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期间能源发展战略和面临的任务 内蒙古能源十二五规划

“十二五”期间能源发展战略和面临的任务

江冰

国家能源局发展规划司司长

我主要是对“十二五”期间能源发展战略和面临的主要任务做一个简要的介绍。今天主要是四个方面,一个是我国能源发展的成就和面临的主要矛盾,第二个是能源战略的一些整体的想法,第三个是“十二五”期间能源规划的一些基本的思路,第四个是几项主要任务。

一、我国能源发展成就及面临的矛盾

(一)我国能源发展成就

我国目前已经是世界第一能源生产国,目前产量大概占到全世界的17%,已经在几年之前到了世界第一位。同时,从去年开始,中国的消费总量也达到了世界第一位,消费总量占的比重大约是19.5%,接近20%的意思。同时,这些年由于中国政府在节能减排方面的努力,我国的单位GDP能耗下降还是比较快的,从改革开放的大概3吨每万元已经下降到0.82,甚至是“十一五”期间下降了11.1%,这个成就也是非常显著的。从生态环保看,我国二氧化硫的排放量近几年也大幅地下降,去年已经到了2185万吨,“十一五”期间总共下降了14.3%,特别值得指出的是单位GDP的二氧化碳的排放强度下降幅度就更大,整个“十一五”期间下降了22%,这都是“十一五”期间能源发展的一些主要的成就。

另外一项就是中国现在的能源“走出去”战略实施也比较顺利,目前已经建成了非洲、亚洲、俄罗斯、美洲、中东和亚太六个海外的合作区,到2010年的权益油气的产量已经超过了7000万吨,这个目标“十二五”期间有可能再进一步扩大,如果是顺利的话,可能要翻番。另外,从能源的几大运输通道也基本上形成了一个西北、东北、西南和海上四大能源进入通道的战略格局也已经形成。

值得一提的是,在能源科技装备方面,“十一五”期间取得了重大进展,在勘探与开采、加工与转化、发电输配电方面形成了比较完备的产业体系,在技术创新、装备国产化和科技成果产业化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展。

(二)我国能源发展面临的问题

虽然“十一五”期间,能源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在“十二五”乃至以后也面临几个主要矛盾。第一个就是能源需求持续增长与资源严重短缺的矛盾。目前中国可采的资源总量,石油和天然气占的世界总量差不多,4%多一点,煤炭占了世界的可采总量6%,从总量来看,跟刚才讲的咱们消费的比重还是有差距的,咱们消费大概20%,消费了世界大概20%的能源,自己的资源只有4-6%。要人均看就更低了,石油现在人均的资源剩余可采储量只有世界平均的5.4%,天然气是7.6%,煤炭高一点,大概是67%,这是咱们的家底。

虽然资源比较低,但是现在中国的人均能源消费已经达到了世界的平均水平,现在大概是2.4吨标煤每年。尽管咱们资源条件有限,但是中国面临着加速的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发展阶段,与西方发达国家在五六十年代以至到七十年代,在漫长的、缓慢的工业化时期相比,中国由于目前的基础经济已经进入加速工业化,这样的话可以看出,在加速工业化的过程中,在短期能源会快速增长,目前中国还是在比较陡的增长的阶段,这也是资源和需求的一个矛盾。

从总体上分析,在未来我国一次能源的供应增速要明显低于一次能源的需求的增速,供应与需求的缺口,就喇叭 口会逐年扩大,我们预计到2030年中国的总的能源对外依存度有可能接近于30%,这就是咱们面临的一个最大的矛盾。

第二个矛盾是目前世界能源发展已经进入到低碳发展的阶段,但是中国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与低碳发展的要求形成了巨大的反差,也是我们面临的一个很大的问题。这是中国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与世界平均水平的对比,目前中国的一次能源结构中,大概煤炭占了70%,国外世界平均水平是30%,这个差距差了40个百分点,这也是中国能源结构调整面临的最大的问题。

如此带来的二氧化碳的排放,在2007年,中国已经超过了美国成为第一大的排放国,最近这几年美国的排放量基本上控制住,还有所下降,中国仍然进一步上升,目前已经超过了70亿吨排放量,这也是我们面临的一个很大的挑战。

目前中国的人均排放量已经超过了世界的平均水平,大概是5吨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这对中国下一步在气候变化国际合作中也是带来了很大的压力。

