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冕学画》反思 王冕学画教案

借助汉字学知识,激发学生识字兴趣

《王冕学画》随文识字教学策略研究

语言文字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盒信息载体,语言文字的运用存在于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习语言文字并运用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实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还强调“语文教学应特别关注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对学生识字写字等方面的影响。”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要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特点,爱护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识字教学是低年级的教学重点,也是教学的难点,是学生掌握知识的奠基工程。在众多识字教学方法中,我根据学生生理、心理以及语言能力的发展的阶段性特点,在识字教学中根据《王冕学画》的教学内容采取随文识字的教学方法。课后王蔚老师在评课指导中提出低段识字教学是重点,学生在识字的过程中他的参与度是多少,教学设计怎样带动学生学习。

反思一:提出明确的学习要求,随文认读生字,读准字音,初步建立字音和字形的联系。例1:

(引入课题之后)

师:自己轻声读课文,标上自然段序号。如果遇到不认识的字怎么办?

生:问同学

生:问老师

生:看课后写字条和认字条的拼音

师:真不错,那就用你自己的方法读课文吧。

生:按要求自己读课文

(学生读完课文之后师生交流了全文共有4个自然段以后,就逐段读文学习生字)

仔细分析这个教学环节,除了完成了全文共有4个自然段这一个教学任务,学生在读文的过程中对要认识的字没有明确的认识,在识字方法上只是回顾了前面学过的方法,至于学生在这个识字环节的学习中什么时候用,怎么用没有丝毫的作用。首先二年级学生对于识字的学习不能停留在简单的采用问老师和问同学的层面上,其次主要原因在于教师给出的学习要求不明确,不具体,没有可操控性。针对这个问题,我把这个环节的设计进行了修改,给学生提出具体的读书要求。

1.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

2.在课文中找出课后生字,借助拼音读准生字。

在反馈汇报的时候教师出示带有拼音的识字卡片,让学生练习读准字音,建立字音与字形之间的联系,之后去掉拼音让学生认读生字,进一步识记字形。

调整后的课堂教学,学生在读文的过程中首先标好了自然段序号,按照课后认字条和写字条准确找到了自己要认的字和要写的字,结合拼音读准了字音,在初读课文中初步解决了生字和字音之间的关系,为学生正确的朗读做好准备,为进一步随文识字解字义,建立字形与字义之间的联系打好基础。

反思二:随文认清字形,了解字义,建立字形与字义的联系

记忆字形是低年级教学的难点,因此教学方法要灵活多样。随文识字是把朗读和识字融为一体,在朗读中识字,在识字中朗读。教学中要让学生反复多次的和生字见面,挖掘了学生无意识字的潜力,在读文感悟的基础上建立字形和字义的联系。

例2:把老师过多的讲解转化为学生主动参与

在检查朗读第一自然段时,引导学生认读“古、候和穷”三个生字,首先出示用“古”组成的三个词语“古代、古诗、古老”让学生认读,接着出示“守候、等候、问候”三个用“候”组成的词语。并指出“候”这个字比较难记,又让学生说“候”这个字怎样记住字形。在学生按笔画笔顺记字法说明识记方法之后,在田字格里指导书写“候”。随后老师又引出这里面还有一个生字呢,屏幕上出现了“窮”字,老师解释说“古时候啊,人们是这样写的,上边是穴字头,表示从地面往下挖的洞,下边念躬,表示人的身体,合起来就表示人在洞里很窘困,现在呢,我们把它下边写成了“力”,表示人有劲使不出来。”

其实识字教学更多的是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生字,让学生能静下心来通过“拼读字音——识记字形——理解词义”。同时,在指导学生识字的过程中能根据生字不同的特点有所侧重,不面面俱到,才能提高识字的效率。王蔚老师在评析这段教学是指出,学生学习生字时不能有跳跃性,识字还要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不能为了用而用,还要考虑到具体的语言环境。老师的话虽然不多,却打中了识字教学的要害,结合老师的点评,我又从新设计了这部分的识字教学。

