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烟靠的不是毅力而是意念
(烟瘾的产生——无兴趣者可以忽略)抽烟我觉得有环境的影响,我开始吸烟就是因为周围的朋友很多都是烟民,出于好奇心尝试抽了一口,但内心明白抽烟对身体有害,所以也就浅尝辄止,只在口里转了一圈就吐出去了,没有进肺。可是时间长了,就不由得你这样浪费香烟了。我第一次吸入香烟并没有感到剧烈的咳嗽,可能是因为吸入的比较少,心理上感觉很舒服,但平常顶多就是熬夜复习的时候配着咖啡抽几根,远远没到上瘾的程度。在研究生考试复习的时候,和我一起的一个朋友可是老烟民,看累了就说到图书馆外面休息一下,实际上就是抽根烟,他也知道我吸烟,于是就经常给我递烟,过了几天我就不好意思了,由原来放在抽屉里的烟转为随身携带,要知道烟这东西,你一根我一根的,抽起来没感觉的。考试是通过了,不过烟瘾也染上了。抽烟其实很矛盾,在此仅举一例,比如当通宵复习考试或者皱眉思考难题的时候,抽烟,但无聊乏味空虚的时候,也抽烟。或许我们真的不需要香烟,而仅仅需要口里叼着些什么,这也就是网上说吸烟者口欲期可能未被满足的解释,于是乎就有了市面上那些戒烟口香糖的实物疗法和转移注意力的心理治愈,但这些方法的效果如何,我不得而知,我没有试过,也不好妄加评论。
(戒烟的缘由——有兴趣者可以看看)有些人说抽烟浪费钱,抽烟有害身体……我想这些原因每个人都知道,但这些都不足以让一个吸烟者拒绝香烟,为何?是因为没有真正计算过香烟到底会浪费掉多少钱,抽烟如何有害身体,更关键的问题也就是本书所说的,也是我觉得本书告诉给我的核心思想——“为何我会抽下一根烟”,深入一点儿讲,就是没有认真思考过吸烟的问题。我戒烟的其中一个原因是女朋友不高兴,为此还吵过几回架,这可被视为戒烟的“导火索”,也就是促使我想去戒烟的引子,正是因此我才会在当当网上留意这本书,并抱着试试看的态度买了一本。另外一个原因是身体感到不适,有时会头痛,尤其是在百度上搜索吸烟和大脑这两个关键词时看到一则报道,就是正常人与吸烟者大脑造影的图像,想必抽烟的人在电视或者书上都看到过烟民的肺部——黑黑的,到处都是洞,但是那则报道让我看到了大脑也可能因为吸烟而变得像肺部一样,那种恶心的感觉顿时让我下定决心去把烟戒掉(当然,看完报道后没几天烟还继续在抽)。
(戒烟的过程——本书对我的启发)为了看的方便,我标上记号。1、毅力与意念。正如本书所说,抽烟的人不是毅力不够,恰恰相反抽烟的人的毅力反而是强的,理由是吸烟带给我们的是剧烈的咳嗽或者其他不良生理反应,但是烟民仍然可以点着烟吞云吐雾,不顾及身体上那种近似摧残的痛苦。想靠毅力来戒烟,实则是自欺欺人,更要命的问题是一旦没戒掉,反而对自身的毅力产生了怀疑,认为恐怕这一辈子都难以戒除,于是乎给自己继续吸烟找到 了一个心理暗示。实际上戒烟要靠意念,让自己去面对吸烟这一过程本身,仔细观察吸烟的每一个动作,这也是作者建议读者边看书边吸烟的原因所在。但这个体验说实话我很难表达,确切的讲是很难再现,要靠你自己去体会。再回想一下为何我们睡觉的时候没有去抽烟,而白天隔一段时间不抽就觉得不舒服,顺手就拿起一根烟开抽,这一点就告诉我们抽烟事实上不是身体所必需的,仅仅是我们想抽,当然不排除尼古丁的作用,但是书中告诉我们尼古丁的作用实际上没有你想象的那么严重。那么我们为何会去抽下一根呢?原因很简单,恰恰是因为我们抽了上一根,但无论上一根还是下一根,他们都是烟,也就是说实际上是一个循环过程。