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想,在琴弦上飞翔——记当代著名古筝演奏家王中山 古筝演奏家苏畅老公

  【中国古筝网博客】在“厕所琴房”里的“金字塔”上攀登
  王中山是当代著 名古筝演奏家,是中国当代最具影响力的古筝艺术家之一。他走上音乐的道路,缘于父亲无意中的一个决定。

  河南镇平县有着浓厚的音乐艺术氛围,走乡串村的艺人非常多。1968年出生于此地的王中山就是在这种艺术氛围中长大的。

  王中山小时候,正是“文革”后期,父亲怕他们兄弟几个出去惹祸,就想法给他们找事做。找什么事呢?爱好看戏的父亲想到了河南坠胡(曲胡)。大哥学了河南坠胡以后,不仅没时间出去惹事了,还能弹些小曲子,让亲朋好友很是羡慕。父亲看这个办法不错,就让王中山的二哥去学三弦。两个哥哥都有事做了,父亲又把目光投向了已经8岁的王中山,让王中山自己选择学哪种乐器。

  当时,王中山家里有一把古筝,上面有十三根弦,他看着就怕,为了断绝父亲让他学古筝的念头,他对父亲说:“大哥弹的是二根弦,二哥学的是三根弦,我就学一根弦的,最多四根弦的乐器!”一根弦是独弦琴,当时他还没听说过,四根弦的是琵琶和小提琴,他们那里没有学习这些乐器的条件。父亲指着那把古筝说:你不学也得学,你学定了。

  王中山坚决不去碰古筝。邻居老大爷看他倔强的样子,指着那把古筝说:你伸出手指弹一下,如果你确实不感兴趣的话,就算了。王中山这才伸出一根手指,在琴弦上滑过。指过琴响,清脆悦耳,瞬间拔响了王中山的心弦,那声音是如此动听如此熟悉,啊,那不是梦中回响千百遍的声音吗?记得看戏剧《白毛女》时,经常有一种背景音乐响起,如行云流水,让王中山深深着迷,他一直想知道那是什么声音,没想到远在天边近在眼前。他当即决定学古筝。

  南阳有很多民间艺人,拜师不是难事,李吉昌、徐守中等当地有名的艺人先后成了王中山的老师。王中山在音乐上很有天赋而且非常勤奋,除了上学,其余的时间他几乎全部用来练习古筝,那悠扬的声音吸引着他,让他深深沉醉。在老师的指导和自己的勤学苦练下,他的琴艺飞速进步,让教他的老师惊喜不已,县里很多人都知道了这个聪明的琴童。

  1981年,王中山已学琴五年,能弹一些曲子了。那一年,南阳要挑选一些民间艺人,去参加河南省举办的第一届民间艺人汇演。镇平县群艺馆馆长亲自点名让他参加。在省里汇演时,他凭着一首《二嫂买锄》一炮打响,引起了省里的重视,当年,他被保送到南阳艺术学校。

  父亲对王中山要求很严格,虽然父亲不懂音乐,但他听到一种“冬练三九,夏练三伏”的说法,就开始按这种办法“逼”王中山学琴。冬天,父亲让王中山在院子里练琴,大雪满天飞舞,那时钢丝做成的琴弦经不起风雪的锈蚀,常常弹着弹着弦就断了。夏天,王中山光着膀子练,热得汗如雨下,常常是大珠小珠落琴弦,把母亲心疼得直掉泪。

  王中山古筝弹得很出色,深得学校老师和领导的关爱。在上南阳艺术学校时,由于当时学校的条件不好,没有专门的琴房,他就在走廊上练。看他练琴如此刻苦,领导专门把四楼一间上不去水的女厕所给他做琴房。他在哥哥的帮助下,把这个女厕所改装成了一个简易的琴房,大家称之为“厕所琴房”。

“厕所琴房”只有三四平方米,墙壁高处有一扇小窗户。冬天冷得像个冰窑,夏天热得像个蒸笼,但王中山一直坚持练琴。练琴是件枯燥无味的事,困得不行的时候或者不想练的时候,他就掐自己的胳膊和大腿。为了激励自己,他还在墙上画了一幅金字塔。放在塔顶的是曾来他们学校教过他一节音乐课的赵曼琴老师,下面,是他认识的弹古筝的人。当他认为自己的水平超过哪些人时,就把那些人从金字塔底部划掉。

  当时的学校没有开设古筝课,王中山就躲在“厕所琴房”里自己琢磨着学。弹古筝应是“右手行腔,左手作韵”,王中山不知道这个规则,就把左手也参与到演奏中,无意中闯进了多指摇和左手摇领域,为以后发展和丰满这两种技法打下了基础。

  就这样,王中山在“厕所琴房”里,在“金字塔”上攀登,一直坚持了五年。在这五年里,他认识了来南阳演出的中国电影乐队一级演奏家范上娥,也认识了来南阳艺术学校讲课的河南省曲艺团古筝演奏家赵曼琴,王中山得到了他们指教,他们也对王中山的表演称赞不已。

