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扬“铁道兵精神”,打造更和谐的社会 如何发扬长征精神

发扬“铁道兵精神”,打造更和谐的社会

孔 祥 华


铁道兵这个英雄群体已经远离人们的视线;但是铁道兵的精神将永留人间!

60年前,1948年7月5日,为适应中国人民伟大解放战争的需要,中央军委发布命令,成立铁道纵队,从那时起,我们经历了解放战争、抗美援朝以及其它自卫反击战的生死考验,铁道纵队从小到大,由弱到强,从北到南,从东到西,大军打到哪里,铁路就修到哪里,为新中国的诞生建立了不朽功勋。在抗美援朝战争中,铁道兵是最早进入抗美援朝战场的兵种,也是最后撤出朝鲜战场的兵种,广大铁道兵指战员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在朝鲜战场上铺就了一条“打不烂、炸不断、拖不垮的钢铁运输线”,凯旋回国后,我们的战友顾不上洗一洗朝鲜战场上的硝烟,又奉中央军委命令,直接奔赴鹰厦铁路建设工地,在物质条件极其艰苦的情况下,先后参与修建了鹰厦、贵昆、宝成、成昆、襄渝、嫩林等数十条新铁路干线,为新中国铁路建设事业,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在座的每一位战友,在自己的内心深处,都有自己的一段经历,一份情怀,一座丰碑!

纵观铁道兵的历史,“铁道兵精神”拟可以概括为:“吃苦耐劳,忠心报国;重情念旧,勇立新功!”

那么,今天这个社会又是多么需要振兴铁道兵精神、发扬铁道兵精神啊!

这是因为:

1、一般人怕苦怕累、好吃懒做的恶习越来越严重,需要发扬铁道兵的“吃苦耐劳精神”

什么是铁道兵的独特气质,那就是铁道兵的骨头是铁做的。这句话可以说是对铁道兵精神的生动概括。正因为铁道兵的骨头是铁做的,他们才可以适应恶劣的自然条件和施工环境,才可以凭借简陋的工具打通渊鬼梁隧道,才可以“一不怕苦,二不怕死”,创造出“惊天地、泣鬼神”的工程奇迹!

铁道兵为了打通国家的战略运输线,完成上级交给的任务,抛井离乡,共同来到群山环抱、相比封闭的大西南,每天重复着几乎相同的体力劳动,而且随时都有生命危险。据统计,每建成不到一公里的云贵铁路,就有两名铁道兵战士牺牲。在这里,缺医少药,不让谈恋爱(也没有机会,全营只有两个女人),没有私人空间,甚至没有一点基本的业余娱乐生活。现在的我们已经很难想象:这样一群人在这样的环境里,不但能够生活和工作下去,而且生活得有滋有味,工作得激情燃烧。他们的生活很简单,他们的工作却很快乐,这着实让整天叫烦叫累的我们惊奇和羡慕。

1949年8月,部队接到了抢修陇海铁路潼关段8号大桥的任务。该桥处于崇山峻岭之间,周围地势险恶,桥高45米,当地老百姓有句顺口溜,“八号桥入云端,上桥如上天;八号顶八号顶,掉下来成柿饼”。大桥在解放战争中已被炸得只剩下5根光秃秃的水泥柱子。上级要求3个月修好大桥,时间紧,任务重。在当时的设备条件下,要把水泥柱顶铲平就是一个最大的难题,而攻克难题的第一步就是解决如何登上45米高的桥墩。大家都感到束手无策,杨连弟同大家一样心急如焚,围着桥墩昼夜思考,最终想出了“云梯作业法”,利用突出墩面的铁夹板,搭设单面脚手架。他和几名战友从桥墩底部搭脚手架,腰间拴着缆绳,一段一段往上攀。桥墩高耸,抬头不见顶。杨连弟用了4个小时爬到了桥墩顶上,在2至3米宽的桥墩上打眼、装药、放炮,只身一人用铁板作掩护,在桥顶上连续爆破100多次,硬是把柱顶一点一点炸平。每次爆破,他都在距离爆破点仅几米的铁板后蹲下,以减少冲击力。就这样,他连续奋战,耳朵被炸聋了,桥墩得以修平,提前20天完成了任务,为解放大西北疏通了道路。

2、一般人的“奉献”概念越来越普遍地缺失,需要发扬铁道兵的“奉献精神”

