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怎样理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含义?作者:李

吃苦在前,享乐在后

山三中初二六班 李雪

在《岳阳楼记》中,范仲淹抒发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这句话的意思是把国家、民族的利益摆在首位,为祖国的前途、命运担忧分愁,为天底下的人民幸福出汗流血。体现了一种为天下人谋福利,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的精神,闪耀着忧国忧民、先人后己的高尚品格。

从古至今,也有很多名人志士都拥有先忧后乐的抱负。宋代的岳飞为了收复失地,用生命诠释了“精忠报国”的意义。文天祥置个人生死于度外,只身一人,与元军谈判,结果不幸被俘,但他宁死不屈,写下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伟大诗篇。李大钊,刘胡兰,孙中山……他们的名字将永垂青史。历史上也有很多相似意义的名言。如“居安思危”“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等。

作为中学生,我们难道不应该有这样的抱负吗?今天的刻苦学习不就是为了将来报效祖国吗?在班集体中,我们也应“先班级之忧而忧,后班级之乐而乐”。

(本文相当于一篇小议论文,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你怎样理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含义?作者:李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5101015/244929.html

更多阅读

推荐《做你的女人》作者:活杀

刚刚看完这篇文字的时候,嘴巴张成了O型。短短的行文里,故事却似灵巧的蛇一样游走,一次又一次的带来惊喜。开篇时,最吸引人的无疑是这样一个情节:阅人无数的浪荡公子Andy不举了,这真是一件非常不幸的事情,所以与Andy相交多年的好友Ben义不容

转载 靖康之耻后韦贤妃和贵妃的悲惨命运 韦贤妃

原文地址:靖康之耻后韦贤妃和贵妃的悲惨命运作者:兼听则明靖康之耻靖康二年(1127)四月,当上了亡国奴的徽宗、钦宗一行分乘八百六十多辆牛车,在如狼似虎的金兵的押解下开始北上。随行的除了他的皇子、皇孙

小议《李国文说唐》 小议先天下之忧而忧

中学时还是比较喜欢现当代文学的,上了大学后,这种兴趣有增无减,在现当代老师的怂恿下,不仅读了一些大家作品,而且平日里也去写点东西,高兴的时候还送去发表一下。后来读了古代文学的研究生,醉心于优美典雅的古典诗词和散文,几年时间徜徉于古

鸡肋典故小议 小议先天下之忧而忧

《三国志·魏志·武帝纪》裴松之注引《九州春秋》曰:“夫鸡肋,弃之如可惜,食之无所得,以比汉中,知王欲还也。”(食之无味,弃之可惜)鸡肋者,食之无肉,弃之有味。今进不能胜,退恐人笑,在此无益,不如早归:来日魏王必班师矣。故先收拾行装,免得临行慌

声明:《你怎样理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含义?作者:李》为网友聆听只为你的美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