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学琼林》释译鸟兽 幼学琼林译文—天文

《幼学琼林》释译(鸟兽)

周道云考辑

【原文】麟为毛虫之长,虎乃兽中之王。

【注释】麟:麒麟,传说中的动物,雄为麒,雌为麟。

毛虫:长毛的动物。

【译文】龙是鳞虫类之长,老虎是万兽之王。

【原文】麟凤龟龙,谓之四灵;犬豕与鸡,谓之三物。

【注释】四灵:古人认为有灵性的四种神兽。《礼记》:“何谓四灵:麟、凤、龟、龙。”豕:猪。

三物:古人结盟、立誓时,把动物的血滴入酒中,饮酒盟誓,君王用猪血,大臣用狗血,百姓用鸡血。

【译文】麒麟、凤凰、乌龟和龙合称为四灵。狗、猪和鸡是古人歃血为盟时所用之物,所以合称为三物。

【原文】騄駬、骅骝,良马之号;太牢、大武,乃牛之称。

【注释】騄駬、骅骝:古代骏马名,周穆王的八俊之一。騄駬,音录耳,也作騄耳。传说有穆王八骏:赤骥:火红色的马;盗骊:纯黑色的马;白义:纯白色的马;逾轮:青紫色的马;山子:灰白色的马;渠黄:鹅黄色的马;骅骝:黑鬃黑尾的红马;騄駬:青黄色的马。

太牢:牛的别称。古代帝王祭祀社稷时,牛、羊、豕三牲全备为“太牢”。古代祭祀所用牺牲,行祭前需先饲养于牢,故这类牺牲称为牢;又根据牺牲搭配的种类不同而有太牢、少牢之分。少牢只有羊、豕,没有牛。由于祭祀者和祭祀对象不同,所用牺牲的规格也有所区别:天子祭祀社稷用太牢,诸侯祭祀用少牢。《礼记》中太牢指的是大牢。

大武:指牛,祭祀时对牛的称呼。

【译文】骅骝、都是古时名马的名称。太牢、大武都是牛的名称。

【原文】羊曰柔毛,又曰长髯主簿;豕名刚鬣,又曰乌喙将军。

【注释】柔毛:指羊。《礼记》:“凡祭宗庙之礼……羊曰柔毛。”孔颖达疏:“若羊肥则毛细而柔弱,故云柔毛,言肥泽也。”

长髯:两颊上的长须。髯音冉。

主簿:古代官名,即各级主官属下掌管文书的佐吏。

刚鬣:鬣音猎。古代祭祀所用猪的专称。《礼记》:“凡祭宗庙之礼,牛曰一元大武,豕曰刚鬣”。鬣,脖子上长而密的毛。

乌喙将军:猪的另一称呼。猪贪食,所以称猪为乌喙将军。喙,音惠。鸟兽的嘴。

【译文】羊毛很柔软、羊须又很长,所以把羊称做柔毛或长鬃主簿。猪鬃很硬、猪嘴乌黑,所以称做刚鬣或乌喙将军。

【原文】鹅名舒雁,鸭号家凫。

【注释】舒雁:鹅的另一种称呼。《尔雅》:“舒雁,鹅。”因为鹅的形状像雁,但又徐行不飞,所以称舒雁。

家凫:凫,音佛。野鸭。家凫即鸭子。

【译文】鹅行路像雁故称为舒雁。鸭形状像凫称为家凫。

【原文】鸡有五德,故称之曰德禽;雁性随阳,因名之曰阳鸟。

【注释】德禽:鸡。古时候说鸡有五德,所以称德禽。《韩外传》记载:鸡头上戴冠者是文也,步子迈得大者为武,敢斗者则勇,看见食物相互招呼为仁,守夜没有差失是信。

阳鸟:鸿雁之类候鸟。雁的别名。

【译文】鸡有五种美德,故称为德禽;雁又称为阳鸟。

【原文】家狸、乌圆,乃猫之誉;韩卢、楚犷,皆犬之名。

【注释】家狸、乌圆:猫的别名。狸:野猫。考王忘庵《题画猫诗》:“乌圆炯炯”,则似专指猫眼而云然也。

韩卢、楚犷:古代良犬的名字。《广雅》:“犬之良者,犹宋国之鹊、韩国之卢、楚国之犷、晋国之獒。”犷音广

【译文】家狸、乌圆都是猫的美名;韩卢、楚犷都是良犬的名称。

【原文】麒麟驺虞,皆好仁之兽;螟螣蠡贼,皆害苗之虫。

【注释】麒麟:仁兽,雄为麒,雌为麟。

驺虞:义兽名,传说只吃死动物,也不吃生草,所以称它性仁。《毛诗传》解说是兽名,白虎黑文,不食生物。驺音邹。

螟螣蠡贼:吃庄稼的四种害虫。《毛诗正义》曰:去其螟螣,及其蟊贼,无害我田稚。汉·毛亨传:“食心曰螟,食叶曰螣,食根曰蟊,食节曰贼。”东汉·郑玄笺云:“此四虫者恒害我田中之稚禾,故明君以正已而去之”。螟音明。螣音腾。蠡梨。

【译文】麒麟、驺虞都是喜好仁义之神兽;螟、螣、蟊、贼都是残害庄稼的害虫。

【原文】无肠公子,螃蟹之名;绿衣使者,鹦鹉之号。

【注释】无肠公子:螃蟹的别名。《抱朴子》:“称无肠公子者,蟹也。”

绿衣使者:鹦鹉的别名。相传唐代长安豪民杨崇义被妻刘氏和邻人李弇谋杀,县官至杨家勘察,架上鹦鹉忽作人言,说杀害家主的是刘氏和李弇,案情于是大白。唐玄宗因封鹦鹉为“緑衣使者”,交付后宫喂养,张说并为之作《绿衣使者传》。后因以“緑衣使者”为鹦鹉之别名。

【译文】无肠公子是螃蟹的别名,绿衣使者是鹦鹉的外号。

【原文】狐假虎威,谓借势而为恶;养虎贻害,谓留祸之在身。

【注释】狐假虎威:古寓言,老虎捉到一只狐狸,要吃它。狐狸说:“上天要我做百兽的王,你不可以吃掉我。如果你不信,我走在前面,你跟在我后面,看百兽见了我有没有不逃跑的?”老虎信以为真,就跟着狐狸走,结果百兽看见老虎在狐狸后面都逃跑了。老虎不知自己中计了,还以为百兽是害怕狐狸而逃跑的。后来用“狐假虎威”比喻依仗他人的势力来欺压别人。

养虎贻害:也作“养虎遗患”。《史记·项羽本纪》载,楚汉两方相约以鸿沟为界停战,停战后,项羽引兵东去,而张良、陈平建议刘邦乘机攻打项羽,说汉朝已拥有天下大半,楚兵正处在饥饿疲惫的时候,这个时候是消灭他们的最好时机。如果让他们回去,“此所谓养虎自遗患也”。后来多用于比喻纵容敌人,自留后患。

【译文】狐假虎威比喻凭借别人的威势做坏事;养虎贻患比喻纵容敌人自留后患。

【原文】犹豫多疑,喻人之不决;狼狈相倚,比人之颠连。

【注释】犹豫:犹,一种动物,性多疑。《集韵》:“犹,一曰似麂,居山中,间人声豫登木,无人乃下,世谓不决曰犹豫。”古书对“犹”的记载颇生动,此“犹”一旦发现人或其他“敌情”,便慌张地迅速爬到树上,躲藏在树枝或茂密的树叶之后,探头察看。待一切平复,它再跳下树来,东张西望一番,突然再生怀疑,又爬回树上。如此反复多次,毫不果断,一点儿主意也没有。“豫”,指大象伸长鼻子尝试取物。

狼狈:相传狼和狈是同类野兽,狼前二足长,狈后二足长,必须互相依靠才能行动,如果狼离开狈,或狈离开狼,那么就进退不便。后来用狼狈比喻互相勾结干坏事。

【译文】犹是一种野兽性多疑虑,听见声音就预先上树,一会儿又下来反复不定,所以说人遇事迟疑不决就叫做犹豫;狼和狈互相依倚,失去对方则困顿不堪,故以狼狈形容困顿窘迫的境况。

【原文】胜负未分,不知鹿死谁手;基业易主,正如燕入他家。

【注释】鹿死谁手:不知道谁取得最后的胜利。《晋书》载:“人岂不自知,卿言亦已太过,朕若逢高皇,当北面而事之,与韩、彭竞鞭而争先耳;脱遇光武,当并驱于中原,未知鹿死谁手!”鹿就是猎取的对象,原来比喻政权,后来也比喻争逐的对象。

燕入他家:刘禹锡《乌衣巷》:“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东晋王导、谢安等豪门贵族曾经住在乌衣巷,但是诗人写这首诗时,王、谢大族已经没落。而燕子却不管它的故宅换主,仍旧寻巢。

