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隋风云(上部)·蒙曼
【主讲人简介】
蒙曼,北京大学历史学博士,中央民族大学历史系副教授。研究方向为隋唐五代政治、军事史与中国古代妇女史。出版《唐代北衙禁军制度研究》、《中国社会通史?隋唐五代卷》(合著)。发表《开天政局中的唐元功臣集团》、《唐玄宗朝北衙禁军准内廷体制的形成及其影响》、《唐代长安的公主宅第》、《唐朝军事系统中的朝鲜半岛徙民》、《延客与惑君——兼谈唐诗中胡姬的形象塑造》等多篇论文。
【内容简介】
在中国古代的历史上,秦朝是第一个短命的统一王朝。继秦之后,公元581年建立的隋朝,也二世而亡,成为又一个短命的统一王朝。尽管短命,隋朝却和秦朝一样,拥有非凡传奇的历史特性:统一、富强、文明与暴虐、造反、短命并存。它有昙花怒放、艳压群芳的不可一世,又有横征暴敛、民不聊生的混乱不堪。每一个场景它都不同寻常,每一个瞬间它都耐人寻味。富强、文明和暴虐、短命,无论我们想象力多么丰富,这几个词凑在一起是那么的不协调,但历史就这样发生了,发生在谜一般的大隋王朝。
短命、暴虐、造反固然是大隋王朝的历史特征,但是蒙曼老师认为,如果仅仅用这三个词来概括隋朝,这是非常不中肯的。关于隋朝,蒙曼老师认为还有三个词不能忽略,那就是统一、富强和文明。那么这就带来一个问题,一个暴虐短命的王朝,哪来的富强和文明呢?这三个词该如何解释呢?
隋朝是一个充满矛盾的王朝,它一方面暴虐无度、民不聊生,但另一方面富强文明、臣服天下。一个王朝为什么会有如此不同的两面呢?是不是源于隋朝的两位皇帝,文帝和炀帝呢?在这两位皇帝身上,我们能找到答案吗?
在隋朝的两位皇帝身上,隋炀帝的名声远远差于隋文帝。人们对隋文帝的评价,除了得国不正之外,其他还是比较中肯的,但对隋炀帝的评价就不客气了。而蒙曼老师认为其实隋炀帝在勤俭和爱民方面不如隋文帝,但是在勤政方面一点也不输隋文帝。隋炀帝也堪称勤政的皇帝,这是怎么回事呢?
中央民族大学历史系蒙曼副教授带领我们关注大隋王朝的历史风云,寻找大隋王朝勃兴速亡的深层答案。敬请关注系列节目《大隋风云》。
大隋风云(上部)第一集·流星王朝·2011年5月14日
视频地址:http://kejiao.cntv.cn/bjjt/classpage/video/20110514/100392.shtml
(在中国古代的历史上,秦朝是第一个短命的统一王朝。继秦之后,公元581年建立的隋朝,也二世而亡,成为又一个短命的统一王朝。尽管短命,隋朝却和秦朝一样,拥有非凡传奇的历史特性:统一、富强、文明与暴虐、造反、短命并存。它有昙花怒放、艳压群芳的不可一世,又有横征暴敛、民不聊生的混乱不堪。每一个场景它都不同寻常,每一个瞬间它都耐人寻味。富强、文明和暴虐、短命,无论我们想象力多么丰富,这几个词凑在一起是那么的不协调,但历史就这样发生了,发生在谜一般的大隋王朝。中央民族大学历史系蒙曼副教授带领我们关注大隋王朝的历史风云,寻找大隋王朝勃兴速亡的深层答案。敬请关注系列节目《大隋风云》第一集《流星王朝》。)
隋朝,有三个关键词:短命,一共38年,其实只是两代皇帝,隋文帝,隋炀帝,可以与秦比;暴虐,隋炀帝靠着杀父亲当上皇帝,唐太宗不也是吗?问题是,治国上隋炀帝也暴虐,十三年,修了长城,建了东都,修了运河,游了江南,真是国无宁日,民无宁时,甚至只得让妇女去服役了,甚至有人人工致残,不愿意前往服役,只能引起造反;造反,群雄竞起,像秦琼等都是百姓耳熟能详的英雄。天下大乱,造反有理,这是当时的主题。
(短命、暴虐、造反固然是大隋王朝的历史特征,但是蒙曼老师认为,如果仅仅用这三个词来概括隋朝,这是非常不中肯的。关于隋朝,蒙曼老师认为还有三个词不能忽略,那就是统一、富强和文明。那么这就带来一个问题,一个暴虐短命的王朝,哪来的富强和文明呢?这三个词该如何解释呢?)
另外有三个词:统一、富强与文明。
统一是隋朝最伟大的贡献之一,与秦始皇统一中国一样,甚至更难得与不容易。秦是灭了六国统一的,隋朝是平定江南,秦灭的六国,所谓战国七雄都是华夏文明,这是华夏的大统一,隋朝是把少数民族政权都统 一的大团结。像匈奴、鲜卑等,这才是真正统一多民族国家,是今天国家形态的基础。这更难得,在广度与深度上更突出。
二是富强,至少有经济富,军事强。经济富,隋朝经济状况,隋朝人口接近五千万,差不多接近西汉后期的数字。要看先前,西汉后开始人口走下坡路,直逼西晋,1600万。天下大乱,人口剧减。许多人成了依附人口。隋让人口回到了接近五千万,无论怎样都是进步。粮食上,耕者有其田,交税多,税收有保障了。当时储备量大,六大国家粮食库,河南巩县粮窖三千口,每个储备八千石。唐太宗李世民曾感慨说,“计天下储积,得供五六十年”。可以吃五六十年,这相当大。这是中国古往今来储粮最大的时代。再说军事强,府兵制,农忙时种田,有事时出兵打仗。立功了可以得到优惠政策,可以分更多的田,士兵有了激励机制,他们都勇敢。隋前,东亚霸主是蒙古的突厥。北齐北周常打,互相讨好突厥。“我在南两儿常孝顺,何患贫也?”这里指的是北齐北周的两个皇帝。隋统一后,情况变化了,关系颠倒了。隋强了,突厥分了两部,后来投降了。东突厥的启民可汗来跪迎隋炀帝。启民可汗建议改穿汉衣,要正式做臣子,这一来,隋炀帝乐了,但最终没有接受。西突厥也带领群臣来臣服了。北方威胁彻底消除了。唐太宗曾有光荣称号叫天可汗,这不是从他开始的,皇帝有这个称号恰恰是从隋开始的。给隋文帝上的尊号,叫圣人可汗,一个意思。这不意味着军事强吗?
文明上,中原重武轻文,许多统治者曾蔑视文明,对国家发展不利,隋帝也是军人出身,难能可贵的是二位都认识马上打天下不能马上治天下,得文治。统一战争结束后,颁布“武力之子,俱可学文。人间甲仗,悉皆除毁。有功之臣,降情文艺,家门子侄,各守一经,令海内翕然,高山仰止”。文化上的成就是开创科举制。虽然科举当时不完备,凭借文化素质来赢得自己的地位,一出现就显示出极强的生命力。科举制一直实行到清,这是对全世界的贡献。文化上还有突出成就是三省六部制。精髓就是三省间分权与制衡,皇权提高了。宰相集体负责制建立起来了。这是古代行政体制的伟大变革。修补一直用到清末,成了万世之良法。
隋文帝隋炀帝名声都不大,隋文帝一是擅长欺负自家女人,越翼说过,“古来得天下之易,未有如隋文帝者,以妇翁之亲。安坐而登帝位……窃人之国,而戕其子孙至无遗类,此其残忍殆毒,岂复稍有人心!”以皇太后的身份轻易篡了北周,变成了隋朝,得于孤儿寡母之手,不算本事,得国不正。第二个印象是怕老婆。怕极了独孤皇后,废了太子,改立杨广为太子,就是隋炀帝。这导致了传位错误。
隋炀帝更是荒唐。一是奢侈,为了下江南,修运河,动用几百万人工,死人无数。让国家损失那么多人。二是凶残,三次发动对高勾丽战争,引起人民反抗。认为是天下人太多,杀多了不会造反,三人偷一只瓜,都处死。三是荒淫,父亲还没死,就强奸父亲的妃子。广选美女。谥号为炀,这是最坏的谥号:“好内远礼曰炀,去礼远众曰炀,逆天虐民曰炀。”坏事做绝,是真的如此吗?
(隋朝是一个充满矛盾的王朝,它一方面暴虐无度、民不聊生,但另一方面富强文明、臣服天下。一个王朝为什么会有如此不同的两面呢?是不是源于隋朝的两位皇帝,文帝和炀帝呢?在这两位皇帝身上,我们能找到答案吗?)
隋文帝应该是励精之主,三个好处;一是勤政;二是节俭;三是爱民。勤政上,唐初宰相萧瑀说他“克己复礼,勤劳思政,每一坐朝,或至日昃。五品以上,引之论事。宿卫之人,传餐而食。虽非性体仁明,亦大有励精之主也。”他把五品以上官员都叫来议论政治,要办这么多事,所以他特别忙,忙到吃不上饭,只好边吃边办公。唐大臣不会给他吹,应该他勤政是公认的。再说节俭,这也出名,清朝皇帝一般评价高,吃饭每次能吃几十道,隋文帝只吃一件荤菜,车修修补补,不肯换。对自己严格,对下臣也是同样要求。一个刺史去进贡,干姜,为了好运输,做了许多布袋子,隋文帝一看,生气,骂了这个官员。第二年,送香料,怕走味,做了许多毡袋子,更贵,隋文帝更生气,打了一顿。明白了,不是嫌不好,而是过于奢侈了。他在生活上绝对不劳民伤财,这在百废待兴时何等重要?爱民上,一年关中大旱,领着百姓去洛阳,就食,路远人多,百姓队伍与卫队混到了一起。驱逐百姓,隋文帝认为不能这样,主动闪开路,让百姓先走。一个封建帝王能做到这样,百姓相当感动。
(在隋朝的两位皇帝身上,隋炀帝的名声远远差于隋文帝。人们对隋文帝的评价,除了得国不正之外,其他还是比较中肯的,但对隋炀帝的评价就不客气了。而蒙曼老师认为其实隋炀帝在勤俭和爱民方面不如隋文帝,但是在勤政方面一点也不输隋文帝。隋炀帝也堪称勤政的皇帝,这是怎么回事呢?)
隋炀帝勤政上,两京呆的时间不及执政时间一半,其余时间巡游去了,这不是劳民伤财吗?他去可不是去山清水秀处,有些是像西部,从青海过去去河西走廊,海拔在四千米以上,他选择走山谷,大斗拔谷,海拔在三千米以上,天气反常,不光是天气,路也不好走,窄处只能一人通过。得走过去。他带着妃嫔带着卫队许多人,深夜可不好受,抱团取暖。事实上,古代历史上,皇帝徒步穿越,恐怕也仅此一例,到玉门关,春风不度玉门关哪。那么遥远,他都过去了。这是古代皇帝走得最远的。他往这样的地方去想干什么呀?开疆拓土,开辟了四个郡,鄯善郡等,全部统一青海正是这时。这样的风险不是勤政吗?
