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认为,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太虚之初,廓然无象,天地未开,混沌未分,阴阳无形,动静无始,元气混而归一”。其形无可名,古人将此名为“无极”,并以一个空圈象形之,来说明无极的含义是:空空洞洞、混混沌沌、无色无相、无声无臭、无端无形,无一物而包万物。
所谓无一物而包万物的意思就是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万物之理已寓其内,即古人谓“象数未形理已具,未有天地之先,毕竟先有此理”。无极的本质特征是“静”,即内外俱静。
古人又认为“太极生于无极”,“太极本无极,自无而有,生化肇基,化生于一,是名太极”。
太极的含义是:由无极而现有极,遂太极生焉;“虽无形声而几朕已兆,阴阳虽未分而分之机已动”。太极的本质特征是:静极生动,外静内动,静中有动。
太极动静而阴阳分,动静便是阴阳,阴阳便是太极。所以古人认为:“化生已兆,必分阴阳,阴阳既合,必有发生”。太极分开来,只是一阴一阳,阴阳分而天地立;阴根于阳,阳根于阴,阴阳相合,万物化生。根据这一思想,古人在无极的空圈内画了一对动静旋转开合对称的黑白鱼,分别代表阴阳二气,黑者为阴仪,白者为阳仪,;黑中含一白点为阴中有阳,白中含一黑点为阳中有阴,以此来说明阴阳开合旋转互为其根、互相调剂而滋生万物的交合之理。这就是相传至今的太极图。其本质特征是:阴阳互济,动静相兼。
麦田圈中的八卦图
麦田圈中的太极图
太极生两仪,是宇宙根本力量的第一变。在这一变完成以后,就产生了一个一级的“阴”和一级的“阳”。然而这两个一级的“阴”和“阳”内部仍然存在阴阳的力量的作用,还是会继续演变。这样的结果,一级的“阴”就产生了“阴中之阴”——太阴和“阴中之阳”——少阳;一级的“阳”就产生了“阳中之阴”——少阴和“阳中之阳”——太阳。太阴、少阳、少阴、太阳是第二级的阴阳组合,统称为“四象”。这个过程就叫做“两仪生四象”。四象是第二级的基本元素。
四象(或作四相)是指地火水风,两仪生四象,两仪指的是阴阳,而阴阳衍生出地火水风。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青龙、白虎、朱雀、玄武,是四象的代表物,青龙代表木,白虎代表金,朱雀代表火,玄武代表水,它们也分别代表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在二十八宿中,四象用来划分天上的星星,也称四神、四灵。春秋易传的天文阴阳学说中,是指四季天然气象,分别称为少阳,太阳,少阴,太阴。中国传统方位是以南方在上方,和现代以北方在上方不同,所以描述四象方位,又会说左青龙(东)、右白虎(西)、前朱雀(南)、后玄武(北)来表示,并与五行学在方位(东木西金,北水南火)上相呼应。
我国古代的四象是:
阳中之阳(太阳)(11)——火[朱雀(前)(南)(赤)]
阳中之阴(少阴)(01)——金[白虎(右)(西)(白)]
阴中之阳(少阳)(10)——木[青龙(左)(东)(青)]
阴中之阴(太阴)(00)——水[玄武(后)(北)(黑)]
介于四象之间的中间状态——土[(中)(黄)]
金,水,木,火,土就是我国传统上常说的“五行”。
金有肃杀收敛之性,金聚。
水有寒凉滋润之性,水下。
木有生长发育之性,木散。
火有炎热向上之性,火上。
土有和平存实之性,土平。
计算机模型中四象对应二进制(二进制自右而左低位向高位,对应八卦自下而上低位向高位):
太阳(11),少阴(01),少阳(10),太阴(00)
四方与五行(以古代南方在上为例):
火
木 土 金
水
南
东 中 西
北
【注】关于玄武:
玄武是一种由龟和蛇组合成的一种灵物。玄武的本意就是玄冥,武、冥古音是相通的。玄,是黑的意思;冥,就是阴的意思。玄冥起初是对龟卜的形容:龟背是黑色的,龟卜就是请龟到冥间去诣问袓先,将答案带回来,以卜兆的形式显给世人。因此,最早的玄武就是乌龟。
五行: 金 木 水 火 土
五色: 白 青 黑 赤 黄
五位: 西 东 北 南 中
五时: 秋 春 冬 夏 长夏
五气: 燥 风 寒 热 湿
五味: 辛 酸 咸 苦 甘
五脏: 肺 肝 肾 心 脾
五贼: 怒 喜 哀 乐 欲
五窍: 鼻 目 耳 舌 口
五志: 魄 魂 志 神 意
五行其实从本质上说,还是阴阳二气的演变和作用。前面已经说过了参见博文五行的理论基础与真实本质五行即阴阳之质,阴阳即五行之气。
在产生了四象的基础上,由于阴阳力量的继续作用,又生成了新的阴阳组合。
太阳(11)分解为:
太阳之阳——“乾”(111)
太阳之阴——“兑”(011)
少阴(01)分解为:
少阴之阳——“离” (101)
少阴之阴——“震”(001)
少阳(10)分解为:
少阳之阳——“巽”(110)
少阳之阴——“坎”(010)
太阴(00)分解为:
太阴之阳——“艮”(100)
太阴之阴——“坤”(000)
【注】巽(xun,四声);艮(gen,四声)
乾、兑、离、震、巽、坎、艮、坤是第三级的阴阳组合,统称为“八卦”。这个过程则称为“四象生八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