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笔谈唐达天小说《一把手》

笔谈唐达天小说《一把手》

定居珠海的当红畅销书作家唐达天的长篇小说《一把手》卖很火,上了国內许多畅销书的排行榜,也引发畅销的小说要不要文学性之类的争论等等。这里汇聚几位评论者、网友对《一把手》展开多层次的笔谈,让我们从各个角度去更准确地认识《一把手》,摸索评价珠海作者作品的经验。限于版面,笔谈稿件多有删节,敬请谅解。——《珠海传媒》编辑

深圳/丁力:

唐达天的《一把手》证明畅销书有文学性

在北京一个专家云集的研讨会上,我提出一个傻问题:“为什么专家看好的作品,市场不看好?而市场看好的作品,往往专家不看好?到底是专家出了问题,还是市场出了问题?”我个人认为,文学性和市场性并不矛盾。真正畅销的小说,肯定具有一定的文学性,一点文学性都没有的小说,不可能真正畅销。最近我拜读了唐达天的长篇小说《一把手》。这是一本典型的畅销书。不仅多次荣登销售量的排行榜,而且充斥全国的机场书店。但是,《一把手》并不缺乏文学性。

我认为,好小说有四个要素。一是思想,二是故事,三是语言,四是人物。《一把手》在主题思想方面的成功勿容置疑。紧紧抓住了社会热点问题,锋芒直指读者痛恨的官场腐败,并且揭示这种腐败的根源是制度,而制度的本身又是中国几千年封建王朝“官本位”的延续。可谓入木三分,击中要害,所以才能引起读者的思想共鸣,创造了《一把手》良好的“市场性”。

《一把手》的最大成功在于唐达天设计了一个非常精巧并且容易拓展的故事。市长突然死了。事实上,悲伤是表面的,窃喜是实在的。为什么?因为市长的位置空出来,常务副市长和市委副书记都有了填补的可能性。于是,一场争夺战立刻展开。由于各有各的圈子,各有各的裙带,各有各的背景,所以,小说《一把手》中苏一玮与卫国华的争夺战很快演变为两个集团之间的混战。如此,《一把手》的故事推进就紧张有序,环环相扣,满足了当今快节奏的阅读需求。

在语言方面,《一把手》也非常有特点。小说《一把手》中无论是省委冯副书记的秘书在回答苏一玮时说的“白云苍狗世事难料”,还是小人物王文达在与网吧老板娘在做爱时听着她的唠叨“真想扇她一巴掌”甚至“真想掐死她”,都极其符合人物的身份和故事的场景,同样属于“好语言”。

我觉得,作为专家,一定要先放下架子,不要先入为主,不能想当然,一听是“畅销书”,连看都没看,就妄断“没有文学性”,作为作者,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眼睛当然要盯着市场,作家眼睛盯着市场比眼睛盯着宣传部的“扶植基金”要高尚,但是,我们再眼睛盯着市场的同时,心里也要装着“文学”,要像唐达天一样,写出更多市场性和文学性兼顾的好作品。

剪辑、加框——

唐达天其人

唐达天,现定居珠海的当红畅销书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在《十月》、《小说》等刊物发表过《沙蚀》、《荒无》、《沙魂》等系列中短篇小说,曾获冰心奖、敦煌文艺奖、北广传媒优秀小说改编奖等多种文学奖项。出版过中篇小说集《悲情腾格里》和长篇小说《绝路》、《后台》、《残局》等官场小说,定居珠海后短短几年时间,唐达天接连推出了《我的美丽没有错》、《沙尘暴》、《一把手》、《官太太》等畅销小说,尤其是《一把手》的反应更好,几乎上了全国各大图书排行榜,读者对其热情至今不减。其小说《后台》改编成30集电视连续剧《华容道2》,作品曾被《扬子晚报》〈华西都市报〉《重庆商报》《新闻午报》《华商报》《兰州晚报》《东亚新闻报》《珠海特区报》等三十多家报纸连载。(八图整理)