【译文】鹿是打猎时互相争夺的目标,在众人争夺某物而胜负未分之时,就说不知鹿死谁手;基业房产换了主人,秋去春来的燕子虽在同一地方筑巢,却已不是原来的人家了。

【原文】燕到南方,先至为主,后至为宾;雉名陈宝,得雄为王,得雌为霸。

【注释】燕到南方:相传中秋节以前先飞到南方的大雁是主人,而中秋节以后到达的小雁则是客人。

雉名陈宝:神的名字。干宝《搜神记》记载,秦穆公时,陈仓人捉住一怪兽,有二童子在路边,童子说:“它的名字叫媪,常在地下食死人的脑子。想要杀它,用柏树击打它的头。”怪兽说:“那两个童子叫陈宝,得到雄的可以称王,得到雌的可以称霸诸侯。”陈仓人舍弃媪而逐两童子。两童子马上变成野鸡飞走了。雉,音致。野鸡。

【译文】大雁飞往南方时,先到的是主人,后到的是宾客;雉鸡又名陈宝,抓住雄雉可以为王,抓住雌雉可以称霸。

【原文】刻鹄类鹜,为学初成;画虎类犬,弄巧反拙。

【注释】刻鹄类鹜:画天鹅不成,仍有些象鸭子。比喻模仿的虽然不逼真,但还相似。刻:刻画;鹄:天鹅;类:似,象;鹜:音务,鸭子。《后汉书·马援传》:“效伯高不得,犹为谨敕之士,所谓刻鹄不成尚类鹜者也。效季良不成,陷为天下轻薄子,所为画虎不成反类狗者也。”

画虎类犬:比喻模仿不到家,反而不伦不类。《后汉书》:“效季良不得,陷为天下轻薄子,所谓画虎不成反类狗也。”类:象。画老虎不成,却象狗。

弄巧反拙:本想耍弄聪明,结果做了蠢事。同“弄巧成拙”。

【译文】用木头刻鹄却像个鹜,说人学一件事还没有学成。用纸画老虎,画出来却像一只狗,比喻弄巧成拙反而留下笑柄。

【原文】美恶不称,谓之狗尾续貂;贪图不足,谓之蛇欲吞象。

【注释】狗尾续貂:指封官太滥。亦比喻拿不好的东西补接在好的东西后面,前后两部分非常不相称。《晋书》:“奴卒厮役亦加以爵位。每朝会,貂蝉盈坐,时人为之谚曰:‘貂不足,狗尾续。’”貂,一种皮毛极为珍贵的动物,古代皇帝的侍从用貂尾做帽子的装饰。

蛇欲吞象:蛇想吞下大象。比喻贪欲极大。后来用“蛇吞象”比喻贪得无厌。《山海经》:“巴蛇食象,三岁而出其骨。”屈原《天问》:“一蛇吞象,厥大何如?”

【译文】好坏不匀称,譬如用狗尾巴去接续贵重的貂毛。贪得无厌如同巴山的长蛇,想要吞下大象一样。

【原文】祸去祸又至,曰前门拒虎,后门进狼;除凶不畏凶,曰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注释】前门拒虎,后门进狼:比喻赶走了一个敌人,又来了一个敌人。李贽《史纲评要》:“前门拒虎,后门进狼,未知是祸是福”。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比喻不经历艰苦的实践,就不能取得巨大的成就。也比喻不冒危险不能成事。《后汉书·班超传》:“超曰:‘不入虎穴,不得虎子’”。

【译文】前门拒绝了老虎,后门却进来了豺狼,比喻刚消除了一个祸患,却又遇上了另一个灾难。不敢进入老虎的洞穴,怎能得到虎子,是说不敢冒危难,就不能获得成功。

【原文】鄙众趋利,曰群蚁附膻;谦己爱儿,曰老牛舐犊。

【注释】群蚁附膻:比喻追逐名利,竞相驱往。卢坦《与李渤书》:“今之人奔尺寸之禄,趋丝毫之利,如群蚁之附腥膻,众蛾之赴爝火,取不为丑,贪不避死。”膻音山,指羊臊气。

老牛舐犊:老牛舔小牛,比喻爱子情深。舐音氏,以舌舔物。犊:小牛。老牛舔小牛。比喻父母疼爱子女。《后汉书》:“愧无日磾先见之明,犹怀老牛舐犊之爱”。

【译文】世俗之人趋向财利追逐利益,如同群蚁附着于膻腥之上。谦称自己喜爱儿女,如同老牛不断的舔着小牛一般。

【原文】无中生有,曰画蛇添足;进退两难,曰羝羊触藩。

【注释】无中生有:道家认为,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把没有的说成有。比喻毫无事实,凭空捏造。《老子》:“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画蛇添足:画蛇时给蛇添上脚。比喻做了多余的事,非但无益,反而不合适。也比喻虚构事实,无中生有。楚国有个专管祭祀的官员,赐酒给手下人喝,因为人多酒少不够分,于是想出谁先画好蛇就可以喝酒的办法。有一个人第一个把蛇画好了,但是见其他人还没有画完,就在已画好的蛇上又添加了两只脚,让人啼笑皆非。后来用“画蛇添足”比喻多此一举,反而无益,弄巧成拙。

进退两难:前进和后退都难。比喻事情无法决定,因而难以行动。

羝羊触藩:羝羊:公羊;触:抵撞;藩:篱笆。公羊的角缠在篱笆上,进退不得。比喻进退两难。《周易》:“羝羊触藩,羸其角。不能退,不能遂”。羝音低。

【译文】从来没有发生过的事,竟然可以说得有形有影,如同画师画蛇,竟然添上了脚,真是无中生有,节外生枝。羊角触撞了篱笆,向前进或向后退都很困难,就称为羝羊触藩。

【原文】杯中蛇影,自起猜疑;塞翁失马,难分祸福。

【注释】杯中蛇影:误把映入酒杯中的弓影当做蛇。比喻因疑神疑鬼而引起恐惧。同“杯弓蛇影”。应劭《风俗通义》,应郴请杜宣饮酒,挂在墙上的弓映在酒杯里,杜宣以为杯中有蛇,疑心中蛇毒而生病。后用“杯弓蛇影”比喻疑神疑鬼,妄自惊扰。

塞翁失马:塞:边界险要之处;翁:老头。比喻一时虽然受到损失,也许反而因此能得到好处。也指坏事在一定条件下可变为好事。《淮南子》载,塞上一老翁失去了马后说:怎么知道不是好事?果然过几天后回来了,还带回一匹好马,老翁又说:怎么知道不是祸事?结果他的儿子因为骑马摔断了胳膊,别人前来安慰,老翁又说:怎么知道不是好事?后来出兵抽壮丁,多战死,而老翁的儿子因为胳膊受伤未被抽走,得以免死。

【译文】在酒杯里看见了蛇的影子,无端产生了疑虑恐惧就叫做杯中蛇影。塞上老翁失去马,祸福很难分辨,所以塞翁失马是说发生了不好的事,有时却会产生好的结果,祸福并不是事情发生的当时就能显现出来的。

【原文】龙驹凤雏,晋闵鸿夸吴中陆士龙之异;伏龙凤雏,司马徽称孔明庞士元之奇。

【注释】龙驹凤雏:龙子凤子。晋朝陆云,字士龙,与兄陆机齐名,时人称他们为“二陆”。云年幼时,吴尚书广陵闽鸿称赞他“此儿若非龙驹,当是凤雏”。凤雏,幼凤,多比喻聪颖英俊的儿童。

伏龙凤雏:司马徽称诸葛亮为伏龙,称庞统为凤雏。

【译文】晋闵鸿夸赞吴郡陆云文采之异,说他是龙驹凤雏,龙驹是夸赞陆机的天资颖异,凤雏是称赞庞统的才华高超。

【原文】吕后断戚夫人手足,号曰人彘;胡人腌契丹王尸骸,谓之帝羓。

【注释】吕氏:名雉,字姁娥,是汉王朝创始人汉高祖刘邦的正配夫人。

戚夫人:又称戚姬,一名戚懿,生性单纯善良、容貌出众。出身秦末定陶,随刘邦征战了4年,是汉高祖刘邦的宠妃,赵王刘如意生母。刘邦死后,戚夫人因之前得罪过吕后,被吕后虐杀于厕所,死状甚惨。现今的中国北方部分民众奉其为厕神。

人彘:汉高祖刘邦宠爱戚夫人,想废掉惠帝,立她的儿子赵王如意为太子,未果。待汉高祖死后,吕后挟恨,断戚夫人手足,去眼,熏灼耳朵,吃哑药,置于厕所中,称为“人彘”。彘音智。