1992年,在英雄杨连弟牺牲40周年的纪念大会上,当时有老人问杨连弟的妻子:“大嫂,您的孩子都干什么工作?”杨连弟的妻子回答:“四个孩子中三个分别是海、陆、空部队的干部,一个女儿在教育局。”老人听后说:“大嫂,您太伟大了,不愧为英雄的妻子,以前我估计你的四个孩子起码有三个要进监狱。”杨连弟的妻子好奇地问:“为什么呢?”他说:“我们铁道兵家属跟随部队走南闯北,孩子没有父母的教育,特别散漫,往往是战士管好了,自己的孩子却变坏了,这一点都不奇怪。”现在看来,铁道兵的老领导、老首长,为了革命,为了事业,不仅奉献了自己的青春和生命,也奉献了自己的家庭。这件事让我们深深体会到铁道兵官兵的奉献精神,同时也让我们越发感到英雄杨连弟的妻子是多么的刚强,多么的伟大!

在那巍峨险峻的成昆线上,逢山开路,遇水架桥,铁道兵前无险阻;栉风沐雨,餐风宿露,铁道兵前无困难。他们经受了常人难以忍受的艰苦筑路生活的锻炼和生与死的考验。正是怀抱这种不畏高山险阻、不怕流血牺牲、勇于克服一切困难的大无畏的铁道兵精神,他们战胜了种种难以想象的艰难和险阻:地质结构复杂、施工环境恶劣、坍方冒顶、泥石流灾害、施工物资器材供应不上、武斗频起、土匪暴动等等,怀抱一腔爱国热情,他们硬是用自己的肩膀和身躯创造出了奇迹!成昆铁路这条1100公里的钢铁大动脉贯通无阻,造福于国家和人民。

35年中,铁道兵在战争条件下,共抢修铁路3600多公里,抢建铁路690多公里,备战公路430多公里;在和平建设中,共新建铁路干、支线12590多公里,约占全国同期新建铁路总数的三分之一……。

1948年—1983年,铁道兵牺牲人数总计8173名。《铁道兵》一书出版后,近3年各地发现、呈报,经铁道兵史料编审办公室核实,牺牲人数又新增141人。这样,铁道兵35年的历史,总共有8314名干部、战士为国捐躯。除此之外,还有59234名干部、战士光荣负伤。

铁道兵精神,在部队时期,是战斗力;在兵改工以后,铁道兵精神是中国铁建的生产力,是品牌,是形象,是旗帜。胡锦涛总书记送给我们中国铁建的10个字“建优质工程,树企业形象”的指示,是对中国铁建海内外一体化经营的新形势下铁道兵精神的本质要求

3、一般人自私自利之心越来越重,需要发扬铁道兵的“忠心报国精神”

中国铁建“杰出人物”,在队伍战斗、建设和改革发展的各个时期,分别做出了重要贡献。他们不仅为国家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同时也创造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不愧是时代的骄子、铁建的脊梁、学习的楷模。他们的身上有着共同的特点:一是舍生忘死,报效祖国。杨连第是最好的例证,他是铁道兵部队的一面最鲜艳的旗帜。在抗美援朝战场上,他冒着枪林弹雨,以勇敢和智慧登高作业,修复大桥,出色完成任务,用鲜血和生命铺通钢铁运输线。老英雄张春玉,在嫩林铁路朝阳隧道施工中,遇到意外塌方。危急时刻他奋勇抢救受伤战友,被塌下的万斤巨石的边缘卡住达2小时10分钟。在身负重伤生命垂危的情况下,还关心受伤战友的安危,念念不忘连队的工作,并以坚强的毅力与伤残作顽强的斗争。二是立足本职、爱岗敬业。如“红专优秀志愿兵”黄景学、“引滦入津优秀钻爆手”刘光聪等。改工后被誉为“高原上的生命卫士”的中铁十九局集团公司原青藏铁路建设指挥部医院院长徐英,她在海拔4800多米的那曲地区,担当起在83公里管段施工的5000多名建设者的医疗保障服务。她以高度的使命感和敬业精神,在高寒缺氧的生命禁区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三是开拓进取,敢为人先。铁九师二十七团三营七连战土陶成聚,在抗美援朝战场上,创造出在零下20度气温下的冻土开挖方法,大大提高工效。中铁二十三局集团六公司青年女工黄梅英,百尺竿头,不懈追求,在中央企业职工技能大赛钢筋工决赛中夺得金奖。中铁十七局集团三公司原工人徐春光,几十年如一日,孜孜以求,刻苦钻研技术,在大跨度桥梁悬灌施工领域技术超群,被称为“悬灌梁大王”,创造了五项鲁班奖。中国工程院院士、铁一院副总工程师梁文灏,勇攀科技高峰,荣获中国科学技本基金会詹天佑成就奖以及第三届詹天佑土木工程大奖等。四是淡泊名利,清正廉洁。这方面的突出典型有铁路廉政公仆、中铁十七局集团原副总经济师王宜强;“优秀领导干部”、中铁十八局集团二公司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肖德富等。中铁十一局集团公司纪委副书记吴爱良,在工程项目任职期间保持共产党员的高风亮节和艰苦朴素作风,先后退掉各种礼金19.5万元和2条金项链,在广大职工心目中树立了廉政公仆的崇高形象。五是忠诚企业,魂系铁建。这方面的典型也有很多。“无私无畏好青年”、中铁十四局三处五队工人何卫红;“践行三个代表的好干部”、中铁十五局集团六公司原副总经理陈明庚等。中铁二十局集团公司原新运大队财务科科长王扬善,为保护国家和集体财产与持刀歹徒殊死搏斗,身中24刀,以身殉职,被追授“企业好管家”称号。

