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优美的动作是做豆腐的“抖包”“夹包”环节。 我们插秧体验团队住的老乡家,有一个能干的女主人宋宝霞,她的微博、微信名都叫“农协厨娘”,做得一手好饭菜,而且掌握了一般年轻人不具备的祖传技艺。 那天,她给我们表演了“卤水点豆腐”的全过程,并且在味道最好、温度最适合的三个时刻,让我们品尝了最美味的豆浆、豆花和热豆腐。 幸福啊!这种享受,如果不是围灶当炉,根本享受不到。 今天,再现一下那个齿颊留香的全过程。
▲1 俗话说,“卤水点豆腐,一物降一物”,今天就要揭开它的面纱了,兴奋啊!
▲2黄豆头一天就开始泡了,要泡12个小时。磨豆子有专门的石磨,这次因为豆子量大,临时改为电磨,一边加豆子,一边加水,要磨两遍。
▲3 把磨好的黄豆原浆倒进大锅,另一口大锅已经烧开了开水。
▲4 把开水舀进黄豆原浆当中,一边加开水,一边搅拌,这里,加水多少是个关键。
▲5 在锅上架上抖包的白纱布。宋嫂说,如果抖包的架子从房顶垂挂下来,会抖得更自如。
▲6 把加了水的原浆舀到白纱布里,滤掉豆渣。抖包的动作特别潇洒优美。
▲7 这个动作特像挤奶。木板前端有绳子连着,形成一个大夹子。
▲8 这就是拧包了,把包里的所有水分都挤出来。
▲9 这就是豆腐渣,多像一个大寿桃。
▲10 味道香香的,真想咬一口。
▲1 1 那天,13斤黄豆,共出了四个这样的的豆渣团,它们被晾在房顶上,喂鸡用。
▲12 宋嫂把滤好的豆浆烧开,我们开始第一次当炉美食之旅——品尝原汁豆浆。
▲13 喝这个豆浆适合加点糖。味道那个香啊,从来没喝过这么好喝的豆浆。不少人喝了一碗又添一碗。
▲14 看到黄黄的、起小皱皱的油皮了吗?这是豆浆里最有营养的物质。腐竹就是用它做的。
▲15 宋嫂等大家喝够了豆浆才挑油皮,是为了让大家喝到的豆浆更营养。这种油皮一般可以挑两次。
▲1 6 挑油皮需要两根筷子,宋嫂动作极其娴熟。 ▲17
这就是最机关的东西了——“卤水”,它只有冬天才买得到,要装在坛子里保存。
▲18 把“卤水”分批次点进豆浆里,另一只手要不停推动豆浆,形成凝固的豆花。
▲1 9 这次活动的组织者——北京国仁绿色联盟的红豆又在给大家准备碗筷,第二次当炉美食开始了。
▲2 0 这次的美食内容是吃豆花。
▲2 1 点了卤水的豆花有特别的香气。
▲2 2 配合豆花的佐料是香葱和老咸汤。老咸汤是宋嫂家多年腌咸菜的老汤,那根小枝子是五味子,还有花椒籽。
▲2 3 最后一个节目是出豆腐。宋嫂在锅上架上————笼屉,铺上豆包布,把豆花舀到屉布里。
▲2 4 豆花里的水都流到笼屉下面的锅里,屉布上留的都是实实在在的豆腐。
▲2 5 宋嫂把豆包布对角系起来,形成一个四方形。上面放一个重物加压。
▲2 6 十分钟后,打开豆包布,用刀把豆腐切成小块,我们开始第三道当炉美食——吃热豆腐。
▲2 7 刚出锅的热豆腐是当地一道美味,适合的配料是酱油、小葱、香油、咸菜末,您也趁热尝尝?
![亲历“卤水点豆腐”全过程并当炉美食三种 臭豆腐卤水的制作](http://img.aihuau.com/images/01111101/01095047t013e62281c34fa41af.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