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中学生古典诗词鉴赏方法的培养
中国的古诗文绵延流传了千百年,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精髓,也是中国人传统的思想情感、审美和智慧的积淀,更是中华民族永恒的经典。我们可以从中体悟到中华民族的优秀精神、伦理道德和审美情趣。
古典诗歌是中学生乃至每个人最宝贵、最丰富的文学源泉,她能丰富学生的思想,开阔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能让学生从文学的源头汲取到最清澈、最甜美的文学之水,也能让学生在吟咏古诗词时感受博大精深的古典文化,了解古人的生活,古人的思想,古代的文化,从一句句诗,一个个典故,一幅幅画面中感受一脉相承的经典。中国的孩子都应该是腹有诗书气自华的孩子,都应该是富有书香的孩子,都应该在浮躁的今天找到让精神和性情都安静下来力量。所以古诗词不仅仅是文学,更是成为笃定的信仰和精神的力量。
学习古典诗歌,是学习中华民族文化的最佳途径。古诗文教学实际是用文学的形式来教化民族的文化。一首首唐诗宋词,一篇篇楚辞汉赋,文思奇妙,词彩华丽,情趣高雅,赏心悦目。对高中生而言,从诗歌鉴赏中吸收前人思想精华,感受诗歌的精神魅力,是最主要的目标。但是,当代中学生对学习古诗文有相当程度的畏难情绪和疏离感。中华文化的名篇佳作成了学生难以消化接受、甚至拒绝接受的“古董”,远不如言情武打小说、流行歌词那么风行。随着新课改的逐步深入,高中语文课本将古诗文的比例增加,可见国家已经开始重视古代经典的传承。但在现实中,古诗文教学僵死的教学模式往往只是局限于条分缕析和一字一句的翻译,导致教学内容支离破碎,学生兴趣减退,只是拘泥于有迹象的文字,而不领悟文字背后的言外之意、弦外之音,不去掌握鉴赏诗歌的方法,没有用心接触作者的所见所感,没有真正做到和作者心相契合,使古诗文教学非文学化倾向越来越严重。
从学的方面看,学生只停留于翻译背诵的层面上,而缺少对古诗文的鉴赏兴趣和鉴赏能力的培养。再加上学生学业压力非常大,作业任务非常繁重,这使得他们没有过多的时间和精力去投入的欣赏诗歌,古典诗词及其相关知识的积累就显得薄弱甚至很贫瘠。还有,当前的考查模式难度较大,学生掌握的知识和技巧经常让她们在面对考题时茫然失措、抓耳挠腮,他们很难从古典诗词的学习中获得成就感和满足感,当然会失去学习的兴趣和前进的动力。
因此,要让学生真正喜欢上古诗文并将它发扬光大,就得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古诗文之中的美,培养学生的古诗文鉴赏能力便是当务之急了,让学生在鉴赏中发现中国古文化语言的无穷魅力,喜欢上它并传承下去。
如何提高学生的鉴赏兴趣和鉴赏能力呢?
学生学习古典诗词的知识主要来源于课堂,所以,课堂就是培养和提高学生鉴赏能力的主阵地。但是,无论是学生还是教师,课堂上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问题。通过调查问卷的分析,存在以下具体的问题:
1.学生基础薄弱,文学积淀匮乏。
字词理解有困难,不能很好地读懂意思;表达能力欠缺,将自己的理解不能很好地表达出来;联想思维差欠缺,进入意境较难;对基本手法掌握不好,分析不出其效果;尤其以后两种最为明显。
2.课堂视野狭窄,教师很少对学生的思维进行系统性的引导、培养。就笔者所观摩的诸多课例来看,教师普遍重视学生抽象思维的训练,而忽略形象思维的发展,表现为注重对作品内容作理性的分析、概括,而缺乏对语言情味、意蕴的挖掘,对具体形象的感知,以及对作品情感因素、审美因素的体味。文化底蕴的迅速流失,使最具教育意义、最具感染力、最有文化艺术性的文学课变成枯燥乏味的干巴巴的技术课。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以自己的课堂为实验田,从朗诵、思维等方面进行了探究,努力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在深入把握文学鉴赏中思维活动内涵与特点的基础上,不断探索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途径与方法,强化学生形象思维的训练,希望对自己的教学和学生的素养有所帮助。