两人应该把国家治理得井井有条呀,为什么二世而亡呢?亲征高勾丽,就陷入混乱中,甚至最为亲信的官员军队都反了。四海沸腾了。三年间,大隋就土崩瓦解了。隋炀帝也成了独夫民贼了。最亲信的军官发动政变,用白绫结束了他的生命。草草埋葬在江苏。“入郭登桥出郭船,红楼日日柳年年。君王忍把平陈业,只搏雷塘数亩田。”这样的结局,这样的评价这样的功业形成巨大的反差。恐怕正是他的魅力所在。隋朝像流星一样,瞬间璀璨,瞬间陨落,引发人们思考,原因在哪里呀?他们到底做错了什么?唐代就在思考。他们的反思更深沉。隋朝的反面教材太突出了,就在这之后,出现了生机勃勃冲上巅峰的唐。隋给唐做了什么铺垫呢?今天能从中得到什么收获启迪呢?我们一起来了解大隋王朝。
大隋风云(上部)第二集·杨坚出世·2011年5月15日
视频地址:http://kejiao.cntv.cn/bjjt/classpage/video/20110515/100376.shtml
(杨坚,大隋王朝的开国皇帝,在他二十五年的皇帝生涯中,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辉煌:他成功地结束了长达数百年的南北分裂局面,建立了一个多民族融合的辽阔帝国;他开创了先进的选官制度,给了平民百姓一个上升的通道;他发展经济,让国家拥有了几十年吃不完用不尽的粮食储备。凡此种种,都把杨坚这位皇帝装点得格外耀眼。面对这样一个伟大的君主,人们不禁会好奇,杨坚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有什么不同寻常的经历?为什么在他身上会出现那么多奇迹?中央民族大学历史系蒙曼副教授做客《百家讲坛》为您讲述系列节目《大隋风云》第二集《杨坚出世》。)
杨坚是弘农杨氏后裔,那是名门望族,出过杨震,号称关西孔子。是文化传家。尽信书不如无书。这种事恐怕是假的。有两个证据。一是,他的爸爸杨忠,而他的曾祖父也是杨忠,要知道取名的学问。中国人讲究不能触犯名讳。他们那个年代更是讲究得严格。有学问得背家谱。见到别人都不能冒犯名讳。更何况自己家?如果真是,父亲不会是杨忠。他妈妈叫吕苦桃,劳动妇女一个。这是小门小户。后来当了皇帝,接舅舅到长安来。杨坚见到舅舅,想起妈妈,舅舅反而当着大臣面说,种末定不可偷,大似苦桃姐。这话粗,搞得杨坚没面子。可见妈妈教育环境不好呀。这时最讲究门第,如果他们家高贵,不会跟这样的人结亲。
那么到底是哪儿?有真正名字记载的祖先,是一个投靠了鲜卑的军人。武川镇有今天内蒙的地方。这是北魏的地,敌人是柔然,一直不停骚扰他。北魏都早在平城,今大同,紧靠草原,为了不受骚扰,设了六个军镇,武川是其中之一。所以,到那儿去的都是鲜卑贵族,也有汉人豪强。政治前景高。杨坚家祖先在这儿生活。但是,后来,一件大事发生了,改变了六镇北魏甚至中国的命运。更改为了他的命运。六镇523年起义,推翻了北魏。孝文帝汉化,有野心,有雄心,不想像其他游牧政权一样,他想建立一个稳定的政权,想在中原扎下根。一起商量,觉得只能汉化。推行了汉化改革,学习汉人的先进经验。要求推动民族融合。孝文帝迁都到河南洛阳。这是非常伟大的,加大了文明进程,却也为六镇起义埋下了种子,触动军人的利益。这些人本离首都近,一迁,这六个离首都远了,变成边镇了,地位没那么重要了。将士地位降低了。他们的生活方式也不入汉化贵族的法眼了。吃苦升不了官,被人瞧不起,一落千丈。怨气,怨北魏中央;袍泽气,军人间的哥们义气。现在是好兄弟,分什么彼此,内部凝聚力强了,军人都各自把生活的军镇看成了第二故乡。离中央就越来越远了,起义就这样爆发了。
这场变故一下子改变了杨坚家的命运。杨忠的命运是直接改变的。离开了武川镇,在山东娶了吕氏为妻。他想在山东开始新生活。但是生活没这样想。他不久到江南梁朝的领土上去了。因为当时,梁朝想趁火打劫,打山东,抓了不少俘虏,杨忠就在其中,一看是军人材料,编入了梁军中,一干五年,并被提为军官。
梁想插手北魏政权,派七千人护送北魏王子,想借此建立傀儡政权。杨忠在七千人中。回到洛阳中,如果真建立了傀儡政权,他会是功臣了。可是这个傀儡政权不久,被少数民族军队灭了,后来,他好不容易又成了独孤信的俘虏。两人有共同处,都是武川镇人。杨忠投靠独孤信,成了心腹。跟着他继续流浪,到关中到荆州到江南。一直在漂泊。
就在这过程中,北魏分东魏西魏,两边各有皇帝,真正掌门是军人,一是宇文泰,一是高欢。各地武川人纷纷进据了关中,杨忠也与独孤信来到关中,投于宇文泰门下。西魏的主政者,少军事人才,杨忠的经验突出,宇文泰也赏识他,赐他姓普六茹氏。不要小看这个赐姓,说明西魏统治者把他看作自己人,这时他三十一岁。早年坎坷,但这时开始终于步入快车道。西魏设立了八柱国十二大将军。杨忠成其一。这重要吗?太重要。当时军政合一,这将军也是国家领导核心。是关中的社会最高层。处于社会顶端了。以武川镇为班底,文武合一想到通婚的,这在历史上重要到西魏北周隋唐皇帝始祖都出自这个集团。这叫关陇贵族集团了。他入了这个,叫发迹。
这时,他最缺少的是子嗣。老天有时也愿意锦上添花,长子也就是隋朝开创者杨坚。“高祖以大统七年,六月癸丑夜,生于冯翊般若寺,紫气充庭神光满室,有尼来自河东,谓皇妣曰,此儿所从来甚异,不可于俗间处之。尼将高祖舍于别馆,躬自抚养,额上有五柱入顶,目光外射,有文在手曰,王。”(《隋书·高祖本纪》)这段故事有三个层次,一是紫气充庭,这种听得多了,帝王神话;二是有尼来说,主体是真的,杨坚生在寺院中,有尼姑智仙养大他,是在寺院里。与佛渊源深。杨忠怎么把儿子交寺庙养呢?一是信佛,二是太爱他了。儿子出生时他三十岁了,老来得子,唯恐养不活,就托佛祖来佑吧,得找代言人,尼姑。杨忠是将军,划出一部分房来建寺。三是为人龙颔,额上有五柱入顶,这一部分半真半假,说有五根骨头露出来,假。但手上纹,凭想象力。目光外射是真的,眼睛炯炯有神,杨忠高大威猛,如果遗传给儿子,再加上眼睛有神,可能是有魅力。
(要说杨坚,首先从他的爸爸杨忠说起,杨忠在而立之年完成了一次重要的身份确立,成为八柱国十二大将军之一。八柱国十二大将军是西魏政府军事系统的最高统帅,也是国家的最高官职,掌握国家的军政大权。这二十个家族地位至关重要,北周、隋、唐三代皇帝的祖先都出身于此。那么这么一个重要的改变,会给杨坚带来什么呢?杨坚出生时,他的父亲杨忠已经完成了重要的身份改变,成为八柱国十二大将军之一。照常来说,杨坚应该是一个典型的官二代、二世祖的形象,但他却出乎人们的意料,完全没有人们想象的二世祖的任何特点。这就让人不解了,杨坚为什么会形成这样的性格呢?)
杨坚还真不是二世祖,从小就显得老成持重,一是为人清心寡欲,成年后跟人讲,从小在寺庙里长大,爱听钟声。他有清净庄严感。二是为人不苟言笑,“虽至亲昵,不敢狎也”,不敢随便跟他开玩笑。有两个原因:一是大环境不给他机会当二世祖,西魏不如东魏强,以黄河为界,东边东魏,经济发达区,西边是西魏界,军事上,都以六镇为将士,同样班底,一个占的是北魏的核心区,大多将士跑到了东边。最初不足三千人,这样的班底不如人。当时,两个政权隔黄河相望,一结冰,东魏常来打西魏,派兵来沿河防守,既防兵又防冰,靠河水来阻止进攻。西魏不占优势,领导人就天天想着怎么样救亡图存。这种情况下,不允许这些二代堕落。越是将军儿子越要劳其筋骨。二是教育环境特别严格,他受的教育,一是先前的尼姑教育,后来是官方教育。尼姑是智仙,她游走权门,可以看出她是有想法的人,政治敏感。给杨坚取小名那罗延。这是梵文音译,金刚力士意思。这个名字就可以看出她对当时时局清醒,她知道教育的目标是子承父业,得当将军。另外,七岁时,智仙曾跟他说,“儿当大贵,从东国来,佛法当灭”,当时末世论流行,她担心佛会遭受厄运。后来太学教育,这是社会化,得积累政治经验。西魏兴太学,是因为宇文泰有见识,只凭武力不能统治,只得办理教育。杨坚去入学,教育重要了,他学习了大量儒家经典,这是智力资本。他迅速成了同学的领袖。这是第一张关系网。后来夺天下,同学帮了大忙。
大隋风云(上部)第三集·坎坷仕途·2011年5月16日
视频地址:http://kejiao.cntv.cn/bjjt/classpage/video/20110516/100762.shtml
(中央民族大学历史系蒙曼副教授做客《百家讲坛》,为您讲述系列节目《大隋风云》第三集《坎坷仕途》。杨坚步入仕途的第二年,又迎来了人生中的一件大事,他父亲杨忠的老长官独孤信看中了他,决定把自己的小女儿独孤伽罗嫁给他。独孤信可是西魏的八柱国之一,地位比杨忠还高,有这样的一个岳父做靠山,杨坚的背景就更硬了。可以想象,杨坚的仕途应该是一帆风顺,步步高升。但非常遗憾的是,此时中国刚刚经历了一次重大的政治变故,西魏政权被北周取代,江山易主,权臣更迭。)
宇文泰是权臣,535年掌权,立下汗马功劳,556年去世了。西魏的江山是他打下的,当然希望儿子接班,可是放眼一看,儿子都年轻。怕他们不服众,想只好把儿子托付给侄子宇文护,希望能辅佐儿子。宇文护接受了,但是想,问题是他只是权臣,权力虽大也不过是臣,想让儿子接班为权臣,觉得言不正名不顺,想不如把皇帝废了,辅佐弟弟当了皇帝,西魏就变成了北周,谁敢反对就是作乱。看似鲁莽,倒是直接。看出他有韬略。他想干什么呢?权臣嘛。这年年轻皇帝想吗?不想失去权力,两人间的斗争开始了。
这时,杨坚被任命为右小宫伯,是管皇宫宿卫的。靠近皇帝,升迁会快,但这个职位有尴尬处,直接领导是天官大冢宰,掌管他的是宇文护。杨坚就夹在皇帝与权臣中间了。杨坚接到任命就抽了一口冷气,宇文护想拉拢杨坚父子,因为杨忠是老臣,杨坚是新派,给他美差,让杨家父子感恩戴德,所以才安排这个职位给杨坚。这个交情,杨坚要不要领呢?一方面考虑宇文护炙手可热,但另一方面这毕竟是权臣,他杀了一批老臣,其中就有独孤信,这是他岳父,国一层家一层考虑,让他死心塌地地投靠还真下不了决心。
杨坚这时想杨忠在政治中久,不如问问他,杨忠说了一句最睿智的话:两姑之间难为妇,汝其勿往。别轻易投靠吧。从此杨坚决定装傻,接受任命,但不冷不热的样子。宇文护就开始恨他,给小鞋了。557年任命,八年后仍是这位置。同事许多平步青云了。难免失意。
(北周虽然取代了西魏,但是政权的基础没有变,统治班底也没有变。照理说,以杨家的显赫背景,在新朝应该照旧吃得开。但现实的就是如此残酷,八年原地踏步让杨坚难免有点心灰意冷,什么时候才能出现命运的转机呢?)
就在苦闷时,转机来了。565年,不得不换位置,终于进为大将军,出任随州刺史。这不是特别重要的地方。但能离开京城,他充满了梦想。但没想到没多久被召回。杨坚在随州还是有收获,收获一个朋友,一颗野心。朋友是庞晃,当时杨坚去任刺史,这儿隶属于襄州总管府,他去拜访上司宇文直,宇文直是宇文护的亲信。几天后,派下属回访一下,派的是庞晃,跟宇文直不一样,有胆略,命运不济,去了,一看杨坚,觉得这不是凡人,于是倾心结交。后来杨坚离开回京城时,要路过,庞晃又专程来饯行。两人一块喝酒,甚至喝到天亮,舌头都大了,喝到尽兴时,他附耳跟杨坚说:“公相貌非常,名在图菉,九五之日,幸愿不忘。”长得有非常人之表,肯定要当皇帝,别忘了我呀。这话是犯忌讳的话,杨坚一听,吓醒了一半,赶紧说,何妄言也?这时,外面一只公鸡喔喔啼叫。雄鸡报晓了。不免心中一动,跟庞晃讲,拿箭射一射,如果射死了,真是如此,到时持箭来见我,杨坚大笑,看来是天意呀,把贴身婢女送给了庞晃。
这不太正常,这可是要掉脑袋的事,刚刚二十多岁,庞晃怎么就看中他了呢?杨坚也不正常,敢听敢信?你是谁呀?有那么容易呀?两人都不太对。看当时的时代背景。这时,五胡十六国以来,王朝更迭特别频繁,像家常便饭一样,只要有本事,就可能当皇帝。对王朝的忠诚低。一旦不得意,就想造反。庞晃就想鼓动杨坚造反。是特别会看相?可能确实威猛,另一面更重要的是庞晃看中的是他的家世背景。他的家世背景是十二大将军之子,关陇贵族集团。基于身份做出的预言。杨坚也因为有这样的身份有这样的野心。一个敢说一个敢信了。
杨坚是带着憧憬回到长安的。宇文护专权给他泼了冷水。长安是他的天下,他还得受排斥,他还绝望。更倒霉的是父亲去世了,一下子没了靠山。杨坚频繁地与术士来往。当时有术士来和,神秘地说,有特异功能,听脚步声就知道是谁来。耳朵好,“公眼如曙星,无所不照,当王有天下”。以后一定会当皇帝。来和一安慰,心里舒服一点。
(事实上,现实的尴尬处境让杨坚如坐针毡,他不停地招术士算命,希望用这种比较虚幻的力量来安慰自己。杨坚的这种日子过了不久,北周又出现了一件大事,这件事情的出现彻底改变了杨坚的命运,那么北周到底出了什么事呢?)