胡人:中国古代对北方边地及西域各民族人民的称呼。

契丹王:耶律德光,大契丹第二位皇帝。

帝羓:羓,干肉。契丹王耶律德光南侵途中病死,契丹人剖开他的肚子,挖出内脏,用盐腌起来运回,称为“帝羓”。

【译文】吕后斩断戚夫人手足,称她为人彘;胡人将契丹王尸骸腌起来,称为帝羓。

【原文】人之狠恶,同于梼杌;人之凶暴,类如穷奇。

【注释】梼杌:《神异经》上记载的西方的凶兽名字,形状如老虎,人面虎足,猪牙,扰乱山中。梼杌音淘务。

穷奇:传说中的恶兽名,《山海经》上记载的野兽,形状像牛,音如獒狗,吃人。

【译文】凶恶残暴的人,就和那传说中的凶兽梼杌穷奇一样。

【原文】王猛见桓温,扪虱而谈当世之务;宁戚遇齐桓,扣角而取卿相之荣。

【注释】王猛见桓温:王猛,十六国时前秦的大臣,后为苻坚的丞相。桓温,东晋大将军,明帝婿。《晋书·王猛传》:“(猛)隐于华阴山,怀佐世之志,希龙颜之主,敛翼待时,后风云而后动。桓温入关,猛被褐而诣之,一面谈当世之事,扪虱而言,旁若无人。”

扪虱:摸捉虱子,形容放任毫无拘束。

宁戚遇齐桓:春秋齐大夫。卫国人。适齐,宿于东门外。待桓公外出,击牛角发悲歌。桓公异,使管仲迎之。他以“浩浩乎白水”一语抒发出仕齐国的愿望。管仲还报,桓公因任为大夫。

扣角:相传春秋时卫人宁戚家贫,在齐,饭牛车下,适遇桓公,因击牛角而歌。桓公闻而以为善,命后车载之归,任为上卿。后以“扣角”为求仕的典故。

【译文】王猛隐居倜傥有大志,披褐衣谒桓温,扪虱而谈天下大事;宁戚家贫而有才,扣牛角发悲歌,齐桓公听到后认为是奇才,故有拜为上卿的殊荣。

【原文】楚王轼怒蛙,以昆虫之敢死;丙吉问牛喘,恐阴阳之失时。

【注释】楚王轼怒蛙:楚王讨伐吴国时,出门看见鼓起发怒的青蛙,为鼓励士卒不怕死,他手扶车前横木向发怒的青蛙致敬。

丙吉问牛喘:汉代宰相丙吉出巡时,遇到有人斗殴而死,但不过问,后来遇到牛在喘息,便走上前去询问。手下人不解,说他该问的不问,丙吉说:“现在天气还没有大热,牛却喘息,怕是阴阳失调,这就是我职务内的事,应当过问;打死人这件事情自然有京兆尹来过问,是不需要宰相来管的。”

【译文】越王伐吴时为激励士兵勇于作战,向怒蛙致敬因为它不畏惧死亡。丙吉见到牛喘息而询问,惟恐阴阳失序。

【原文】以十人而制千虎,比言事之艰胜;驰韩卢而搏蹇兔,喻言敌之易摧。

【注释】十人而制千虎:比喻有些事情因为力量不够而很难取胜。宋代常安民给中书侍郎吕公著的信中写道:“猛虎负隅,莫之敢撄,而卒为人所胜者,人众虎寡也。故以十人而制一虎,则人胜;以一人制十虎,则虎胜。奈何以十人而制千虎乎?”

驰韩卢而搏蹇兔:《战国策》范雎说秦昭王:“以秦卒之勇,车骑之多,以当诸侯,譬若驰韩卢而逐蹇兔也,霸王之业可致。”比喻战胜敌人轻而易举。韩卢,战国时韩国的名犬,色黑,所以叫卢。蹇兔,跛足的兔子。蹇音剪。

【译文】用十个人去制伏一千头老虎,一定会惨遭失败,比喻事情难以成功。用勇猛的狗去追捕跛了脚的兔子,比喻摧毁敌人极其容易。

【原文】兄弟如鹡鸰之相亲,夫妇如鸾凤之配偶。

【注释】鹡鸰:也作“脊令”,亦作“脊鸰”。水鸟名。“脊令在原,兄弟急难。”毛传:“脊令,雝渠也,飞则鸣,行则摇,不能自舍耳。”郑玄笺:“雝渠,三鸟,而今在原,失其常处,则飞则鸣,求其类,天性也,犹兄弟之於急难。”后因以喻兄弟友爱,急难相顾。

鸾凤:鸾鸟和凤凰。比喻夫妇。

【译文】鹡鸰是比喻弟兄,凤凰是比喻夫妻。

【原文】有势莫能为,曰虽鞭之长,不及马腹;制小不用大,曰割鸡之小,焉用牛刀。

【注释】鞭之长,不及马腹:本意为鞭子有长有短,即使长的鞭子,它的长度都该以打不到马肚子上为限。因为鞭子不是用来打马肚子的,因为马肚子不能打,打了会伤到马。就和打孩子要打屁股、不能打脑袋一样。这里是:提醒我们做事情,要考虑周全,要从根源上考虑到去除产生不利结果的因素。现比喻力所不能及。及:到。

割鸡之小,焉用牛刀:《论语·阳贷》中记载,子游出任武城的行政长官,用礼乐教化百姓。孔子到武城听到一片弦歌之声,于是便开玩笑地说:“杀鸡焉用宰牛刀?”比喻做小事不必用大力气。

【译文】有力量却用不上,譬如马鞭再长,也不打马腹。小题不必大做,杀鸡这种小事,何必用到杀牛的刀子。。

【原文】鸟食母者曰枭,兽食父者曰獍。

【注释】枭:俗名猫头鹰,一种凶猛的鸟,旧传枭寄巢生子,大则食其母。后来用此比喻恶人。

獍:古书上说的一种像虎豹的兽,獍,音同“镜”。也叫“破镜”,传说一种像虎豹的兽,生下来就吃父。因此用来比喻不孝和忘恩负义的人。

【译文】枭长大之后会吃掉自己的母亲,獍长大之后会吃掉自己的父亲

【原文】苛政猛于虎,壮士气如虹。

【注释】苛政猛于虎:《礼记》载,孔子过泰山侧,见一妇人在哭泣,就让子路问之,妇人回答说,他的公公、丈夫、儿子先后被老虎所害。孔子问她为什么不离开这个地方,妇人说:“无苛政。”孔子于是对他的徒弟说:“小子识之,苛政猛于虎也。”即繁重的赋税和徭役比老虎还要凶暴可怕。

壮士气如虹:壮士的豪气犹如天上的长虹,可以穿日而过。

【译文】繁重的赋税比老虎还要凶暴可怕。壮士的豪气犹如天上的长虹,可以穿日而过。

【原文】腰缠十万贯,骑鹤上扬州,谓仙人而兼富贵;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是险语之逼人闻。

【注释】腰缠十万贯,骑鹤上扬州:《殷芸小说》中写到,有几个人一起谈志向,一个说想做扬州刺史,一个说想要腰缠万贯,一个说要骑鹤升仙。最后一人说要“腰缠十万贯,骑鹤上扬州”,把前面三人的愿望都包括了。后来用“骑鹤上扬州”比喻欲集做官、发财、成仙于一身,或形容贪婪的妄想。

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晋朝桓玄、殷仲堪、顾恺之等人一起比赛说“危语”。殷仲堪的一位参军插语道:“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殷仲堪听了说:“这话逼人太甚。”因为殷仲堪的一只眼睛瞎了。

【译文】腰带上缠上了钱,骑鹤上天而去,是说世人富贵而登仙的样子。盲人骑着瞎马,半夜走到很深的池塘边,这是威胁人家说出的毛骨悚然的险语。

【原文】黔驴之技,技止此耳;鼯鼠之技,技亦穷乎。

【注释】黔驴之技:唐代柳宗元《三戒·黔之驴》,贵州一带没有驴子,有人带去一头放在山下,老虎看见这个庞然大物,不知是什么神怪。驴子叫了一声,老虎吓得发慌。后来渐渐听惯了驴的叫声,走进去碰它,驴子大怒,用蹄子乱踢,但是没有多大的伤害力。老虎大喜,心里想,原来驴子技艺不过如此,于是扑上去就把它吃了。后来用“黔驴技穷”比喻有限的一点技能已用完。黔音前。

鼯鼠之技:传说鼯鼠有五种技艺,但都不精通,能飞却不能上屋,能爬却爬不上树梢,能游却不能渡过山涧,能打洞可是藏不住身子,能跑但也超不过人。后来用来比喻技艺不精,虽然多却没有益处。鼯音吾。