大家知道,在哥本哈根八国峰会上,欧盟为代表的西方国家提出的总的减排目标是2050年比1990年减少50%,这样的话才能控制地球温度在本世纪末不超过工业革命前的2度,所以要达到这个目标,到了2050年按照西方的测算,应该是全球排放105亿吨的二氧化碳,当然这是一个理想的目标,按照国际能源署的预测,到2020年,中国一个国家的排放量就要超过100亿吨二氧化碳,与全球排放的目标已经基本一致了,这个问题也是在今后的一个中长期我国能源发展以及经济发展,可能长期是一个挑战。

还有一个是咱们自己的问题,能源开发利用与生态环境约束矛盾日益突出,这张图是国家发改委制定、国务院批准的国家主体功能区的限制开发区和保护开发区,绿色的图,大家可以看出,其中有4个大的区域,这个区域是目前我国化石能源生产的主要区域,这个区域跟现在咱们开发区产生了很大的重叠,这样的话就是能源的开发和环境生态的保护,面临着矛盾越来越突出。

这张图是煤炭的利用造成的问题,这两条短的曲线,上面蓝色的是中国在1995年开始监测的二氧化碳的排放量,现在是2185万吨,上升得快的红线是另外一种污染物,就是氮氧化物,对应的是硝酸,这个上升是非常之快。

所以说从“十二五”期间,国家环保部把氮氧化物的排放正式列入了约束性指标,这条长曲线是我们找到美国的从1970年,美国的二氧化硫的排放曲线。为什么找美国呢?美国的国土面积、能源需求总量以及发电的装机总数与中国大体相当,所以这个可以作为一个参照物,美国的二氧化硫的排放从1970年的2832万吨已经下降到上世纪末的接近1000万吨,所以说从总体看,我们整个由于消费煤炭而造成的大气的污染还是很迫切的。另外改善的潜力也比较大,目前全国大概有15个省硫尘量已经超负荷,就是红色的区域,原则上讲红色的区域就不能再新增加煤炭的消费,从环保的考虑,其中有4个省硫尘量是严重超标的,对于整个的环境的破坏,特别对居民的健康造成了非常长的危害。按照我们比较理想的控制目标,如果按照中国的国土面积和人的居住面积看,比较理想的是控制在最高的二氧化硫的排放应该是1200万吨,按照这个目标测算中国到2030年煤炭消费的天花板,它的极限是50亿吨原煤,目前现在中国已经每年消费大概是23亿吨煤炭,所以说未来的潜力已经逐步接近于天花板。

另外一个是决定中国能源系统的一个特点,这个特点是中国独特的,就是能源供应与需求中心的逆向分布矛盾日益突出。

这张图是深颜色的图,柱子就是能源的生产,浅颜色的是消费,从这张图上可以看出目前主要的生产区和消费区是分离的,东部地区是消费的大多数能源,而生产了极少数的能源,中西部地区是生产了绝大多数的能源,消费还是很低的,这是中国一个整个的能源系统的大的布局。

从未来看,从未来的20年看,能源开发重心是进一步西移的,可以看到西部这个柱子,带的比例和总量都是西移的,每年要西移上百公里,往西的重心。但是同时,能源的需求在未来20年仍然在东部和中部,虽然从整个的区域开发战略布局与调整,但是在一二十年内不可能有根本的转变,这个特点决定了中国特有的结构,中国的能源体系它需要大规模、长距离、高效率、跨区域的输送,所以说中国才有特高压,这是一个不均衡造成的。

另外一个是关于科技自主创新能力,这个也是不足的。科技创新日益成为能源变革的决定性力量,目前主要是现在能源的科技管理还是相对分散的,特别是尖端人才比较缺乏,研发的基础相对薄弱,自主创新能力不强,一些关键技术目前还是受制于人,特别是高端产业的对外技术的依存度仍然是较高的,要实现建设我们提出的世界先进的能源技术强国,要引领世界能源变革,这个战略目标还是任重道远。

二、中国能源战略的总体思路

刚才是介绍了下主要的成就和面临的矛盾,现在简要介绍一下中国能源发展的一个战略上的大的几个总体的思路。我们现在在国家能源管理,从规划上有三个层次,一个是能源战略,所谓能源战略就是指导和筹划国家能源可持续发展、保障能源安全的一个总体的方略,这个战略是制定能源规划和能源政策的基本依据。再下来一个层次就是我们能源的发展的中长期规划,是实施能源战略的一个中长期的行动纲领,也是制定五年规划的一个指导。五年规划是国家的每个五年的规划纲要的一个组成部分,这个五年规划主要是执行能源战略和中长期的具体的方案,来描述五年的重点项目和重点工程,目前中国是这个体系。