4、一般人的人情越来越淡薄,需要发扬铁道兵的“重情念旧精神”

战友情明显比其他军种更加浓烈、更加甘醇。如今,兵种已经消失,但铁道兵那种“逢山凿路,遇水架桥”,“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大无畏精神却永远在铁道老兵的心中释放着光芒。铁道兵被撤销不久,全国各地铁道兵战友联谊会便如雨后春笋,遍地开花。据不完全统计,原铁道老兵成立的各级战友会早已过千个,创办了很多战友间的股份制企业,不仅为当地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受到当地党委、政府的重视,也赢得了广大群众的好评,战友之间的互帮互助,为稳定社会、发展经济起到了积极作用,这完全符合党中央、国务院的指示精神,符合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特别是温州战友计划创办战友基金,用以救助贫困战友及战友子女,更是让人感动。

已故的老司令员徐斌同志,是他让很多战友在经济协作中受益,是他第一个提出了架一座桥、编一张网、建一座大厦、构建一个协作圈的铁道兵战友经济协作蓝图,他让很多战友深深怀念!老人家留给战友们的最后的一幅题词正是“铁道兵精神与山河同在;铁道兵情谊与日月同辉。”

念旧、重情,感情深厚才会有今天的盛会

中国铁建首届“十佳道德模范”,在助人为乐、见义勇为、诚实守信、敬业奉献、孝老爱亲等五个方面表现突出,社会形象好、群众认可度高,是体现社会主义道德要求的先进人物,是引领社会主义道德新风尚、弘扬社会正气、建设和谐铁建的楷模。特别值得称道的是刚刚荣获全国助人为乐道德模范提名奖的中铁二十四局集团南昌建设公司材料工李艳光同志,他坚持17年从自己微薄的工资中拿出10余万元,资助全国82名失学和贫困的孩子。献爱心他慷慨解囊,而自己家中却十分寒酸:30余平方米一室一厅的房屋里,空荡荡的摆放着李艳光成家时的旧桌椅、床铺、黑白电视机和外壳已经破损生锈的冰箱。2001年中央电视台制作了《一个和三十个》的专题片,向海内外观众宣传李艳光的感人事迹。中国铁建“十佳道德模范”的事迹都很震憾人心,他们就在我们身边,是平民英雄,他们身上闪烁的道德光彩,必将升华全系统的公民道德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水平。

5、脱下军装,勇立新功

1984年1月1日,为顺应党中央关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大政方针,铁道兵再次奉中央军委命令,以博大的胸怀、顾全大局、含泪脱下军装,并入铁道部,开始了企业经营。从军队到企业,从军人到企业家,25年艰苦的蜕变过程,涌现了大批的国营和民营企业家。现在,集体转业的中国铁建、北京城建集团、中储粮北方农业公司等企业已经是世界知名企业,复转到各地的战友们创办的大批民营企业,如温州江南控股集团、重庆民生能源集团、四川万贯集团、辽宁晨光集团等等,也都成为国内国际知名品牌,战友们的创业史,再次展现了铁道兵的光彩与魅力。