北周武帝把宇文护杀了。
北周武帝是北周三任皇帝宇文邕,本是宇文泰第四个儿子,因为宇文泰杀了两个,他才有机会。前面说过,宇文护拥立了宇文觉,周闵帝,自己想当家,但是周闵帝不干,宇文护不耐烦,杀了他,又拥立了庶长子,史称周明帝,宇文护仍然想自己当家,没想到周明帝也不干,斗了三年,又毒死了。再看,看中了宇文邕,这是北周武帝。还是继续专权。
周武帝是智慧之人,不平凡在也想结束宇文护专权,但他懂得慢慢来。分两步走,一是韬光养晦,任由他专权,麻痹他,发诏令“大冢宰晋国公,亲则懿昆,任当元辅,自今诏诰及百司文书,并不得称公名。”宇文护是哥呀,国家首辅,因此所有官方文书不能真呼其名,这是给大臣最大荣耀。每次与周武帝相见,周武帝主动站起来说话。他还自己说,宫里是家人活动的地方,我见大哥说话,应该嘛。讨好,还不算,还讨好其家人,宇文护母亲做了北齐俘虏,三十五年,不容易放了回来,宇文护想补偿,被周武帝看在眼里,他非常恭敬,先拜见老伯母,比对自己母亲还亲。宇文护就慢慢放心了。一共忍了十二年。
这有两个好处,一是让宇文护放松了警惕,二是惯着宇文护,让他树敌,等到他戒心消失,周武帝要使第二招,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宇文直是他亲信,还是周武帝同胞弟弟。572年,因为打仗失利,被免了官,恨宇文护,改投了亲哥哥,周武帝决定动手。这一年,宇文护来朝时,北周皇帝周武帝去迎接他,然后一同拜见周武帝的母亲,他跟宇文护说:“太后春秋高,颇好饮酒,虽屡谏,未蒙垂纳,兄今入朝,愿更启请。”我母亲年纪大了,爱喝酒对身体不好,劝了许多,不听,您帮我劝一劝吧。宇文护说,我劝怎么会听呢?想好了,掏出一篇《酒诰》来,交给宇文护,你就对着她读就好了。让她惭愧。宇文护一听,照做了。他坐在椅子上,周武帝站在旁边侍立,宇文护照着念,没念几个字,周武帝拿起东西砸他脑袋,砸倒在地上。没死,挣扎。周武帝着急,砍,宇文护平时专横惯了,太监都怕他,砍也砍不中要害,宇文护要爬,如果真逃脱了,麻烦了。外面有他的人,可能引起政变,会引起冲突。宇文直就在宫中,他出来,一下子就把他结果了。杀过两代皇帝的宇文护被杀,北周周武帝从此收回了权力。北周就摆脱了专权,在周武帝领导下一心一意谋发展。杨坚应该高兴了。宇文护死了,周武帝会怎么对待他呢?他只会拭目以待呀。
(在夹缝中生存的日子让杨坚度日如年,现在好了,宇文护的倒台,可以让他全身心地去辅佐周武帝了。那么周武帝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是一个可以信赖的皇帝吗?在他的手下,杨坚会迎来命运的转机吗?)
这位皇帝真了不起,他办了三件大事:一是整军,连续颁布诏令,改名侍官。原来北周军士都直属于本军长官,将军权力大,常常抗上,改名侍官,是皇帝的侍官,是把军队性质改了,捞回权力,皇帝成了一号领导。指挥权被大大加强。第二步是命令,从此汉人可以当兵了。以前是部落兵制,这是维护本民族人的特权,借此压制汉人的权力。现在汉人可以当兵。把兵源问题解决了。当时汉人是主体。解决了民族问题,如果只有少数民族当兵,汉人不会认同感。现在可以当兵,内心感动,会踊跃参兵,成了军队主体了。政权性质也在跟着慢慢改变。逐渐会变成共同的国家,大民族问题解决了。第二件事是找钱,从佛寺里找,没收寺产,勒令和尚道士还俗。当时是乱世,百姓内心苦闷。信仰佛教,寺庙扩张,北周就有一万多寺院。一百多万和尚,大量土地人口,与国争利。第三件事是远交近攻,搞和平外交,跟北齐吗?不行,跟突厥,周武帝除了纳贡,还争取娶对方的公主。周武帝一连串的改革是为了对准北齐。他想雪耻。周武帝励精图治,想进攻北齐,杨坚是摩拳擦掌,他是武将之子,既然继承了大将军身份,就要继承他的使命。能建功立业,能不兴奋吗?就在这种情况下,大喜事降临了。573年,周武帝为太子纳妃,娶的是他的长女杨丽华,杨坚身份提高不少,是皇亲国戚了,位高权重了。会经历怎样的变局呢?
大隋风云(上部)第四集·权威震主·2011年5月17日
视频地址:http://kejiao.cntv.cn/bjjt/classpage/video/20110517/100903.shtml
(南北朝后期,中原大地上北齐和北周对峙。北齐占有今天黄河下游流域的河北、河南、山东、山西以及苏北、皖北的广阔地区,兵多地广,实力强大。多年来,北周一直受北齐的压制。但是,由于周武帝励精图治,北周逐渐强盛起来,而北齐却在昏君的统治下日益衰落。在这种情况下,北周武帝剑锋东指,要跟北齐决一胜负了。那么双方交战的结果会是怎样呢?杨坚在其中又有哪些表现?中央民族大学历史系蒙曼副教授做客《百家讲坛》,为您讲述系列节目《大隋风云》第四集《权威震主》。)
打仗是双方的事,赢不赢不取决于你做了什么,还取决于对方做了什么。北齐当时正是齐后主带领下走下坡路。这是著名的昏君。一是懦弱、二是凶残、三是变态。他不敢正眼看大臣说话,谁多看他他大发雷霆。每次汇报时只能节约时间,懦弱本来胆小,但他偏不是这样,凶恶到什么程度呢?他有个弟弟在地方做官,整天杀人,有人就请他拿到中央来训诫一番。他叫来弟弟,告诉我什么好玩,弄一盆子,抓到许多蝎子,来折腾猴子。结果他捉来蝎子,把人弄进去,哈哈大笑。变态的故事,他喜欢当叫花子,在后花园建一个贫民窟。自己在那儿游荡。让人扮成叫花子,他在那儿玩得不亦乐乎。他不是当皇帝的料。国家治理上肯定不行。只有两个工作,一是亲小人,远贤臣。他是艺术家,能谱曲,能歌善舞。喜欢那些能谈得来的人。写过《无愁》曲,找西域胡人,大量进入宫廷,关系好。让他们做大官。当时“西域丑胡,龟兹杂伎。封王开府,接武比肩”,都当了大官。他们不是政治家,齐后主还让养的宠物当了大官。按性别当,雄的,当仪同,雌性当郡君。二是宠幸美色,冯小怜,冯淑妃,本是婢女,能歌善舞,他喜欢,坐则同席,出则并马。不算大错,但是,他本不是当皇帝的料,更不理朝政了。领导者是关键。北周武帝在励精图治,这边在荒淫无度,命运向北周倾斜了。攻打北齐就提上了日程。
(公元575年,周武帝带领18万大军直扑洛阳,发动了对北齐的战争,杨坚也在这次战争中第一次带兵出征,作为偏师统帅,配合主力作战。尽管此时的北齐已经开始走下坡路,但军队的实力还在,周武帝带领大军打了20天,硬是没有打下来。杨坚也只好和主力部队一起,铩羽而归。北周第一次出师不利,那么这对北周来说,会带来什么影响?周武帝还会继续进攻北齐吗?)
第一次出师不利,并不影响决心。第二年,再次领兵出征北齐,分成左右前锋三路,杨坚是右路主帅。这次周武帝不去打洛阳,去打平阳,今天临汾,北齐后主就在不远的晋阳,是别都。当时他不在晋阳,在天池打猎,天池是在今天山西宁武县的管涔山。一开火就有报告来。报得频率高。“自旦至午,驿马三至”。齐后主一次也不知道,宠臣打架了,陪着他打猎的人不让影响好兴致。傍晚平阳就陷落了。这次不敢挡驾了,齐后主听说了也着急。冯小怜不急呀,没打到,拉着撒娇,再打一回嘛。江山与美人,本为难吧?他不为难,二话不说,再打。平阳对北齐相当重要。北齐别都在晋阳,这是门户。这都失守了,齐后主还有心情打猎,这人真是荒唐到家了。到晚上回到别都晋阳,调十万人去夺,一看亲征,也是士气大振,北周武帝就留下梁士彦,自己回去了。北齐大军兵围平阳,北齐轮番攻打,把墙都打平了。城墙越打越矮了。这时,梁士彦是硬汉,鼓励士兵冲,冲出城,北齐军一看,如此凶狠,真退了几百米。梁士彦赶紧修城,用三天三夜修好了。北齐军队又来了。他们觉得不好攻,挖地道,地基没了,倒了几米。北齐军队赶紧冲,正这时,有人喊暂停,齐后主喊的。别冲,为什么?冯小怜不在身边。得让她一块看,赶紧叫她来。士兵去叫,她正忙着呢,化妆。等到化好了,再来了,北周城里的军队又堵上了,想冲也冲不进去了。小小的平阳城打了一个月,硬是没冲进去。这时,北周武帝看到希望,就派援军来了,北周士气高涨,但是面临的困难是两军间隔着壕沟。北周一支部队在城里,往南是北周的主力部队,想夹击北齐,可是战壕深,强攻会损失重大,周武帝想要不要冲过壕沟呢,决定不下来。这时,齐后主来给周武帝帮忙了。他也是开了军事会议,怎么打呢?有宦官说,都是天子,都来打仗,我们怎么显得怕他的样子呢?应该主动出击,才能显示威风呀。齐后主觉得对,填平壕沟,周武帝看到,觉得碰到傻子了,率领大军冲了过去,势均力敌。北齐军队也是一流呀。忽然,北齐东路稍微后撤了一下,冯小怜不知道,花容失色,大叫起来,赶快跑吧。齐后主本胆小,一吓更没主意了,赶快跑,后果是军心乱了。北齐军队心理动摇了,死了一万多。平阳没拿下来。晋阳也丢了。李商隐写道:“一笑倾城国便亡,何劳荆棘始堪伤。小怜玉体横陈夜,已报周师入晋阳。”后来有成语玉体横陈,有点谴责女性的作用,但是如果不是齐后主昏庸,又怎么会如此呢?
(从第一次出师不利到第二次旗开得胜,战争的形势对北周逐渐有利起来。胆小如鼠的昏君齐后主怎么办?北齐下一步会面临什么样的命运呢?)
齐后主跑到邺城了,这时应该展开防守,国都边都有大量兵力,如果好好守是守得住的。守城的是斛律孝卿,建议皇帝亲自给士兵讲话,讲讲会鼓励人心,齐后主也答应了。提前给他写稿子,照这个讲。还叮嘱他千万要背熟,务必讲得激昂一些。可是他胆小,看着士兵都看着他,都忘了。呆呆地站着。后来居然对着士兵大笑起来。宠臣也笑了,士兵被激怒了,怎么守城呀?军心失去了。齐后主也绝望了。匆匆传位给八岁的太子,自己当了太上皇。还带着儿子一块逃走,想投奔江南的陈。跑到山东时,北周兵从天而降了,他被押往长安。北齐灭亡了。330户人口归入了北周。现在合二为一,叫周,现在叫北周。这是历史大事,杨坚干什么,没记载。但是歼灭残余力量时,发挥重要作用。北齐后主逃跑时,以小皇帝名义发布诏书,禅位给高楷(左为氵)。但是高楷没接到任命。他主动组织抵抗。在河北组织四万人抗击。北周派武帝弟弟宇文宪和杨坚一块去歼灭。北齐如山倒,结果是必然。杨坚当时位置重要。宇文宪与他一起去,就说明杨坚是值得信任的大臣。
(北周打败北齐,统一中原,这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件大事。杨坚在这个过程中也崭露头角,发挥了重要作用。随后他就被周武帝任命为定州总管,定州就是今天河北的定州,是当时经济最富庶的地方之一,军事位置非常重要。能够得到这个位置,杨坚非常高兴。他很快就走马上任,来到定州。但是就在杨坚来到定州之后,一件对他不利的事情出现了,这是一件什么事呢?)