  学艺路上遇良师

  赵曼琴老师虽然只教过王一次课,但他的表演让王中山深深陶醉了。从此,他开始自学赵曼琴改编的《打虎上山》等曲子。1986年,王中山毕业了,被分配到了南阳市艺术团。在等待分配的日子里,他想到了赵曼琴老师。他非常渴望能再次得到赵老师指教,于是,他给赵老师写了封信,没想到,赵老师很快回信了。在信中,赵老师写道:在给你们上课时,你就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你们班级,你真是一枝独秀(王中山是他们班惟一的一名男生,而且古筝表演得非常出色),我早就希望你能成为我的学生了……

  看着赵曼琴老师的信,王中山和家人非常激动,父亲为他借了三百元钱,把他送上去郑州的火车。这是王中山第一次独自出门,在乘电车时,乘务员不让他上车,因为当时他的古筝没盒子装,只是用床单一裹,外面用绳子系着,乘务员还以为他背的是一块棺材板。正在王中山急得不行的时候,一名乘客出来给他说话了,说他背的是古筝,乘务员才让他上车了。王中山听说可以上车了,一激动,就把行李忘在站台上了,背着古筝就上车了。行李里不仅装着他的衣物,还有当时东凑西借来的三百元钱和赵老师的信。当他在下一个站台下车回头来找行李时,哪还有行李的影子?没了盘缠,也没有赵老师的地址,而且举目无亲,这一个小小少年急得眼泪直流,站在郑州繁华的街头,茫然无措,他觉得自己就像个流浪汉,找不到方向。怎么办呢?他只有边走边打听,一直找到天快黑了,才终于找到了赵老师所在的单位。

  赵曼琴老师看到王中山没带行李,只背了把琴,非常诧异,但他也没多问,而是说:你弹一曲给我听听。王中山放好古筝,弹起了由赵老师改编的《打虎上山》。赵老师一听站了起来,他的学生跟他学过这首曲子,但是没有一个比王中山弹得好,而且王中山是自学的。他激动地拍着王中山的肩头说:以后你就住我家,不要学费。这时,王中山才把丢行李的事情向他说了。赵老师安慰王中山说:没关系,我给你父亲写封信,让他放心,你就安心地在我这学琴吧。

  王中山回到家时,看到了赵老师写给他父亲的信。在信中,赵老师给予了王中山极大的肯定和赞誉:你的儿子非常出色,我一定会把他送到高等音乐学府深造……

  在王中山感到前途渺茫的时候,赵老师的这封信给了他极大的肯定和鼓励,让他顿时觉得浑身是劲。从此,他更加努力了。

  在跟着赵老师学琴的日子里,王中山掌握了赵老师创立的“快速指序技法体系”,完成并丰富发展了这套体系。那年的秋天,中国古筝艺术交流会在扬州举行,赵曼琴老师带着王中山一起参加了这次建国以来规模最大,聚集了众多专家学者的艺术盛会。在交流会上,王中山以全新的高难度技法演奏了《打虎上山》及《井冈山上太阳红》等古筝曲,技惊四座,受到了海内外专家学者的注目。他被大家热情地称为“山中王”,并被大家誉为“中国古筝未来之星”。他演奏时运用的“快速指导序技法体系”具有革命性,被誉为“古筝改革的第三次浪潮”,古筝从此从一个温文尔雅的妙龄少女长大成一个豪迈粗犷的壮年人。

梦想,在琴弦上飞翔——记当代著名古筝演奏家王中山 古筝演奏家苏畅老公
  中国音乐学院教授李婉芬出席了这次盛会,她也注意到了这个少年。她和王中山作了一次长谈,谈及了他以后的出路,由于王中山是中专毕业,李教授希望他以后能到高等学府深造,来到她任教的中国音乐学院。

  李教授的话给了王中山极大的鼓励,让他进一步明确了目标,从扬州回来,他就开始在南阳市艺术团工作,(当时有政策规定,中专生毕业两年后才能考大学。)边工作边勤学苦练。

  1987年春天,王中山随团赴深圳演出,在这里,他又巧遇了一名音乐名人——何彬,何彬先生再次助王中山走入中国音乐学院。

  那是一天早晨,王中山来到公园练琴,琴声悠扬,吸引了一位在晨练的老人,他寻声而来,作了一番询问后,就递给了王中山一张名片。当时王中山还没见过名片,而且听说那里的骗子很多,就没把那张名片当回事,顺手就把写有中国一级作曲家、上海民族乐团团长何彬的名片放在了口袋里。