上海/张志伟:

读《一把手》的几点感想

唐达天的《一把手》围绕主人公——某市副市长苏一玮运用明暗两手谋取市长权位的过程,以及获得“一把手”权力后在权、利、色等方面的表现,给我们描绘了一幅官场画卷。读后令人深思,感慨良多。

  主人公苏一玮出身农民,从基层干起,用现在流行的话说是“想干事、敢干事、会干事、干得成事”,通过组织的培养成为权倾一方的高级干部。他把组织的培养作为对某个人的感恩戴德,把为民办事、为党工作作为自己谋私、“报恩”、表现的机会,最终东窗事发被“双规”。用书中的原话来说,“在他心里,在他所接受的中国传统教育中,他始终痛恨贪官,而自己为什么不知不觉地成为他曾经鄙视过的对象?”书中分析,“除了个人贪婪、欲望的极度膨胀这些人类共有的劣根性外,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就是社会土壤、制度建设等等外部因素。”可我认为,这些都没有说到点子上,关键是其个人的人生观、价值观出了问题,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良好的修为养成才是国家工作人员廉洁从政的根本。苏一玮对组织教育、同志提醒一点都听不进去,最后还是“禅悟”出做人、做事的道理,作为地方政府和地方党委的高级干部是令人可悲、可叹的。

行为科学理论还认为,人的价值观是影响个体行为的社会变量,除了先天遗传、后天教育外,主要靠个人的学习和相关经历的修练。因此,国家工作人员要有过硬的思想素质,确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修身养性至关重要,必须不断地加强自我修养,自我锤炼,永葆思想道德的纯洁和革命理想的坚定。《一把手》主人公苏一玮的所作所为在现实生活中大有人在,陈良宇、成克杰之流就是如此,有的行为比此更恶劣。这些反面典型教育我们:廉洁从政要“四心”。一是心术要正,二是心境要清,三是心里要实,四是心志要高。

剪辑、加框——

●《一把手》妙语摘录

★官场中,最忌讳的就是站错队,跟错人,上错床。跟领导也就像买股票一样,跟上一位优秀的领导,就像买上一支优质股,一路跟着飙升,如果跟上一个窝囊废领导,就像买了一支垃圾股,实如鸡肋,弃之可惜,食之无物,把你死死套住,年年有希望年年却失望,猛然回首时,已经错过了大好年华。

★他觉得有时候他就像一只爬树的猴子,朝下看,都是笑脸,朝上看,都是屁股,左右一看,竟是耳目。要想在这棵树上呆下去不被别的人踢下树,要想看到更少的屁股,看到更多的笑脸,他就不得不继续爬,希望爬得更高一些。这既是官场,也是人生。

  ★在中国传统的习惯里,人们总觉得领导的脾气是随着官位增长的,地位越高,脾气越大。当领导就得发脾气,那是一种威严,如果不发脾气反而觉得不像领导。当然,如果你不是领导了,还像领导那样乱发脾气就不好了,伤了别人且不说,更多的还要伤你自己。

  ★说到底,官场中没有理,权就是理。有了权力,你的话就是理,无理也是理。

  ★有时候,女人就是男人这辆破车上的润滑油,车需要经常的滋润,才会轻而快,时间长了不滋润,就老而慢。当然,车有优劣之分,润滑油也有好坏之别,尤其是一些上了档次的老破车,更需要好的润滑油来滋润,滋润好了,就能胜过不上档次的新车。

剪辑、加框——

平民角度看《一把手》

3天功夫就把借来的《一把手》从头到尾读了一遍。这本书我最欣赏的地方有三处。一是角度站的高,从日常化的抒写中,提出了一些令人深思的政治问题,比如权力的运用,干部的提拔,民主监督等等。二是作者善于人物心理的准确把握和描写,让我们看到了人性中复杂的一面,感到了作品中人物的生动鲜活,并不是那种传统的以正压邪的两派斗争式的脸谱化小说。写这样的小说需要生活的积累,也需要细致的观察,更需要写作的功夫,还需要明辨秋毫的智慧。三是情节紧凑语言叙述流畅,合理的运用了一些流行词汇,适时的添加了一些段子,不但增添了小说的色彩,而且让人读后耳目一新。(幸福)

