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北京(十二):首都博物馆之古都北京历史文化篇该展览以深厚的北京文化为主线,以时代演进为顺序。展现了北京从原始聚落到形成城市,从北中国的政治中心跃升为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的都城、人民共和国首都的历史进程。
“北京历史文化”部分是本篇的核心,其主旨是再现北京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阐释京城文化的独特韵味。
这部分展览内容以历史文化为视角,展示了从46万年前的远古时期至新中国建立这一漫长的岁月中 ,
北京经历了从原始聚落形成城市,
从北中国的政治中心跃升为大一统封建王朝的都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
直至发展为建设中的国际大都市这一不断攀升的历史进程。
内容结构上选取了“海陵王迁都”、“元大都积水潭码头”、“北京保卫战”、“盛世京师(康雍乾时期的北京)”、“五四运动”、“开国大典”六个场景作为串联北京历史的节点。
这部分共展出文物675组件与大量图表、照片,上展文物包括石器、陶瓷器、青铜器、金银器、玉器、织品、书画、家具、拓片等。
首都博物馆是当代建筑大师崔恺的精彩作品。
巨大的屋盖继承了中国传统建筑深远挑檐,通长的石质幕墙象征着中国古代城墙。
大厅内有明代牌楼,体现出中国传统建筑平面中心轴线特点。
椭圆形的青铜展馆斜出墙面寓意古代文物破土而出。
青铜、木材与砖石的大量运用更显一种历史的久远。
北广场和大堂地面所用石材,产于自古以来为营造北京城供应石材的房山地区;
方形展厅的外装饰,采用北京最常见的榆木;椭圆形展厅的外装饰,采用青铜材料,并饰以北京出土的西周时期青铜器的纹样。
钢结构棚顶、玻璃幕墙等表现出北京有力的时代步伐,高大空间和通透的视觉效果顺应了当代建筑的国际流行趋势。
镇馆之宝为乾隆御制碑,分为碑身、碑帽、碑座三个部分,帽和座各有两个,一共五件。
全碑总高6.7米,重40多吨,汉白玉石材,保存非常完好,碑身上全部是少见的乾隆正楷手书《皇都篇》、《帝都篇》,由满汉两种文字写成。
这两首诗篇生动具体地表达了乾隆皇帝“在德不在险”和“居安思危”的治国思想。
说明:以上文字均来自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