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卫国战争期间,罗科索夫斯基和朱可夫是斯大林的左膀右臂,为卫国战争的胜利立下了汗马功劳。然而在莫斯科红场附近的历史博物馆前有一座朱可夫元帅的骑马纪念碑,却没有罗科索夫斯基元帅的纪念碑,这对于在卫国战争中浴血奋战,尤其是指挥了莫斯科保卫战的这位苏军元帅有失公正。好在莫斯科市长谢尔盖·索比亚宁签署了命令,要在莫斯科为罗科索夫斯基元帅竖立纪念碑,这确实是个好消息。据悉,在伟大的卫国战争胜利70周年前夕,罗科索夫斯基元帅的骑马纪念碑(雕塑家为亚历山大·鲁卡维什尼科夫)将竖立在莫斯科城东的罗科索夫斯基林荫道上。
一切准备就绪,只等揭碑那天
即将在莫斯科竖立的罗科索夫斯基元帅骑马雕像局部
罗科索夫斯基元帅在检阅部队
在37位参加过伟大的卫国战争的苏联元帅中间(总共有40位元帅,其中布柳赫尔、图哈切夫斯基和叶戈罗夫在战前就去世了),我尤其喜欢罗科索夫斯基,这并非因为他有着一副美男子外表,而是因为我对他的多舛命运和个人经历感兴趣。
身着波兰元帅服的罗科索夫斯基
罗科索夫斯基元帅(Константин КонстантиновичРокоссовский,1896-1968)是杰出的苏联军事家,他在卫国战争中就被授予元帅军衔(共8位军事家之一)。罗科索夫斯基在战争中既善于防守,又长于进攻,在卫国战争中屡建战功,被称为常胜将军。他指挥过斯摩棱斯克战役、莫斯科保卫战、斯大林格勒战役、库尔斯克大会战、白俄罗斯战役、东普鲁士战役和东波美拉尼亚战役,为彻底打败德国法西斯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他与朱可夫元帅和科涅夫元帅被誉为苏联陆军的“三套马车”,罗科索夫斯基是扭转第二次世界大战进程的军事家之一。
在沙俄军队服役的罗科索夫斯基
罗科索夫斯基1896年12月出生在华沙近郊大卢基的一个波兰人的家庭。他18岁自愿参加沙俄军队的波兰军团,因作战勇敢曾获得了两枚圣乔治勋章,若不是十月革命爆发,他还会有两枚圣乔治勋章挂在胸前,但由于十月革命爆发,请示授予他另两枚圣乔治勋章的报告作废了。罗科索夫斯基以喜悦的心情欢迎了十月革命,1917年转入苏联红军的行列中。2年后,他成为红军骑兵连连长,不久又晋升为骑兵团团长,在后贝加尔湖一带与白军作战。1936年,罗科索夫斯基被任命为苏联第五骑兵军军长。
罗科索夫斯基和斯大林在红场列宁陵墓的检阅台上
正当罗科索夫斯基沿着军旅阶梯上升的时候,1937年他突然被捕入狱,一夜之间从苏军军官变成阶下囚。因有人揭发他在哈尔滨与日军长官有过往来,还有人怀疑他是波兰和日本在苏军中的间谍。罗科索夫斯基深知,对他的指控都是无中生有,毫无证据。说他是波兰的间谍,这来自一位与他在国内战争时期一起作过战的阿道夫·尤什凯维奇的供词;至于说他与日本人有秘密一事,这完全是内务部人员的一种猜测,因他在20年代曾经在蒙古当过骑兵教官。罗科索夫斯基在审讯室里遭受到严刑逼供和拷打,他的几颗前门牙被打掉了,肋骨也被打断了三根,用铁锤敲打他的脚趾,他还两次被押到刑场陪斩……但这些非人的拷打和折磨都未能摧毁罗科索夫斯基的意志,他坚强地挺过了这一切,他既不承认自己有任何间谍罪行,也没有指控他人,表现出一个苏联军人的铮铮傲骨。
对他的审查两年多毫无结果。斯大林的亲家铁木辛柯将军(后成为苏联元帅)了解罗科索夫斯基,认为他历史清白,于是亲自到斯大林那里为罗科索夫斯基讲情,1940年罗科索夫斯基获释出狱,重返第五骑兵军,不仅官复原职,还被授予少将军衔。那时候,二次世界大战战火已经在欧洲燃起,距离卫国战争开始也仅生下几个月了。
罗科索夫斯基喜欢钓鱼
