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枪炮、病菌与钢铁——人类社会的命运》[美] 贾雷德·戴蒙德
Guns, Germs and Steel: The Fates of Human Societies, JaredDiamond
为什么是欧亚大陆人征服、赶走或大批杀死印第安人、澳大利亚人和非洲人,而不是相反?为什么么小麦和
玉米、牛和猪以及现代世界的其他一些“不了起的”作物和牲畜出现在这些特定地区,而不是其他地区?《
枪炮、病菌与钢铁》的作者,演化生物学家贾雷德.戴蒙德认为地理禀赋的不同决定了各个大洲发展的不同
。不同民族的历史遵循不同的道路前进,其原因是民族环境尤其是地理环境的差异,而不是民族自身在生物
学上的差异。
作者认为欧洲文明的霸权建构的三大优势是:钢铁,病菌,枪炮。(在欧洲人的征服史上,是关于枪炮与钢
铁的作用众所周知,而细菌的作用则是让人耳目一新)。而这些无不与农业息息相关。农业是文明之母,但
是早期农业的发展太多受限于各大陆先天地理环境。所以作者通过历史与数据证明四点因素决定了各大文明
的竞争优劣:首先是各大陆在可以用作驯化的起始物种的野生动植物品种方面的差异;其次影响大陆之内传
播和迁移速度,第三点则是各大陆之间影响传播和迁移的速度,最后则是各大陆之间在面积和人口总数方面
的差异。因为欧亚大陆在这四个方面明显高于其他大陆,所以农业最为发达,也为欧洲人扫荡世界铺平了道
路。
作为一个西方人,作者已经较好地解释了西方人关心的一系列重大历史问题。但作为中国人,我一直很关心
为什么是欧洲人,而不是亚洲人特别是中国人呢?为什么在世界历史中长期占据领先地位的中华帝国却在最
近几百年时间轰然让位与西方?为什么是欧洲人发现了美洲而不是中国人? 因为从本书的观点来说,中国
拥有无可置疑的有利条件。粮食生产的出现似乎同在新月沃地一样早;从华北到华南,从沿海地区到西藏高
原的向山地区的生态多样性,产生了一批不同的作物、动物和技术;幅员广阔,物产丰富,养活了这一地区
世界上最多的人口;以及一个不像新月沃地那样干旱或生态脆弱的环境,使中国在将近一万年之后仍能维持
高产的集约农业,虽然它的环境问题日益增多,而且比欧洲西部严重。这些有利条件和领先优势使得中世纪
的中国在技术上领先世界。中国一长串重大的技术第一包括铸铁、罗盘、火药、纸、印刷术以及前面提到过
的其他许多发明。它在政治权力、航海和海上管制方面也曾在世界上领先。
作者也许也认为中国是一个颇为尴尬和头痛的反例,因此在后记里用很大篇幅来解释,认为这些环境因素以
及中国内部地理上的相对四通八达使得中国在初始获得有利条件,但是随着地理的统一在政治上表现为经常
性的稳定,进而带来内部的集权以及对外在世界的漠视。中国古代统治者一言可以兴邦,亦可亡国。最具体
的例证就是郑和的西洋探索,在皇帝的一个决定下就被停止,而哥伦布则可以在分裂的欧洲找到不同的国王
来支持他的冒险,在地理大发现时代,帝王一个偶然而不可逆转的决定就让本来在航海处于上风中国走向后
退与封闭。 作者进而认为地理上的四通八 达对技术的发展既有积极的影响,也有消极的影响。因此,从长
远来看,在地理便利程度不太高也不太低而是中等适度的地区,技术可能发展得最快。中国、欧洲,可能还
有印度次大陆的过去1000多年的技术发展过程便是例子,它分别表明了高、中、低3种不同程度的地理便利
条件所产生的实际效果。
我觉得解释非常牵强(作者还不如大方地承认这是个特例),如果如此一个大国的衰落只是源于一个偶然的
因素,那么作者“地理决定论”(虽然作者不承认这个标签)就不成立了。而且中国不是只落后一次,而是
反复被打败(蒙古人、满足人、西方列强等),我总觉得作者遗漏了其他什么重要的因素。
我觉得是文化因素(以及由此产生的政治经济制度)——当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文化因素变得越来越
重要,甚至逐步超过地理和自然环境的影响。这些文化特质与环境无关,而且在开始时也几乎没有什么重要
的意义,但它们可能逐步形成有影响的历久不衰的文化特点。比如中国对历史产生深期影响的儒家哲学和文
化保守主义。这也是我不太认同作者认为在因特网和物流很发达的现代社会里地理决定论仍然适用(“这些
所谓的新规则不过是旧规则的改头换面而已”)的原因。我觉得本书适合回答古代和近代的历时问题,而对
现代和将来可能就无能为力了。
中国文化中最重要的一点是缺少逻辑思维方式。现代科学直接源于逻辑科学,这直接导致了中国人在现代科
学中的落后。再加上我们的文化历来对商人的不信任和歧视与贬低, 也使得商人行为对经济流动与需求刺激
的作用小得几乎可以忽略不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