后就能大放光芒。安下心来,静静地观照自己的心,看它如何生起、又如何消灭。佛经说,能观心者究竟解脱,不能观心就永远堕落在六道轮回之中解脱不了。
“修禅何处用功夫?马劣猿颠速剪除。牢捉牢拴生五彩,暂停暂住堕三途。若教自在神丹漏,才放从容玉性枯。喜怒忧思须扫净,得玄得妙恰如无。”这首诗是第91回“金平府元夜观灯,玄英洞唐僧供状”的点睛之笔。
这首诗是说,修禅何处用功夫?关键是牢捉牢拴自己的意念!牢固地把握住自己的这颗清净心,不让它放纵。牢拴就是固守本意,不生妄念。心平则意宁,神安则心清,自然 烦恼不生,直达无为之境。马劣猿颠是凡人心,凡人无法把握自己的心意,但禅修之人是可以做到的。所以,当马劣猿颠之时,就要迅速地收心敛意,这才是一个禅者修心的正途。如果时而收心,时而放纵,那就会堕落到畜生、饿鬼、地狱等三恶道中。如果自己的清净心漏落凡尘,受到污染;本性的光辉就会受蒙蔽。所以,喜怒忧思等等七情六欲都要打扫干净,得到法喜,进入美妙的境界后,与什么也没得到一样。心里什么都没有,那才是真美妙。
所以,修行者应当经常观照自己的心,检查自己在修行时是否把意念牢牢地拴住了,绝不能宽了禅性,让它信马由缰地驰骋。能够经常观照自己的心,便可避免自己堕入三恶道中。禅宗,是佛教中解脱烦恼的最直截了当的法门,它不是渐修,而是顿悟。人在参心究心悟心之后,便认清了世界的真想,明白了本来如此的道理。
就此,我们再一次探讨禅及修行者修禅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