不利的说法来了,当时他被任为定州总管,这儿的西门一直不开,曾有人建议打开西门。“当有圣人来启之”,现在杨坚来就任,就打开了西门,引起定州人的议论。杨坚是不是这个圣人呀?当时圣人是皇帝的意思呀。这个说法越传越远。传到周武帝耳中,他想杨坚怎么会是圣人呢?定州城门开关有没有神奇呀?当年不开,因为它当初靠近突厥,是为了防范他们。北齐也不开是怕北周。所以一直不开。周武帝不这样想。除了传说,此前也有负面说法,说他有反相。第一个正是宇文宪,第一次打北齐时,宇文宪就说过,“普六茹坚相貌异常,目光如刀,”每次看见都震撼,不会久居人下,请除掉他。后来也有人,叫王轨,也提醒过,“皇太子非”普六茹坚有反相。两件事联系起来就表明他将来对太子不利。这两人都是重要人物,都说杨坚有反相,皇帝不能不重视,请相面的专家来看。请来的专家是来和,当年,杨坚也请他相过。现在,同一个问题来了,主顾不同罢了,来和说:“随公止是守节人,可镇一方。若为将领,陈无不破。”如果当将领会战无不克,是好将领。来和怎么说了不同的话?道理简单,政治上是倾向于杨坚,愿意帮他摆脱,他不敢讲真话。如果真讲,周武帝会监视杨坚,杨坚或许会把当年看相的事说出来,来和不是送自己进去吗?只能咬定没有,是当大臣的相。不久不计较了,还让他打了两次打仗,但一到定州又来了问题。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周武帝不踏实,问题是怎么办。换个工作,这儿比较敏感,调离他去南兖州(今亳州)去做总管了。周武帝觉得安心了,杨坚不安心了。一直有人说他相貌非常,不是没动过心,以前没真动心,现在他立下功劳,当了定州总管舒服时,却受到猜忌,这让他觉得怒不可遏。他的野心被激起来了。可以考虑考虑了,怎么可以欺负我呢?还有一个人也不甘心,庞晃呀。他又来饯行了,庞晃对他讲,“燕、代精兵之处,今若动众,天下不足图也。”不信打不下来。杨坚说,“时未可也”。杨坚不是不想造反,他在考虑实力对比,此时仍对自己不利。就这样,他怀着满腹心事,去赴任去了。机会会来吗?
大隋风云(上部)第五集·翁婿斗法·2011年5月19日
视频地址:http://kejiao.cntv.cn/bjjt/classpage/video/20110519/100639.shtml
(杨坚被任命为定州总管不久,就因为定州城中的一句流言而受到了周武帝的猜忌,被调到了南兖州。南兖州的军事地位远远逊于定州,所以,这次调动对于杨坚来说等于是降级,杨坚对此耿耿于怀。怎么办呢?杨坚会认命吗?命运之神还会给杨坚带来什么新的转机呢?
中央民族大学历史系蒙曼副教授做客《百家讲坛》,为您讲述系列节目《大隋风云》第五集《翁婿斗法》。)
杨坚被派往南兖州时,他头脑清醒,知道周武帝如日中天,认了吧。有时要拼耐力。就在这儿呆下来吧,打持久战吧。万万没想到,不用打,没多久,六个月后,北周武帝去世。这是一个雄才的皇帝,一心想完成天下统一大业。平定齐后,就去跟陈打,建德七年还北伐,扫残余,震突厥。可是大概是因为疲劳,承受不了。北伐中,突然患病,病势沉重,这年六月一命归西,年仅三十六岁,所有人都叹息。只杨坚笑了。本对前途不乐观,现在居然天助自己了。谁来接班?太子宇文赟,周宣帝。
这时,他是国丈了。宇文赟娶的是他的女儿。力量对比也变了。早先是成熟的好皇帝。现在是毛头小伙子。杨坚野心膨胀了。会不会有命运的转机呢?周宣帝名声不好,三大特征,一是荒唐,古人讲尽孝,严格。他不听这个,棺材还在,他就对着棺材骂,你死得可太迟了。他就觉得这太迟了。还冲进后宫去了,检阅那些妃嫔,有点姿色的就充实到自己处了。本只能一个皇后,他有一个皇后杨丽华,又立了四个,加起来有五个了,封的名号一直在变。天元大皇后,天大皇后、天中大皇后、天左大皇后、天右大皇后。二是自大,他觉得皇帝名号不够高,想更高,太上皇呀。继位不到一年,二十一岁时传位给儿子周静帝,他做太上皇了。他的名分比皇帝高,权力也得大。叫天元皇帝。最高最大的意思。他自称是天。三是暴虐,本来刑不上大夫,不能打。他也要突破,派许多人调查大世一言一行,有越轨行为就打,打一百二十板,叫天杖。
周武帝是一代英主,怎么没看出儿子这样,传位给他呢?其实知子莫若父,其他儿子不是太小就是更不争气。不能换了。立足于教育呗。他棍棒教育,打他。立为太子后,周武帝严格要求,坚持要求上朝,工作上如此,生活上,坚决不叫他喝酒。还唯恐不够,勒令官署记录他一言一行,逐日上报,犯了错误就打,还要威胁一句,被废的太子多了去,不要以为我不叫别人接班。搞得宇文赟心惊胆战。方法太粗暴了,宇文赟觉悟没高,表演上去了。心里压抑着仇恨。现在他爆发出巨大力量,不知道干什么好。当时他才二十来岁,其实还是不成熟。基调他知道是跟父亲对着干。
(就在杨坚准备认命,还没有出发之际,朝廷中又发生了一件大事,周武帝突然死了,他的儿子周宣帝即位,周宣帝宇文赟又荒唐,又残暴,一点都不像他的爸爸周武帝,倒是很像亡国之君齐后主。这是为什么呢?)
荒唐上,是这么回事,要说两人像,还真不对。北齐后主是真昏,什么都不行。周宣帝不然,他心中有一根弦,是权力,认识得清醒,在意。上台后,采取措施维护,一是用人,安排人到贴近的位置上,分割朝政,用郑译,这是杨坚的同学。后来进了宇文赟手下。周武帝曾把郑译革职为民。宇文赟悄悄地把他拉了回来,藏了起来。郑译就天天对宇文赟说,你什么时候才能当皇帝呀?我天天盼着呢。宇文赟视他为心腹,现在让他参与朝政了。用一批少壮派为心腹。这些人只能一心一意拥戴他。这样,皇权就提升了。二是杀人。杀那些妨碍他的。一是王轨,二是齐王宇文宪。王轨是周武帝信任的人。本托付给他的。王轨还说过太子不堪重任的话。宇文宪是周武帝的亲弟弟,是声望好的,曾做最重要的指挥官,自己就引起过他的怀疑。现在齐王是叔叔,声望又好,万一想限制权力,怎么办?索性杀了。当时辈分高的或杀或放。整个中央只一个大人物了,才是唯我独尊了。
就在这时,一个人获利了,是杨坚。这些元老被杀,也都是对他疑心重的人。也同样提醒过周武帝注意杨坚的人。这些人去了,也没有人再提醒防范他了。这些人不在了,位置得有人呀,这些亲信也不行,还是原始地位低,他杨坚行呀,有战功,地方大员,不行谁行,一年连升三级,官大前疑。相当于首席宰相。勋位是上柱国。最上层的。最高的爵位都得到了。这是位极人臣了呀。传位周静帝,宇文衍不是杨丽华生的。后宫里别人的儿子都算在她名下,杨坚就更高了。杨坚总留在京城,帮助小皇帝。与武帝时相比是冰火两重天。
(一个是虽然暴虐但并不昏庸的皇帝,一个是老成持重,经验丰富的重臣,杨坚和他的女婿可以说是绝配。两个人如果配合默契,各自发挥优势的话,也可以把国家治理好,那么事实是不是这样呢?)
杨坚整天找人算命,一贯有不臣之心,看到女婿这样,更是野心膨胀了,对最高权力产生了梦想。可是周宣帝从来对权力不含糊。两人肯定会产生矛盾。有斗争了。怎么斗?当时有两件事。一是收买人心事件。周武帝喜欢用重典。周宣帝主张放宽刑法,本是好事,他没做好。他没明白时就废了旧法律。当时罪犯放出来,本是坏人,到社会上就为非作歹了。明明是改革,效果不好,社会乱了。周宣帝没面子,又制定法律,叫刑经圣制。百姓怨声载道。杨坚就上书说,法令滋章,非兴化之道。当即驳回了。朝中传到外面,百姓说法就不一样了。皇帝不是好皇帝。对周宣帝不满意。传到皇帝耳中,他不高兴了。你邀名,想怎样?目的是什么?从此,对杨坚防范加强了。二是皇后赐死案。立了五大皇后,杨丽华是天元大皇后,其他四人经常斗,杨丽华清心寡欲,懂礼数,不斗,注意团结。把后宫弄得像点样子。周宣帝却并不满意。声望这么高,他立刻把杨坚上谏联系起来,里外收买人心,是不是想夺权呀?发火,总有一天要灭了你家。皇帝这话是怒话,未必当真,需要杨丽华认错,如果认错,满足一下虚荣心,可是她不是这种性格,她对自己的身份是看重的。不屑于讨好,出身贵族,也没学会低头。她镇定自若,摆出烈士的样子。这是公然挑战权威呀。逼着她自杀。这就严肃了。如果真如此,杨家就受牵连。所幸,有人去报了信。杨坚也是吓着了,让夫人飞速进宫,跪下请罪。终于放过了她。可是,周宣帝的猜疑加重了。他想她凭什么这样硬,不是权力让他自信。不得不除。就在这个事件后,没几天宣杨坚入宫,吩咐卫士如果脸色有异,立即杀了。杨坚知道凶多吉少,能怎么办?他早炼就了喜怒不形于色的本事了。见到时,言语从容,有礼有节,武士也没见出异常,也就没下手,周宣帝只好放了他。
(事实上,杨坚不断地受到周宣帝的猜忌,有一次还险些丧命,是杨坚凭借他的老成持重逃过了一劫。但是从宫里出来以后,杨坚真的害怕了,他知道,以周宣帝的脾气,说不定还会找出什么借口来刁难他。虽然这次侥幸出来,但是,只要被他盯上,日后终归难逃一死。那么杨坚究竟如何自保呢?)
杨坚决定避风头,不如到外地去,皇帝远了,不是想不起他来吗?没那么简单。他地位高呀,不容易去。这时,他去求人了,求的是郑译。这是周宣帝前的红人,本是他的同学。跟他讲,我想到地方去,可是我害怕走不掉,你帮我说说。日后有重报。郑译怎么答复?他是小人,但是我们也可以看得出他的聪明。他知道周宣帝不得人心,纵欲,他怀疑周宣帝活不长,眼看着杨坚声望好,没准修成正果,没准给自己留了后路。他答应了。他也要想办法呀。他就知道周宣帝有心病,总想自己能更强于爸爸,建立更大的功业。想超越只能是统一天下。一天周宣帝跟他谈这事时,郑译马上说,要想平定江东,得派重臣,否则压不住阵脚。他说普六茹坚去合适,不如派我跟他去,或者他跟我去,我做监军,行。周宣帝想杀他没理由,留着看着不顺眼,不如让他去,徐图之。一想,得意,在580年5月任命为扬州总管。杨坚觉得松口气了。杨坚出发前郁闷,以为本来会飞黄腾达,现在去,下次回来是什么时候?他对周宣帝相当不放心。他喜欢算命,他也没事给周宣帝算,长相上是短命鬼,“天元实无积德,视其相貌,寿亦不长,加以法令繁苛,耽恣声色,以吾观之,殆将不久。”他不放心了,他不放心是他到底什么时候死,怕他死时,自己不在现场。当时的情况,七岁小皇帝,周宣帝死时,自己在地方,鞭长莫及,怎么办?他纠结。不走不安全,走呢,又舍不得。到底走不走呢?
