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的汉牡丹
——河北柏乡汉牡丹园游记
多年前,就听过汉牡丹的传说。流传最广、印象最深的有三个:一说是“神花”:西汉王莽篡位后,派重兵追杀汉室宗亲刘秀,当刘秀逃至河北柏乡一座破庙时,偶见一丛茂密的牡丹,便急中生智藏于花丛,躲过了灭顶之灾。为感谢牡丹的救命之恩,刘秀在断壁上挥毫题诗:“萧王避乱过荒庄,井庙俱无甚凄凉。唯有牡丹花数株,忠心不改向君王”。后人传此花为“神花”。二说是“爱国花”:1937年日寇侵华后,驻柏乡日军头目两次移植汉牡丹至日本,均告失败。第三次,他挖地三尺,将所有牡丹带着磨盘大的土墩运往日本,并精细护养。可中国的汉牡丹宁死不屈,几天后就香消玉损了。日军投降后,汉牡丹余根生芽长枝,显出勃勃生机。三说是“知国事花”:1976年,常开红花的汉牡丹竟开了三朵白花。就在这一年,周总理、朱委员长、毛主席三位伟人相继去世。素花寄哀思,汉牡丹有如此灵气!人们誉它为“知国事花”。这些美丽的传说,早就驱使笔者神往柏乡观牡丹。
今年5月初,同城Q群组织参观柏乡汉牡丹,笔者不顾刚从国外旅游归来的疲劳,携老伴报名参加。该牡丹园位于石家庄南部100多公里北郝村弥陀寺遗址旁,驱车两小时便到达汉牡丹园。为印证上述传说,笔者首先仔细阅读了《景区简介》。得知,刘秀在柏乡牡丹丛中避难的事和侵华日军三次移植牡丹均告失败的事,《柏乡县志》均有记载。1976年柏乡汉牡丹开了三朵白花的事,当地许多人亲眼见过。看来,上述传说基本是真实的。
为尽早领略2000年汉牡丹的风采,我和老伴穿过后期开发的万顷牡丹园,径直来到牡丹园东南角弥陀寺遗址“牡丹神庙”,寻找汉牡丹。在一个显得沧桑古老的小院里,挤满了游客,人们把一个圆形的花池子围得水泄不通。笔者从人缝中挤进花池旁,静听导游讲解:花池中共有7棵西汉时期的牡丹(中间3棵,两侧各2棵),2000多年来饱经风霜,与国家同命运共呼吸,是名副其实的“知国事”的国花!接着,导游不但详细讲述了文章开头的三个故事,还讲述了汉牡丹近几年“显灵”的事例,如:2002年4月下旬,在众花即将谢落时,一株汉牡丹开出一朵深红色的奇花,就在这一年,中国共产党召开了16大,选举胡锦涛任党的总书记。如此等等。笔者见这7棵汉牡丹长得比较矮小,就询问导游:为啥2000的牡丹还不如近几年的棵大?导游解释说,牡丹20年一个轮回,老枝枯死,花根再生新芽。这7棵汉牡丹才生长4、5年,所以显得矮小。导游还介绍说:外边16万平方米的大牡丹园是近些年开发的,汇集了国内外名贵的品种800多个,是当今世界牡丹品种最多、最精华的专业化园林。
走出“牡丹神庙”,一眼望去,万顷牡丹盛开,在明媚的阳光下,争奇斗艳,竞相开放,姹紫嫣红,色彩斑斓。真可谓:花的世界、花的海洋!
三小时的游览,兴犹未尽。笔者抓紧时间又拍了多张照片。在回来的路上,笔者寻思:我们是唯物主义者,不信鬼神,柏乡汉 牡丹的传说,可能是自然现象与人间事故的巧合。牡丹是花中之王,它象征着平安、吉祥、富贵、善良,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唐代诗人刘禹锡的千古绝句“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集中反映了国人对牡丹的崇拜和迷恋。想到这里,笔者即兴赋诗一首:“柏乡牡丹知国事,盛衰喜怒别有致,或许神奇是巧合,扬善抑恶本天意”。
柏乡汉牡丹园大门
园中园“牡丹神庙”(2000多年的汉牡丹生长在这里)
7棵汉牡丹中的3棵
新开发的万顷牡丹园(一角)
黄牡丹
红牡丹
银红牡丹
粉红牡丹
紫牡丹
黑牡丹
白牡丹
在花丛中留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