珠海/黄自华:

由唐达天“官场小说”看“后反腐文学”的叙事策略

  唐达天小说中的官场世界,是一个被功利主义与享乐主义价值观,权力及金钱拜物所充斥的腐朽糜烂的世界。在商业化向官场步步逼近的势态下,在以经济先行方式构筑的中国官场生态里,生活热烈而躁动,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被明显的数化动机所夹裹讲求利盈最大化。更重要的是,唐达天也让我们看到了一个真正有公共责任、有社会良心的作家,对自己小说中的那些贪官污吏掷地有声的灵魂拷问。

  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中国也有多部影响较大的所谓官场反腐小说问世,这些小说虽然也在某种程度上揭露了腐败的严重性,再现了官场斗争的现场真实,官场的话语方式、权力周旋、人性险恶、黑幕陷阱等等。但大多数反腐小说,常常流于对个体的道德批判,不敢从人性缺陷、制度安排、权力结构等深层次来揭示权力腐败的本质,不能深入到生活细微末节处,深入到人物心灵深处,从社会根源,现行机制,人性的深处写出腐败如何滋生,所以必然会极大地削减其社会批判价值。与这些官场反腐小说相比较,唐达天的官场系列小说,无论是它的思想深度还是文学内涵,都具有鲜明的“后反腐文学”的叙事特征。唐达天官场小说系列作品对“反腐文学”的超越,主要表现在叙事策略上,他巧妙地绕开了主流意识形态的种种禁忌,真实地表达了自己对当代重大社会问题深入而独特的艺术化思考。唐达天认为:“腐败绝不仅仅是个人品质的问题,而是与体制、思想伦理道德、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等一系列问题紧密相连的社会问题。”唐达天的小说告诉我们:官场中的技术性生存,或者说官场里的欲望技巧,并不属于个人,而是属于中国式局域社会。经济制造了人与人之间的伪关系,但是这个从情感关系、血缘角度判断为“伪”的关系,确实是经济关系的“真”,它才是这个社会的最真实的部分。

的确,阅读唐达天的小说,我们可能会对自己所处的生活环境产生一种悴死般的恶心。但是,阅读唐达天的小说也能让我们在自己心灵的深处产生一次“灵魂上的起义”。因为只有灵魂上的起义,才能让我们生发对于时代的深刻思考。只要思考,只要我们有一次“灵魂上的起义”,那么,唐达天和他的“后反腐文学”,就可能会给我们一线希望中国文学还有一丝气息,还没有完全死去!

云南省委宣传部副部长伍皓受《一把手》启发

  2009年8月26日,云南省陆良县因煤矿施工引发群体性事件,8位村民、3名煤矿员工和7位民警受伤住院,11辆警车被砸。北大才子、云南省委宣传部副部长伍皓向记者坦言,在处理“8,26”群体性事件时,是受了唐达天小说《一把手》的启发。

  伍皓工作之余喜欢上网、玩扑克,再有就是看看官场小说。他最近看的是唐达天的《一把手》。他告诉记者,在处理陆良事件时,一些理念和认识就来自于小说给他的感悟。

小说中有个章节,新任市长上任第一天遭遇毛纺厂群众上访,因为上任市长的承诺没兑现。参加劝返群众的副市长说:“当时也是权宜之计”。而新任市长很坚决:“既然答应了工人们的要求,不管合理不合理都要兑现,否则,政府怎么取信于民?”副市长说:“那要一千多万呀,不是个小数字。”市长说:“就是两千万也要拿,谁让我们的决策人犯下了这么低级的错误?”