大隋风云(上部)第六集·杨坚辅政·2011年5月20日
视频地址:http://kejiao.cntv.cn/bjjt/classpage/video/20110520/100713.shtml
(因为周宣帝的猜疑,杨坚的日子过得战战兢兢、如履薄冰。与其朝不保夕,还不如到外地避避风头。在周宣帝的宠臣郑译的帮助下,杨坚被任命为扬州总管。但任命书下来,杨坚又犹豫了,他眷恋在朝中已经取得的权力和地位,不愿意轻言放弃。那么,在犹豫徘徊中,杨坚到底是走还是没走呢?在这个历史时刻,朝廷中又发生了什么?中央民族大学历史系蒙曼副教授做客《百家讲坛》为您讲述系列节目《大隋风云》(上部)第六集《杨坚辅政》。)
史载,杨坚没走,五月四日得到任命,但立即生病了,是足疾,是真的还是假的,都不知道。但是他到五月十日还在长安。这时候,国家出大事了。女婿周宣帝死了。九日夜要去巡幸天兴宫。他的主意没人敢反对,第二天,得病了。是重病。如果死在宫外,这是不得了的事,可能引起政治动荡的事。马上随从就簇拥着他进宫,进入了弥留之际,召颜之仪和刘昉进卧室,受遗诏,这相当于中书舍人。应该由他们来起草。一般解决接班人问题。这些在遗诏里说,但这时不一样,前一年,579年,他刚21岁的时候,他就自己升了太上皇了。现在要死,皇帝不存在争议。不要解决这个问题。要解决的是执掌政权的问题,由谁来辅政的问题。这时宣帝“喑不复能言”。两人手握重权了,虽然皇帝不能说,但他们要写出来,写谁不就是谁?两个大臣中,刘昉起了主要作用。“昉见静帝幼冲,以杨坚名后父,有重名,遂与领仕史郑译……谋引坚辅政,坚固辞,不敢当”。开始想谁合适。他知道杨坚,印象不错,所以这时他去和郑译商量,反正皇帝说不出话来,不如索性草拟让杨坚辅政。
为什么要替矫诏,起草诏书?他们为什么选中了刘昉?因为他们是佞臣,刘昉、郑译是宣帝拉到身边,成为御正大臣,这些人言听计从,不会挑战皇权。他们的弱点是政治立场不稳,没有根基,格外受一朝天子一朝臣的影响。他们深知一旦换朝,宣帝一去世,他们会最先被清除的,怎么不受影响呢?只有快速与新统治联系。当时看,拥立就是最好的办法。好不容易有起草的权力,为什么不用?他们一定要矫诏。
为什么要选择杨坚?有三个理由,一是杨坚有权力有威望,他是人选最佳要求,在许多人心中会顺利通过。二是杨坚跟他们关系不错,是郑译的同学,选择自己人。三是辅政大臣最好是宗室,保证江山不变色。这个外戚本没份,但是让杨坚辅政,会让他格外感恩戴德,他们自己的权利会得到保证。想好了,赶紧召杨坚入宫侍疾。杨坚听说,吓死了,不知道是真是假。是不是想借此除掉他,还是真病,要他去看一看。他忐忑不安,去了。郑译摊牌了,准备让你当辅政大臣,跟杨坚一讲,杨坚是固辞不敢当。坚决不敢当。这就不明白了。他是有野心的,现在没活长的周宣帝让他实现了,为什么推辞呢?因为他没有精神准备。周宣帝毕竟只二十二岁,没想到这么早就死。对他是情况不明,刘昉是什么想法,让他觉得得稳一稳。这却让刘昉郑译紧张了,否则会让他们自己装进去了。刘昉只得激将法,说“公若为,速为之,不为,昉自为也”。看来是真的,杨坚就说,还是我来吧。
(从朝不保夕、惶惶不可终日的倒霉蛋,到北周的辅政大臣,杨坚的这一步的确迈得有点大,杨坚自己都没有反应过来。那么这就带来一个问题,杨坚这样窃取权力也太容易了,难道北周就没人了吗,眼看着杨坚篡权,就没有一个人敢出来说话?)
五月10日,周宣帝去世,到22日,才发丧,25号杨坚才真正辅政,两个星期是他稳定局面的时期。明显他遇上了三大麻烦:一是颜之仪不肯在遗诏上签字,颜之仪弟弟是颜之推,两人是山东人,是儒学传家。北周时为官,颜之仪当了太子东宫管,周宣帝对学问有热心,对他欣赏。并因为没有背景视之为心腹,也因此成了遗诏的起草者之一。颜之仪还在等待,刘昉回来时,手握所谓遗诏了,请他署名,这一下子他不干了。他判断,周宣帝正不放心的是杨坚呢,不是真实意志的体现。他忠君观念强,得忠于朝廷呀,所以,他呵斥刘昉“主上升遐,嗣子冲幼,阿衡之任,宜在宗英。方今赵王最长,以亲以德,合膺重寄。公待备受朝恩,当思尽忠报国,奈何一旦欲以神器假人?”怎么能轮上外戚呢?不能签这个字。史载,刘昉一看,直接找一个人替他签了。我不相信,颜之仪不会这样,难道不会喊叫吗?我觉得不会这么简单,这事得背后有人支持。这个分会是杨坚的女儿,杨丽华。她没什么政治野心,周宣帝一死,对她无异于天塌下来,怎么处理眼前?她信任娘家,这不例外,确实希望父亲帮她。现在让杨坚辅政,她当然满心高兴。而颜之仪不签,她定会出头,行使太后权力,“宣帝崩,杨后令其父隋公,为大丞相。总军国事。”支持了刘昉。颜之仪只能弃权,刘昉才会有机会找人替签了。杨坚成了辅政大臣,第一个麻烦解决了。
(尽管颜之仪坚决反对杨坚当辅政大臣,但也独木难支。在太后杨丽华的支持下,事情已成定局。那么解决了颜之仪的问题,杨坚后面的路就会一帆风顺吗?他还会面临什么问题呢?)
第二个麻烦来了,杨坚的官职安排问题。让他辅政得有名分,刘昉、郑译提出一系列方案,请他当冢宰。而刘昉当小冢宰,郑译当大司马。不好,宇文护被杀后,冢宰就没权了。这个方案是他们二人想分割权力。行政、军事都分割一些,这个冢宰就成了空壳了。杨坚心里咯噔一下,如果接受,当这个有什么意义?左右为难时,李德林来了,是内史上士,本是北齐旧臣,是才子,当时北周武帝平齐时,李德林是他派人第一时间拜访的人,“平齐之利,唯在于尔”。可见,器重如此。李德林曾一度不得志,现在杨坚也拜访他,说“朝廷赐令总文武事,经国重任,今欲与公共事,必不得辞”。所有人里,希望您好好帮助我。李德林感觉豪情,答应了杨坚。杨坚此时找李德林,不负希望,出了主意,既然最高官职是冢宰,索性抛开原来官职,新设一个大丞相,还要“假黄铖,都督中外诸军事”。掌管最高军权,把行政军事都抓到手中。刘昉、郑译好办,开大丞相府,让他们当长史与司马。他们二人傻了,给杨坚打工了。没实力想闹也闹不了。委屈地接受任命了。第二个解决了。
第三个是大臣们不听杨坚的。给周宣帝发丧,就任大丞相。当天他发布号令,小皇帝亲政,住到天台去,东宫正阳宫,当丞相府。大臣们面面相觑,这不是僭越吗?他们未必知道是矫诏,但他们知道不能这样为所欲为,不是明显篡权吗?怎么控制呢?卢贲来立功了。本是东宫官员,当了司武上士,禁军主管杨坚的下属。他说,“欲求富贵者,宜相随”。跟着丞相走吧。有些人忠于北周,想走,门口是兵器,谁让你走?想走走不掉只好跟着杨坚走。往正阳宫走。这也顺利解决了。
(经过一番文攻武卫,杨坚成功地夺取了大权,一次不流血的宫廷政变宣告顺利结束。此刻,天下虽然还是北周的天下,但是随着杨坚冉冉升起,很多人都预感到变天的日子为期不远了。那么杨坚为什么能够兵不血刃地取得胜利?北周的力量为什么如此不堪呢?)
这政变成功,有四个力量发生作用了,一是周宣帝的力量,青年暴卒帮了忙。周宣帝为加强中央集权,削弱宗室,这时居然没有一个可以主事的王爷,给了杨坚可乘之机。周宣帝虽然猜忌,客观上却帮了忙。二是周宣帝亲近大臣的力量。郑译刘昉矫诏是成功关键的一步。所以古人说,刘昉牵前,郑译推后,二人发挥作用原因是周宣帝恐怕巩固皇权起用新锐,把他们放到了政治位置上,给了杨坚机会。三是皇太后的力量,杨丽华是好女儿,有了国丈身份还有了篡权的机会。杨坚一再讲公主有大功于我。四是杨坚个人的力量。杨坚本人作用很大,要么是交朋友要么是立即起用的人才。杨坚身上具备了一些素质。这时,他沉浸在喜悦中,后是深深的恐惧。离砍头也只有一步。心里不安,召见,问吾以庸虚,受兹顾命。问问天象,瘐季才说,天道精微,我也不知道什么意思。只能向前。
【附相关资料】:甲午夜,天元備法駕,幸天興宮;乙未,不豫而還。〔還,音旋,又如字。〕小御正博陵劉昉,素以猝諂得幸於天元,〔杜佑曰:周御正屬天官。御正,中大夫,五命。小御正,下大夫,四命。昉,分罔翻。猝,古巧翻猾也。〕與御,止中大夫顏之儀並見親信。天元召昉、欴儀入臥內,欲屬以後事天元瘖,不復能言。〔寢室謂之臥內。屬,之欲翻。瘖,於今翻。復,如字,又扶又翻。〕昉見靜帝幼沖,〔沖,亦幼也。周成王率稱「沖人」、「沖子」。〕以楊堅后父,有重名,遂與領仕史鄭譯、〔鄭譯以內史上大夫領仕史。〕御飾太夫柳裘、〔周置御飾大夫,掌御飾;其御服又置司服掌之。〕內史大夫杜陵韋劚、〔杜陵,漢、晉皆屬京兆,後隋併入京兆大興縣,其地在隋、唐長安城南。劚,與謨同。〕御正下士那皇甫績〔朝那縣,屬安定郡。後周下士,二命。〕謀引堅輔政,堅固辭,不敢當;昉曰:「公若為,速為之;不為,昉自為也。」堅乃從之,稱受詔居中侍疾。裘,惔之孫也。〔柳惔,柳元景之從孫,世隆之子,世仕江南。江陵陷,柳,氏入關中,遂臣於周。惔,徒甘翻。〕
是日,帝殂。〔年二十二。殂,祚乎翻。〕祕不發喪。昉、譯矯詔以堅總知中外兵馬事。〔考異曰:周帝紀:「乙未,帝不豫,還宮,詔堅入侍疾。丁未,追五王入朝。己酉,大漸,昉、譯矯制以堅受遺輔政。是日,帝崩。」按堅以變起倉猝,故得矯命當國。若自乙未至己酉,凡十五日,事安得不泄!今從隋帝紀。〕頻之儀知非帝旨,拒而不從。昉等草詔署訖,逼之儀連署,之儀厲聲曰:「主上升遐,〔記曲禮:告喪曰天王登假。鄭玄曰:登,上也;假,已也。上已者,言若仙去云耳。登,猶升也。假,與遐同,音霞。〕嗣子仲幼,〔靜帝時年八歲。〕阿衡之任,〔商相伊尹輔太甲,稱阿衡。孔安國傳曰:阿,倚;衡,平。〕宜在宗英。才過人曰英。宗英,宗室之中其才過人者。〕方今趙王最長,以親以德,合膺重寄。〔趙王,謂趙王招,於靜帝諸大父行中,其年最長。長,知兩翻。膺,當也。〕公等備受朝恩,〔朝,直遙翻。〕當思盡忠報國,柰何一旦欲以神器假人!〔老子:天下神哭器,為者敗之,執者失之。註云:大寶之位,是天地神明之器,故不可以力為也。又曰:國之利器,不可以授人。〕之儀有死而已不能誣罔先帝。」昉等知不可屈,乃代之儀署而行之。諸衛既受敕,並受堅節度。〔周自左.右宮作至左.右羽林、游擊,皆諸衛官也。〕
堅恐諸王在外在變,以千金公主將適突厥為辭,徵趙、陳、越、代、滕五王入朝。〔五王就國,見上卷上年。厥,九勿翻。朝,直遙翻。〕堅索符璽,〔符,謂兵符。璽,謂天子六璽。索,山客翻。璽,斯氏翻。〕顏之儀正色曰:「此天子之物,自有主者,宰相何故索之!」〔索,山客翻,〕堅大怒,命引出,將殺之;以其民望,出為西邊郡守。〔「西邊」,恐當作「西疆」。五代志:臨洮郡合川縣,後周置,仍立西疆郡。考異曰:北史鄭譯傳,「之儀與宦者謀引大將軍宇文仲輔政。仲已至御坐,譯知之,遽率開府楊惠及劉昉、皇甫績、柳裘俱入。仲與之儀見譯等,愕然,逡巡欲出,隋文因執之。於是矯詔復以譯為內史上大夫。明日,隨文為丞相,拜譯柱國府長史。」按之儀若爾,豈復得全!今從之儀傳。〕
丁未,發喪。靜帝入居天臺,罷正陽宮。〔置正陽宮見上卷上年。〕大赦,停洛陽宮作。〔治洛陽宮見上卷上年二月。〕庚戌,尊阿史那太后為太皇太后,李太后為戈帝太后,〔靜帝祖母也。〕楊后為皇太后,朱后為帝太后,〔靜帝嫡母、坐母也。〕其陳后、元后、尉遲后並為尼。〔皆不以德選,以色進者也。尼,女夷翻。〕以漢王贊為上柱國、右大丞相,〔贊,靜帝叔父也。周人上右。相,息亮翻。〕尊以虛名,實無所綜理。以陽堅為假黃鉞、左大丞相,秦王贄為上柱國。百官總己以聽於左丞相。〔孔子曰:君薨,百官總己以聽於耱宰三年。朱熹曰:各總攝己職以聽也。余謂若此者必有伊、周之臣而後可。〕
堅初受顧命,〔顧命始於周成王。孔安國曰:臨終之命曰顧命。余謂顧命者,言天子登遐,若回顧而有所言也。陸德明曰:顧,工戶翻。〕使邗國公楊惠〔邗,音寒,又古寒翻。〕謂御正下大夫李德林曰:「朝廷賜令總文武事,經國任重。今欲與公共事,必不得辭。」德林曰:「願以死奉公。」堅大喜。始,劉昉、鄭譯議以堅為大耱宰,譯自攝大司馬,昉又求小耱宰。〔後周置小耱宰,上大夫也,六命。按爾雅:耱,大也。鄭玄曰:耱,大之上也。耱宰之上不宜加小字,故周官止曰小宰。昉,分罔翻。耱,知隴翻。〕堅私問德林曰:「欲何以見處﹖」〔處,昌呂翻。〕德林曰:「宜作大丞相、假黃鉞、都督中外諸中外諸軍事,不爾,無以壓眾心。」〔如昉、譯之言,大耱宰雖六官之長,然猶與諸公等夷。德林所言,則宇文泰所以輔魏者也。不爾,猶言不如此也。相,息亮翻。壓,於甲翻。〕及發喪,即依此行之。以正陽宮為丞相府。