一、诵读——涵永功夫兴味长
古诗学习是一项浩大的工程,它的起点是朗读背诵,反复吟诵,品赏韵味。吟咏随诗人的感情而出,吟咏同时又生发着诗人的感情,声情相随,声情相生,而最后的作品则是诗人声与情的文字记录。那么,读者在阅读时则可通过吟诵揣摩诗人的声气口吻,通过声音达到自己的心灵与作者的心灵相互交流的境界。因此,吟咏是阅读欣赏诗歌的有效方法之一。有效的朗诵不但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古典诗词的热情,更可以让学生在朗朗读书声中顺着文字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有效,就需要必要的指导,让学生掌握必要的朗诵方法,从而提高鉴赏水平。
朱熹说:“大抵观书,先须熟读,使其字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得尔。”
所以,读诗,首先要熟读,就是披文以入情,表情以达意。课文内容入于眼,出于口,闻于耳,记于心,多方感知。古人云:“诗缘情”,“情动而辞发”。没有感情的朗诵肯定是不成功的。朗读课文以至于成诵,对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诵“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生同病相怜人世一叹;诵“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而生恍如隔世、悼然自伤之情;读“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自会如杜甫般心念武侯,许身社稷,涕泗并流。
随着新课改的逐步深入,很多教师的教学都很注重朗读,但许多人只是把朗读当做了一种形式,为读而读,只见学生读,没有老师读,老师对学生的读,缺少示范和指导,使学生读无目标,读无追求,因而不能调动学生诵读的积极性,当然不能有真切的情感体验。
读出感情,就要声情并茂。多种形式的朗读是熟读的基础。课堂上可以配乐朗读,可以老师范读,可以个人朗读,也可以集体朗读,最有价值的朗读是评价式朗读学生互评,教师点评。点评字音、停顿、韵律,点评急缓轻重,点评情感的表达,或许并不完美,但强烈的参与感,让学生从中体会到诗歌的美,属于自己的个性解读的美。如著名特级教师洪镇涛执教《天上的街市》这首诗时,他的范读声情并茂,极富感染力,让学生充分感受到了朗读的魅力。
其次是精思,在此基础上美读。熟读的过程就是精思的过程。朗读诗歌不是泛泛而读,披文入情是一个由外而内又由内而外的过程,没有投入思考的朗读是不能带来深刻的情感体验的。“诵读诗歌要感受诗人的生活、体味诗人的心情、联想诗人的处境,去追寻诗人的思维轨迹,进入抒情主人公的角色,进而追求诗人的精神境界,感悟洋溢在字里行间的浓浓诗意,产生一种‘我即作者’的感觉。”比如同一首诗歌中情感也会有起伏跌宕,同一作者的不同诗歌情感及其表达方式也会不同。这就要求学生从字词入手,学会“泡”,还原诗意,是为意读。意读是教师课堂和学生学习中最缺少的一个环节。意读要求把朗读的技巧与诗情的品味完美结合;从联想和想象出发读出形象,让学生深入其境,感同身受;从表情达意的手法出发读好关键词语。“一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叶圣陶)。抓住关键词语朗读,在朗读中比较推敲,不但能更好地读出诗的味道,而且学生在体味中领会诗歌语言的内在意蕴,从而培养了学生的语感,诵读的效果也就显露出来了。
例如:青岛崂山教研室郑成业老师的全国公开课《梦游天姥吟留别》,就以读贯穿整节课,教师适当引领点拨,以读促学,逐层深入,让学生在读中体会到赏析的乐趣。
第一遍诵读:读准字音
读准字音和节奏,勾画出自己不理解的字词。
第二遍诵读:读懂文意
有没有不理解的字词?