数十年来,广东省近20万铁道兵先后脱下军装,回到地方各个岗位。广大战友上下求索,勇于创新拓展,在各条战线上发挥了优秀模范带头作用,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涌现出一大批事业有成的企业家、优秀公务员及各行各业的劳模和骨干分子。

而在13000多名温州籍战友中,他们凭着部队中经受的锻炼和自己的聪明智慧,适应时势大潮,敢于创新,终于走出了一大批战友企业家,成为全国铁道兵战友的标杆,是全国铁道兵战友效仿的榜样。

25年来,这支兵转工的队伍,发扬铁道兵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以“诚信、创新永恒,精品、人品同在”的企业价值观为引领,团结拼搏,逐鹿市场,攻坚克难,追求卓越,不断创新发展途径和发展模式,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我们实现了部分前沿技术领先世界,多类关键领域领先全国,综合经营绩效领先行业,整体竞争实力领先市场。我们建成了当时中国第一长隧――全长18.5公里的秦岭隧道、亚洲第一高桥――内昆线高110米的花土坡特大桥、亚洲最大的地铁站――北京西单地铁站、全国最大的引水工程――引大入秦工程、中国第一条跨座式城市轻轨线路――重庆轻轨,亚洲一次性顶进长度第一的西气东输穿越黄河工程、世界第一座预应力混凝土上下层箱梁斜拉跨海大桥――澳门西湾大桥。我们成功克服“高寒缺氧、多年冻土、生态脆弱”三大难题,建成了举世瞩目的世界上海拔最高、科技含量最高的青藏铁路。在世界上速度最快、里程最长的高速铁路――京沪高铁建设中,我们承担了40%以上的份额。不久前,由我们出资80%修建的“长江第一隧”南京过江隧道的顺利贯通,更向世人彰显了中国铁建的铁军风采。据统计,兵改工以来,中国铁建共参加修建百余条铁路干(支)线,累计修建铁路隧道6245公里,正线铺轨230 00余公里,修建桥梁6267公里,修建公路24000余公里,房建竣工4554万平方米,创国优工程110项,获鲁班奖65项、詹天佑大奖34个、国家科技进步奖54个,获磁悬浮轨道技术等国家专利247项。中国铁建已发展成为中国乃至全球最具实力、最具规模的特大型综合建设集团之一。在最新公布的世界500强企业排名中,名列第252位,中国企业500强中名列第14位。意气风发、勇攀高峰的中国铁建人,正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朝着“中国建筑业的领军者,全球最具竞争力的大型建设集团”的宏伟愿景迈进。

社会需要铁道兵精神!铁道兵精神需要进一步发扬!



(作者:广东省精神文明学会理事,中华圣基思汉赢商研究院创始人,中华圣基思汉栋梁培训联盟.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5101015/244927.html

更多阅读

钟山拍案后,世界还是和谐的 战舰世界0.5.12反和谐

我想知道现在的人缺少的是什么呢?看完钟山为了民办教师在电视节目上激情洋溢的拍案后我突然知道,世界是和谐的,现在的人们除了德,什么都不缺。因为德根本不值钱。至此我不禁想说说现在房子的问题。对于房价,可以说已经是太老的话题了,可

如何打造有凝聚力的班级 如何增加班级的凝聚力

打造有凝聚力的班级凝聚力强的班级会“一呼百应”,而凝聚力弱的班级则“一盘散沙”。班级凝聚力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那么,如何才能打造班级的凝聚力呢?我和大家分享一下我带新班以来做出的一些探索。首先,明确要求--- 让学生明白该干啥

驱动力 英文 展望2011,打造会销的“双轮”驱动力

  有个故事,讲从前有个人,遇到了难事,便去寺庙里求观音。走进庙里,才发现观音的像前也有一个人在拜,那个人长得和观音一模一样,丝毫不差。这人问:“你是观音吗?”那人答道:“我正是观音。”这人又问:“那你为何还拜自己?”观音笑道:“我也

声明:《发扬“铁道兵精神”,打造更和谐的社会 如何发扬长征精神》为网友治愈系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