時眾情未壹,〔言周之朝臣未盡歸心於堅。〕堅引司武上士盧賁置左右。〔賁,扶分翻。〕將之東宮,〔正陽宮,本東宮也。〕百官皆不知所從。堅潛令賁部伍仗衛,〔仗衛,執仗而宿衛之兵也,盧賁以司武上十統之。楊堅潛令賁,此舉為如何﹖〕因召公卿,謂曰:「欲求富貴者宜相隨。」〔觀堅此言,則其夙心可知矣。〕往往偶語,欲有去就,賁嚴兵而至,眾莫敢動。出崇陽門,〔崇陽門,周宮城之東門。〕至東宮,門者拒不納,賁諭之,不不去;瞋目叱之,〔瞋,昌真翻。〕門者遂卻,堅入。賁遂典丞相府宿衛。〔盧賁遂為楊堅私人矣。〕賁,辯之弟子也。〕盧辯,與蘇綽共定後周官制者也。〕以鄭譯為丞相府長史,〔長,知兩翻。〕劉昉為司馬,李德林為府屬,〔丞相府有掾有屬。〕二人由是怨德林。
大隋风云(上部)第七集·剪除宗室·2011年5月21日
视频地址:http://kejiao.cntv.cn/bjjt/classpage/video/20110521/100232.shtml
(周宣帝暴崩,命运之神把杨坚推到了历史的前台。在刘昉、郑译的帮助下,杨坚矫诏当上了辅政大臣。而按照常理,辅政大臣应该在宗室,也就是周宣帝的叔伯或者兄弟中产生,无论如何也不应该落到杨坚这个外戚的头上,但是历史的确选择了杨坚。那么,杨坚辅政,北周的宗室会答应吗?他们将如何对付杨坚呢?通过非正常手段当上辅政大臣的杨坚,又会如何对待北周宗室?双方将会展开怎样的较量呢?中央民族大学历史系蒙曼副教授做客《百家讲坛》,为您讲述系列节目《大隋风云》(上部)第七集《剪除宗室》。)
杨坚走了这条道路,对宗室的清洗就开始了。分成两部分,一是在京的,亲弟弟汉王宇文赞毕王宇文贤;另一部分是京外的宗室,五个叔叔。对宇文赞是先拉后打,李德林设计的是让杨坚当大丞相,实际操作就成了左大丞相。右大丞相就是宇文赞。他不成器,对杨坚是好事。毕竟当时是北周的天下,得给宗室面子,杨坚还得给北周考虑一个位置。最好的人选就是宇文赞。是太上皇的亲弟弟。他辅政谁也没得说的。宇文赞又是年少之人,不会给杨坚造成麻烦。左右大丞相,当然是右更大,这只是名义上的,杨坚可不想让他真正掌权。宇文赞看不懂这样的安排,还真把自己当回事,每天按时上班去。杨坚在一块,杨坚郁闷了。骗他吧,刘昉最知道怎么对待了,宇文赞好色,就献上几个美女。问他为什么这样,刘昉就说你是众望所归,最终还得您来。先帝刚刚去世,还不能贸然行事,不如您回避一段,迷魂汤把宇文赞灌晕了。天天在家等呢。对付堂兄毕王呢,当时是雍州牧,相当于北京市长,宇文贤精明强干,不是那么容易对付,杨坚起用杨雄。武则天的父亲叫杨达,杨达的哥哥就是杨雄。当时杨雄是杨坚的堂侄。还是雍州别驾。杨坚可以利用他了。6月10日就指使他告状,说宇文贤诽谤朝政,阴谋作乱。下属控告上司,杨坚把他一家抓起来了,京内两个王爷就消停了。
(经过一番斗智斗勇,杨坚成功地解决了京城里的宗室。但是,当时,北周最有实力的宗室并不在京城,而是分布在各个地方。一旦他们就地造反,后果也会相当严重。那么杨坚又将如何处理京外的王爷呢?)
当时王爷五个,赵王、陈王、越王、代王、滕王,是北周的实际开创者宇文泰的儿子,这些王爷在京外,是因为周宣帝权力的弦崩的。当初必欲除之。周帝王帝去世时,长安城里没一个王爷,五个实力强大,杨坚想谋权,当然容不下他们。杨坚充分动用自己的谋略,分五步解决他们:一是骗入京师。先集中到长安来。《文帝本纪》说,是骗来的。杨坚在给周宣帝发丧时,借周宣帝名义因赵王女儿出嫁突厥请王爷回来观礼,这是说得通的事情。都不怀疑,一个个被骗回来了。第二种说法是《崔彭传》说,是绑架来的。崔彭受命去绑架。请陈王,宣读圣旨,在驿站,请去驿站听。陈王去了,带着人马去了,崔彭看到有备而来,跟陈王说,要宣读圣旨,请下马听旨。陈王下马,崔彭随从按住了。大声宣布,陈王有罪,诏征入朝,左右不得辄动。左右不明真相,只得允许他们被绑走了。其他的四个也应该如此。这是绑架说法。哪个更合理?我认为后者活灵活现,但是,恐怕不如第一种说法可靠。一是因为召五王进京,这是大事,不允许任何含糊。一定要万无一失,要是去绑架,怎么只派一二三个人去?万一失手,当即造反,战火立即就起了。二是因为当时身份是辅政大臣,对北周有基本的尊重。这是周宣帝的叔叔,不会轻易动武。三是因为杨坚这时不惜一切,绑来长安一定会迅速解决,事后看,至少五王到长安之初,杨坚还相当客气。这与绑架相矛盾。因此我认为这几个王是被骗来的。
(按照蒙曼老师的观点,北周的在京外的五个王爷是被杨坚骗到了京城。这样当然有利于集中打击。但是,五位王爷毕竟德高望重,对付他们,决不能贸然行动。那么,杨坚的下一步如何走呢?)
杨坚第二步方案是敲山震虎。几个王爷来长安,是六月四日的事,长安是杨坚的天下,北周摇摇欲坠,他们想共谋大事,推翻杨坚。他们想到的是毕王,六月十日,杨坚处死了他们一家,毕王在他掌握中。五位应当明白,不动他们是因为我杨坚客气,不是因为我不知道。要小心一点,还敢?第三步是糖衣炮弹,震慑五位后,杨坚主动向五王示好,七月十六时,借小皇帝名义下诏,五位“入朝不趋,剑履上殿”。这是显示对他们的尊重。削弱他们的防范心,也做给天下人看的。利是能收买人心,这有危险,会让他们引人注目。这个没多久,杨坚实施第四步,是重拳出击。他利用所谓刺杀事件,把两个剿灭了。这是赵王挑起来的。他年龄最大,最灵活,最不容忍杨坚的。赵王想计划,干掉杨坚,请杨坚去喝酒。他也怕赵王下毒,自己带酒肉去,请进内室,两人喝酒,赵王安排两个儿子和小舅子,还准备了军马,杨坚带了堂弟杨弘和大将元胄去。略有酒意,想吃水果,赵王让儿子端上果盘,赵王插一块喂到杨坚嘴里,佩刀不离他的脸。元胄大声请事多,请快走。赵王生气了,教训他。我跟他说话,有你什么事呀?还不退下。威胁元胄,他是大将军,元胄也沉下脸来,瞪着他,提刀站到了杨坚身旁。赵王觉得用佩刀来刺杀杨坚不成了,改了办法了。想让后堂里的兵来包围这一行人。可是怎么让他们过来呢,赵王假装醉,想站起来跑,元胄一把按住了。赵王又站起来,又按下。如是者再三。不给他机会。赵王说,渴得要命,去倒杯水吧。元胄不理他。气氛紧张,这时,滕王来拜访赵王,来到门外。杨坚应该出迎,杨坚要去,元胄赶紧说,这里异常,请丞相赶紧离开。史载,杨坚不为所动。说,他们没武装,怕他们干什么呀。元胄说,大周的兵马不是他们的吗?我怕保卫不了你呀。杨坚呢,没反应。又入席了。要再吃好喝好。元胄只得陪着。听到后堂铠甲响,元胄一把拉着杨坚就跑,赵王站起来要追,元胄呢,一下挡在卧室门口。赵王冲不出去,被挡住了。估计杨坚逃远了,自己才逃。赵王一看都走远了,弹指出血。愤慨自己放走了他们。第二天杨坚下诏赵王、越王谋反,把两家全干掉了。
(按照史书的记载,杨坚和五个王爷之间的较量如同鸿门宴,每个人都活灵活现,但是蒙曼老师认为,正因为此,所以这段记载可信度不大,那么,杨坚和五个王爷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
我觉得这些史料,都言之凿凿,但是疑点太多。一是赵王有那么傻吗?估计有许多方案,一定有考虑的。赵王看到一二方案不出时,肯定有暗号,什么为号都可以,怎么可能要自己去叫人?二是杨坚的表现也同样傻。赵王要刺杀他,谁都看得出,他就看不出来?三是,这事处理太离奇了。故事中出现的是赵王宇文招和滕王,真正被杀的是越王与赵王。越王没出现过,却被杀了,滕王却没事,这太不公平了吧?看不出道理。四是这故事本身太传奇了。太像鸿门宴了。恰恰是史书作者把这段粘贴了。这不可靠。真实情况会是怎样?我觉得《高祖本纪》有透露。“五王阴谋滋甚,高祖赍酒肴以造赵王第,欲观所为。”是杨坚去赵王家里,是杨坚强行去请赵王。杨坚是有备而来,赵王是措手不及,滕王才会突然来闯了。不可能事先安排刺杀杨坚。赵王应该是被迫接受,欲加之罪何患无辞?这些都是故意编排的理由。处死赵王越王两家,也应该是杨坚早计划好的。赵王年龄大、威望高,越王也是有本事的。滕王不在诛杀范围之内。杨坚按原定计划,把两人捉拿归案。这应该是杨坚原定的安排。这一下震惊朝野。这是第五步,即重拳出击。到580年秋冬之际,杨坚斩尽杀绝了,十月十二月,诛杀了陈王、代王、滕王及家属。北周五个王被消灭了。宗室中没有人能阻止改朝换代了。
大隋风云(上部)第八集·三方叛乱
视频地址:http://kejiao.cntv.cn/bjjt/classpage/video/20110522/100301.shtml
(杨坚当上辅政大臣后,一方面稳定朝廷,一方面铲除北周宗室,改朝换代的步伐越走越快,看起来,北周变天的日子不远了,但是事情没有那么简单,就在杨坚梦想着改朝换代之际,北周的元老大臣不干了,他们在地方纷纷起兵,向杨坚发难。作为北周的元老大臣,相州总管尉迟迥、陨州总管司马消难、益州总管王谦,和杨坚有着相似的政治背景,他们不想让杨坚独占了这个便宜。那么这三个总管实力如何?为什么是尉迟迥首先发难呢?中央民族大学历史系蒙曼副教授做客《百家讲坛》,为您讲述系列节目《大隋风云》(上部)第八集《三方叛乱》。)
杨坚凭着国丈身份想抢便宜,几个资历老的老臣发作了。三个总管,是大军区司令。一是尉迟迥,二是司马消难,三是王谦。三个人格外过不去。尉迟迥七十多了,一是北周的实际开创者宇文泰的外甥。二是是周宣帝爷爷丈人,周宣帝的另外一个皇后的爷爷。说起来比杨坚还亲。司马消难有来头,是北周当朝皇帝周静帝的岳父。就算篡权也得我来呀。王谦是益州总管,跟北周感情深。他爸爸是北周著名烈士。他感觉世受国恩,得尽忠报国,也不容许杨坚谋权。所以他们一定要清君侧了。最先反叛的是尉迟迥。
尉迟迥实力强野心也大,他也惦记着北周的权力。二是杨坚也是最先拿他开刀。尉迟迥实力上,蜀国公,杨坚是隋国公,是继承的。而蜀国公是自己打过来的。分量不一样。蜀在四川。这是关中平原的后院。如果没有四川盆地,就没有优势了。他纳入北周是对北周的重大贡献。事实上,北周所有总管中相州总管实力也最强,地盆大。难免也有非分之想。史载,给周宣帝发丧时,杨尚希来了,不到一天就返回了,他观察尉迟公哭是假的,还眼睛乱转,有心事,我认为是图谋不轨。如果待下去,或许自己被卷入不法事件中,不如连夜跑。可以看出他也想大显身手,他在杨坚后,能服气吗?杨坚当上左大丞相,肯定有人不服气,可能不服中,他最怕的正是尉迟迥。杨坚觉得还是先下手为强。二天后,以皇帝名义征尉迟迥入朝。让韦孝宽接替相州总管职务。这是摊牌。来与不来,都剥夺了权力了。尉迟迥本就不忿,现在想现在就夺我的权,还不造反?所以就准备造反了。准备好前,不会贸然行事。表面上还是服从安排。派人迎接韦孝宽,派贺兰贵去的。遇上后,韦孝宽发现这里有变数,恐怕没安好心,没准自己被杀,所以,他就称病。得慢慢走了。放慢了速度。先派手下,到相州城里打探消息。几天后,到了汤阴,遇到第二拨迎接使者,韦艺。麻痹韦孝宽,韦孝宽骂他,敢倾向于外人,韦艺吓了,跪倒。说实话是尉迟迥是想造反。这一交待证实了猜测了。更不能去了。得赶紧跑,还得尽快通知朝廷。韦孝宽跑了,关键时一丝不乱。每过驿站,交待两事,一是所有马都交给我,找好东西尉迟公要来了,没多久果然几百骑兵来了,想半路截杀,可是每个驿站都没马,都有好酒好菜备着。时间耽搁了,他们成功逃走了。朝廷接到了消息,尉迟迥造反在杨坚意料中,他派了使者跟尉迟公说,只是暂时辅政的意思。暗中,杨坚派人去跟尉迟迥副手联手,想干掉了尉迟迥。被尉迟迥知道,并杀了。这等于跟朝廷宣战了。他率先起兵,接着,另两个总管也起兵。他们一造反,北周就乱了。北周的核心关中被围了。杨坚只能应战了。派三个元帅去讨伐。一是韦孝宽讨伐尉迟迥,二是梁睿讨伐王谦,三是王谊讨伐司马消难。
(三总管之难是北周末年一次大规模的叛乱,也是杨坚建立隋朝的奠基之战。如果这场战争不能打赢,那么,中原地区就可能会重新陷入分裂之中;相反,如果杨坚赢了,他也就铲除了改朝换代的关键障碍。那么,杨坚有没有赢的把握呢?)
