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乡愁”的沧桑与归宿——解读罗大佑歌曲歌词《东方之珠》文 东方之珠 罗大佑 下载

刘德华 那英《东方之珠》

“文化乡愁”的沧桑与归宿

——解读罗大佑歌曲歌词《东方之珠》文化内蕴

■文/王生宁

被两岸三地、海外华人誉为“台湾流行音乐教父”的罗大佑,其歌曲影响了整整一代人,是20世纪后30年华语乐坛重量级人物。其歌曲创作源自社会生活,抒发真性情,深刻揭示了当代社会的弊端以及深层的民族文化情结,唱出了一代人的普遍心声,对于当时处于世纪末社会大转型风云变幻时期的社会,具有不可估量的影响与意义。其中特别是其站在华人海峡两岸“文化乡愁”角度来抒发海峡两岸华人心中沧桑的家园情怀,展现出了深厚的民族文化情结,这也让 其作品在一定程度上上升到时代情怀高度,使得其歌曲作品成为一代人共鸣的经典。

在罗大佑所创作的歌曲内容主题中,笔者曾在中国音乐家协会的刊物《词刊》2009年12期中撰文《罗大佑歌词创作初探》将之概况为“成长”、“恋曲”、“现象”和“家园”四个部分。这其中的“家园”是罗大佑从海峡的“文化乡愁”角度来抒发的一种华人文化情怀,“文化乡愁”也是港台澳地区多年与祖国分离并经历百年沧桑动乱西方文化冲击下所形成的一种特有的文化心理情结,即文化认同和精神家园的归属渴求,也是港台澳地区文艺创作中永远的“母题”。

罗大佑所创作的家园主题作品占据了大部分,其中包括《鹿港小镇》、《家I》、《家II》、《故乡》、《皇后大道东》、《首都》、《东方之珠》、《亚细亚的孤儿》等。这些作品从早期对个人精神家园的探讨,对时代对新旧家园冲击问题的探讨,再到后来远赴美国后,从1985起开始将此种主题上升到对民族文化心理根源的探讨,也就形成了罗大佑以后的寻根意义的音乐。其中1986年的《东方之珠》、1989年的《故乡》以及1991年后的《原乡》、《皇后大道东》、《首都》这三张被称为“中国三部曲”的唱片与单曲,都可看作是罗大佑寻根音乐的轨迹,特别是探讨移民问题的“中国三部曲”,从不同角度观照着华人世界以及最终不能回避的血脉相连的故土——中国,以文艺作品方式来对文化乡愁进行了深度的阐释。这其中,最能代表也最有意义的就是罗大佑给香港所写的《东方之珠》,该作品通过香港百年殖民地回归中国祖国怀抱这样时代大背景下,以其华人共同的文化心理情怀主题,再经过两岸三地格的明星的加盟演唱,一时成为孺皆知的名曲。

小河弯弯向南流

流到香江去看一看

东方之珠我的爱人

你的风采是否浪漫依然

月儿弯弯的海港

夜色深深灯火闪亮

东方之珠整夜未眠

守着沧海桑田变幻的诺言

让海风吹拂了五千年

每一滴泪珠仿佛都说出你的尊严

让海潮伴我来保佑你

请别忘记我永远不变黄色的脸

船儿弯弯入海港

回头望望沧海茫茫

东方之珠拥抱着我

让我温暖你那苍凉的胸膛

让海风吹拂了五千年

每一滴泪珠仿佛都说出你的尊严

让海潮伴我来保佑你

请别忘记我永远不变黄色的脸

“文化乡愁”的沧桑与归宿——解读罗大佑歌曲歌词《东方之珠》文 东方之珠 罗大佑 下载

《东方之珠》目前共有三个版本:一个是1981年罗大佑尚未成名时候,香港电视剧《前路》有一首主题曲《东方之珠》,甄妮主唱,作曲是顾嘉辉,作词是郑国江;一个是1986年罗大佑移居美国后,之间也有往来港台,由关正杰演唱的《东方之珠》,由罗大佑亲自作曲,作词依然是1981年版的作者郑国江;另一个是目前最为传唱的版本,由罗大佑亲自作曲作词,并经过1997年香港回归时期港台群星演唱,以及刘德华和那英在中国大陆央视春晚中唱响,一时成为那些年满街回荡的经典作品。

《东方之珠》从最初的版本到最后的版本,历经多年,其所产生的时代社会背景,主要是在于1984年底中国和英国正式签订《中英联合声明》、宣布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5101015/244064.html

更多阅读

浅析小学英语教学中文化意识的渗透与培养 意识形态渗透

浅析小学英语教学中文化意识的渗透与培养张允梅 的工作室浅析小学英语教学中文意识渗透培养论文关键词:英语教学 文化意识 渗透 培养论文摘要: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文化是语言所承载的内容,两者关系十分密切。事实上,不了解一个民

解读《我要复仇》电影语言 韩国电影我要复仇下载

解读《我要复仇》电影语言网上很多人说本片色调是绿色,我觉得没有固定的主色调。对于聋哑男而言染成绿色的头发,工作在绿色油漆的传统工厂,以绿色象征生活之希望,他可以以工作赚钱,钱不多但至少有希望。聋哑男工作被辞,陷入绑架、被骗、

声明:《“文化乡愁”的沧桑与归宿——解读罗大佑歌曲歌词《东方之珠》文 东方之珠 罗大佑 下载》为网友天下风云出我辈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