不可否认戒烟有一个戒断反应,而正是这个戒断反应让我们感觉到吸下一根烟时的快感,但问题是这个循环并不是一个简单的重复,而是一个不断恶化、深化的过程;2、戒断与欲望。吸烟的朋友中想必也有人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想过要戒烟,也确实尝试过几天不抽烟,但是那种强烈的感官刺激却让我们一次又一次重蹈覆辙,尤其是当旁边有认识人吸烟递给你烟抽的时候,可是就是这样一次次的复吸带来的结果却丝毫没有比从没尝试戒烟的人好到哪儿去,甚至还会产生更严重的负面效应。在间隔几天不抽烟后,当我们再次接触香烟时,会觉得吸烟异常的爽,一种爽到飘飘欲仙的感觉,有时会不由自主的闭上双眼、抬头去享受这一“美妙”的过程,却没有明白之前的那些难受恰恰是由这些“美妙”的过程所造成的,而正是这样的“美妙”过程使得我们不得不承受下一次的难受,然后再用下下根烟来“缓解”这种难受(注意是缓解而非根除),从此我们受制于口里的香烟不能自拔。至于为何戒断几天后复吸的后果有可能更糟,是欲望的缘故,大家可能都知道越是没有的东西你就越想得到,而正是这种没有与得到之间的矛盾会让我们更加渴望去做这件事情,矛盾心理产生的欲望是一种正反馈的过程,这也是某些人戒烟一段时间后复吸反而抽得更厉害的缘故;3、认识与行动。下来就是付诸实践的过程了,除了彻底的认知(注意是彻底的认知,如果仅仅是看了这些话而没有经过自己的思考,那么这种认识是没有根基的,在认识不到位的情况下,行动也注定是不成功的,建议再把书翻回去看),还要有行动,书中列举了很多,但我觉得最重要的有这么几条:⑴思想中暗示自己压根从来就没有抽过烟;⑵将身边的烟盒和打火机扔掉(这一点个人觉得极为重要);⑶刚开始戒烟时尽量避免去周围有人抽烟的场合,当别人递烟过来的时候,客气并自信的告诉在场的人“不好意思,我不抽烟”;⑷不要告诉自己抽几根后再戒烟,一旦决定开始戒烟,那么上一根或者口中正在抽的这一根就是我的最后一根,倘若还没准备好,请重读该书。
(此书的效果——个人的亲身经历)看完这本书后,就按照那些指示一一做了下来,的确没再抽过。可是因为很多人原来都知道我吸烟的,见了朋友我说我戒了,他们说你装B;见了同事我说不抽了,他们说男人戒什么啊,来来来,抽一根,中华;当自己愁闷的时候,忍不住想来一根,下楼跑到上海烟草公司专卖店或者便利店买了盒烟抽起来,那种久违的感觉的确差点儿让我再度成为烟民,但是这种几个星期不抽,猛地一抽,再几个星期不抽,再猛地一抽,让身体的不适感有增无减,要知道烟草这种东西会让身体形成一种适应,如果经常改变这种环境,会让大脑有一种说不出的闷胀感。我重新回顾了一下读此书后的行为,才发现自己并没有完全按照书中的指示去做,当身边没有烟的时候,确实可以让你断烟,但我却跑下楼去买,而且第一次戒烟成功,觉得戒烟并没有那么难,再抽一次也无所谓,反正可以戒掉的嘛。其实不然,在这样几次后,会让你越来越难以摆脱香烟,在经过一段时间反思和身体上新出现的不适后(咽部不适,打呼噜),现在已经与烟不再有关系,而且对烟产生了一种厌恶感。但我真的不建议准备戒烟的朋友像我这样没有一次性戒掉,可是我的经历也说明如果你看完这本书真的没有一次性戒掉,那么也不要有什么顾虑,再读一遍,这书真的能让你戒烟,我不就戒掉了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