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楼:水天一色,风月无边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北宋庆历六年,北宋著名的文学家范仲淹受巴陵郡守滕子京之邀,写就了这篇旷世雄文《岳阳楼记》。而当时范仲淹其实是借《岳阳楼记》来抒发自己先忧后乐,忧国忧民的文人情怀,其最被后世广为流传的也是那两句“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不过话说当年滕子京主持重修岳阳楼,这位颇有卓识的名臣认为“楼观非有文字称记者不为久,文字非出于雄才巨卿者不成著。”于是委人画了一幅《洞庭晚秋图》和一封求记书寄给当时的大文学家、政治家、军事家范仲淹,请他为楼作记,那时范仲淹正被贬到河南邓州戍边,见其书信后,欣然奋笔疾书,寄景抒愤,写就了这篇名传千古的《岳阳楼记》。原来当年范仲淹只因观了画中的胜景,便写下如此气魄不凡的文章,倘若他曾亲自到过岳阳楼,亲眼看到了八百里洞庭的美景,那这篇《岳阳楼记》恐怕得重写了。但不论范仲淹著文的初衷如何,岳阳楼却因这一篇《岳阳楼记》而著称于世,成为江南三大名楼之一。

岳阳楼,位于湖南省岳阳市西门城头,屹立西北巴丘山下,紧临洞庭湖畔,自古有:“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的美称。登上岳阳高楼,前瞰洞庭,背枕金鹗,遥对君山,南望湖南四水,北眈万里长江。能领略此等壮景,这在江南名楼,乃至全国名楼中可谓独绝。湖北黄鹤楼,江西滕王阁,山西鹳雀楼等多是傍山修建而观的是大江大河之景,与岳阳楼这样既有江河,又有山水,还有湖泊的胜景相比还是要逊色不少。千百年来,无数文人墨客在此登览胜境,凭栏抒怀,并记之于文,咏之于诗,形之于画,工艺美术家亦多以岳阳楼为题材刻画洞庭景物,使岳阳楼成为艺术创作中被反复描摹、久写不衰的一个主题。因此前来岳阳楼观景赋文的历代文人骚客最盛,所留笔墨也最多。

据史料记载,岳阳历史悠久,古称巴陵或巴邱,为古代兵家必争之要地。相传东汉末年,东吴孙权手下的大将鲁肃奉命镇守巴邱,操练水军,于是在洞庭湖接长江的险要地段建筑了巴丘古城。建安二十年(215年),鲁肃在巴陵山上修筑了一个阅军楼,用以训练和指挥水师。阅军楼依岸而建,登上楼顶可观望洞庭全景,湖中白帆碧波皆可尽收眼底,气势非凡响,这座阅军楼就是岳阳楼的前身。后来阅军楼在两晋、南北朝时被称为巴陵城楼,到唐朝时期方始称岳阳楼。唐玄宗开元四年(76年),堪称"燕汗大手笔"的张说贬官岳阳后,寄情山水,常与文人墨客登楼赋诗,而最早称“巴陵城楼”为“岳阳楼”的唐代大诗人李白也对岳阳楼有很深的感情,一生曾六次登岳阳楼。此后,大批文人纷至沓来,这其中包括杜甫、张九龄、孟浩然、韩愈、柳宗元、刘禹锡、李贺、杜牧、李商隐……这并不是是巧合,自屈原以来,历代遭贬的官员,倒霉的诗人几乎都来这里登楼赋诗,泛舟吟咏,抒发忧国忧民的情怀,感叹人生的艰难,写下了无数不朽的诗章。于是这成百上千,语工意新的名篇佳句,给岳阳楼附着了非常浓厚的文化意蕴。

岳阳楼实际上是一个集对联、诗文及民间故事为一体的艺术世界。李白有诗《与夏十二登阳楼》:“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杜甫则在《登岳阳楼》中写道:“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而孟浩然的《临洞庭上张丞相》:“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李商隐也有诗:“欲为平生一散愁,洞庭湖上岳阳楼。”

岳阳楼里最值得一看的还有挂在楼中的名联佳句。岳阳楼各楼除悬挂着原有的木刻匾对,并增刻了古今名家吟咏岳阳楼的楹联。其中最为有趣也最著名还是诗仙李白的一副对联“水天一色,风月无边”,相传当时有人看到岳阳楼的墙壁上留有三个字:“一、虫、二”,众人不解其意。等到李白来时,人们就向他请教。李白沉思良久道:“这是仙人留下的一副对联。‘一’指水天一色;‘虫、二’便是風月无边”。人们相继叹服,并请李白留下墨宝。李白欣然命笔,写下“水天一色,风月无边”八个大字。如今,这副对联刻成雕屏,悬挂在岳阳楼三楼主门。岳阳楼中还有一副对联,生动巧妙地描述了岳阳楼的地理、历史和风貌:一楼何奇!杜少陵五言绝唱,范希文两字关情,滕子京百废俱兴,吕纯阳三过必醉,诗耶?儒耶?吏耶?仙耶?前不见古人,使我怆然涕下;请君试看:洞庭湖南极潇湘,扬子江北通巫峡,巴陵山西来气爽,岳州城东道岩疆,潴者?流者?峙者?镇者?此中有真意,问谁领会得来?这些名联佳作中还有:后乐先忧,范先文庶几知道;昔闻今上,杜少陵可与言诗。洞庭西下八百里;淮海南来第一楼。四面河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放不开眼底乾坤,何必登斯楼把酒;吞得尽胸中云梦,方可对仙人呤诗。