总的长远的这些大的指导的思路,主要是要加快改革创新,要坚持节能优先,科学的引导和调控能源消费,要加强化石能源高效的、清洁的利用,同时要加快非化石能源多样的发展,要积极发展战略性的替代,适度发展权益性替代,要加强能源的国际合作,提高协同保障能力,优化产业布局。同时要加大大基地、大通道、大集团的建设,要因地制宜地发展分布式能源,促进能源的城乡协同发展。同时要强化能源科技自主创新,要引领世界能源变革,实现由能源大国向能源强国的转变,努力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安全、经济、高效、绿色的现代能源体系,这是总的思路。

具体的在中长期的方针,有这么五条方针:一个是节能控耗,另外一个是绿色多元,再一个就是创新引领,还有一个是统筹协调,最后是合作共赢。大概就这么五条方针。节能控耗,主要是要构建节能导向型的经济与社会发展体系,要加强能源消费总量的宏观调控。绿色多元主要是指以煤炭为主的化石能源的绿色开采和高效清洁利用,同时还要大力发展天然气、水电等绿色能源,促进可再生能源规模化发展。创新引领,主要是通过提升能源科技自主创新水平,要建设世界领先的能源科技和装备强国,这也是能源战略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统筹协调,统筹各类能源、能源系统各个环节协调发展,要以系统的思路推动能源与经济社会相互促进、协同发展。合作共赢,就是要深化能源的国际合作,要努力推动建立世界能源市场新秩序。这是中长期的能源发展的几条方针。

具体的长期看,中国的能源战略要实现安全稳定、环境友好和经济高效这三大战略目标,应该指出,这三大战略目标是互相关联、互相影响,辩证统一的。我们的战略是追求三大目标的和谐,三大目标的最大化的集成,并不是说每一个目标都要追求完美。中国的能源系统,如果单纯追求某一个目标完美,必定会影响其他目标的实现,比如要过分地追求安全稳定的目标,要尽量加大国内的能源生产,实际上就煤炭的生产,要减少对外的依存度,这样的话带来的对环境、对效率必定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同时,如果过分地追求效率,也需要大量地增加像天然气这样的优质能源的进口,这样同时也带来了对对外依存度的提高,带来了安全目标的影响。所以说,我们长期战略应该是这三个目标的协调统一。

关于未来的发展的思路,主要是到本世纪中叶,要建成世界领先的现代能源体系,其标志是化石能源消费基本达到峰值,新增能源消费全部来自绿色能源,能源科技自主创新和装备能力居世界领先水平,能源生态总体恢复到上世纪80年代的水平,温室气体总量排放呈下降的趋势,这是几个大的最最突出的标准。

作为到2030年,20年的目标,这是倒着来的,是能源的消费增速到2030年就明显地减缓,而这是不是能达到峰值也不一定,至少到2030年已经是增速明显减缓,已经实现了工业化,能源结构要显著优化,煤炭消费量要达到了峰值,这个是很明确,煤炭到2030年消费一定要达到峰值,非化石能源比重要超过20%,绿色能源占新增消费的一半以上。这主要是反映一个变化,所以说我们对于目标是新增的部分,能源科技与自主创新装备能力居世界先进水平;能效步入世界先进行列;能源生态恢复到上世纪末的水平;二氧化碳强度显著下降。

作为10年的目标,是要初步建成现代能源体系,在中国的“十二五”纲要里边,提出建设中国现代能源产业体系,这个地方就更进一步地建成现代能源体系。标志是化石能源消费增速减缓;天然气、核电、水电、风电等绿色能源要加速发展;非化石能源比重上升到15%;能源科技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能源效率显著提高;能源强度和二氧化碳排放强度分别比2005年下降到35%-40%和40%-45%。

再往下推就是五年的目标,对于“十二五”期间,重点的目标要推动能源生产和利用方式的变革,一项重要的举措是合理控制能源消费总量,大力发展天然气、水电、风电等绿色能源,非化石能源的比重由现在8%上升到11.4%;大力推进能源科技自主创新;能源效率不断提高;碳排放强度不断下降。刚才汇报的是具体的思路。

三、“十二五”能源发展基本思路

具体的“十二五”期间要做什么事,“十二五”期间在能源行业,主要是要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统筹国内国外两个大局,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转变能源发展方式为主线,以合理控制能源消费总量为基本前提,着力推进能源科技自主创新和体制机制改革,要着力加快能源生产和利用方式变革,不断地优化能源结构,全面提升能源开发和利用综合效率,构建安全、稳定、经济、清洁的现代能源产业体系,要积极地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促进和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这是“十二五”期间的基本的一些思路。

