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功能
张小萍 张昱基
(江西理工大学南昌校区华东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摘要】中国古代科举制度自隋朝大业元年(605年)开始建立,一直到清朝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废止,经历了1300多年的历史。在历史上,科举制度是历代封建统治者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对中国乃至世界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本文从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功能方面对中国古代科举制度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科举制度;功能分析
在科举制度之前,中国大致经历了远古时代的“禅让制”、封建领主时期的“世袭制”、两汉的“察举制”、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九品中正制”等选官取士制度。而科举制度----以考试选拔吏治人才的方式,作为中国封建中后期统治者进行选官的一种制度,在中国存在了1300多年的历史,对中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甚至成为英国等国家文官制度的借鉴。可以说,在历史上,乃至对现代社会,科举制度都具有深刻而广泛的影响,产生了重大的历史作用。
一、政治功能:封建统治人才有了较为稳定的来源
科举制度作为中国古代程式化、标准化的选士制度,使得封建社会统治人才有了较为稳定的来源,奠定了古代中国文官制度的基础。在封建中后期,历代统治者都重视科举选士,甚至采用殿试笼络人才,被称为“天子门生”。定期开科取士,形成完善的国家考试取士制度,促进了学校教育的发展,使大量读书人发奋读书,努力掌握知识文化,也形成了相对稳定的社会读书氛围。而且科举使得人才选拔较为公正客观,主要是看重考试成绩,根据成绩优劣来选取人才,按成绩来授官。科举制将选士大权从地方官吏手中收归中央政府,适应了中国封建社会后期不断强化中央集权的大趋势。同时,通过科举考试,士子获得了参政的机会,打破了世族地主垄断统治权力的局面,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统治权力再分配的问题,相应地扩大了统治基础,缓解了阶级矛盾,有助于封建国家的稳定和发展。
二、经济功能: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首先,科举制度的出现和发展,反映了我国封建社会深层次的变化。由世家地主到门阀地主到官绅地主、庶民地主;由“察举制”到“九品中正制”到科举制度,我国封建社会的经济结构和政治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动。这种变动,使得封建贵族特权日趋缩减,封建宗法关系、超经济强制和封建人身依附关系日趋松缓,封建土地私有程度进一步扩大。这些都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并为明代中后期出现资本主义萌芽积累了历史条件。
其次,科举制度的出现和发展,促进了学校教育的发展和文化的传承,提高了社会的文化水平,培养了一批先进分子,人作为社会生产活动的主体,其改造自然和社会的能力得到增强,这对于改造生产力,发展社会生产,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当然科举制对于生产力的促进是间接地,没有政治功能那么明显,也没有文化功能那么直接。
三、文化功能:促进文化传承与教育发展
一个没有思想的人,不能成其为一个真正的人;一个没有文化的民族是可怕的,也不能成其为一个真正的民族。在封建社会中后期,历朝历代都采用科举制度作为选官取士的国家制度,一共经历了1300多年,占据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的绝大部分时间。科举制度的存在和延续,在很大程度上有助于中华文明的传承。世界历史上的四大文明古国,其中古埃及、古印度、古巴比伦等文明都曾历经亡国,而中华文明是唯一绵延不断的古文明,能够在漫长的历史中大体维持稳定和统一的局面,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归因于科举制度的文化作用。