1.读第一自然段,找出本段的生字,读一读带有生字的词语。

2.你想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些生字,说说你对这些词语的理解。

教学环节设计不在向第一次那样繁琐,学生在识字过程中思维的活动带动学生识记字形,学生通过自我讨论,自我发现,采用结构记字法、笔顺笔画记字法、归类记字法识记“候”字,在比较中辨清了“候”“猴”“侯”的字形,真正建立了字音与字形的联系。对于“穷”字的认识,也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准确的理解了穷字在文中的意思,避免了引用字源给学生带来的学习障碍。正所谓用要得体,用要适度。

识字本身是枯燥的,而对于枯燥的事物,人们的情绪总是消极和被动的。如果孩子们一味地被动识字,不仅识字的效率低,而且还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思维的发展。因此,作为教师一定要在起步阶段通过多种途径来营造识字教学的良好氛围,充分调动起学生识字的兴趣,不断激发学生去体验识字的乐趣,只有这样,学生才能乐于识字,主动识字。

例3:按部件分析识字,把汉字具体形象化,构建字形与字义的联系

在学习第二自然段的时候,老师还是有点牵着学生读文识字,总感觉像打碎的珠子,让人感觉不到珠子的美。老师一句一句的追问,学生就像占满水的海绵一样,被老师挤了又挤,学生也对这种学习失去了兴趣。结合学情调研进行反思,我在设计问卷的时候仅从识字写字、学生对课文的主要内容把握和关于作者方面三个方面考虑问题,由此可见,学情调研还要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这样才能很好的针对学情调研的分析为教学服务。本环节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了如下调整。

1.读课文第二自然段,画出你认为描写荷花美丽的句子。

2.结合句子中的词语说说你对句子的理解。

学生在读文的过程中很快找到了“忽然下了一阵大雨,大雨过后,夕阳照得满湖生辉。湖里的荷花更鲜艳了,花瓣上清水滴滴,荷叶上水珠滚来滚去。”在交流的过程中学生通过抓“满湖生辉、鲜艳、清水滴滴、滚来滚去”等重点词语,理解了句子,老师也顺势指导学生谈谈如何记住这些生字的。学生通过对“辉”“鲜”“艳”字形的分析,充分运用了汉字部件构字规律,说出自己识字的方法。有的同学说满湖生辉的辉字左边是阳光的光,有阳光的照射才使整个湖面散发着光彩,所以我记住了辉;有的同学说鱼羊为鲜,我还知道古时候人们把鱼肉和羊肉放在同一口锅里煮着吃,人们尝到了很美的味道,就说真鲜呀,所以人们就把鱼字和羊字写在了一块,鱼羊为鲜。有的说鲜艳的艳字左边是丰表示多的意思,和色合起来就表示颜色丰富、鲜明则为艳。让学生自己在语境中主动识字,课堂上会激起更多的火花。把握住了随文识字的基本方法,并有效的应用到教学当中,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教学设计修改后课堂上我充分引领学生通过一遍遍对课文的深入学习,让学生将抽象的语言文字在脑海里形成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临其境的立体画面。在读书中识字,在识字中读书,准确把握了生字的读音字形,结合字义把抽象的汉字符号形象化,有利于学生在识字中建立字音、字形和字义的联系,为更好的学习汉字打下良好的基础。学生不仅在读书中找到了描写荷花美丽的句子,更通过对重点词语的理解,对汉字部件构字的规律的运用,深刻体悟荷花的美丽,再现了王冕看到的美丽景象。

随文识字是从文入手的,学生面对的生字就不是孤立的,具有一定的语言环境,在语言环境中识字,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把握随文识字教学方法,能够分散学生的识字难点,引导在语言环境中读准字音,认识字形,感知字义,有效的建立了音形义的联系。

