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开始学写散文之初,第一篇发表在《盐城晚报》登瀛 那时还 盐城晚报广告代理

记得开始学写散文之初,第一篇发表在《盐城晚报》(登瀛)那时还 盐城晚报广告代理

漂泊的童年

作者:邵玉田

(此文2004年在《散文选刊》组织“古风”获优秀奖,在北京文学馆颁奖见到了许多文学大家)

如今,生长在和平的年代每一个人,都有着自己幸福的童年。而我,出生于战争期间。我的童年,则是一个漂泊的童年。

推本溯源,我的祖藉,并非现在履历表所填写的那个地方。因为,从我祖父的祖父起就四处漂泊,居无定所。后来我祖父的父亲迫于生计,才篱落到了我履历表上“籍贯”这个地方。我的祖父母生我姑母、伯父和我父亲姐弟三人,分别都成了家,但伯父和我父亲仍随祖父母一起靠撑小帮船为生。俗说,抹清水篙子的,只能一浪到东,一浪到西地漂荡。我的童年,就是在这漂泊不定,流离颠沛,日晒雨淋,拥挤不堪,空间很小的一条小木船上渡过的。

解放前夕,国民党军队一边溃逃,一边搜刮民膏。战乱,使得我们家的帮船,无客可载。被逼无奈,又搞起了短途运输,主要是些稻米、麦子、豆谷杂粮之类等货物。其载重量只有万把来斤,航线不定,那里有货装,就到那里去,大多在苏南、苏北和安徽的天长、全椒一带往返。祖父母和伯父他们,再加上我们一家,有十多口人。船小人多,收入微薄,日子过得十分艰难。那时我还小,没有完全懂事,也理会不到大人们缺吃少穿的惆怅。只知道,大家聚在一起很热闹。一旦船到了码头,几条运输船靠在一起,船上的小孩就都跑到岸上去玩了,什么耍“龙头尾”啦,玩捉迷藏呀……这,就是我难得一回孩提时的快乐,所谓的童趣。有时贪玩得连吃饭都忘记了,总是让大人三五六遍地催喊,还是不想回来。然而,这种难得的快乐也只能是短暂的,小船装货不多,一装一卸最多一二天时间。之后,又将陷入了漫长而枯燥无味的漂泊。好不容易才揽到了一笔生意,大人们总是没日没夜地行船。即便有时夜间不行船,白天他们劳累了一天,晚上也就早早地睡了。我的童年,那一个个枯寂的夜晚,没有温馨的摇篮曲,也不可能听母亲给我讲童话故事。惟有的,是春夏两季晚上睡到船仓板上,睁着眼睛看星星。看着看着,不知不觉就睡着了。半夜里,有时又会被一些声响而惊醒,坐起来一看,原来是大人们又起早行船了。那撑船篙噗嗵噗嗵的击水声,船两帮双棹划动时,皮条子摩擦交替发出咯吱咯吱的响声,是那么有节奏,象美妙的音乐。只要“节拍”不停,船就会徐徐向前移动。然而,漂泊不分春夏秋冬,刮风下雨,也顾不得赤日炎炎,寒风冽冽,年年如此,月月如此,天天如此。漂泊,对我的父辈们来说,摧残的是肉体,耗尽的是汗水和心血,是一次次的苦苦地挣扎。

俗说:行船走马三分险。漂泊,有时会险象环生,为了生存而作殊死搏斗。我们一大家子,这么多人挤在船上,起早摸黑,辛辛苦苦,生活艰辛不说,成年累月,风里来雨里去,游历于江南江北,也度过了不少个艰险之日,经历着无数次生与死的考验。

首先,要感叹自己,有着顽强的生命力。五岁那年,一个人在船仓板上面,玩着玩着,一不小心掉到了河里。与陆地上人相比,船上人则多了几份警觉和机敏。大人们在船上一边做事,一边要看好孩子,决不能有丝毫的疏忽。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母亲发现我人不见了,她脑子里第一反映,判断我可能是掉到河里了。就立即在船帮的四周水面上找,一眼发现翻着水泡下边的我,正手脚乱舞上下浮动,说时迟,那时快,母亲一把将我从水里拉了上来,捡回了我的一条小命。