在科举制度下,读书、考试、做官结合为一体。“学而优则仕”,在功利的利益驱使下,大量读书人发奋读书,这在客观上,迫使人们学习了很多文化知识,形成了“五尺童子耻不言文墨”的社会风气。从隋唐开科举到宋元明清,科举制度在古代中国实行了一千三百多年,科举的直接结果就是选拔了十万名以上的进士、百万名以上的举人,就整体而言,这个庞大的群体是中国历代官员的基本队伍,其中包括着一大批极为出色的、有着高度文化素养的政治家和文学家。所以说,在很大程度上,科举制也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促进了思想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随着科举考试的发展,各级统治者也更加重视教育,使得各类官府学校、书院、私塾取得了空前的发展。学校教育发展迅速,又促进了社会文化水平的提高。
四、社会功能:促进社会变迁
社会分层是指制度化了的社会不平等体系。在这种不平等体系中,有的人或集团可以获得更多的争取社会资源甚至攫取公共资源的机会,而别的人或集团则在资源的获取机会上处于明显不利的地位。社会分层与社会不平等紧密联系,社会不平等是社会分层的基础。社会流动在一定意义上是社会分层的动态化,在社会分层的基础上才有社会流动,社会流动是个人或群体在社会分层中地位的升迁或降落。决定社会分层结构或促进社会流动的原因有多种,除了暴力、政治斗争等因素外,考试制度是重要的因素之一。科举制度作为封建统治采用考试来选拔人才的制度,它能够将中下层精英人物通过考试直接输送到社会上层,实现精英循环,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社会分层,促进了社会流动、变迁。
科举制最大的优点在于它的公正性、开放性。它打破了豪门世族对政治权力的垄断,为处于社会中下层的士子进行身份变迁提供了一条道路。在巩固封建统治利益的前提下,扩大了社会流动和社会变迁的可能性。在历代的科举考试中,来自各地的贫寒之士占据了很大一部分,其中包括很多当时社会地位低下的市井之子。科举制度自产生之日起就确立了由政府出面招考、考生“皆怀牒自列于州县”的自由报考原则,考生几乎没有身份、阶层、职业等限制,除了倡、优、隶、卒等“贱民”外,其他人均可参加科举考试,并且对于录取名额的限制也是非常宽松的。科举的开放性突破了血缘关系对政治权利的垄断,只要有真实水平,能够通过层层考试,即可金榜题名,使广大下层民众有了入仕的机会,体现出一种平等精神,也促进了社会的流动和变迁。
科举制度之前,各种选士基本都是从统治阶层,尤其是贵族子弟中选拔精英。由于选择范围狭小,一方面造成裙带之风盛行,人才素质低劣;另一方面又缩小和削弱了统治集团的社会政治基础,整个社会是二元的,即上层与下层之间是分割的,社会是相对封闭的,缺乏流动性和开放性,中下层中的精英很难进入到上层,上层很难接触到下层,这样非常不利于社会的长远发展。公开而广泛地开科取士,使仕途向社会开放,在原则上包括农民阶级在内的下层阶级的精英,也获得了入仕的机会,这样大大增强了封建统治对全社会的整合能力,削弱了世族势力和地方豪强的实力,加强了封建统治的合法性与权威性。
五、结语
当然,科举制度不是绝对完善的制度。也因其制度设计和自身存在的缺陷,给封建统治和社会发展带来了很多弊病。由于考试内容局限于儒家经义,考试方法注重死记硬背,科举制日益流于形式,不但不能选拔有真才实学之士,而且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我国文化科学的发展。尤其是在科举制度后期,它极大地束缚了人们的思想,泯灭了人们的个性,销蚀了人们的创造力。考生不能自由发表自己的见解,也无法展示自己的才华,只能熟读四书五经以应付科举考试。同时,也阻碍了我国自然科学的发展,使得人才知识结构有缺陷。科举制下,“学而优则仕”,形成了我国根深蒂固的“官本位”思想,造成了知识分子人格的扭曲,至今都深刻影响我国社会发展。科举制的价值取向首先是维护和强化封建专制制度,它体现的是封建统治阶级的意志,其目的是通过把读书、应考、做官三件事紧密联系在一起,培养和选拔甘心俯首帖耳地服务于封建王权和政治统治的奴才。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科举制度也成为封建专制统治的工具。
参考文献
[1]邹一南.浅谈科举制度对中国社会的影响.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8月,第8卷第3期。
[2]郑从金.从精英循环的角度看科举制度的历史功用.云南社会科学,2004年第1期.
[3]周含.论古代科举制度对文化的积极影响.法制与社会,2009.1(中).
[4]林继中.科举制与学校教育.高校社会科学,1990年第4期.
[5]钟旎.试析科举制度的社会影响——兼议其合理性.黑龙江史志,2008年10月.
[6]吴巧瑜.我国古代科举制度作用刍议.鲁行经院学报,2002年第一期.
[7]张显清.科举制历史作用刍议.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1998年第1期.
本文发表于《科技信息》2010年第2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