“我在书角写道:处理群体性事件就是要坚决谢绝‘权宜之计’,不能靠哄骗老百姓求得暂时的事态平息和稳定。解决群众的诉求,应该推行无条件兑现承诺机制。”伍皓对记者说。(《经济观察报》报道)

剪辑、加框——

●媒体评论《一把手》

《成都晚报》:

唐达天的作品《一把手》引发官场小说销售热潮。成都市几大书店店员介绍,该书自出版后一直广受热捧,一家书店有时一天要销售10余本。该书讲述某市政府一把手王天寿突然死亡引发的一场抢位暗战。常务副市长苏一玮与市委副书记卫国华各显神通,上蹿下跳。关键时刻,苏一玮上演公开退贿秀、下乡慰问秀,又因“上头有人”,先行一步当上代市长,从此声色犬马。暂居劣势的卫国华并未死心,他不露声色地布下一个个圈套……

《兰州晚报》:

眼前唐达天的《一把手》让我耳目一新。唐达天是一位游弋官场数十载的当红畅销作家,他的代表作有“官场三部曲”:《残局》、《后台》、《绝路》。同时,他还关注生态、关注民生,在厚积薄发中发出了沉重的作品《沙尘暴》。唐达天在文学创作上是左右逢源,他的言情小说《我的美丽没有错》写得也很棒。事实上,唐达天写官场小说是最拿手的了,一部比一部精彩,这得益于他的不断磨砺和思考。《一把手》再次证明他的写作实力,不仅故事环环相扣,引人入胜,语言也是凝练、厚重。
转:笔谈唐达天小说《一把手》
  一部好的作品中人物会留在脑海,看完《一把手》苏一玮、卫国华、王文达等人迥异的形象会浮现在眼前,甚至会出现在身边,小说的结局写得很出人意料,甚至意犹未尽。唐达天除凭借自身风格多变的写作超越自我外,还把自己对时代和社会的理解倾注于作品中的每件事、每个人,他在作品中所发出的声音和追思,体现了作家的社会责任和良知。他敏锐的洞察和深刻的思考抓住了社会现实问题,足以证明了一个好作家理性的高度和思想的深度。

●网友评论《一把手》

  高和的菜园子:祝贺老唐的《一把手》窜红,不对,老唐早就已经红了。又红又火吧。

  max宝贝:用一个字概括老唐现在的景儿,那就是——火!“一把手”变成了“一把火”!

  闻所未闻:写得深刻,入木三分,语言精练,思路清晰,妙!

  叮当不谈学术:呵呵,《一把手》还不错,很有文学性。不管怎么说,小说就应该是小说,艺术不是纪实,艺术注定也必须要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所以我不看好当下一些文学性差的作品,那应该称作自传或者人物传记。

  王念清祝贺唐达天的《一把手》畅销!能做到市场性与文学性统一的作品不多。

  放牧星群:“作为作者,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眼睛当然要盯着市场,作家眼睛盯着市场比眼睛盯着宣传部的'扶植基金'要高尚,但是,我们再眼睛盯着市场的同时,心里也要装着'文学',要像唐达天一样,写出更多市场性和文学性兼顾的好作品。”评论家说得好,向唐老师学习!

  黄永涛:群众的眼光是雪亮的!支持唐老师。

  东莞汪洋:我看过唐老师的《后台》,是我公司一个同事给我的,我问他,哪来唐老师的书,他说是朋友买了看完给他的。支持唐老师的《一把手》。

  紫来阁真人:老唐的确越来越厉害,《一把手》真的很好看,读起来很舒服,很享受。“创新创新创新”的一段很精彩,再版的时候老唐要把这段也弄到封底去。《一把手》使官场小说又上了一个新高度啊!