要平定三方叛乱,容易不容易呢?非常不容易。三大困难在:一是如何赢得北周元老重臣的支持。其他元老重臣支持谁谁的胜算才大。当时代表人物是李穆,是西魏北周的开创者之一,是北周宇文泰的救命恩人。当年,宇文泰交战时,马失前蹄,摔了下来。东魏士兵冲上来,正在这时,李穆出现了,把自己的备用马打到他身边。东魏感觉这个人不过是小人物,宇文泰才逃得了命。所有马都赏给了李穆。当时是并州总管,位置相当重要。在尉迟迥与朝廷间,倾向谁重要。李穆与尉迟迥年龄相当,战斗情谊重。杨坚是没有这个交情的。尉迟迥早早联系了李穆,李穆的儿子侄女子都倾向于他。杨坚的使者柳裘来了。这是著名的说客,以理服人。还得以情动人。杨坚还派了一个人是李穆的儿子李浑,当时在京师任职。杨坚让他来劝他爸爸。父子情深嘛。杨坚反其道,不扣其子,这叫赤诚相待,充分释放诚意。
(李穆对于杨坚和尉迟迥来说就是一枚重要的棋子,他倾向于谁,谁胜算的把握就比较大。因此,双方都争相拉拢李穆。尉迟迥占有感情优势,杨坚也以情动人,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李穆会倾心于谁呢?他是怎么考虑的呢?)
李穆要考虑,杨坚天子挟以令诸侯,有政治优势。二是尉迟迥获胜,但自己位置不变。三是杨坚仁至义尽,能办大事。所以决定追随杨坚。他打发李浑回去了。让李浑捎一把熨斗给杨坚,希望杨坚熨贴天下。还带了十三环金腰带。重要的是这是天子专用款式。用意明显,支持他以后当皇帝。杨坚振奋。这一加盟,他的信心大增。李穆政治影响力大,许多元老会纷纷投靠,政治实力也一下子提高了。第一个解决了。
第二个麻烦是前线的军心,李穆侄子从前线发来密告,梁士彦,宇文,崔弘度,在前线有收受敌贿的嫌疑,有可能前线倒戈。杨坚着急了。把刘昉郑译叫来,商量派三个将军替换。杨坚听有道理,找将军。有人来劝了。李德林来劝了。虽然挟天子令诸侯,与前线将士没什么区别。说他们不忠诚,另派就能忠诚吗?所以受敌贿,可能造成三个畏罪潜逃。谁都不安。再者,临阵换将是兵家大忌。千万不要乱来。三个理由一说,杨坚赶紧道谢。怎么办呢?难道任之?不如派监军去,谁还敢乱动?杨坚佩服得五体投地。
找谁呢?刘昉害怕了,倒真愿意去,可是没打过仗,怕办砸了。郑译呢?也为难,但是我有老母在堂。也不去。关键时没用,来人请缨了。高熲(音jiǒng)是杨坚的岳父独孤信的手下。高熲照样和独孤伽罗交往,杨坚夫妇都感动。杨坚派人找到他,他当时就允诺了,说,“愿受驱策,纵令公事不成,熲亦不辞灭族”。这样,到了前线监军,军心安定了下来。
第三个困难是避免三方势力趁火打劫。北周的周边政权,北是突厥和南陈朝。尉迟迥派儿子去陈为人质,司马消难是陈的隋国公了,投降了。当时有一个后梁,也想趁乱复国。杨坚各个击破了。突厥本许嫁千金公主,杨坚决定真正发嫁了。维持传统友谊。后梁呢,力量小,先派使者来长安,杨坚接待后,说当时梁国公热情款待,我念念不忘,我们遇到战争,我只能主持,贵国几代忠于朝廷,希望现在珍惜友谊。这是外交辞令,有威胁在里面。柳庄回去复命,说不是好惹的,还是安分点。陈朝是北周的宿敌。只能立足于打,主动打,压着他打,压住火力,让他没力量来帮助他们。这个也初步解决了。
大隋风云(上部)第九集·平定三方·2011年5月23日
视频地址:http://kejiao.cntv.cn/bjjt/classpage/video/20110523/100574.shtml
(通过矫诏当上辅政大臣的杨坚,马上遭到了北周元老大臣的反对,以尉迟迥为代表的北周三个总管开始向杨坚发难。与杨坚相比,三总管的力量非常强大,特别是尉迟迥,他不仅兵强马壮,而且占据了原来北齐的故地,得到了很多北齐复国分子的支持。这样一来,如果杨坚失败的话,败的就不是他个人了,整个中原地区可能重新陷入分裂局面。相反,如果杨坚赢得这场战争,那就意味着他离皇帝之位只有一步之遥。
中央民族大学历史系蒙曼副教授做客《百家讲坛》,为您讲述系列节目《大隋风云》(上部)第九集《平定三方》。)
三个总管中最强的是尉迟迥。韦孝宽打得过吗?这是关键问题。我们来谈谈韦孝宽,他是好将军吗?他不光是将军还是战略家。他一生两件事值得记录,一是玉壁之战,这在今天山西。玉壁是战略要地。东魏西魏时,东魏强,546年,东魏纠集十几万一举进攻西魏,想吞并它。韦孝宽一人领兵把守,抵挡十几万,坚守了六十多天,杀伤东魏七万多人。高欢只能撤军。这是以少胜多、城市保卫战的典范。领导这场战争的正是他。他是战略家,得谈到第二点,即上平齐三策。他没直接参加战斗。曾给武帝上过三封策文,一是讲远交近攻。如果想削平北齐,得和陈朝建立友好关系。二是讲先打外交战,交好北齐迷惑他,三是利用敌人内乱,寻找时机再讨伐。这三策都实用,是武帝平齐的指导方针。韦孝宽对平齐做了重要贡献,成了杰出的战略家。
(在起兵反叛的三总管中,最难对付的就是尉迟迥,因为他实力最强,如果解决了尉迟迥,其他人就会迎刃而解。在蒙曼老师看来,杨坚派韦孝宽出征,是选对了人,因为此人既是一员勇将,又是一个杰出的战略家。那么在战场上,韦孝宽的表现如何呢?)
他的表现也不错,有勇有谋。先看谋,他被派去接替,知道尉迟迥要造反,他逃了,虽然没接到命令,他逃到河南孟县,就停住了。这在洛阳北,洛阳是整个东部的中心城市,是东部的战略要地,他凭本能就知道,要讨伐这朝廷一定会把这儿抓到手中,他提前来了。当时八百守军都是关东鲜卑军,是接纳来的战俘,是降将,改编成的军事力量。对北周的忠诚有限。家人在尉迟迥手下,心思应该不一,打算策应尉迟迥。韦孝宽只是带几个随从来,如果八百守军哗变,他们几个人是无力抵抗的。如果哗变,洛阳也危险。东部就没有了据点了。这令人忧心,韦孝宽用计,慌称接到朝廷文书,写朝廷知道他们辛苦,要赏赐,放在洛阳的几个仓库中了。这可以理解,不同仓库放不同的东西。要他们分成几队去领取。这些人有勇无谋,当然好,去拿吧。真去领了。韦孝宽早就安排好了,一去就扣了。被扣押了,对洛阳就没造成威胁。这是有谋。
再看有勇,在河阳,韦孝宽接到命令,朝廷派来了大军,他率领大军到武陟县,尉迟惇驻守在沁阳。当时六月,沁水大涨,隔河相望,高熲到了,监军,不能不打呀,架桥吧,边架桥,尉迟迥在破坏,上流放木筏子,点火,让它们顺流而下,想让桥被烧掉。高熲也聪明,在桥上流位置设了许多土狗。筏子被挡了,靠近不了。韦孝宽搭成了桥,韦孝宽想渡河作战。尉迟惇本占优势,守有优势,他也想用计,他让部队主动后撤,给敌人腾地方,等一半过了,我们再打个措手不及,但是对手是韦孝宽,不给他机会。韦孝宽大喝,今日一战,有进无退,让所有士兵全速渡河,高熲一把火烧了桥,断了退路,士兵一看,不能回了,只能奋勇向前。猛烈冲击,那边不行了。变成无组织地后逃了。尉迟惇一人逃回去了。一路追到相州城下。邺城是北周都城,要在这儿展开决战。
(当韦孝宽和高颎带领着队伍追到相州城时,尉迟迥已经无路可退,双方的决战就要开始了。公元580年8月17日,尉迟迥率领13万大军倾巢出动,这是一支很大的力量。特别是在这些士兵之中,还有一支黄龙兵,是精锐部队,有一万多人,是这支队伍的灵魂和核心。那么在这场生死决战中,到底会发生什么呢?韦孝宽将军能否赢得这场战争呢?)
一打,发现问题,尉迟迥不是吹的,都勇敢。韦孝宽被冲得连连后退。兵者诡道也。这时,韦孝宽手下宇文忻打起了歪主意,看到许多百姓在观战。邺城百姓观战,涉及到他们的心理。百姓忠心爱国,对北周没好印象。邺城百姓幸灾乐祸。他们也觉得都是大兵团作战,他们站在土坡上观看,觉得不会危险。“邺中士女,观者如堵”,几万人在做观众。宇文忻对弓弩手说,往百姓那儿射,百姓不是战斗人员,没准备。有死有伤,整个乱了。大家哭着往城里跑,先冲击他们的方阵,尉迟迥的军队被裹着乱了,结果被杀了个落花流水。韦孝宽手下将军攻入了相州城。尉迟迥知道大势已去,崔弘度顺着台阶上到城楼上,尉迟迥看到,以为是敌人来了,崔弘度亮相,说不认识亲戚了吗?对尉迟迥说,我们都是为国家的人,不能循私情,劝他自杀。尉迟迥自杀了,另外两个在十天后,司马消难逃了,成了陈朝的大臣。两月后梁睿开进了成都,也平定了益州王谦的叛乱。至此,三总管叛乱被平定了。
(尉迟迥自杀后,北周三总管叛乱相继平定,三总管叛乱是北周末年政治舞台上的一件大事,它是来势汹汹、声势浩大。但是我们发现,从6月10日尉迟迥起兵算起,直到10月26日王谦被杀,一共才维持了四个半月。而三总管都是实力派人物,为什么他们败亡得会如此迅速?蒙曼老师对此有什么看法呢?)
这里有三方面的原因:一是这三总管是外强中干,杨坚是精明强干。三总管中,王谦本是懦弱。尉迟迥虽然有战争经验,可是七十多了,过了年龄。韦孝宽的军师比他的强。军师是高熲,这边是崔达拏。是白衣秀士型的。行军打仗没真正的智慧。尉迟迥如此,其他两个更不行。杨坚精明在,这场战争中有三个满分,一是用人、二是纳谏、三是统战。用人用高熲用韦孝宽,韦孝宽有勇有谋,高熲能断大事。胜了一半了。纳谏上,接纳了李德林建议。李德林建议有风险,杨坚居然就信任,接纳了。这是要相当大的判断力与广阔的胸襟的。而后来宇文忻他们取得大功,正源自纳谏。统战上,怀柔李穆,确立了政治优势。地盘不如三总管,但能力强太远。二是杨坚占据政治优势。挟天子令诸侯。虽然三总管说杨坚篡权,那是他们一面之辞。而杨坚是按皇帝的名义来,这相当有权威。三是尉迟迥打出的旗号没有那么多力量。二十来年的北周不足以形成忠臣的形势。杨坚辅政后的宽容法令,让人看到了希望。匡复北周就没那么多吸引力。三总管都做不到忠诚,还怎么要求别人?