1941年6月22日那天是星期日。清晨,罗科索夫斯基本来打算去钓鱼,听到德国法西斯背信弃义突然进犯苏联的消息后,他立即收好鱼竿,驱车到指挥部让第9机械军团做好战斗准备。第9机械军团的装备很差,坦克数量缺乏,但罗科索夫斯基想办法方法拖住了德军闪电般的进攻速度,显示出自己的军事指挥才能。因此,在随后的整个卫国战争期间,斯大林重用他,往往把最艰难的战役,最艰难的地段交给他。罗科索夫斯基在指挥斯摩棱斯克保卫战的时候,尽管当时苏军处境险恶,他亲自率军坚守,牵制了德军的进攻步伐;后来,罗科索夫斯基又与朱可夫共同指挥了莫斯科保卫战,给德军以严重的打击,打破了德军在二战中不可战胜的神话。
罗科索夫斯基在前线与士兵们在一起
罗科索夫斯基与其他将军们在前线指挥作战
1942年,罗科索夫斯基被任命为顿河方面军的司令,要按照最高司令部的“指环”计划围歼德军。斯大林听取了罗科索夫斯基的建议,把这次战役的开始时间拖后了4天半,经过苏军将士几个月的浴血奋战,消灭了德军的有生力量,俘虏了德军保卢斯上将。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胜利是整个卫国战争乃至二战的转折点,此后,苏军从战略的防御转为战略进攻。据说,当保卢斯从斯大林格勒百货大楼地下室走出来,他对苏军战士说,他不愿意向一名普通的苏联将军投降,而要把自己的手枪亲自交给顿河方面军司令罗科索夫斯基。罗科索夫斯基元帅后来一直把保卢斯的这支手枪带在身边。许多年之后,他的妻子问他为什么这样做,他回答说:“倘若有人再来抓我,我就开枪自杀。”因为科罗索夫斯基忘不了自己曾经被打断肋骨和门牙的往事:与其被捕后受折磨,不如自己先开枪结束生命……
在代号“巴格拉季昂”的白俄罗斯战役中,罗科索夫斯基又一次显示出自己的远见卓识,他说服斯大林改变从南部和东北部夹攻德军的计划,结果苏军在“巴格拉季昂”一战大获全胜。1944年6月29日,罗科索夫斯基因战功卓著被授予苏联元帅军衔,同时荣获苏联英雄称号。然而,就在罗科索夫斯基踌躇满志,准备率军向德国境内挺近、彻底消灭德国法西斯的时候,斯大林于1944年2月12日做出决定,让罗科索夫斯基把白俄罗斯第一方面军交给朱可夫指挥,而任命他为白俄罗斯第二方面军司令员。罗科索夫斯基虽然对这次任命不解,但军人的天职是服从,他很快就开始指挥白俄罗斯第二方面军作战,解放了东波美拉尼亚,为攻克柏林创造了有利的条件。1945年5月,罗科索夫斯基的部队正在西波美拉尼亚作战的时候听到了德国投降的消息。他向司令部的军官报知了胜利的消息。然而,司令部的军人们既没有幸福地欢呼,也没有高兴地拥抱,而是沉默不语……罗科索夫斯基知道大家的心情,于是带领大家走到后花园,坐在一张板凳上吸烟。就这样,他们坐在那里以这种沉默的方式迎来了胜利的消息……后来有一种说法,斯大林没有让罗科索夫斯基率领的白俄罗斯第二方面军直接攻打柏林,是因为他是波兰人……
罗科索夫斯基虽然没有率军首先攻克柏林,但1945年6月24日,斯大林让他任受检阅部队总指挥,指挥了莫斯科红场山的胜利阅兵式,罗科索夫斯基骑在马上,朱可夫向他敬礼的历史镜头永留手册。这是给予他的一种最高的荣誉,也是对他多大半个世纪戎马生涯的最高奖赏。
1945年6月24日,罗科索夫斯基元帅任胜利阅兵仪式总指挥
1949年,罗科索夫斯基的命运又出现了重要转折。波兰总统贝鲁特请求斯大林,希望罗科索夫斯基元帅回波兰任国防部长。斯大林对罗科索夫斯基说:“情况是这样的,现在需要您去领导波兰人民军。我们保留您在苏联的所有称号,您去波兰当国防部长,波兰部长会议副主席并授予您波兰元帅,我非常希望您同意去,否则我们将会失去波兰……”尽管罗科索夫斯基对这个建议感到突然,但他同意了这一任命,他对斯大林说:“我是一个士兵和共产党员,我准备去赴任。”就这样,罗科索夫斯基成为世界军事历史上第一位具有两个国家元帅军衔的军事家。