唐达天本人谈《一把手》

  《一把手》是2009年出版的新书。在封底上摘录了书中的一段话:“他觉得有时候他就像一只爬树的猴子,朝下看,都是笑脸,朝上看,都是屁股,左右一看,竟是耳目。要想在这棵树上呆下去不被别的人踢下来,要想看到更少的屁股,看到更多的笑脸,他就不得不继续爬,希望爬得更高一些。官场人生,莫不如是。”没想到这段猴子爬树的话让许多读者产生了共鸣,有的把这段话搬到了博客里,有的还专门贴到了网上来讨论。凡是经历过职场的人,恐怕都有这样的亲身感受,那不是谁的经验,而是人类共同面临的一种规则,谁也破坏不了,只要身在其中,就得维护那样的秩序,就会有那样的感受与愿望。也许正是因了这种情感上的共鸣,《一把手》连续数月在各大城市的销售排行榜上有名,不到半年,加印五次,销售十余万册,创下了我的小说的销售高峰。

  我自2004年调到了文联后,就来到了珠海来写作,再回首,许多的人与事早已成了过眼烟云,世界在我的眼里变得如此祥和,那些曾经的心痛,经过沉淀与发酵,便也在淡定中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与感悟,当我再次提笔写作官场小说《一把手》的时候,心态分外的从容,没有了先前的仰天长啸,没有了涌动在内心的愤世嫉俗,一切都平淡了下来。我不知道这是不是经历了看山不是山的过程后,已经渐渐地看山是山了?听到过去许多熟人从官场下来了,又有许多新人进去了,有的人离开了人世,有的人进了看守所,这种出与进,死与生,在我的心里,就像日出日落一样的自然,丝毫不觉得诧异。功名利禄最终成为过眼烟云,灵魂的救赎比什么都重要,一切的杂念与贪欲,都是由心而生,又由心而灭,本来无一物,何处染尘埃?

这是我现在的处世态度,也是我写《一把手》时的心态。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5101015/240477.html

更多阅读

阿来小说《尘埃落定》研究 尘埃落定 阿来 txt

重写前言笔者空闲时回忆起三年前写过的这篇文学评论,遂重新拿来读之。文中有许多纰漏谬误,我已重新加以更正。张冲二零零九年六月二十日 摘要笔者通过个人的见解对阿来的小说《尘埃落定》做出了一些不成熟的认识。从小说中,我看到了西

小说《红岩》中“疯老头”华子良原型的英雄人生 红岩原型

小说《红岩》中“疯老头”华子良原型的英雄人生韩子栋 来源:红岩春秋本文摘自《红岩春秋》2010年04期 作者:潘岚 原题为:从韩子栋身上读懂“英雄”小说《红岩》出版后,在中国社会引起了强烈的轰动,人们争相诵读。而小说塑造的“疯老头”

酒徒小说《家园》与《开国功贼》之品鉴一 开国功贼 酒徒

酒徒小说《家园》与《开国功贼》之品鉴 一英雄与常人看酒徒的小说,确如细品美酒,酒在喉中,缓缓咽下,那股醇香和辛辣,从体内一直燃烧到眼前的空气中,将心里的热血,一点一滴的点燃。第一次看酒徒的小说,是看《明》。实话说,当时觉得不错,但也

纪念程乃珊:小说《金融家》评点

纪念程乃珊:小说《金融家》评点程乃珊是我印象中较为深刻的一位上海作家。从某种意义上讲,正像上海女性映衬下的上海男人总在人们习惯的语境中前面挂着一个“小”一样,上海作家也呈现出某种“阴盛阳盛”态势,即使是男性作家也带着一股

卫斯理科幻小说《背叛》 卫斯理科幻系列连环画

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读罢倪匡(卫斯理)科幻小说《背叛》,我很自然的想起了匈牙利诗人裴多菲的这首名诗《自由与爱情》,觉得用其来注释解读这部小说是比较契合的。我亦觉得,我读懂了这篇小说。其实卫斯理这篇小说,断

声明:《转:笔谈唐达天小说《一把手》》为网友氣質帅比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