【译文】黔驴的本领不过如此而已,比喻炫耀拙劣的伎俩而本领却仅此而已。鼯鼠的能力最易穷尽,比喻能耐有限。

【原文】强兼并者曰鲸吞,为小贼者曰狗盗。

【注释】鲸吞:像鲸一样的吞食,多用来比喻以强兼弱,吞并土地。

狗盗:小偷,因为像狗一样钻到人家里所以叫狗盗。

【译文】恃强兼吞弱者称为鲸吞。偷偷摸摸地去窃取他人的财物叫做狗盗。

【原文】养恶人如养虎,当饱其肉,不饱则噬;养恶人如养鹰,饥之则附,饱之则飏。

【注释】养恶人如养虎、养恶人如养鹰:《三国志》曰:吕布因陈登向曹操求为徐州牧,不得。吕怒,拔剑曰:“吾所求无一获,而卿父子并显重,为卿所卖耳!”要杀陈登。登徐喻之曰:“登见曹公言待将军譬如养虎,当饱其肉,不饱则将噬人。”公曰:“不如卿言也。吾待温侯譬如养鹰,饥则为附,饱则飏去。”布乃掷剑曰:“曹公知我也!”噬:音氏,咬;吞。飏:音扬,飞扬。

【译文】豢养凶恶的人,如同豢养老虎一样,必须用肉来喂饱它,喂不饱时,它便要伤人;豢养凶恶的人,如同豢养鹰一样,饥饿的时候,它便归附于人,吃饱了食便远走高飞。

【原文】隋珠弹雀,谓得少而失多;投鼠忌器,恐因甲而害乙。

【注释】隋珠弹雀:用夜明珠去弹鸟雀。比喻得不偿失。比喻做事不知道轻重,因此得不偿失。隋珠:古代传说中的夜明珠,

隋珠,隋侯救了一条大蛇,蛇就送来珍珠相报答。即隋侯的明月珠。弹雀:比喻得不偿失。《庄子》:“今且有人于此,以隋侯之珠,弹千仞之雀,世必笑之。是何也?则其所用者重,而所要者轻也”。

投鼠忌器:《汉书》记载:“里谚曰:‘欲投鼠而忌器。’此善喻也。鼠近于器,尚惮不投,恐伤其器,况于贵臣之近主乎!”后来多用“投鼠忌器”比喻欲除祸害,但有所顾忌。

【译文】用隋侯的明珠去弹千仞之雀,譬喻得到的少失去的多。投鼠忌器形容做事有所顾忌,惟恐伤害了他人。

【原文】事多曰猬集,利小曰蝇头。心惑似狐疑,人喜如雀跃。

【注释】猬集:比喻事情繁多,像刺猬身上的硬刺那样聚集在一起。

蝇头:比喻细小的事情,多用来指小数目的财力。

狐疑:犹豫不决。

雀跃:像雀一样蹦跃,形容特别高兴。

【译文】事情多又不容易处理叫做猬集;财利微薄叫做蝇头。遇到事情心里产生犹豫怀疑称作狐疑。欣然色喜叫做雀跃。

【原文】爱屋及乌,谓因此而惜彼;轻鸡爱鹜,谓舍此而图他。

【注释】爱屋及乌:因为爱一个人而连带爱他屋上的乌鸦。比喻爱一个人而连带地关心到与他有关的人或物。《尚书大传》:“爱人者,兼其屋上之乌”。

轻鸡爱鹜:比喻舍此求彼,贵远贱近。鹜:鸭子。轻视鸡而爱野鸭子。何法盛《晋中兴书》:“小儿辈厌家鸡,爱野雉,皆学逸少书”。

【译文】爱屋及乌比喻爱其人而推及和他有关的一切;看轻家鸡而爱好野鹜,形容舍此求彼,舍弃这里而图谋那里。

【原文】唆恶为非,曰教猱升木;受恩不报,曰得鱼忘筌。

【注释】教猱升木:多比喻教唆坏人做坏事。猱,猴子,身体轻捷,善于攀援。猱音挠。

得鱼忘筌:比喻获得了成功就忘记了赖以成功的事物和条件。筌,音全,也作“荃”,捕鱼用的竹器。

【译文】教唆他人去做坏事,好比教猴子升木。受了人家的恩惠而不知报答,好比得到了鱼,而忘却了捉鱼的器具。

【原文】倚势害人,真似城狐社鼠;空存无用,何殊陶犬瓦鸡。

【注释】城狐社鼠:城墙下的狐狸,土地庙里的老鼠。比喻依仗他人势力而为非作歹的坏人。东晋大臣王敦想除掉晋元帝的亲信刘隗,而征求谢鲲的意见。谢鲲认为不可以,理由是刘隗虽然是危害,但却是城狐社鼠,要消灭狐鼠,则势必要毁及城墙和社土,即危及王室。社:土地庙。

陶犬瓦鸡:陶土做的狗,泥土做的鸡。后来比喻毫无用处的东西。萧绎《金缕子》:“陶犬无守夜之警,瓦鸡无司晨之益”。

【译文】靠着别人的势力为非作歹的人,好像是城社里的狐鼠一样。空有其表而没有任何用处,和陶器做成的狗及用瓦料做成的鸡,有什么区别呢?

【原文】势弱难敌,谓之螳臂当辕;人生易死,乃曰蜉蝣在世。

【注释】螳臂当辕:螳臂就是螳螂的前腿,比喻不自量力就必定会失败。辕,车前架牲畜的直木或曲木,后来代称车。

蜉蝣在世:比喻人生十分短暂。蜉蝣,音浮游,一种小飞虫,生存期极短,早上生,晚上就死了。

【译文】势单力薄,能力不足,难以抵御敌人,如同螳螂用它的前脚去挡车子一样。人的生命短暂而脆弱,如同蜉蝣生于世上朝生夜死非常短暂。

【原文】小难制大,如越鸡难伏鹄卵;贱反轻贵,似鸴鸠反笑大鹏。

【注释】越鸡伏卵:《庄子》中说,越鸡很难伏在天鹅卵上,鲁鸡却能,这是才能大小不同,小才不能担大任。后来也用来比喻小的不能控制大的。伏:孵卵;鹄:天鹅。

鸴鸠笑鹏:原指鸴鸠以低飞饱食自满,却取笑大鹏鸟聚粮三月而高飞南下的行动。比喻见识浅短,又缺乏自知之明。《庄子》里说,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化而为鸟,名曰鹏,可以飞上九万里,蝉和鸴鸠却笑话它说:“我们在树间飞行就够了,何必飞那么高。”鸴,雀类小鸟,名斑鸠。庄子的本意是阐明大小之间的区别是没有什么意义的,让人们顺其自然。但是后人常赋予它一个新的意思,目光短浅的人是不能理解别人的远大志向的。鸴音学。

【译文】才能小的人难以办成大事,就像越鸡难以孵化天鹅蛋一样,低贱的反而看不起那高贵的,好比鸴鸠嘲笑那大鹏一样。

【原文】小人不知君子之心,曰燕雀焉知鸿鹄志;君子不受小人之侮,曰虎豹岂受犬羊欺。

【注释】燕雀焉知鸿鹄志:《史记》记载:陈涉年轻的时候曾经与人一起耕田,怅恨已久,说:“苟富贵,勿相忘。”与他一起耕田的人笑道:“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叹息道:“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虎豹岂受犬羊欺:《增广贤文》:“龙游浅水遭虾戏,虎落平阳被犬欺。”

【译文】小人不明白君子的所想,就像燕雀不知道鸿鹄远大的志向。君子不受小人的欺侮,就像虎豹不会受到犬羊的欺凌。

【原文】跖犬吠尧,吠非其主;鸠居鹊巢,安享其成。

【注释】跖犬吠尧:比喻各为其主。《战国策》:“跖之狗吠尧,非贵跖而贱尧也,狗固吠非其它也。”战国时期,齐国大臣田单不计较骂他的貂勃,备酒宴向貂勃请教错在哪里?貂勃回答说跖犬吠尧并不是尧不圣明而是各为其主。田单把他推荐给齐王,齐王派他出使楚国,引起齐王9个宠臣的不满而攻击田单,貂勃慷慨陈词救了相国田单。跖音最。

鸠居鹊巢:《诗经》:“维鹊有巢,维鸠居之”。意思是鸠不自己做巢,却占据鹊所筑的巢。后世用“鸠居鹊巢”来比喻强占别人的居处或位置。

【译文】盗跖饲养的狗,见了尧还是要吠他的,并不是尧不仁,而是犬只认其主,比喻人各有其主。喜鹊做好了巢,斑鸠就把它占据了,形容侵占他人努力的成果而安享其成。

【原文】缘木求鱼,极言难得;按图索骥,甚言失真。

【注释】缘木求鱼:爬到树上去捕鱼。《孟子》记载,孟子对梁惠王说,不行仁义而想“莅中国而抚四夷”,就好比是“缘木而求鱼”。后人用“缘木求鱼”比喻方向或方法完全不对,白费气力去做不可能办到的事情。

按图索骥:按照图上画的马去寻找好马,传说伯乐有《相马经》,伯乐的儿子按照《相马经》去寻找马,结果找到一只蟾蜍。因此“按图索骥”常用来比喻食古不化,不知变通,拘泥成法办事。现在多比喻按照一定的线索去寻找某事物。骥音计。

