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纪录片导演,她获得被访者和观众赞誉并夺得国际国内大奖无数;管理一个团队,本是宅女的她也能让温和与善良无私与公正变为权威的力量;她喜欢自己的状态,沧桑无痕;她对财富的理解和钱没有太大关系:此生与那些寥若晨星的大师邂逅合作,让她渐悟了生命的意义。
徐蓓
纪录片导演、制片人;重庆电视台科教频道副总监。其纪录片《陈晓梅进城》、《细细的小雨》、《进城》、《迷徒》等多次获得国内国际专业大奖。
这是我们摄影记者拍的,我个人很喜欢的一张
与伟大的科学家霍金先生在剑桥合影,致敬!
只有纯粹,才能拍好纪录片
“我会这样介绍他们:我们是亲戚。”徐蓓喜欢用这样的称呼介绍她纪录片圈子里的好朋友。毕业后分到重庆电视台,从借两千多块钱租设备完成一个大山希望小学民办教师生存状况的片子,至今已20年,她深爱纪录片,深爱拍摄纪录片的单纯的人,单纯的圈子。
至今,她的作品多次在国内国际获誉。单纪录片《进城》就获得了2006年中国十大纪录片大奖、中国影视学院奖塑造人物类大奖、入围英国人类学电影节、入围德国巴伐利亚电影节、中国改革开放30年经典纪录片,曾在英国大英博物馆、俄罗斯圣彼得堡人类学电影节上展映。其他作品也是获奖无数。
“纪录片在所有电视制作中,门槛最高。需要有深厚的文学史学社会学功底,对音乐的理解,对美学的认知,以及人类学的情怀与素养。同时也是最寂寞的。有多少人肯花5年乃至更长的时间,去静静地拍一家人在大山深处的生活呢?”
纪录片导演,更像一群高水准的手工艺人,他们追求手法、技能,更力图传递这个时代有高度有维度的思想。所以,他们也更善于相互学习。只要在一起,多数时间都是在讨论片子,国内的国外的,旧式的新派的。
能得到被拍摄者和观众的认可,徐蓓觉得这是极高的赞誉。回想今年4月要拍摄一部关于手工艺人的作品,她带着摄制组到台湾,找到台湾名窑晓芳窑主人70多岁的蔡晓芳先生,晓芳窑以仿古瓷闻名,其品质在台湾至今还无人能出其右。举凡中国历代各种名窑瓷器,晓芳窑都仿制过。
开始的时候,晓芳窑并不太乐意接受拍摄,后来才知道他们此前曾受过一些媒体的误解和伤害。徐蓓最终以她精良的拍摄技法以及深层的人文关怀再现了蔡先生和他的晓芳窑,令先生和家人感怀,先生的女儿对徐蓓说:“真的很高兴认识您,很敬佩欣赏您专业用心的态度和眼光,充满智慧与正面的能量,能有这次交流的机会是我们的荣幸,也是我們很珍惜的宝贵记忆。”
上世纪末与央视合作,徐蓓有幸遇到一位纪录片大师,就是《舌尖上的中国》总导演陈晓卿。徐蓓对他评价极高:他对人物内在把握非常准确,对画面剪辑节奏非常精准。“电视制作标准里1秒是由24帧构成的,他看完会告诉我,某个地方长了3帧。一部四十几分钟的片子,他会说:第3分钟的时候节奏有点问题,第15分钟有两个镜头不应该这样剪。”
徐蓓跟他保持了非常好的职业来往,他也经常向她推荐好书,如何兆武的《上学记》。遇到这样的职场榜样,正值徐蓓30岁正是个人风格形成期,她觉得自己三生有幸。
从陈晓卿那里,徐蓓学到的不仅是对纪录片的痴迷、热爱、严谨、创意。还有人生态度,快乐工作快乐生活,尽管拍摄片子爬山涉水很辛苦,但他的每一餐都会认真对待,一块农家老腊肉一条才打捞起来的河鱼,舌尖上都有深深的回味。正是这样的生活姿态,才有了《舌尖上的中国》,徐蓓非常敬 佩。