罗科索夫斯基在任期间,为波兰军队的建设、国内的军工生产做了大量有益的工作。但是1956年哥穆尔卡成为波兰统一工人党第一书记,他上台大反斯大林,强调波兰要走自己独特的自由化社会主义道路,他认为罗科索夫斯基是“斯大林主义的象征”,于是把他清除出波兰统一工人党政治局并解除了波兰国防部长职务。这是对罗科索夫斯基的巨大侮辱和打击,他也无法在波兰继续待下去,因此决定重返苏联。在离开华沙时对自己的祖母说:“我今后绝不会再踏上这片土地。”确实,打那以后,不管什么人邀请他去波兰,他都给予拒绝。
回到莫斯科后,科罗索夫斯基被任命为苏联国防部副部长。1962年,赫鲁晓夫让他写东西揭发斯大林,他严词拒绝说:“不应该去打死去的狮子。”罗科索夫斯基这样说并不是他对斯大林的忠诚,而是他认为军人不应介入政治。可他为此得罪了赫鲁晓夫,被免去了国防部副部长的职务。不过,赫鲁晓夫对罗科索夫斯基的评价很高,认为他是最杰出的苏联军事家之一,尤其喜欢他这个人和他对军人天职的恪守。
罗科索夫斯基在去世前不久对朱可夫元帅说,“我并不怕死,但这座高墙令我生畏。”他指的是克里姆林宫的红墙。1968年8月3日,这位伟大的军事家因患前列腺癌离开了人世,一天前,他在自传体回忆录《军人的天职》的发排稿上签了自己的名字,罗科索夫斯基用光辉的戎马一生履行了自己军人的天职。
罗科索夫斯基为人十分正直,绝不落井下石。我仅举一个例子。自从斯大林让他把白俄罗斯第一方面军交给朱可夫指挥以后,罗科索夫斯基与朱可夫的关系在战后就变得不很融洽了。但是,当1957年10月的苏共中央全会上,在赫鲁晓夫的操纵下,包括科涅夫元帅、索科洛夫斯基元帅、马利诺夫斯基元帅和叶廖缅科元帅在内的许多人发起对朱可夫无端的批判时,唯有罗科索夫斯基坚持历史事实并且对朱可夫表示同情。为此,罗科索夫斯基元帅被发配到后高加索军区当司令了。
罗科索夫斯基的葬礼于1968年8月5日在莫斯科隆重举行,勃列日涅夫、柯西金、苏斯洛夫、波德戈尔内、波利扬斯基、基里连科等苏联党政领导人均出席。此外,丘伊科夫元帅、季莫申科元帅、科涅夫元帅和戈尔什科夫海军大将亲自护送罗科索夫斯基的灵柩从苏军中央大厦到克里姆林宫墙下。据说,勃列日涅夫在罗科索夫斯基的葬礼上泪流满面……
罗科索夫斯基元帅的骨灰安葬在克里姆林宫红墙内
附文:
当说到罗科索夫斯基元帅,免不了要谈到他的感情生活。罗科索夫斯基的妻子是尤利娅·彼得罗夫娜·罗科索夫斯卡娅(1900-1986)。她1923年嫁给罗科索夫斯基,之后一直与丈夫患难与共,无论是他无辜入狱,还是他在前方作战,尤利娅都一直在后方等着他。尤利娅知道丈夫在前线与一位女军医的恋情,但她一直坚守高傲的沉默,没向任何人谈起此事,而把自己内心的痛苦埋在心底,用自己的忠诚等到战后自己丈夫的归来。
罗科索夫斯基元帅与妻子和女儿的合影
然而,对罗科索夫斯基元帅的私生活在民间有很多传说,主要的是他与著名影星瓦连京娜·谢罗娃的一段交往。但据我们占有的资料来看,罗科索夫斯基与谢罗娃有过交往,但并非情人关系。
罗科索夫斯基与谢罗娃相识于1942年。1942年3月8日,罗科索夫斯基在苏赫尼奇村郊外受伤,弹片伤及肺部和脊柱,他的伤势很重,很快就被送往莫斯科治疗。有一天,女演员谢罗娃随其他演员一行去医院慰问伤员。她一走进罗科索夫斯基的病房,就被罗科索夫斯基魁梧的身材(2米)和迷人的微笑迷住了。那时候,谢罗娃是单身,传言罗科索夫斯基在认识当天为谢罗娃举办了一个浪漫晚餐,还传说在认识当天,谢罗娃就邀请罗科索夫斯基去大剧院看戏,他们从工作人员的入口进入大剧院,之后谢罗娃就坐在罗科索夫斯基身边,整个剧场的观众都看到了这一幕。之后,谢罗娃天天都去医院探望罗科索夫斯基,于是在莫斯科就传开了罗科索夫斯基与谢罗娃的浪漫故事……
著名女演员瓦连京娜·谢罗娃
其实,罗科索夫斯基与谢罗娃在那段时间里只是见面而已,而没有成为情人。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谢罗娃当时是著名诗人西蒙诺夫的女友(后者后来成了她的丈夫),况且斯大林(谢罗娃是斯大林喜欢的女演员之一)也知道并首肯他俩的关系。此外,罗科索夫斯基很尊敬诗人西蒙诺夫,喜欢西蒙诺夫的诗歌,把诗人赠给他带有签名的诗集放在书橱显眼的位置。罗科索夫斯基与诗人西蒙诺夫在前线多次见过面,因此,以科罗索夫斯基的人品,不会去夺他人之美。
