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丕”字读音及其他
“丕”(音批)字的读音在大多数人看来,并不容易读错。
本来嘛,这个字笔画不多,可以说好写好记又好读,对于这个字准确读音的把握,稍微上了一些年纪的人恐怕跟笔者的经历相似。
笔者小时候所在的20世纪80年代中期,广播电台里经常播送著名评书表演艺术家袁阔成先生讲的《三国演义》,评书中就有一个重要人物名叫曹丕,他不仅是主人公曹操的儿子,并且围绕曹丕还发生了好几个印象颇为深刻的故事,后来他还做了三国时期魏的开国皇帝,史称魏文帝。笔者稍大些,对照袁阔成先生播讲的《三国演义》评书,能读《三国演义》原著了,对曹丕的印象既深刻还略带些憎恶。
后来,笔者参加工作,当时中央有一位领导人的名字中就有这个字,他就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陈丕显”。新中国成立后,他曾任中共上海市委书记、上海政协主席、云南省委书记、湖北人大常委会主任、中央政法委书记等职,在中央广播电台和中央电视台播送的新闻中,会经常出现这位领导人的名字,在播音员字正腔圆的播音中,笔者对“丕”字的标准读音更加深了印象。
再后来,笔者参加了大学课程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注和中国古代文论中的学习,曹丕的诗歌《燕歌行》和《杂诗》是魏晋南北朝建安诗赋中的名篇,曹丕所著的《典论》在中国古代文论中也有着重要的地位,其中,“文人相轻”一词的来历就出自其中,当然,这个词经过上千年的演绎,已经不是当初曹丕所论述的本意了。由此,我被曹丕在文学及文论方面的造诣深深折服,当初在小 时候对他的一些不好的印象早已是一扫而光,这也让我对“丕”字的标准读音更是不假思索地张口即出。
可当笔者调到一个新的单位后,我对“丕”这个字的标准读音却不知不觉地生疏起来,有时还怀疑原来我对这个“丕”字的标准读音是否是一种错觉。
在笔者参加的一些工作研讨会或者接待领导视察时,经常能接触到名字中带有“丕”这个字的高层领导人(并且还是两位)在为大家作报告或指示时,同级别或者更高一些级别的领导在主持会议时介绍到这两位领导时,总把“丕”的标准读音念成“培”;同时,下面在传达领导讲话精神时,也是将这个字读成“培”。在我的印象中,即便是领导本人也从来没有纠正过这个字的读音,也许是出于礼貌的原因吧。
丕,标准读音是pi的平声即一声,《新华字典》中的这个字的意思是大,组词为丕业、丕变;同音、形近字为坯、邳、伾等;形近、发“培”音为呸、胚,许多人念错也许是从这里所误。
当今社会倡导“以人为本”,在笔者看来能落实好并不遥远,从生活或工作中的小事做起就行,读准一个人的名字或者当读错名字时能给予纠正避免以讹传讹,就是践行“以人为本”的具体体现。当然,如果这个读音是当地方言或家乡土语的发音,笔者建议还是以《新华字典》中的标准注音为好,一来现在都讲标准,读音标准化也是一个标准;二来许多名字的意思不仅寄托着长辈的美好祝福并且蕴藏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因此其标准读音肩负着传播古老的中华文化的使命;三来能与古代著名人物或当代领导人的名字同字,本身就是一件幸事,特别是领导当今所作出的突出业绩被后人研究时,不会让后人将同一个字的一个标准音作为多音字来研究而产生一头雾水,抑或将前辈的无心谬误作为一种饭后谈资和玩笑吧。
(2013.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