(在众多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尽管三总管叛乱来势汹汹,但最终都被迅速平定。平定了三总管,对于杨坚来说,当然是一件大事,为他消除了改朝换代的最后障碍。但蒙曼老师认为,这场战争的意义远远不止与此。)
我觉得这场战争有四方面意义:一是北周对新征服的地区的统治更加巩固。相州郧州益州,对北周的忠诚度低。三方叛乱,在这儿就足以证明。北周对这里的控制能力加强了。相州人心最不稳。杨坚一把火把邺城烧光了,百姓南迁四十五里,迁到河南安阳。当时,有实际效果的。二是杨坚的个人统治更加稳固。他本是左丞相,之后,周静帝直接任命他为大丞相。其他大臣的制约没有了。还让杨永统辖北齐旧地。这是控制能力明显加强。三是给了杨坚一个考验干部的机会。本不服气的多,一般情况下,他们不会马上表态。敌暗我明,容易形成长期的政治隐患。这事一出现,战争状态下,每个人都得表明立场。容不得含糊。杨坚能迅速判断谁是敌谁是友了。这叫长痛不如短痛。四是这场战争让杨坚发现了真正的人才。像先前的刘昉与郑译,成了心腹。杨坚当初的赏赐到了朝野侧目。战争让杨坚发现这两人不行。杨坚发现他们没政治责任。刘昉郑译不能帮上忙。杨坚发现他们并没有政治气。这样的人只能搞政变。靠前站的是高熲与李德林。李德林多谋善断,文采斐然。提了两个好主意,当大丞相,派监军。杨坚视为谋主了。大事跟他商量。李德林是著名才子,当初北齐人都排队去看他的。才能得到真正的施展了。高熲是能文能武。“熲强明,又习兵事,多计略”。军事才华得到充分展现。杨坚请他进卧室中,宴请他,把帐子送给他,这是极大宠幸。杨坚满意了。这场仗打得值了。580年9月初9,杨坚借皇后是司马消难的女儿之名把小皇后废了。皇帝的地位就可危了。北周宗室力量被摧毁了,杨坚的改朝换代就只剩下时间问题了。
大隋风云(上部)第十集·建立大隋·2011年5月24日
(公元580年,杨坚平定了三总管叛乱之后,他的身份开始不断地变化,不断地提升,公元580年9月,杨坚被任命为大丞相,10月又加上了大冢宰,12月,杨坚的爵位晋升为随王。转过年来581年2月,周静帝又把杨坚的职务换成了相国,而且让他剑履上殿,赞拜不名,加九锡之礼。此时杨坚的身份已经越过正常大臣的红线,改朝换代只剩下时间问题了。中央民族大学历史系蒙曼副教授做客《百家讲坛》,为您讲述系列节目《大隋风云》(上部)第十集《建立大隋》。)
大臣们当不下去了,改朝换代只是时间问题了。庚季才开始说话了,太阳从正东方出来是二月。甲是天干的开始,甲子日是惊蛰,节气也吉利。周武王是二月甲子天即位的。享国八百年,我们也应该在二月甲子一天改朝换代,各方面都吉利。小皇帝周静帝就只能配合了。李德林早就替他起草了禅位诏书了:“元气肇辟,树之以君。有命不恒,所辅惟德,天心人事,选贤与能,尽四海而乐推,非一人而独有。周德将尽,妖孽递生……今便祗顺天命,出逊别官宫,禅位于隋,一依唐虞、汉魏故事。”天命不常,唯德是福,天命在隋王这里了,我看得清楚,所以我决定禅位于隋王。这就等于正式表态了。后续手续完毕,杨坚就接受了传国玉玺,正式称帝。建立了新朝,王朝叫什么名字呢?古代国号往往根据开国者在前朝的封号而来。他原是隋国公隋王,当时不叫隋,先前是“随”,而到现在,是隋了。那是走之旁,不能说走就走。改同音字。年号呢?叫开皇元年,开皇的意义是,佛教名词,“圣皇启运,像法载兴”。杨坚小时是被尼姑养大的,用这个是向佛教徒表态。废佛的事过去了,会大力弘扬佛法。这不仅是佛教名词,也与道教有关。每一劫开始就有新领导,开皇是历劫后的开始。这也是向道教开始,得41亿年。拉拢了佛、道两教,希望得到两教的保佑。
当年不断有术士说他必得天命,现在这种忧心过去了,可以享受大富大贵了。豪情在心里升起。
(公元581年,杨坚建立大隋,史称隋文帝。杨坚改朝换代成功,有一个人却被放到了最尴尬的位置上了。她就是杨坚的女儿,北周太后杨丽华。现在大隋王朝取代了北周,这个前朝太后怎么办?杨丽华又如何看待杨坚的作为呢?)
杨丽华是软弱的女子。当初希望爸爸帮她。为此还帮过杨坚矫诏辅政。当她发现父亲志不在此,她可不愿意父亲改朝。她嫁给北周的皇室,不希望父亲变天。二是也为自己前朝太后身份考虑。身份不好摆正。不满意父亲想篡位。“后知其父有异图,意颇不平,形于言色。及禅位,愤惋逾甚。隋主内愧之,改封乐平公主,久之,欲夺其志。公主誓不许,乃止。”表现出不满情绪。改朝换代后,更格外愤愤不平。没有意义了。她没实际权力,这样做有什么意义?杨坚心里觉得点对不起她,重新封她为乐平公主,打算找一个好女婿。被杨丽华拒绝了。两重身份在她一个人身上,这在历史上独此一家。
(杨坚建立隋朝,从他矫诏辅政开始,一直到建隋称帝,一共才用了九个月的时间,这在中国古代帝王的创业史里,算是比较容易的。杨坚创业之所以如此顺畅,当然是利用了前朝太后之父这个特殊的身份。所以清朝的一个学者赵翼说,古来得天下,没有比隋文帝更容易的了。但是蒙曼老师还认为,其实事情远远比这个复杂,那么她为什么这样说呢?)
历史上所谓偶然性也往往是必然因子在起作用。杨坚是偶然发生前的必然铺垫了。这种历史铺垫归于天时、地利、人和三方面。天时指魏晋南北朝以来的分裂应该结束了。北方中原地区一直在少数民族统治下。北魏时开始实行汉化,但触犯了鲜卑利益,失败了。后重新回到胡化倾向。像赐胡姓,杨坚父亲就被赐为普六茹姓。这其实是想让汉人将领认同胡人。这是胡化措施。西魏是少数鲜卑进入汉人的大海中,不可能无视汉人的力量。主观上胡化,客观上汉化也在开始。像宇文泰也模仿周礼建六官制。想继承三制来确立文化正统性。北周后,汉化倾向更明显了。北周武帝改革重要的一条是允许汉人参军。北周军队构成就成以汉人为主了。周宣帝时,汉化上继承了父亲的方针,甚至走得更远。他穿着汉人衣服登基的。加强皇权,起用汉人小臣,北周官僚队伍结构也变化了。像刘昉、郑译都是汉人。这说明汉官僚在当时占据大比例了。中原汉人官、兵、民多,汉人当皇帝也顺理成章了。当时北方民族在中原活动了两百多年,有大的政治军事实力。给中原深深打上了印记。如果是纯粹的汉人,能不能担当重任?他不会了解这些背景,到底什么样的汉人为好?杨坚就好,是汉族,得到汉人的官兵民的拥护,也是鲜卑人政治体制下长大的,与他们还有错综复杂的关系。他是民族融合的产物。太不容易了。311年算起,整整270年时间为杨坚这样一个汉人登基做准备,这个天下不容易。登上月球的美国宇航员尼尔·阿姆斯特朗说过,这是我个人的一小步,却是全人类的一大步。对杨坚也是,重新建立以汉族为主体包含多民族的因子的政权,也是一大步,这正是天时。用了几百年时间。
(蒙曼老师认为,北方地区经过几百年的发展,胡汉融合已经基本完成。这种历史背景正是杨坚称帝的天时。所以从这一点上来说,杨坚的天下得来的真是不易。那么在地利和人和上,杨坚又占有哪些优势,为什么蒙曼老师认为历史选择杨坚,还有地利和人和的因素呢?)
地利上,杨坚的出身,是关陇贵族。父亲是武川镇人,进入西魏政权中,成为八柱国十二大将军之一。这就是关陇贵族集团。顺利把女儿嫁给北周皇室,这是他能篡权的基础。放在父亲时代开始,也经历了几十年时间。这也不容易。
再看人和,周宣帝时代的政治局面:一是周宣帝疏远宗室,二是他荒唐残暴。他死时,根本找不出宗室来主事。辅政才能落到杨坚头上。北周的大臣对北周统治不满,所以杨坚没受到激烈的反抗。这个因素从北周宣帝角度叫失人心,从杨坚就是得人心。所以叫人和。建立这样的因素,也用了三年时间。杨坚建隋看起来是偶然,但必然因子看,就得几十年几百年时间了。
(在蒙曼老师看来,历史选择杨坚,经过了漫长的过程,体现了社会的进步。既然如此,那么,杨坚建立隋朝,就绝不是一场简简单单的宫廷政变,而是一个历史新时代的开始。新时代就要有新气象,杨坚建立的隋朝又有哪些新气象呢?)
建隋在政治上有新气象,两方面表现:一是恢复汉姓,580年,以周静帝名义发布诏令:“诸改姓者,宜悉复旧”。首先是他自己恢复了汉姓。许多汉人都恢复了。二是恢复汉制。开皇元年二月,马上宣布废除六官制度改行汉魏制。什么大前疑退出了舞台,而三师三公进入官职系统。尚书门下御史台等重新回来了。就成为新政府的主要职能。这时杨坚的主体原则是恢复原有的汉人的官职。彰显汉文化在整个国家中的主体地位。这是不是大汉主义?不是,汉人占绝大多数。汉文化也不是别的文化所能取代的。这在中国历史发展上有积极意义的。符合中原各民族根本利益的。杨坚对于未来国家发展都有利,是有眼光的。
(无论是恢复汉姓,还是恢复汉制,杨坚所做的工作都是彰显汉人和汉文化在国家中的主体地位。但是我们也要知道,建立一个新的政权,要想让它走稳,走好,不能只靠制度建设,还要树立相应的政治风气和政治精神。那么杨坚在隋朝开创之际,它的政治风气如何呢?)
举两个例子,一是当时一个官员叫荣建绪,跟杨坚关系不错,出任刺史,杨坚说,别走,在京城呆几天,一起享受富贵。暗示要改朝换代了。荣建绪说,不敢听,不支持。去上任了。杨坚以刺史身份回来,问他后悔吗?他说,“臣境非徐广,情类杨彪”。这里面有典故,徐广当年曾哭泣,杨彪终生闭门不出,自称汉臣,不愿意为曹魏大臣。这表明他愿意对旧朝称臣。杨坚表态呢?帝笑曰,“朕虽不晓书语,亦知卿此言不逊”。能听得出来,不是好话。没有处置照样让他升官。这个例子说明,杨坚想树立传统的儒家价值观。希望以后所有人向荣学习,忠诚。二是要树立一种宽容的政治精神。所有大臣曾为两朝服务过。想让他们为自己的隋服务,只能宽容,允许对旧朝存在感情,给他效力的机会,才能笼络人心。他处理得好。树立了正面的形象。
第二个例子,对北周宗室问题,他对北周宗室可不如此温情了。一个叫虞庆则的出了主意,杀宗室还不够。想站稳,得把所有活着的宗室杀了,免得后患。杨坚考虑,宗室与大臣不一样,大臣可以宽容,他们不会发动大事,宗室却有名分有号召力,万一受人利用怎么办?野心家打上旗号怎么办?他要大开杀戒。想杀光宗室。一个人来提反对意见。李德林来了。他提的意见是,不能这样滥杀,这不是大乱时建的朝,我们是欺负孤儿寡母来的,没正义性,如果这种情况下滥杀,只能让人印象更坏。如果没有道德正义对长期发展不利。他是想宽恕,要春风化雨,要慢慢解决。现在杨坚会听吗?遗憾的是,他没听,马上怒气回了,“君书生,不足与议此”。照杀不误。把周文帝子嗣明帝,武帝宣帝所有的子嗣通通杀掉了,还有一些很远的宗室。还开始疏远李德林。可以看出,杨坚的宽容不稳定,他性格中有猜忌残酷的一面;对李德林这些儒家知识分子与文化有怀疑。他到底是什么态度?隋文帝是权,现时严酷是真正的政治特色。对儒家文化是缺少真正的教养。大隋是带着朝气与肃杀之气而来的。隋会走向何方呢?看下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