管理的最高阶,是管理人的灵魂
喜欢文学,喜欢单纯的拍片,徐蓓说自己其实有点宅。这样的性格按说不擅长做管理,但是她用自己的方式不仅很好地管理了团队,而且团队的战斗力凝聚力相当强。
2006年,那时候重庆电视台著名导演张鲁还健在,他是徐蓓的朋友。“鲁哥曾对我说:其实你可以做一个很好的管理者。我说:心太软不够狠,最好是靠制度管人。鲁哥说,制度固然很重要,但是管理的最高境界,是管理一个人的灵魂。”这句话对徐蓓的触动太大了,但那时的她还不懂自己的温和与善良也是一种巨大的力量。
几年后,令人尊敬的张鲁导演去世,但是他作为一名电视人一个受尽生活磨难的强者,留给徐蓓的思考实在太多。当年不懂,现在慢慢懂了,并默默践行。
“其实管理很简单。”她的管理学来自母亲的身教。母亲曾是非常优秀的数学教师,获得过全国优秀优秀班主任的称号。从小到大,看到母亲总是在无私的奉献。“那时母亲对每个学生的尽职尽责,用学生能懂的方式和他们交流,我能感觉到母亲像爱我一样爱她的学生。这让我体会到真正的无私!这种东西进入了我的血液。”无私与公正,自然有权威。
“到处都在提以人为本,我理解的以人为本就是要明白人真正的需求。每个人的第一需求都是生存有保障,生命才有尊严,这一点必须正视;其次每个人都想获得成就感,这是放之四海皆准的。如此,管理就相当简单了,每个人安排在最合适最喜欢的岗位上,努力工作的结果就是得到最大化的合理分配。”
带领大家不断学习,创造学习型团队氛围,鼓励大家多出精品,然后动用自己所有的人脉关系,让片子在受众更广之处播出,“比如才工作两三年的年轻人,他们努力工作,我会力荐到央视播出,对年轻人而言这种成就感是难以言表的。”
徐蓓有个很女性化的管理特点,她会在导演们片子播出前,电话他们务必请父母家人一起收看,“当片尾字幕出现的时候,那种对我们这个职业没黑没夜地拍片剪片、对家不大顾得上的埋怨,当看到亲人的名字,看到他们的劳作成果,一下子就有了物化的理解与认同。”
团队里有80后90后新人,徐蓓对他们都会多一份担待。很多年前,她的一位朋友就说过,高房价会毁掉一个国家的创造力,“所以,我们不能抱怨80后90后为什么太现实,找不到多少理想主义的色彩,屌丝成群,这没有办法,时代使然。”
虽然大势如此,但她非常欣赏微博里转载率很高的话:不要朝历史吐唾沫,因为那是我们大家的合影。体现在徐蓓身上就是:可以作为的时候一定要作为,而不是简单地用抱怨去推卸,无论是国家民主还是个人尊严,都需要一代代人去完成初始的启蒙。
邂逅霍金,剑桥时光让生命发光
剑桥,很多到英国的人都会去感受一下那里浓郁的学院范儿。徐蓓曾是当年南岸区高考文科状元,大学英语专业过了8级。在大学毕业13年后,她再一次通过努力磕书考试取得英国外交部“志奋领”全额奖学金。2006年10月,徐蓓进入英国剑桥大学学习,并在一年之后获得社会人类学硕士学位。
剑桥这一年,徐蓓说自己是贪心的一年,想用优异的成绩结束学业,想看完所有的博物馆,想听各种感兴趣的音乐会。“剑桥就像一个宝库一样,没有来过这里,无法想象徐志摩对这里的眷恋。我透支着自己的健康,因为值得。”
剑桥这一年,徐蓓没有想到居然可以见到在世的最伟大的科学家霍金。她一直知道霍金生活在剑桥,甚至知道他居住在哪栋楼,但是从未想过能见面。她所在的丘吉尔学院有个惯例,每年会选一天,请导师和新生吃饭。“2007年选的是情人节这一天。餐前酒时,我发现每个人的眼神在看到我身后时,都会有些吃惊,我实在想不出还有什么让曾经诞生过80多位诺贝尔奖获得者的剑桥师生如此不淡定。当我也回头的时候,我发现自己心跳明显加速,脸都因兴奋而发涨了。是的,我看到了霍金。”