分别用两个字概括每段内容:“梦()、梦()、梦()”。
第三遍诵读:读出心得
自由诵读全诗,边读边勾画出自己喜欢的句子,并说说喜欢的理由。
第四遍诵读:读出情感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旧文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朱光潜先生曾说:“写在纸上的诗只是一种符号,要懂得这种符号,只是识字还不够,要在字里,见出意象来,听出音乐来,领略出情味来。诵诗时就要把这种意象、音乐和情趣在声调中传出。这种功夫实在是创造的。”
二、注重思维的培养
黑格尔所说:“真正的创造就是艺术想象的活动。”叶圣陶老先生说过:“语文教育在基本训练中,最重要的还是思维的训练。”学生在诗歌鉴赏活动中表现出的表达凌乱、词不达意,其实就是阅读思维混乱的一种体现。而在古诗词教学课堂上很多的老师把诗歌赏析当成一种技术活动,总结方法,灌输概念,使原本充满情味韵味的诗歌被肢解得支离破碎,甚至面目全非。这种本末倒置的做法阻碍了学生大脑的再创造活动,学生获取的只是答题的套路和术语,而不是充沛流畅完整的情感体验。学生的思维里只有具体的生硬的问题,而没有诗情诗味。因此高中语文教学不仅需教授语文知识,还要积极的培养思维能力。
叶燮在《原诗内篇》中说:“原夫作诗者之肇端而有事乎此也,必先有所能以兴起其意,而后措诸辞、属为句、敷之而成章。当其有所触而兴起也,其意、其辞、其句,劈空而起,皆自无而有,随在取之于心。出而为情、为景、为事。”可见形象思维是作家、艺术家进行文学艺术创作的一种主要思维活动,是他们认识与反映现实生活的形象化的思维活动。
我们在欣赏古诗词作品时可以通过探寻作者形象化的思维活动过程,即把握作者的联想、想象来引导学生的思维,深刻感受作品的意蕴、作者的情感,体会作品的艺术魅力,同时训练并发展他们的思维能力,在提高语文能力的同时,激发他们的创造性思维。
语文从来都是聚集美的地方,思维的课堂互动、探究、交流性,天马行空、虚无缥缈的广泛性,耳濡目染、春风化雨的渗透性,使得无论是融合在语文学科中语言美、形象美还是意境美,都可以随着老师的指导、分析、欣赏,随着同学的质疑、交流、理解、探究、认知自我,在思维的碰撞中如灿烂的火花一样闪现。碰撞中,学生深入的挖掘知识,掌握知识,开拓创新思维,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辨别是非的能力逐步提高。碰撞中,思维已经形成,并逐渐的随着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及审视得以提升,渗透到学生的思想和心灵里。
1、立足诗歌,发散思维。
诗歌的赏析不能凌驾于诗歌的内容、语言之上,所以,学生语文思维的培养也必须立足与诗歌本身,脱离了诗歌的赏析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不能真切的反映作者的思想。我们在引导学生鉴赏诗词时,可以顺着作者的思维方向去联想,从而理解作品的内容、作者的情感,领悟作品的意境和神韵,训练学生的联想想像能力。
(1)剖析诗题,指导学生初步猜想与把握诗词内容
从诗歌题目学生就可以知道文章的主题、题材、甚至写作手法。因为,诗歌题目和文章题目一样,往往就是整首诗歌内容的集中概括,它统帅着所有诗句。如《念奴娇赤壁怀古》就是怀古诗,借古抒怀;《登高》就是登楼诗歌,手法上往往从写景手法角度考察,登高必有抒怀,情感理解也是关键。
如鉴赏朱熹的《观书有感》时,如果不结合诗题理解诗意,就很难准确地把握诗的主旨——“谈读书”。因此教学中,教师应提醒学生由诗题着手,力求初步判明诗词大致内容,为剖析诗词内涵提供便利。
(2)、知人论世,了解诗词人文背景。
诗词鉴赏的核心就是辨词析句、领会作者的感情。感情是诗的生命,诗词中的人、事、物或景,无一不是作者喜怒哀乐和思想主张的曲折描述。学生对诗词作者人物背景的认识,很大程度上可成为学生评析诗词、领会思想的“金钥匙”。
(3)抓意象品意境,准确提取诗词主旨
诗词鉴赏教学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在意境中品味词、句的能力。诗中的词、句只有在统一的诗境中加以分析,才能得到准确的理解,这也是诗词教学与传统审美观教育的重要结合点。诗歌意境的把握的基础就是意象,赏析时应该将一个个跳跃的意象还原成一幅流畅完整画面,从而还原作者笔下的场景、生活、情感。而这恰恰是教师教学所欠缺的,直接导致学生的思维的碎片化,表达的断续化。因此,教学时应该把意象的品读作为重点。
2、拓展学生语文思维的广度。