岳阳楼:水天一色,风月无边

岳阳楼里还保留了大量的文物,其中最为珍贵的是清书法家张照书写的《岳阳楼记》雕屏。雕屏由12块巨大紫檀木拼成,文章、书法、刻工、木料均十分罕见,都属珍品中的珍品。此外,人们把范仲淹作记,滕子京重修岳阳楼,大书法家苏舜钦书写了《岳阳楼记》和邵竦篆刻并称为“天下四绝”,并树立了“四绝碑”至今保存完好。岳阳楼附近还有一小亭,原名二醇亭,相传八仙之一吕洞宾曾三度醉卧此间;后来因在亭子周围挖出有枯梅花纹的石板,相传为吕洞宾醉卧之板,遂改名为仙梅亭,这些石板也引得游人到此一卧,沾沾仙气。在岳阳楼下的沙滩上,还有三具枷锁形状的铁制物品,重达1500斤,其用途何为,至今说法不一。而在岳阳楼的三楼里更是陈列了一代伟人毛泽东手书杜甫的《登岳阳楼》诗。可见在江南名楼中,若论文化底蕴,无人能出岳阳楼之右。

岳阳楼不仅文化底蕴深厚,其建筑艺术也精妙绝伦,奇异非凡,堪称江南三大名楼之首。岳阳楼建筑构制独特,风格迥异。气势壮阔,构造雄伟。全楼高约25.35米,平面呈长方形,宽17.2米,进深15.6米,占地251平方米。岳阳楼为四柱三层,飞檐、盔顶、纯木结构,楼中四柱高耸,楼顶檐牙啄,金碧辉煌.远远望去,好似一只凌空欲飞的鲲鹏。中部以四根直径50厘米的楠木大柱直贯楼顶,承载楼体的大部分重量。再用12根圆木柱子支撑2楼,外以12根梓木檐柱,顶起飞檐。彼此牵制,结为整体,全楼梁、柱、檩、椽全靠榫头衔接,相互咬合,稳如磐石。岳阳楼的楼顶为层叠相衬的“如意斗拱”托举而成的盔顶式,这种拱而复翘的古代将军头盔式的顶式结构更是在我国古代建筑史上是独一无二的。

岳阳楼在历史上虽然名震江南,但它也几经磨难,好不沧桑。宋庆历四年(1044年),滕子京被贬至岳州,当时的岳阳楼早已坍塌,滕子京于庆历五年在广大民众的支持下重建了岳阳楼。后来滕子京重修的岳阳楼,却在明崇祯十一年(1639年)毁于战火,翌年又重修。清代时也对岳阳楼进行了多次修缮。清光绪六年(1880年),知府张德容对岳阳楼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整修,将楼址内迁6丈有余。岳阳楼在1700余年的历史中屡修屡毁又屡毁屡修,有史可查的修葺共30余次。每次重修后,“则层檐冰阁,岌颂于其上,文人才士登眺而徘徊”;圮毁之时,“则波巨浪,冲击于其下,迁客骚人矫首而太息”(清朝张德容《重修岳阳楼记》)。至民国末年,楼身也已经破旧不堪。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对岳阳楼极为珍视,人民政府多次拨款对岳阳楼进行了维修,还修建了怀甫亭、碑廊,重建了三醉亭和仙梅亭等古迹。1983年,国务院拨专款对岳阳楼进行了为期一年半的以“整旧如旧”为宗旨的落架大修,把已腐朽的构件按原件复制更新。1984年5月1日,岳阳楼大修竣工并对外开放,修复后的岳阳楼保存了清朝的规模、式样和大部分的建筑构件。目前岳阳楼是江南三大名楼中唯一的一座完全保持原貌的古楼建筑,其建筑艺术价值可谓无与伦比。

目前,岳阳楼是长江黄金旅游线上湖南境内的唯一景点,也是岳阳市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和岳阳旅游业的龙头。岳阳楼也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重点风景名胜保护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来湖南游玩的朋友们,岳阳楼可是一定要去的,登岳阳楼望八百洞庭,读百家诗赏佳句名联,此等雅致,君等怎能错过。倘若诸位游到兴处,也寓情于景,挥毫一篇,说不定您的大作也会挂在岳阳楼里,流传百世呢。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5101015/240550.html

更多阅读

《高达0079》――第一话:高达,站在大地上

《高达0079》――第一话:高达,站在大地上从1979年开始,“高达系列”已经走过了将近三十年的风风雨雨,而在一甲子的时光中,这个系列给全世界的动漫迷所带来的震撼是无以伦比的,尤其是我,做为一个正统的高达迷,我常常都会骄傲的告诉别人:“我

转载 情执:超凡入圣,是解决之路

原文地址:情执:超凡入圣,是解决之路作者:一念行者问:上次您曾谈到情执是众生执著中最为常见和最为严重的一种,我感觉也是这样,尤其是对失去最爱的有情生命,那种思念如果不加制止,任其发展,真能让人发疯.所以很希望您能就破除情执问题给予

转载 另类下水文:矛盾,成长的音符

原文地址:另类下水文:矛盾,成长的音符作者:兴化陆泉根矛盾,成长的音符回到家,看着母亲,我有些心虚,满脸通红,不得不躲避着母亲搜索的眼神。母亲生性敏感,摸着我的脑门:咦,这孩子咋了,滚烫的,发热了?

声明:《岳阳楼:水天一色,风月无边》为网友哥依繎潇洒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