“十二五”期间整个的能源工作,就能源的规划主要是有五条基本原则:第一个要坚持以控制总量为重要抓手;第二个要坚持以结构调整为主攻方向;第三个要坚持以科技创新为重要支撑;第四个要坚持以体制改革为动力源泉;最后一个,要坚持以改善民生为根本的宗旨。

为了实现这些目标,能源行业面临的几个重大的转变。第一个转变就是从偏重保障供给到科学供给和引导调控消费并重转变,这是一个最大的根本的转变;第二个是从资源依赖型向技术创新型转变;第三个是过度依赖煤炭向绿色多元发展转变;第四个是偏重依靠国内资源向更加注重利用全球的资源和市场转变;第五个是生产保护滞后与能源的发展向能源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发展转变;最后一个能源各个行业分散发展向整个能源的综合协调发展转变。

四、“十二五”能源发展重点任务

“十二五”期间主要要完成几项重点任务,主要有七个方面,第一个是要合理控制能源消费总量;第二个要优化能源发展布局;第三个要加快能源结构战略性调整;第四个是推进体制机制改革;第五个是加强能源科技创新能力建设;第六个是加强农村能源发展;第七个是深化能源国际合作。

首先最根本的是“十二五”期间,要开始合理控制能源消费总量,这个主要是在五个方面作为重点开展工作,第一个是优化产业结构和布局;第二个加强重点领域的功能管理;第三个要提高能源资源的转化效率;第四个要深化能源体制机制改革;第五个要建立能源消费总量控制的分解落实机制。

关于优化产业结构和布局,主要是要把推动服务业大发展作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战略重点,加快发展生产型服务业,大力发展生活性服务业,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按照主体功能区的定位,综合能源资源和环境容量等因素,优化国内高能源密度产业的总体的布局,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着眼于全球产业分工,大力实施能源高密度产业“走出去”战略。转变外贸增长方式,推动外贸发展从能源和劳动力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鼓励高载能产品进口,严格限制出口。深化国际能源资源合作,积极扩大天然气、电力等清洁能源的进口。

关于重点领域的用能管理,主要是以化工建材、钢铁有色等高耗能行业为重点,按照到2020年,这些行业能效水平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目标,建立工业能效标准体系,对新增产能强制执行先进能效标准,针对工业、建筑、交通三大用能领域,制定先进工业能效计划、绿色建筑计划和绿色交通计划,要加强电力需求侧管理,全面推行能源合同管理。

提高能源资源的转化效率,要坚持能源的共、伴生矿资源综合勘探开发、有序开发,加强能源综合开发监管,积极推进能源资源循环利用,提高资源开发的水平。完善余热余压发电政策,对现有工业锅炉实现技术改造,逐渐淘汰分散的供热小锅炉,实行集中供暖和分布计量,积极发展热电联产和热电冷联产。同时要制定促进分布式能源发展的规划、政策和标准,加快推广利用智能电网、微电网、多能互补等新技术,因地制宜发展分布式能源。

关于建立总量控制分解落实机制,要统筹各地经济发展水平、能源消费特征等因素,将能源消费总量和用电量控制目标分解到各个省市,由各省政府负责落实。要把总量目标的落实情况纳入各地的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考核体系,作为地方政府任期内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考核内容。要加强能源消费总量的控制能力建设,建立和完善管理机构,充实管理力量,同时要发挥新闻媒体、文化教育和相关社会团体作用,加强能源用能宣传、教育、监督。

关于优化能源发展布局,这是“十二五”期间第二项重要任务。主要是要围绕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加强重点能源基地建设,加快能源战略通道建设,提升能源储备能力展开的。

具体的总体能源“十二五”期间的布局,按照开发西部、稳定中部和优化东部的原则,加大西部能源的开发强度,增加跨区域调输能力,合理控制中部能源开发的节奏和强度,优化东部能源开发结构,加快非化石能源发展,形成中东西区域优势互补、有序衔接的能源供应格局。

具体的要按照“十二五”纲要提出的“五基一带”,要建立新疆、鄂尔多斯、内蒙东部、山西和西南这五个国家重点综合能源基地,同时在东部沿海建设核电。另外关于通道建设,要加强西煤东运、北煤南运及新疆煤炭外运的战略通道,实现输煤输电并举,推进西电东送和全国联网,加强能源基地电力输出通道建设,同时要加强油气战略通道和重点工程建设,初步形成连接主要生产区和消费区的油气管网格局。关于储备能力,主要是要进一步加快石油储备建设,健全石油、天然气储备体系,提高预警和应急能力,同时积极参加能源储备的国际合作。