“我惊异于他的到来,问我的导师,他都要带学生吗?我得到的回答是,的确,爱因斯坦一样的人物,在剑桥也要带博士生,所以,今天的与新生进餐,他才会来。”
“我更惊异于他的孤独。就餐时,大家开始交谈,我都忘记他的存在了。就餐快结束前,我回头再次看到霍金,没有人理他,当然他也无法与人交谈。我突然觉得命运好残酷。此时,导师说了一句话我终生难忘:人类那些最伟大的思想,都是产生在绝世的孤独当中。霍金是一个非常极端的例子,他的生理条件只能让他面对自己和宇宙。”
那一天,对徐蓓而言,是生命中独特的际遇。从不追星的她,那一天就是想和这位科学伟人合张影。等在他回去必经的走廊里,迎上去问他的助理:我是来自中国的学生,那里有很多霍金先生的粉丝,可以和他照相吗?话刚落音,徐蓓就听到一个电子播放器说:YES。“霍金答应了,他的大脑传输刚给眼睛,眼睛控制机器发音。我开心极了!”
“很简短,几乎没有多的交流,霍金传递给我的气息很纯很善意,这是一种能量,深深加持着我。”和霍金的这次邂逅,徐蓓深深感谢命运的安排,让她学会安静,沉静思维,减少欲望,内心丰盈。
沧桑无痕,才是女人最好的状态
“很多朋友告诉我,20多岁的我,和现在的我,面相上改变很大。那不是简单的年龄叠加,是由内而外状态的变化。”其实徐蓓的工作,一直都比较艰苦,早些年走遍了重庆老少边穷地区,比城口还难走的地方她都涉足过,一拍片就是很多天,有时早晨醒来脸都来不及洗,首先惦记的是昨天的片子。化妆品她用得很少,基础护肤都不一定有时间做到。
可是,人的眼神是包裹不住的。徐蓓的眼神里有温和有善意有智慧和力量,“女生一般会在意别人知道自己的年龄。如果现在你问我,我会大大方方告诉你,我今年41岁。我的感受是,作为女人,天生就有一种职责,给这个世界贡献美好。要么热爱阅读,要么热爱音乐……要么有一颗善良的心。这样的女人会特别有力量,因为这里有勤奋好学的结果,会思考的结果,也有生活磨难的结果。才会在岁月面前,做到沧桑无痕。这是我最欣赏的女性状态:内心沧海桑田,外在宁静单纯。”
“女人还有一个衰老天敌就是抱怨,抱怨自己付出太多收获太少。”没有怨气,没有悲哀,没有顾影自怜,自己的世界才平了。
身为女性,她时常为自己的性别角色骄傲,女人骨子里的无私、宽厚、温柔、大气,她觉得比男人要优秀。可惜的是,有些女性并不自知,碌碌一生。
身为女性,她也会将抽离女性角色来看自己,把自己变成自己的一位旁观者,用审美的眼光去面对自己遭受的磨难,用好奇面对生命未知的无常。
有朋友说,徐蓓的价值观里有一点特别让他们羡慕,就是强调自我,活出自我,强调生命的自我完成。这也正应了刚过完102岁生日的杨绛先生所说的那句:我们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认可,到最后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
(采访当天的新发型,呵呵,恨不得那花也是我发型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