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中大熊猫”白鲟濒临灭绝
白鲟,也叫中华匙吻鲟,属匙吻鲟科的亚种。匙吻鲟科鱼类最早出现于白垩纪(距今一亿多年),现今存活的匙吻鲟科鱼类仅有两属的两种,一种就是白鲟,生活在亚洲的长江;另一种就是匙吻鲟,生活在北美洲的密西西比河。
1988年,白鲟被列入首批国家重点保护的水生野生动物名录,等级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在1996年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颁布的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中,白鲟保护级别被列为极危种(CR)。
据报道,最后一次目击到野生白鲟是在2003年1月24日。在2006年到2008年间,为了保护和进一步研究白鲟,科学家们在扬子江流域设置了4762根鱼线、111个鱼钩、950个漂流网,试图捕获白鲟。最终却一无所获。这一失败引起了许多科学家担心,野生白鲟已经灭绝。
白鲟素有“长江活化石”、“水中大熊猫”之称,足见其珍稀程度。
白鲟为多年生鱼类,是长江大型鱼类之一。因其生性凶猛,生长迅速,极少受到其它种类的捕食,是生态系统中的顶极物种,往往寿命较长,个体也可以长得很大。近代中国动物学家秉志先生曾记录有一尾白鲟体长达7米左右,体重达700多公斤,是我国淡水鱼类中的最大个体记录。
白鲟曾经是长江沿岸重要的渔业资源。“上世纪70年代白鲟数量还很多,后来明显减少,现在几乎看不见了。”宜宾市水产渔政局局长穆天荣介绍说。在他记忆里,上世纪70年代时,每年白鲟捕捞量在5吨左右,鱼子被卖到国外去做鱼子酱赚取外汇。“鱼肉用板车拖到街上去卖,像卖豆腐一样,要多少,就切一块给你,也不用称。”
白鲟数量锐减,直至极度濒危,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人类活动对其栖息地的侵占和破坏,导致其失去了生存空间和生存条件。
白鲟产卵场分布于金沙江下游和重庆以上的长江干流,四川省屏山县至泸州市江段为其主要的产卵场所。成熟个体在繁殖季节前有上溯洄游的习性。幼鱼在长江中下游及河口区索饵肥育。白鲟春季繁殖,产卵季节为3月下旬至5月上旬。
1981年葛洲坝截流,葛洲坝大坝把白鲟种群分割为二,白鲟生存地集中在长江上游,葛洲坝以下也有少量分布。葛洲坝大坝的修建,是导致白鲟数量迅速减少的原因之一。
据长江水产所研究员、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物种生存委员会鲟鱼专家组成员危起伟博士介绍,有些白鲟是饿死的。白鲟是肉食类鱼,如山里的老虎一般,以其它鱼类为生,如果长江上游饵料不够,可以迁徙到下游去觅食。但是,“大坝将下游的路截断后,食物减少,白鲟存活率降低。再加上栖息地面积缩小、种群数量和幼鱼补充量减少,白鲟生存现状日益恶化。”
为了弥补水电开发对长江珍稀特有鱼类造成的影响,保护白鲟、达氏鲟等珍稀物种,国家建立了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对这些珍贵物种的产卵场、栖息地进行保护。
来自省水产局2002年《长江上游宜宾-泸州段珍稀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综合考察报告》显示,葛洲坝截流后,白鲟的产卵场一度迁往上游,向宜宾县安边镇、屏山县冒水乡江段转 移。比较集中在屏山县江段,翠屏区南广镇至南溪县江段也有一定规模的产卵场分布。
但是,白鲟在长江上游的这块栖息地也没有保住,首当其冲的就是其产卵场。2005年,金沙江梯级水电开发一期工程的溪洛渡、向家坝水利枢纽陆续开工建设,拦河筑坝。向家坝地处白鲟主要产卵场屏山—安边江段上。“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被迫为水电开发让路,面积大大缩减。而在长江上游,更多的水电站和水利枢纽还在不断规划和开工建设中,梯级水电开发,将使得长江上游成为一座座大坝阻断的水库。
现在,重庆三峡库区库尾至宜宾的这一江段,已是长江上游干流唯一的自然江段,也是长江上游干流能够维系众多鱼类种群及其生境的仅存江段,也是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种群赖以生存繁衍的最后场所。
可是,目前,重庆市正在极力推动小南海水电站的上马,并为此申请再次缩小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这将会导致白鲟失去其最后一片栖息地,彻底面临绝境。根据调查统计,小南海工程建成后,水库将淹没7处原有的珍稀特有鱼类产卵场,导致这7处产卵场彻底丧失功能。淹没区的静水环境也导致喜欢流水鱼类的生境范围缩小,栖息地进一步破碎化。小南海大坝将成为一道巨大的物理屏障,阻隔鱼类在大坝上下游江段间的洄游和交流,使许多珍稀特有鱼类难以完成生活史,将加剧这些物种的濒危程度,甚至导致其灭绝。
环境保护组织呼吁,请大家关注“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际级自然保护区”的命运,为多种长江珍稀特有鱼类保住其最后的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