反思三:根据儿童年龄特点,有意识地激发他们的识字兴趣

识字能力是学习能力的基础,为了使学生在愉快轻松的气氛中主动地识字,教师要根据儿童年龄特点,有意识地激发他们的识字兴趣,拓宽识字途径,培养识字能力。

例4:(在学生理解了王冕因为家里穷,所以用平时节省下来的钱买来纸、笔和颜料学画荷花)

师:这里边有一个生字买,看老师写。

师:(强调笔顺)第一笔横沟

生:跟着老师的提示说笔顺的名称横沟

生:点、点

师:两个点是并排写,还是上下写。

生:上下

师:观察的真仔细。老师继续写

《王冕学画》反思 王冕学画教案

生:横、撇、捺、点(最后一笔有说点、有说捺)

师:最后一笔是什么?

生:点

师:对了,最后一笔是点。

师:你自己拿小手在桌子上写一个买字。

生:自己动手在桌子上写

其实对于买这个字的字形学生应该不难分析,没必要这样按笔顺识记法引导学生识记这个字。这样既不能调动学生识字的兴趣,也不能从字义上给学生什么帮助,这个环节的设计主要从学生的学前调研中获取了学生不会写这个字的信息,对于这个信息的把握,这样的按笔画笔顺帮助学生识记字形显得过于肤浅。为了能够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我从《字源识字教学手册》中查找了有关“买”资料,结合字源和汉字构成规律在教学设计上用了猜一猜的方式,给出了“买”的甲骨文“”让学生猜一猜这是什么字。一下子激发起学生的积极性,他们还是按照部件的构字规律分析,初步判断上面可能是网之类的东西,下面虽然猜不出是什么,但是结论基本上已经有了,就是用网之类的东西,捞上来什么东西。学生采用猜测似的的分析了解了买的本意,也基本上能够感受到了古人造字的规律。老师在此基础上首先肯定了学生的分析,然后对这个字进行了讲解……再学习“采”字的时候,学生也猜测到上边应该表示手,用手在树上摘东西为采。

汉字是表意文字,“因义构形”,字形和字义之间联系非常紧密。遵从汉字本身的规律和特点,科学解读汉字,了解汉字本身所独具的文化底蕴,突破识字教学中的又一个难点。面对众多识字教学方法,我比较欣赏随文识字,在抓住汉字本身特点和学生认知发展规律的同时,以字源识字为辅,注重方法的灵活性。教师通过多种途径来营造识字教学的良好氛围,充分调动起学生识字的兴趣,不断激发学生去体验识字的乐趣,解决了识字枯燥无味的难题,激发了学生自主识字的愿望。

在低年级的阅读教学中,老师要把汉字放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和句子联系起来,使汉字的形、音、义三个基本因素紧密联系、学文识字互相沟通,采用生动活泼的形式,深入浅出地、形象生动地把识字训练的部分目标,分散到朗读课文中去,降低了识字教学的难度。从前后教学的对比中,深深感受到恰如其分的运用各种方法调动学生自主分析汉字,掌握汉字的音形义,使识字教学在阅读语言情景中获得新的生命。

经过这一轮的教学研究,能够感受到随文识字通过教师的精心设计,调动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了学生自主识字的愿望,把识字教学变得鲜活起来,变成孩子能够看得见的东西,分散识字降低了难度。识记教学方法的多样化,准确化提高了教师的教学能力,在今后的教学提供了帮助。

苏家坨中心小学

蔡红宇

2013年1月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5101015/242652.html

更多阅读

小五合唱课《田野在召唤》 音乐课田野在召唤教案

《田野在召唤》是河南省洛阳市直四小安继辉在第八届中南六省赛课活动家中执教的一节参赛课。湖北省武汉市广埠屯小学舒畅老师设计并执教。该课的主要教学目标为:能够用自然、和谐、统一的声音演唱二部合唱歌曲《田野在召唤》,感受歌曲

声明:《《王冕学画》反思 王冕学画教案》为网友醉了睡睡了醉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