【译文】爬到树上去想要抓到鱼,哪里捉得到呢?这个譬喻是说行为与目的相反,是很难达到成功的。按照千里马的图像,去寻找千里马,这图像画得格外好,世上找不到这样完美的马,比喻食古不化、拘泥成法办事,恐怕要失去真实了。

【原文】恶人借势,曰如虎负嵎;穷人无归,曰如鱼失水。

【注释】如虎负嵎:本意为依靠有利地形。多比喻坏人依仗权势而作恶。负,凭借。嵎,也写作“隅”,山势险阻弯曲的地方。嵎音愚。

如鱼失水:鱼失去了水就不能存活,多用来比喻失去了依靠。

【译文】凶恶的人又有势力可以依靠,就像凶猛的老虎,背部靠着山的凹处,把利爪向着外面,那就没有人敢去抓它了,是比喻说恶人依仗权势,别人奈何不得。穷苦的人没有地方可以投奔依靠,正如鱼失去了水一样,就没有可以游水生存的地方了。

【原文】九尾狐,讥陈彭年素性谄而又奸;独眼龙,夸李克用一目眇而有勇。

【注释】九尾狐:《山海经》记载,异兽,形状如狐狸,有九条尾巴,声音像婴儿,能吃人。古人认为是祥瑞,后人则把九尾狐当做妖媚的象征,比喻阴险奸佞的人。

陈彭年:字永年,江西省南城县人,北宋大臣。

独眼龙:李克用,唐末沙陀族人,其父朱邪赤心帮助唐镇压庞勋起义,赐名李国昌。他随父亲冲锋陷阵,被称为“飞虎子”,因为一只眼睛失明,所以绰号“独眼龙”。

【译文】陈彭年敏捷强记,谄媚奸险,世人讥诮其为九尾狐。李克用骁勇善战,因为瞎了一只眼,世人称他为独眼龙。

【原文】指鹿为马,秦赵高之欺主;叱石成羊,黄初平之得仙。

【注释】指鹿为马:《史记》记载,秦二世时,丞相赵高野心勃勃,想要篡夺皇位,于是故意把鹿说成马献给二世,来试验群臣是不是顺从自己。对于说是鹿的人,则暗中加以惩治。后来用“指鹿为马”来比喻颠倒黑白,有意歪曲事实,混淆是非。

叱石成羊:魏晋时的传说。相传黄初平十五岁时牧羊山中,被一道士引到金华山的石室,后来哥哥初起找到初平,但不见羊。哥哥很是疑惑,初平却笑着叫了一声:“叱!叱!羊起!”白色的石头都变成了羊。

【译文】赵高专权故意颠倒是非,指着鹿说是马,欺骗君主。黄初平得了仙术,能够呼叱石头使其变成羊只。

【原文】卞庄勇能擒双虎,高骈一矢贯双雕。

【注释】卞庄:春秋时鲁国汴邑大夫。因为勇力而闻名。《史记》载,卞庄去杀虎,有人向他献计,二只虎争食一头牛,必一死一伤。卞庄按照这个计划果然抓到了两只老虎。

高骈:唐末幽州人,字千里。年轻时看见两雕并飞,曰:“我且贵,当中之。”发一矢中二雕。后来做秦州刺史、淮南节度使,果然富贵。

【译文】卞庄勇猛有力,能手擒两只老虎;高骈善射,曾一箭射中两只大雕。

【原文】司马懿畏蜀如虎,诸葛亮辅汉如龙。

【注释】司马懿畏蜀如虎:三国时,诸葛亮进攻魏国,司马懿不肯出战,坚守阵地。诸葛亮派人送给他妇人用的头巾,司马懿仍然呆在老巢不肯出战,贾栩等问道:“公畏蜀如虎,不怕天下人笑话吗?”

诸葛亮辅汉如龙:《纲鉴总论》中写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亮之所以如龙也。”

【译文】司马懿惧怕蜀国就像惧怕猛虎一样,诸葛亮辅佐汉室如同巨龙在天。

【原文】鹪鹩巢林,不过一枝;鼹鼠饮河,不过满腹。

【注释】鹪鹩:一种小鸟,巢筑得极为精致。鹪鹩音焦僚。

巢林一枝:指鹪鹩筑巢,只不过占用一根树枝。后以之比喻安本分,不贪多。

鼹鼠饮河:又作偃鼠,即田鼠。田鼠到河边喝水,一会就喝饱了。胃口不大,要求不高。比喻所需极有限。鼹鼠:一种田鼠。善于钻洞,危害农作物。《庄子》:“鹪鷯巢於深林,不过一枝”。鼹音演。

【译文】鹪鹩在森林中筑巢,只要一根树枝就足够了。鼹鼠去河边饮水,只要喝饱肚子就足够了。

【原文】弃人甚易,曰孤雏腐鼠;文名共仰,曰起凤腾蛟。

【注释】孤雏腐鼠:孤独的鸟雏,腐烂的老鼠。比喻微贱而不值得一说的人或事物。孤雏,孤独的幼鸟。

起凤腾蛟:宛如蛟龙腾跃、凤凰起舞。形容人很有文采。王勃《滕王阁序》:“腾蛟起凤,孟学士之词宗”。

【译文】微不足道易被抛弃的人,如同孤独初生的小鸟或已经腐烂的老鼠一样。一个人在文学上的造诣,为世人所景仰,就好比飞翔的凤凰腾跃的蛟龙,声誉是很好的呀!

【原文】为公乎,为私乎,惠帝问虾蟆;欲左左,欲右右,汤德及禽兽。

【注释】惠帝问虾蟆:《晋书》记载,晋惠帝曾经在林园中听到虾蟆在叫,就问左右的人说:“这是为官呢,还是为私?”左右的人戏弄他说:“在官地则为官,在私地则为私”。

汤德及禽兽:形容仁德之君行政很是宽大。《史记》记载,有一天,成汤外出,看见野外有人在四面张网,并祈祷说:“从天上地下和四方来的,都进入我的罗网吧。”汤说:“哎,一网打尽了啊!”于是叫张网的人撤去三面的网,并让他祈祷:“想往左的,就往左;想往右的,就往右;不听从命令的就进入我的罗网。”诸侯听到这件事情,都说:“汤的恩德已经达到了顶点了,竟然都推广到禽兽身上了”。

【译文】惠帝询问虾蟆鸣叫是为公还是为私,汤的恩德已经推广到了禽兽。

【原文】鱼游于釜中,虽生不久;燕巢于幕上,栖身不安。

【注释】鱼游于釜中:比喻身在绝境,命已经危在旦夕了。《后汉书》记载,东汉张缨在徐淮之间作乱,十多年,朝廷不能征讨。安帝时张纲为广陵太守,单车去见张缨,以恩信谕之。缨闻之哭着说:“荒裔愚人不能自通朝廷,不堪侵枉,遂复相聚偷生,若鱼游釜中,喘息须臾间耳。今闻明府之言,乃缨等更生之辰也。”第二天便率领他的部下及妻儿归降。

燕巢于幕上:比喻处境很危险。

【译文】鱼在锅里游水,虽然还活着,但是也活不长久了。燕子的巢筑在军营中的帐幕上,虽然能够栖身,但是却难以安稳的。

【原文】妄自称奇,谓之辽东豕;其见甚小,譬如井底蛙。

【注释】辽东豕:东汉朱浮和彭笼结怨。彭举兵攻浮。浮写信给他说:“伯通自伐,以为功高天下。往时辽东有豕,生子白头,异而献之,行至河东,见群豕皆白,怀惭而还。若以子之功论于朝廷,则为辽东豕也。”后来用“辽东豕”比喻少见多怪,自命不凡。

井底蛙:井底下的青蛙只能看到井口那么大的天空。用来比喻见识短浅的人。

【译文】少见多怪妄自称奇,譬如辽东豕一样。一个人的见识短浅、眼界狭小,如同住在井底的青蛙一样,见到的只有井中的范围,井以外的世界是看不见的。

【原文】父恶子贤,谓是犁牛之子;父谦子拙,谓是豚犬之儿。

【注释】犁牛之子:比喻父虽不善却无损于其子的贤明。犁牛:杂色的耕牛。古祭祀用牛须毛色纯正,不能用耕牛。此喻指人之微贱。

豚犬:《三国志》裴松之注引《吴历》:“生子当如孙仲谋,刘景升儿子若豚犬耳!”后因以“豚犬”蔑称不成器的儿子。豚音屯。

【译文】父亲品德低下,儿子却很贤明,称作犁牛之子;父亲谦称儿子笨拙,说是豚犬之儿。

【原文】出人群而独异,如鹤立鸡群;非配偶以相从,如雉求牡匹。

【注释】鹤立鸡群:比喻人的才能或仪表特别出众。晋时人嵇绍(字延祖)初到京师,有人和王戎说:“嵇延祖在众人之中,就像鹤站在鸡群里,很是突出。”