形成语文思维,首先要拓宽学生在知识领域的广度。对于知识领域的延伸,教师在教学中要适时的为学生提供课外的素材,在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同时,也拓宽学生对课外知识的认知。例如在讲解《项羽之死》时,课后链接了杜牧的《题乌江亭》、王安石的《乌江亭》、李清照的《咏项羽》,在评价项羽时可引导学生比较总结。在讲解《春江花月夜》时,将《葬花吟》和《代悲白头吟》作为拓展材料印发给学生,将“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桃李明年能再发,明年闺中知有谁?”、“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对比阅读,加深学生对文中宇宙意识的理解。在学习《孔雀东南飞》时,由焦仲卿刘兰芝的爱情悲剧故事,可联想到类似的牛郎织女、梁山伯与祝英台等民间故事,也可以联想到曹雪芹《红楼梦》中塑造的贾宝玉和林黛玉,莎士比亚笔下的罗密欧与朱丽叶,也可以联想到中国历史上许多名人的爱情故事,如司马相如和蔡文姬、范蠡与西施、唐明王与扬贵妃、陆游与唐婉等等。由焦仲卿刘兰芝徇情后魂化鸳鸯鸟,可联想到梁山伯与祝英台死后魂变双飞蝶,也可以联想到汉乐府《上邪》“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阵阵,夏雨雪,天地合,才敢与君绝!”、白居易《长恨歌》“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元好问《摸鱼儿》“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等等思想情感相似的作品。
讲解宋词时,可引导学生搜集整理整个南宋的时代特征,从而分析总结南宋词人陆游、辛弃疾等的家国情怀。视野的拓宽,阅读量的增加,为学生创造了更广阔的思维空间,他们考虑问题时更深入、更全面、更顺畅,眼界也随之更加高远,通过量的积累达到质的突变,更好的锻炼自己的思维,在审美上也逐步提高。
3、挖掘学生语文思维的深度
肤浅只会让学生逞一时之快,过后便抛到九霄云外了,这样达不到知识的积累,也无法深挖知识的领域,更无法进行思维能力的培养。所以,教师在语文教学时,要通过表象的引导,使学生深层的挖掘知识的内涵,了解事物的本质。例如:《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在两个单元安排了杜甫的四首诗歌,教学时连同必修课本学过的《咏怀古迹》《登高》《秋兴》《蜀相》,按照时间顺序排列鉴赏,深层次探究杜甫的心灵轨迹,再结合杜甫的出身,使学生对杜甫有一个全面深入的了解,真正理解杜甫的诗歌风格,使他们在解读杜甫的其他作品时,自然也就能举一反三。更使他们养成一种思维的习惯,有意识的总结课本上频繁出现的各类文学现象,这才是达到了语文课的终结目标。
再如,李白的诗歌中出现最多的意象是月亮和酒,教学时,可从横向上总结李白的所有诗歌,还可以纵向比对不同诗人笔下的月亮和酒的意象,加深学生对这两个意象含义的理解。
讲到“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时,可引导学生列举学过的以动衬静的诗句,加深学生对这种手法的印象,同时总结了这种手法的特点。
教师课堂上经常采取各种方式拓宽挖深教材,积累了大量的知识,对学生的阅读思维有很大的帮助。
4、以写促赏,激活学生的思维
古诗词是高度凝练、意象丰富的文学作品,包含大量的联想和想象。作者“思接千载”,“观古今于须臾”;“精骛八极,心游万仞”,“抚四海于一瞬”。然后“吟咏之间,吐纳珠玉之声;眉睫之前,卷舒风云之色。”(《文心雕龙·神思》)。结合诗歌语言具有概括性、形象性、抒情性等特征,练习描述诗词意境,可以较好地训练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例如,郭柯老师在讲述《王维和他的田园诗》时,首先给学生展示了一组画面,提出问题:画面中有哪些人?他们在做什么?什么景色?有什么特点?通过哪些食物表现出来这些特点的?学生通过仔细观察、揣摩后,充分发挥联想和想象,用语言进行描绘。学生的作品由简单到复杂,由粗糙到细致,由平直到优美。最后,学生将自己的描绘和诗作比对,看有什么不同之处。这个教学环节的设置,很有效的培养了学生的阅读思维,提醒学生鉴赏诗歌从意象入手,关注人、景,进而到意境,落脚到情感。画面的描绘让学生张开想象的翅膀,沉浸于细腻的诗味中,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特点很容易就被学生体会到。
在学习古典诗词时,教师可有意识地通过写来训练学生的阅读思维。可以是对诗歌画面的还原,如《旅夜书怀》;可以是诗歌意境的描摹,如《天净沙秋思》;可以是诗歌中人物的心理,如《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还可以是对诗歌感情的评价,如杜甫的忧国忧民的情怀;更可以是专题性质的总结。这样既能加深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感悟,又能训练学生的联想想象能力,练出文采,深挖思想,一举多得。
以上只是我们小组的研究之后的粗浅的看法,学生鉴赏能力的提高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我们将在以后的教学中注重学生,长期培养,形成学习和思维的习惯,随着教育的方向、对象、环境的变化,改变教学策略,让学生在诗歌鉴赏中不断提高自身的诗歌审美能力,提升自己的语文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