第三个重要任务是加快能源的战略性调整,主要是这么几个方面:一个是加快水电开发;第二个是安全发展核电;第二个是高效发展风电;第四个是扩大利用太阳能;第五个是有序开发生物质能;第六个是积极发展其他的可再生能源。水电主要是围绕着西部,西南的金沙江的中下游,雅砻江、大渡河、澜沧江,以及黄河上游、雅鲁藏布江中游,这几条大江大河促进水电建设。核电,主要是在现在已经开工的沿海的核电,到2015年形成4000万千瓦的供应能力,逐步形成世界上最严格的核安全标准体系。风电,主要是围绕着北部和西部的风电基地建设,以及东南沿海风电发展,2015年风电的装机有望达到1亿千瓦。太阳能,主要是围绕荒漠光伏电站的建设,以及积极推进光伏核建设一体化的应用,到2015年太阳能发电装机有望超过1000万千瓦。另外,有序利用生物质能源,到2015年,生物乙醇的产量可以达到400万吨、生物柴油100万吨、生物固体燃料超过1000万吨,同时要支持沼气发电工程,有序开发生物质发电、汽化、液化等多联产的综合利用项目。对于地热能和海洋能,要积极推进技术的研发和示范,逐步扩大生产规模。

关于化石能源,要加强煤炭的安全和绿色的开发,推进高效的清洁利用,优化发展火电,促进石油稳产增产,推动天然气快速发展,推进石油炼化集约发展。煤炭发展,主要是三句话,要控制东部、稳定中部和发展西部,主要是要加快大的煤炭基地建设,淘汰中小煤矿产能,要建立资源的分级体系,要完善煤质燃料的技术路线和核心技术。关于火电,在东部沿海地区,主要是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地区,作为控制火电发展的地区,对于中部地区是优化发展火电,对于有开放空间的西部地区,重点发展火电的地区,图上有三种颜色标出来。关于整个的油气的生产,重点加大主要盆地的天然气、煤层气的勘探开发,稳定陆上石油勘探,加快深水的石油和天然气的开发。要依托原油进口通道,加强主要消费地的炼化和炼厂的改造,提高产业集中度和深加工能力。

还有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关于能源体制机制改革,这个主要是围绕要加强、优化能源产业组织,建立现代能源市场体系,理顺能源价格,健全能源财税金融政策和进一步完善能源政府管理,这是几个方面。关于进一步优化能源产业体系,主要是要科学鉴定技能性和非技能性业务,积极培育市场主体,推进产权的多元化改革;建立竞争开放的能源市场和统一多层次的能源市场;完善科学有效的能源市场监管和服务体系。在能源价格方面,要逐步扩大能源产品和资源市场定价范围,适当和择机调整能源价格,理顺比价关系。进一步完善能源的税收激励政策,健全能源财政支持政策和强化能源金融扶持力度。加快能源领域的政府职能转变,加强能源行业管理,完善能源法律法规、标准体系。在“十二五”期间,要针对一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实现突破,主要是要重点推进电力体制改革,煤炭、油气环节改革以及能源价格改革,要着力解决当前能源运行中的突出体制矛盾,为中长期深化改革奠定坚实基础,就是“十二五”期间在能源改革方面应该有所动作和突破。

“十二五”期间,另外的任务是科技创新,主要是有超前部署能源基础、科研和加强能源技术、前沿攻关,推进先进适用技术研发和实施重大能源科技示范项目工程。另外一个是要加快农村能源的发展,这也是保障民生的一个重要方向。另外一个是要继续加大国际能源合作力度,要逐步扩大对外开放领域,要积极开展国际能源贸易,提高中国对国际能源市场的参与度和影响力。