雉求牡匹:比喻淫乱无礼。飞禽的公母叫雌雄,走兽的公母叫牡牝。雉鸡应该求其雄,这里说求其牡,表明其淫乱。

【译文】高出别人一个头,一眼望去特别显眼,才华卓越出众,好比鹤站立在鸡群之中。配偶不相称,私自相从,好比雌雉求雄雉的匹配。

【原文】天上石麟,夸小儿之迈众;人中骐骥,比君子之超凡。

【注释】天上石麟:是对儿童前程远大的赞语。南唐徐陵年少时,僧人宝志摸着他的头说:“这是天上的石麟啊。”

迈众:超越众人。

人中骐骥:比喻特别出类拔萃的人才。南朝徐勉有奇才,同宗人称之为“人中骐骥”。骐骥音骑祭。

【译文】夸赞他人之子品格出众,就说他是天上的石麟。君子杰出超凡,就称他为人中的千里马,比喻才能超凡出众。

【原文】怡堂燕雀,不知后灾;瓮里醯鸡,安有广见。

【注释】怡堂燕雀:讽刺那些居安却不思危、祸到却不知道躲避的糊涂人。战国时孔斌曾向魏王进谏说:“燕雀在大堂上以为很安全,却不知道房子就快烧起来了。”

瓮里醯鸡:比喻见识不广。醯鸡,指醋瓮中的小霉虫。《庄子》载,孔子向老子请教说:“我的思想就像你瓮里的醯鸡,你不打开,我就不知道天下有多大。”孔子用此比喻自己所见狭隘且渺小。醯音曦。

【译文】住在堂上的燕雀,不知道灾殃将来临,比喻处境极危险而不自知;住在瓮里的醋虫,哪能有多大的见识呢,比喻处所狭隘,识见怎么会宽广呢?

【原文】马牛襟裾,骂人不识礼义;沐猴而冠,笑人见不恢宏。

【注释】马牛襟裾:马牛虽然穿着人衣,但依旧是牲畜的行为,比喻不识礼仪的人。韩愈曾作诗勉励儿子说:“人不通古今,马牛而襟裾。身行陷不义,况望多名誉。”襟裾,指衣服。

沐猴而冠:猕猴带着人的帽子很有人的模样,却办不成人事。

沐猴,猕猴。《史记》中记载,秦末,刘邦、项羽、楚怀王三人曾约定,谁先攻入咸阳谁就做关中王。刘邦先攻进咸阳,项羽很不高兴,于是进城杀百姓和已经投降的国王子婴,并放火烧了阿房宫,掠夺大量金银财宝准备回江东。于是有人在背后讥讽楚国人就是戴着帽子的猴子,虚有其表。后也用来讽刺某些人有名无实,成不了大事。

恢宏:宽阔;博广。

【译文】马牛襟裾指穿戴衣冠的禽兽,用来骂人不懂得礼仪。沐猴而冠是说猕猴戴了帽子,依然是猴子,用来笑人徒有其表,眼光短浅没有大器量。

【原文】羊质虎皮,讥其有文无实;守株待兔,言其守拙无能。

【注释】羊质虎皮:原来的意思说笨拙无能的羊披上虎皮,但是它怯懦的本质却并没有改变。比喻只是白白地有好的衣冠。后来用来比喻徒有虚名,但并无实际能力的人。

守株待兔:《韩非子》记载,宋国有一个农夫碰巧捡到一只撞到树桩而死的兔子,从此以后他便放下农活守在树桩边,等待撞到树桩而死的兔子。后来用“守株待兔”来讽喻墨守经验而不知变通或者妄想不劳而获坐享其成的人。

守拙:封建士大夫自诩清高,不做官,清贫自守,叫守拙。

【译文】本质是羊披上了虎皮,说人徒有虚名,讥讽人外表装作强硬而内心却十分虚怯。守着一株树等着兔子来,是说人死守狭隘的经验不懂变通,笨拙无能。

【原文】恶人如虎生翼,势必择人而食;志士如鹰在笼,自是凌霄有志。

【注释】恶人如虎生翼:如果帮助坏人作恶就是助长了坏人的气势,坏人就像长了翅膀的老虎更加张狂。《周书》:“毋为虎傅翼,将飞入邑,择人而食”。

如鹰在笼:好像老鹰被关在笼子里,比喻有志不得伸展。

【译文】帮助坏人作恶就助长了他们的气势,坏人就像长了翅膀的老虎更加张狂。有远大志向的人就像笼中的鹰,他们的志向是振翅飞上云霄。

【原文】鲋鱼困涸辙,难待西江水,比人之甚窘;蛟龙得云雨,终非池中物,比人大有为。

【注释】涸辙之鱼:涸:水涸,干涸;辙:车轮的痕迹。干涸的车沟里的小鱼。小鱼被困在干车沟里,用来比喻处境十分困难的人。《庄周》记载,庄周在路上看见干车沟里有一条小鱼,小鱼请求庄周给它水来救活它。庄周答应,并说他将要南游,到时引西江之水来迎小鱼,小鱼很是生气地说,我只是要半升水就可以活,你这样说,不如让我早早干死。鲋音付。

蛟龙得雨:传说蛟龙得水后就能兴云作雨飞腾升天。比喻有才能的人获得施展的机会。也比喻摆脱困境。《资治通鉴》记载,刘备拜访孙权,求督荆州。周瑜上疏孙权说,刘备有枭雄的姿态,并且有关羽、张飞熊虎之将,不可能长久地屈从于别人手下,现在割土地给他,就是资助他,三个人都在疆场上,“恐蛟龙得云雨,终非池中物也!”比喻有才华的人终究会有施展抱负的一天。

池中物:《三国志》记载瑜上疏曰:“刘备以枭雄之姿,而有关羽、张飞熊虎之将,必非久屈为人用者。愚谓大计宜徙备置吴,盛为筑宫室,多其美女玩好,以娱其耳目,分此二人,各置一方,使如瑜者得挟与攻战,大事可定也。今猥割土地以资业之,聚此三人,俱在疆埸,恐蛟龙得云雨,终非池中物也。”周瑜所用的一个比喻,说刘备雄心勃勃,并不甘心蛰居一隅。后用以比喻胸无大志、安于现状之士。

【译文】鲋鱼困在干涸的车辙中,等不及引来西江水,比喻人处境窘迫急待援助。蛟龙只要得到云雨便会腾越天空,终究不是池中之物,形容有才华的人只要得到机会,就能大显身手。

【原文】执牛耳,谓人主盟;附骥尾,望人引带。

【注释】执牛耳:古代诸侯国之间盟誓时,要割牛耳取血,割下的牛耳朵放在珠盘,由主盟的人捧着,所以称主盟者为执牛耳。

附骥尾:苍蝇附在马的尾巴上,可以行千里。后来比喻依附贤者或先人来成名。一般作为谦词。

【译文】执牛耳是说称人居于领导地位。附骥尾是谦称依托他人的力量,盼望他人提携荐引。

【原文】鸿雁哀鸣,比小民之失所;狡兔三窟,诮贪人之巧营。

【注释】鸿雁哀鸣:《诗经》:“鸿雁于飞,哀鸣嗷嗷。”后来用来比喻流离失所的灾民。

狡兔三窟:狡猾的兔子有三个洞穴。《战国策》记载,战国时,冯谖曾对孟尝君说:“狡兔有三窟,才能免于一死。”于是他为孟尝君办了三件大事,巩固了孟尝君的地位。“狡兔三窟”比喻藏身的地方或方法很多,后来用来比喻从多方面谋求安身立命以避灾祸。多用于贬义。

【译文】鸿雁哀哀地叫,是悲伤灾民流离失所无处安身。狡猾奸诈的兔子筑有三个巢穴,好比贪心的人巧于钻营,善于为自己图谋利益。

【原文】风马牛势不相及,常山蛇首尾相应。

【注释】风马牛势不相及:《左传》记载,春秋时,齐国出兵进攻楚国,楚国派使者对齐军说:“你们居住在北方,我们楚国在南方,相距很远,唯是风马牛不相及也。”形容齐楚两地相距甚远,即使马、牛走失,也不会走失至对方的境内。后来用“风马牛势不相及”比喻事物之间毫不相干,没有任何的联系。

常山蛇首尾相应:比喻一种首尾呼应,各部分紧密配合的作战方法。

【译文】因为马走顺风牛走逆风,这是彼此互不侵犯的意思,比喻事物之间毫不相干。常山蛇攻击其头部则尾部立刻回应,攻击尾部则头部回应,以此形容头尾相应的事物。

【原文】百足之虫,死而不僵,以其扶之者众;千岁之龟,死而留甲,因其卜之则灵。

【注释】百足之虫,死而不僵:用来比喻势力雄厚的集团或家族,虽然衰败了,但是影响依然存在。现在多用于贬义。百足:马炫的别名,大的名马陆。长约一寸,躯干共二十节,切断后头尾可自行离开。另一说法是蜈蚣。