女演员瓦连京娜·谢罗娃与著名诗人康斯坦丁·西蒙诺夫
那时候,谢罗娃虽与诗人西蒙诺夫相恋,但她很久没有答应嫁给他。简言之,她还有选择自己心爱人的权利。谢罗娃那时知道罗科索夫斯基有两个心爱的女人,一个是后方的妻子尤利娅,另一个是前线的女友加林娜·塔拉诺娃,但依然向罗科索夫斯基发起“进攻”。可罗科索夫斯基却对此不动声色,像军人一样坚守着自己的“阵地”,这点让谢罗娃很不理解,为什么一个正常的男人对她这个“女性美的象征”无动于衷?谢罗娃不甘心一直做个探访者,也不愿意以一个对谈者身份结束与这位传奇般将军的交往。于是,她决定给罗科索夫斯基朗诵西蒙诺夫的诗作《等着我》。《等着我》本来是诗人西蒙诺夫专门献给谢罗娃的一首诗。谢罗娃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要打动罗科索夫斯基的心。
等着我吧,我会归来的
但你要苦苦地等待……
当罗科索夫斯基听到谢罗娃朗诵到“往昔的一切,都一股脑抛开”这句时,本想不让她再往下念了,但还是听完谢罗娃的朗诵,然后冷漠地告诉她,说要叫自己的妻子和女儿来莫斯科,并请求她以后别再来打扰他……打那以后,他俩的交往就结束了。
谢罗娃在晚年曾经对自己的女儿说:“人们可能会忘记我这个女演员,但苏联英雄谢罗夫(女演员的第一任丈夫,在一次空难中牺牲),诗人康斯坦丁·西蒙诺夫和罗科索夫斯基元帅将会永远铭记人们心中,那么,我的名字也会与他们在一起。”
西蒙诺夫与妻子谢罗娃和儿子的全家福
罗科索夫斯基绝非圣人,像许多苏联将军有自己的战地女友一样,他在战场上也遇到了一位20多岁的姑娘,即军医加林娜·塔拉诺娃。塔拉诺娃在前线一直陪伴他,还为他生了一个女儿,与罗科索夫斯基一起走过了整个前线的艰难路程。
军医加林娜·塔拉诺娃
加林娜·塔拉诺娃1941年夏天刚从医学院毕业,战争开始后她立即应征入伍,被分配到第85野战医院当医生。医院坐落在莫斯科郊外,每天接收从前线运来的伤员。有一天,听说有一辆汽车运着伤员来了,塔拉诺娃赶紧跑去迎接,根本没有发现罗科索夫斯基将军在一边站着。罗科索夫斯基把她叫住了,面带微笑地问,为什么不给首长打敬礼?就是这样一个偶然的机会,塔拉诺娃与罗科索夫斯基认识了。他俩很快就堕入情网,塔拉诺娃成为罗科索夫斯基的战地女友(俄文为ППЖ,即“行军-战地妻子”)。1945年1月在华沙郊外,塔拉诺娃在轰鸣的炮声下生了一个女儿,罗科索夫斯基给女儿起名叫娜杰日达(俄文“希望”)。在战争即将结束时,罗科索夫斯基与塔拉诺娃分开了。罗科索夫斯基指挥白俄罗斯第二方面军作战,而塔拉诺娃去到了柏林。卫国战争结束后,罗科索夫斯基回到自己的合法妻子和女儿身边,他与塔拉诺娃的“战地浪漫曲”彻底结束了。
罗科索夫斯基与他的前线战友合影(右起第二人为加林娜·塔拉诺娃)
许多人为塔拉诺娃抱打不平,认为她付出很多,最后被罗科索夫斯基抛弃了。可塔拉诺娃自己的心态一直静如湖水,因为她从没有奢望自己要成为罗科索夫斯基将军的夫人,而让那段与罗科索夫斯基的战地爱情成为人生的珍贵回忆。战后,她嫁给了空军试飞员库德里亚夫采夫,住在波罗的海的一个城市,生下了女儿玛丽娜。可她的幸福并没有很久,丈夫库德里亚夫采夫在一次试飞中牺牲了。之后,她回到莫斯科,拒绝了许多男子的求婚,因为不想再折磨自己,如今她与女儿娜杰日达一家生活在一起。
附记:
2015年5月6日,在莫斯科举行了罗科索夫斯基元帅纪念碑的揭碑仪式,俄罗斯总理梅德韦杰夫、莫斯科市长索比亚宁等领导出席。梅德韦杰夫在揭碑仪式上致辞,高度评价罗科索夫斯基元帅的伟大功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