  在深圳演出时,王中山想起了1986年参加古筝交流会时,一位香港老师说如果有一天他到了深圳,就给他发封电报,他会赶来,因为香港离深圳很近。想到这,王中山给这位香港人发了封电报,没想到这位香港人接到电报后就赶来了,而且带了十几位学生。他把王中山接到一家宾馆里,请他教这些学生一些新技法。在交流中,王中山说起了在公园里遇到一位叫何彬的人。那位香港人一听说:你没听说他啊,他在音乐上非常出名,他为中国音乐做了很大贡献。接着,那位香港人就领着王中山去拜访了何彬先生。

  在何彬先生的家里,王中山应大家的要求弹了几曲,他的倾情演奏让何彬先生称赞不已,当即邀请他到上海民族乐团工作。那位香港人适时提醒到:王中山只是个中专生,这对他将来在艺术上发展有所阻碍,他应该先到高等学府去深造。

  何彬先生同意地点了点头,当场给中国音乐学院三位知名教授写了三封同一内容的推荐信。

  高等学府去深造

  王中山带着喜悦的心情回到了南阳,在继续苦练古筝的同时,加紧了对文化课的学习。

  第二年,王中山参加了中国音乐学院的艺术考试,一曲既出,技惊四座,评委老师都说真是山窝窝里飞出个金凤凰,说他们捡了个金元宝。王中山被破格录取了,师从李婉芬教授。李教授严谨、细致的治学方法令王中山的筝艺更上一层楼。

  虽然王中山的专业课成绩优秀,但他的苦恼也来了。因为他的很多同学来自中国音乐学院的附中,受到过良好的音乐教育,而他的筝艺大多来自河南的民间艺人,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而且知识结构也有待于提高,舞台经验也需要继续积累。为了赶上同班同学,他除了课堂学习外,每天坚持花五个小时来练琴、学文化。除此之外,他开始广泛涉猎,学习古典音乐、练习绘画,并尝试着创作。

  那时,在中国音乐学院的小亭子里,每天都可以看到王中山弹筝、学习的身影。

  随着知识结构的丰富,王中山对古筝的演绎越来越传神,他的轮指技法、多指摇和左手摇指也运用得越来越熟练。1989年,他在中国乐器国际比赛中获得古筝组三等奖(在参赛人员中,大部分都是老师,他是为数不多的学生之一。),虽然拿三等奖在这种世界范围的比赛已经是非常了不得了,但他不甘心,他知道自己能弹得更好,能拿到更好的名次。为了证明自己,他开始卧薪尝胆,1995年,第二届中国乐器国际比赛再次在北京举行,这一次,王中山如愿以偿地拿到了第一名。

  辉煌路上推广古筝艺术

  1992年,王中山以优秀的成绩留校任教,这时,他对古筝的演绎已经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中国人民广播电台、香港中国龙先后为他制作了专辑。他也经常出访,他应邀去过东南亚、欧洲等地。在新加坡、波兰、韩国等国家作过专场演出,在国内几十座城市举办过专场音乐会。他曾经应邀到台湾演出,演奏会从高雄一直开到宝岛,在短短20天里开了10场。迄今为止,王中山已开了四五十场演奏会,大力推广了古筝艺术,保持了中国筝家个人独奏音乐会场次最高的记录。

  在古筝创作方面,王中山先后出版了《王中山古筝曲集》、《中国音乐家协会考级指导》等书籍和音像制品,创作或改编许多古筝乐曲,部分作品被列为中央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学院的教学曲目,中国文化部主办的全国大赛及中国音协主办的国际比赛的指定曲目,并被选为全国考级的高级曲目。他还撰写论文多篇,发行了多张个人独奏专辑。

  作为一个三十几岁的青年,王中山在古筝演奏上取得了非常大的成就,身兼中国音乐家协会秘书长等职的他希望尽自己的微薄之力,来传播古筝艺术和文化,让琴声在更多的音乐爱好者的手下如泉水般流动……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5101015/239777.html

更多阅读

如果你是宇航员,在月球上看到了这... 宇航员在月球上的生活

想起大二的时候,有个同学之前和妈妈闹别扭,其实挺后悔的,但就是开不了口道歉。3.8的时候,他想接着过节缓和下气氛,拨通电话后,由于太紧张,张口就说:三八!妈妈节快乐!你有胸吗?(转)人家一个男的都B了,你还有什么脸面停留在A!!【男子发现妻子出轨 一路

心灵之花,在指尖上绽放优美散文 让心灵之花绽放

心灵之花,在指尖上绽放(优美散文)作 者:路 昊 编 辑:明 月芊芊细指,让心灵在洁白的纸面上面游走,释放出千姿百态的心情,都是墨染里的繁华。心事与笔端字迹做了知心的故交,每一个字的出现都会彼此会心寒暄,然后,在彼此的注视里变成心心相映的微

声明:《梦想,在琴弦上飞翔——记当代著名古筝演奏家王中山 古筝演奏家苏畅老公》为网友我很棒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