千岁之龟,死而留甲:古时候,人们都认为龟是有灵性的动物,而且寿命很长,因此龟死后人们留下它的龟甲,好用来占卜。

【译文】百足虫死了之后,还不会僵掉,因为脚多(扶持者众)的缘故。活了一千岁的神龟,死亡了之后,也会把龟甲留下来,用它来占卜非常灵验。

【原文】大丈夫宁为鸡口,毋为牛后;士君子岂甘雌伏,定要雄飞。

【注释】宁为鸡口,毋为牛后:鸡嘴虽然小,但可以自己啄食,牛屁股虽然大,但是只能任人鞭打。用来比喻宁肯在局面小的地方自主,也不愿意在局面大的地方受人支配。

岂甘雌伏,定要雄飞:汉代赵温担任京兆郡丞,叹息说:“大丈夫应当雄飞,怎么能雌伏。”于是弃官而去,后来被拜为司徒。雌伏,屈居人下。雄飞,奋发图强。

【译文】鸡口虽小却能进食,牛后虽大却专供排泄,故大丈夫宁为鸡口不做牛后。士君子应有大志,岂愿甘心雌伏,一定要奋发有为,时候一到定要雄飞。

【原文】毋局促如辕下驹,毋委靡如牛马走。

【注释】局促:形容空间的狭窄,时间的短促或者是拘谨、拘束、不自然的状态。

辕下驹:在车辕下的小马,以此比喻人因为有所顾忌而显得拘束不安。驹,两岁的马。

委靡:困顿不振;意志消沉。

牛马走:像牛马一样供人驱使的人,即仆人。也常用做自谦之词。

【译文】不要局促畏缩如同车辕下的马儿。不要萎靡不振,如同牛马一样被人驱使的仆从。

【原文】猩猩能言,不离走兽;鹦鹉能言,不离飞鸟。

【注释】猩猩能言:猩猩的声音像婴儿,所以传说它可以说人语。

鹦鹉:鸟名,羽毛色泽鲜艳美丽,嘴大且短,经过训练可以仿效人说话。

【译文】猩猩能言,不脱走兽之类属,鹦鹉能言,不离飞禽之本性。

【原文】人惟有礼,庶可免相鼠之刺;若徒能言,夫何异禽兽之心。

【注释】人惟有礼:《诗经》:“相鼠有体,人而无礼。人而无礼,胡不遄死?”就是说老鼠都有皮、有齿、有体,人只有讲礼仪,才能避免不如老鼠。

【译文】人惟有懂得礼仪,才能免遭《诗经》中所言的相鼠这一首诗内的讥刺,如果仅是会讲话,那与禽兽又有什么区别呢?

【原文】百鸟鹞称悍,众禽鹤独胎。

【注释】悍:勇猛,勇敢,强劲。

《格物类》载:鹤五百年胎生,故谓鹤曰胎禽。

【译文】百种飞鸟,只有鹞可称强悍;众多飞禽,唯独鹤是胎生。

【原文】提壶提壶,定是村中有酒;脱,必然身上无寒。

【注释】提壶:鸟名。即鹈鹕。朱元晦诗:提壶卢,沽美酒,春风浩荡吹杨柳。不用沙头双玉瓶,鸟歌蝶舞为君寿。只今一醉是君恩,昨日之愁愁杀人。

脱袴:布谷鸟的别称。因鸣声而得名。朱元晦又诗:脱袴脱袴,桑叶阴阴墙下露,回头忽忆舍中妻,去年已逐他人去。旧袴脱了却不辞,新袴知教阿谁做。

【译文】朱元晦有诗云:“提壶卢,沽美酒,春风浩荡吹杨柳”。所以听到提壶鸟鸣,必定是村里有酒了;还是朱元晦的诗云:“脱袴脱袴,桑叶阴阴墙下露,回头忽忆舍中妻,去年已逐他人去。旧袴脱了却不辞,新袴知教阿谁做”。所以脱裤鸟,必定是身上无衣,苦寒难耐。

【原文】百舌五更头,学尽众禽之语;鹓雏九霄外,顿空诸鸟之群。

【注释】百舌:鸟名。又叫反舌。体形像八哥但比它小,身体略大,羽毛呈灰黑色,有斑点,嘴尖色黑,它行动时头部向下,喜食蚯蚓。立春后呜叫不已,夏至后停止鸣中,十月过后就冬眠了。它居住在树林和洞穴中。

五更头:天将明时。顾况《洛阳早春》诗:“一家千里外,百舌五更头”。

鹓雏:古书上指凤凰一类的鸟。在传说中都是瑞鸟。用以比喻贤才或高贵的人。鹓音鸳。《庄子》:惠施做了梁国的国相,庄子去看望他。有人告诉惠施说:“庄子到梁国来,想取代你做宰相。”是惠施非常害怕,在国都搜捕三天三夜。庄子前去见他。说:“南方有一种鸟,它的名字叫鹓雏鸟,你知道吗?鹓雏鸟从南海起飞飞到北海去,不是梧桐树不栖息,不是竹子的果实不吃,不是甜美如醴的泉水不喝。在此时猫头鹰拾到一只腐臭的老鼠,鹓雏鸟从它面前飞过,猫头鹰仰头看着鹓雏鸟,发出‘吓’的怒斥声。而你是以为我想要你梁国宰相的官位所以来恐吓我吗?

【译文】百舌鸟每到五更天的时候,就能学出众禽的鸣叫;鹓雏高飞在九霄云外,顿时鸟群中就没有出类拔萃的了。

【原文】瓮中鸲鹆巧于人,江上白鸥闲似我。

【注释】瓮:一种口小腹大的陶制容器。

鸲鹆:音渠雨,俗称“八哥儿”。雀形目椋鸟科。学名为鸲鹆,别名有许多,如鹦鸲、寒皋、华华、鸜鸲等,八哥是俗名,但这一名称却日渐取代了鸲鹆,即使是在非常专业的鸟类学书籍中也常使用八哥这一名称。《晋书》载:桓豁家养有鸲鹆,即八哥,善效人言,有一瓮鼻人,学之不似,乃以头纳瓮中而语,遂大相似。

白鸥:鸟名。是一种中等体型的鸥。腿及无斑环的细嘴绿黄色,白尾,初级飞羽羽尖白色,具大块的白色翼镜。冬季头及颈散见褐色细纹,有时嘴尖有黑色。

【译文】鹦鹉能学人说话,有一瓮鼻人,鹦鹉总也学不像,它就把头纳入瓮中而语,果然酷似瓮鼻人自语,鹦鹉此举,真比人还要灵巧;江水边的白鸥,终日立在岸边,形影相吊,真比我还要清闲。

【原文】莺呼金衣公子,鹝号锦带功曹。

【注释】莺:即“黄鹂”。鸟类的一科,身体小,褐色或暗绿色,嘴短而尖,叫的声音清脆,吃昆虫,是益鸟。文学上指“歌鸲”一类叫声清脆婉转的鸟。

金衣公子:黄莺的别名。《开元遗事》明皇游苑中,见黄鹂,羽毛鲜洁,因呼金衣公子。

鹝:音义。俗称“火鸡”。古书上指“吐绶鸡”,《夜航船》载:吐绶鸡形状、毛色俱如大鸡。天睛淑景,颔下吐绶,方一尺,金碧晃曜,花纹如蜀锦,中有一字,乃篆文“寿”字,阴晦则不吐。一名“寿字鸡”,一名“锦带功曹”。《初学记》锦带功曹。诗所谓卭有旨鹝。鹝,水鸟名,而文似绶,俗谓之吐绶鸟。巴东亦谓之锦带功曹。

【译文】黄莺的羽毛,金黄璀璨,所以被叫做金衣公子;鹝这种水鸟,身上的花纹像锦带,倒映水中,色彩纷呈,所以号称锦带功曹。

【原文】鹘入鸦群,雄威岂敌;鸭去鸡队,气类不侔。

【注释】鹘入鸦群:鹘音胡,同“隼”,一种凶猛的大鸟。比喻骁勇无敌。《北齐书》:王思孝以骑射事文宣,宣曰:“尔击贼如鹘入鸦群,宜思好事”。

气类不侔:《列子》载:鸡伏鸭雏,及长,鸭浮水而去。鸡从岸呼之,鸭不顾,气类之不同也。气类:意气相投者。不侔:不相等;不等同。《后汉书》:“海内未喻其状,所受不侔其功”。侔,音牟。相等也。

【译文】鹘鸟飞入乌鸦群中,它雄壮的威力,乌鸦哪能抵挡得住呢;鸡孵奍鸭雏,鸭长大了便浮水而去,鸡在岸边呼唤,鸭不反顾,因为鸡鸭的气类实在不相投合。

【原文】彪着羊,彪雄而羊败;罴敌犬,罴寡而犬强。

【注释】彪、羊:指夏侯彪和杨思元。唐代杨思元为吏部,选举不公,为夏侯彪所讼,御史郎徐庆奏免。许敬宗曰:固知杨吏部之败也,一彪一狼,共著一羊,焉得不败。

《陈无己罴说》:晋人以五犬逐一罴,罴败,犬杀之。夫罴而受制于犬,遇非其敌,而困于群也。诗云:忧心悄悄,愠于群小,此之谓也。罴:熊的一种,也叫棕熊、马熊或人熊,古称罴。