我记忆中,还有第二次历险。

说这个事情,须先讲一讲我的祖母。我的祖母是一个很要强的女人,她坚毅沉着,遇事不慌。遇上刮风下雨天行船,她都坚持自己来掌舵。风大雨大,天寒地冻,每每如此。

那一天,我们家的船从长江南往江北瓜州方向渡江。天气晴朗,又一路顺风,满帆船速度快,转眼就驶到了江北,正准备收口。突然,天上起了乌云,很快就黑了下来,风也大起来,并转了风向,船被吹得转了个180度,夹在一丈多高的浪谷里,上下颠波,左右摇摆着。当时,船上装满了大米和黄豆,重载船碰到这样的情况,十分危险。我祖父他们都吓得慌了神,吵嚷着,准备抛货保船保命。

关键时刻,祖母沉着而又非常机敏,她一面大声地喊:不要慌!一面让祖父他们试着借助风力调转船向。好在这时候船已靠近江边的芦苇滩,长篙完全能够用得上,她让祖父、伯父控制住船头,让我父亲去拉动船帆的缰绳,乘着一阵风过来,她猛的一个急转舵,使船调正了方向,终于化险为夷,使一家人 幸免于难。

一九五三年秋,外祖母从老家来看望我们,祖父母同我父母亲商量,准备让外婆将我带回她家去读书。听了这个消息,我一直哭个不停,不管父母怎么劝说,我就是不听他们的。船小人挤,缺吃少穿,我愿意。我离不开我的祖父祖母,离不开自己的父母亲,离不开那“漂泊”的无限深情。

后来,祖父讲了一个故事,让我的心灵而为之震撼。

多少年来,沉积在我祖父母心中的惟一期盼,是能让我父亲读一点书,改变我们家祖祖辈辈弄船,漂泊于水上的命运。他二老东挪西借,好不容易凑足了钱,买上了镇上一个大户人家的三间旧草房,托人写了契约,所付房款包括三间主屋和门前的一个茅房(厕所)在内。我可怜的祖父,扁担大的一字不识。协议的当时,讲好是包括厕所在内,而契约却写成在外。“内”、“外”一字之差,老实巴交的人,让识字人所玩弄。在那个年代,穷人被欺,官司没法打,有怨无处申,有理讲不清。结果花了钱,负了债,受了气,那门前的臭茅房成为他一生的耻辱。然而,我父亲还是没能读得了书,学得了生意,仍逃脱不了在船上“漂泊”的命运。

听完了故事,我看着祖父噙满泪水的双眼,看着他那布满了皱纹、饱经风霜的脸,仿佛我一下子长大了,明白了许多许多。

于是,我随了外婆回来,在一所农村小学就读。从此不再“漂泊”。一段时间,我,人虽已离开了“漂泊的家”,而心依然随着亲人们在漂泊,无休止的漂泊……

啊!漂泊的童年,我人生的一瞬,永远是我刻骨铭心的人生激励。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5101015/242047.html

更多阅读

写给自己的一百首抒情韵脚诗《歌美人》 韵脚大全

百科名片《歌美人》是出自80后韵脚诗人王茂的代表诗集,全书共收录了现代韵脚诗作品近100余首。王茂,男,河南中原,80后网络写手,韵脚诗人。现代韵脚诗倡导人,中学开始写作和投稿,作品常见《新青年》等杂志,2007年出版诗集《震撼心灵》一书,

写在《少年杨家将》杀青之前 少年杨家将续写

写在《少年杨家将》杀青之前<?xml:namespace prefix = o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 />大概还是在念高中的时候,有泡论坛的习惯,经常在BBS上假装诗人或有事没事就把自己弄得无比深沉的样子,长吁短叹、野猫叫春

人之初,性本善。《三字经》全文解释 人之初性本善解释

1、三字经: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解释】人生下来的时候都是好的,只是由于成长过程中,后天的学习环境不一样,性情也就有了好与坏的差别。2、三字经: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解释】如果从小不好好教育,善良的本性就会变坏。

声明:《记得开始学写散文之初,第一篇发表在《盐城晚报》登瀛 那时还 盐城晚报广告代理》为网友知了的吵咂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