【译文】唐代的杨思元做吏部尚书,被夏侯彪参奏,时人称为“彪著羊”,彪形雄壮,性强悍,那羊自然要失败了;如果用五条狗去攻击一只马熊,马熊肯定不敌,不是马熊不凶猛,而是狗太多了。

【原文】猿献玉环,孙恪自峡山失妇;鹿随丹毂,郑弘从汉室封公。

【注释】猿献玉环:《异苑录》载:孙恪娶袁氏女,过端州,欲游峡山寺,既至,献碧玉环于僧,斋罢,野猿数十来迎,妇啸一声化为猿而去,憎悟曰:此玉环吾曩时系于猿颈,今不见二十年矣。

鹿随丹毂:汉朝郑弘为临淮守。行春,两鹿来随毂而行,主簿黄图贺曰:三公车画双鹿,明府当为相矣,果为太尉。据《后汉书》记载:“郑弘,字巨君,会稽人也。”“出为平原相,征拜侍中。建初八年,代郑众为大司农”。

【译文】孙恪取袁氏女为妻,过端州游峡山寺时,馈送僧人一双玉环,斋罢,野猿数十来迎袁氏女,那妇人长啸一声,化猿而去,僧人顿悟,说这玉环是我二十年前系在猿猴颈下,那妇人原是猿猴变的;郑弘做临淮太守,春游时,他的身旁有两只麋鹿随行,有个主簿向他称贺:“位居三公者车子上才画双鹿,不久您将入阁拜相”,后来郑弘果然做太尉。

【原文】蛩蛩之皮,有可辟除疠瘴;豵豵之尾,殊堪却退烟岚。

【注释】蛩蛩:传说中的一种异兽。《山海经》:“北海有素兽焉,状如马,名曰蛩蛩。”郭璞注引张揖曰:“蛩蛩,青兽,状如马。距虚,似驘而小”。蛩音穷,蝗虫的别名,俗称“蚱蜢"。另有传说中的异兽,古书中也指蟋蟀。

瘴疠:音障利。瘴气所致的疾病。瘴,〔瘴气〕热带山林中的湿热蒸郁致人疾病的气。简称“瘴”,如瘴疠、毒瘴、瘴雨蛮等。疠:瘟疫:疠疫。

豵豵,状如犬,六足,尾长丈馀,自呼其名,取其尾可以御岚气。豵音宗。豕旁换为犭旁。

烟岚:山林间蒸腾的雾气。

【译文】蛩蛩的皮,可以辟除山谷间的瘴气;豵豵的长尾,可以退却那山岗上的烟岚。

【原文】李愬设谋平蔡,借声于鸭队鹅群;卢公觅句迁官,得力于猫儿狗子。

【注释】李愬:字符直,洮州临潭人,李晟子。有韬略,善骑射。初任坊、晋二州刺史。元和十一年,任唐、随,邓节度使,率兵讨伐吴元济的叛乱。他善于观察形势,选择战机。次年冬,乘敌松懈,雪夜攻克蔡州,生擒吴元济,进授山南东道节度使,封凉国公。十三年,任武宁节度使,和宣武、魏博等军共讨淄青节度副大使李师道。后历任昭义、魏博等节度使,进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后疾甚,不能军,以太子少保还东都卒。愬音肃。

卢公:卢延逊。五举方登第。尝作诗云:狐冲官道过,犬刺客门开。租庸张相每诵之。又曰:饿猫临鼠穴,馋犬舐鱼砧。成中令激赏之。又曰:栗爆烧毡破,猫跳触鼎翻。王中懿爱之。延逊尝谓人曰:平生投谒公卿,不意得猫儿狗子力也。光化中,放进士卢延逊等二十八人,燕于曲江,敕大官赐饼餤,止二十八枚而已。延逊后入蜀颇为蜀人所易。尝有诗云:莫欺零落残牙齿,曾吃红绫饼餤来。

【译文】唐吴元济据蔡州不出,李愬率兵攻蔡,夜半至城下,设计谋,先令士卒击城下的鹅鸭池塘,凭借鹅鸭的聒噪之声做掩护,蔡州城遂被攻破;五代蜀国的卢延逊曾作诗云:“饥猫临鼠穴,馋犬舐鱼砧”,蜀主王建甚喜这两句诗,升他做给事官,卢延逊说:“平生投谒公卿,不意得力于猫儿狗子”。

【原文】长乐宫中有鹿,衔残妃子榻前花;午桥庄外多羊,点缀小儿坡上草。

【注释】《开元遗事》载:明皇宫中有牡丹,颜色鲜丽,忽有野鹿衔去,后乃应禄山之乱。

《韵府群玉》载:午桥庄小儿坡,茂草盈里,裴晋公每使数群白羊散其上,曰:芳草多情,赖此装点耳。

【译文】唐明皇的长乐宫里牡丹盛开,颜色艳丽,忽有野鹿衔花至贵妃榻前,后来方知是安禄山造反的先兆;午桥庄小儿坡,芳草茂盛,裴晋公(裴度)常赶羊散布到坡上,说:“芳草多情,赖此装点耳”。

【原文】羊舌氏虽为佳话,马头娘未是美谭。

【注释】羊舌氏:《左传》载:昔有攘羊者,以羊头馈叔向,母埋之土中。后事发追验,羊头俱烂,惟有舌在,国人异之,号羊舌氏。

马头娘:《述异记》载:昔高辛时,蜀人被人所掠,惟所乘马独归。妻誓于众曰:有得夫妇者,妻以女,马跃而去,负其夫妇。马悲鸣不已。夫知其故,曰:誓于人,不誓于马。马嘶鸣不已,射杀之,暴其皮于庭,皮忽蹶起,卷女而去。数日尸朽,化为蚕,故称曰马头娘。谭同“谈”,说也。

【译文】春秋时,羊舌氏的祖先,是个擅偷羊的人,他把偷来的羊头馈送给叔向的母亲,叔向母便把羊头埋在地下,后来偷羊的事被追究起来,人们掘地而得羊头,肉烂惟有舌存,国人便称这偷羊人为羊舌氏,人们把这事传为佳话;古代高辛氏时,蜀人某被人抢掠,惟所乘马独自返回,其妻当众盟誓:“有得夫归者,便将女儿许配给他”,马跃而去,负其夫归,妻食言,马悲鸣不已,妇人便射杀之,把皮晾在庭堂上,皮忽然跳起,卷起其女飘然而去,数日马尸朽烂,化为蚕,人称马头娘,这个传说听起来未必是优美动人了。

【原文】辕门传号令,李将军椎飨士之牛;邑士起讴 歌,时令尹留去官之犊。

【注释】椎牛飨士:椎牛:杀牛;飨士:犒劳军士。指慰劳作战的官兵。《汉书》曰:李广镇雁门,自椎牛飨士座,尽得士卒之心,及战无不用命,每战必捷,边塞号为飞将军。

时苗留犊:时苗:巨鹿人。著名东汉官吏。《汉书》曰:时苗为寿春令,谓洁自守,初之任时,以牝牛驾车,后来牛生一犊,及去任,苗曰:是此土所产者。命留之。吏民畜而爱之,曰时公犊。

【译文】辕门里传出号令来,说李广将军亲自杀牛犒劳士卒,此举尽得士卒之心,等到交战时无不尽力卖命,每战必捷,边塞号为飞将军;时苗做寿春县令,当他上任时,以母牛驾车,后来牛生一犊,当他离任时,时苗说:“此犊产于本地,还是留给这里的百姓。”官吏和百姓都很爱惜它,叫它“时公犊”。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5101015/240432.html

更多阅读

《符号学原理》读书报告 读书报告格式

《符号学原理》 [法]罗兰·巴特①著;李幼蒸译三联书店出版 2007年第2版第2次印刷 一般人们一看到枫叶就很容易想到加拿大的形象,枫叶以成为加拿大的象征,同样的,在外国人眼中中国就是一条龙;十字架代表着基督教,新月象征着伊斯兰教,而“卐

关于《洞学十戒》的回复 七大罪十戒

关于《洞学十戒》的回复新浪网友(匿名):会译文吗?复制下来有什么用 !回复:暂无译文。“《洞学十戒》是正德年间(1506-1521)江西提学副使高贲亨,到白鹿洞巡视时所订的。“洞学十戒”对生徒中的一些不好现象,如不愿学习圣贤,吹牛皮,图虚名,师

声明:《《幼学琼林》释译鸟兽 幼学琼林译文—天文》为网友落叶数思念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