以上主要是简要介绍了“十二五”期间和中长期的一些思路和措施,有不当之处,也请各位批评指正。

“十二五”期间能源发展战略和面临的任务试卷
[考试时限]:60分钟
005617
[及格分数]:60
[考试说明]:
1、江冰司长指出,科技创新日益成为能源变革的决定性力量。
正确
错误
2、江冰司长指出,在能源科技装备方面,我国“十一五”期间取得了重大进展,在勘探与开采、加工与转化、发电输配电方面形成了比较完备的产业体系,在技术创新、装备国产化和科技成果产业化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展。
正确
错误
3、江冰司长指出,目前我国人均能源消费已经达到世界平均水平。但是由于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我国能源需求将会快速增长。
正确
错误
4、江冰司长指出,预计我国一次能源供应增速将明显低于一次能源需求增速,且供需缺口将持续扩大,预计到2030年,我国能源对外依存度将有可能接近30%。
正确
错误
5、江冰司长指出,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使得我国二氧化碳排放量快速增长,并于2007年超过美国成为二氧化碳排放第一大国且有进一步上升的趋势。
正确
错误
6、江冰司长指出,我国二氧化碳排放目标要达到气候峰会的要求有很大难度。
正确
错误
7、江冰司长指出,当前,我国能源开发利用和生态环境约束矛盾日益突出。
正确
错误
8、江冰司长指出,“十五”期间,环保部已将氮氧化物的排放量正式列入约束性指标。
正确
错误
9、江冰司长指出,未来20年,我国能源开发重心将进一步西移,且每年要西移上百公里。
正确
错误
10、江冰司长指出,目前我国能源科技管理分散,尖端人才缺乏,研发基础薄弱,自主创新能力不强,一些关键技术受制于人,特别是高端产业对外技术依赖程度仍然较高,实现建设世界先进的能源技术强国、引领能源变革的目标任重道远。
正确
错误
11、江冰司长指出,能源战略,是指导和筹划国家能源可持续发展、保障能源安全的总体方略,这个战略是制定能源规划和能源政策的基本依据。
正确
错误
12、江冰司长指出,能源发展的中长期规划,是实施能源战略中长期行动纲领,也是制定能源五年规划的指导。
正确
错误
“十二五”期间能源发展战略和面临的任务 内蒙古能源十二五规划
13、江冰司长指出,“十二五”能源规划,主要是执行能源战略和中长期规划的具体方案,描述未来五年能源发展重点项目和工程。
正确
错误
14、江冰司长指出,在能源价格方面,要逐步扩大能源产品和资源市场定价范围,适当和择机调整能源价格,理顺比价关系。
正确
错误
15、江冰司长指出,我国应进一步完善能源的税收激励政策,健全能源财政支持政策和强化能源金融扶持力度。
正确
错误
16、2010年,我国一次能源消费总量居世界第几位?
第一位
第二位
第三位
第四位
17、2007年,世界二氧化碳排放第一大国是()
中国
美国
日本
俄罗斯
18、根据江冰司长所讲,我国要控制火电发展的地区是下列哪项?
西部地区
中部地区
东北地区
东部沿海地区
19、2010年,我国一次能源产量达到()吨标煤。
19.9亿
29.9亿
39.9亿
49.9亿
20、“十一五”期间,全国单位GDP能耗下降了()
9.1%
19.1%
29.1%
39.1%
21、2010年,我国一次能源产量占世界能源生产总量的()
7%
17%
27%
37%
22、2010年,我国一次能源消费总量占世界一次能源消费总量的()
9%
19%
29%
39%
23、2010年,我国一次能源消费总量达()吨标煤。
12.5亿
22.5亿
32.5亿
42.5亿
24、江冰司长指出,要把推动()大发展作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战略重点。
服务业
工业
农业
高科技业
25、江冰司长指出,“十二五”期间,我国能源工作要坚持以()为根本宗旨。
改善民生
体制改革
科技创新
控制总量
26、根据江冰司长所讲,下列哪些属于我国国家能源战略的基本方针?
节能控耗
绿色多元
创新引领
统筹协调
27、江冰司长指出,我国国家能源战略核心目标包括以下哪几方面?
安全稳定
环境友好
经济高效
效率第一
28、《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规定,要统筹规划全国能源开发布局和建设重点,建设()和新疆五大国家综合能源基地。
山西
鄂尔多斯盆地
内蒙古东部地区
西南地区
29、江冰司长指出,到2050年,我国要建成世界领先的现代能源体系,其突出标志为()
化石能源消费基本达到峰值
新增能源消费全部来自绿色能源
能源科技自主创新和装备能力居世界领先水平
能源生态总体恢复到上世纪80年代水平;温室气体总量排放呈下降趋势
30、江冰司长指出,从能源“走出去”方面看,现阶段我国能源“走出去江冰司长指出,从能源“走出去”方面看,现阶段我国能源“走出去”战略实施较为顺利。目前已经建成了非洲、亚洲和()六个海外的合作区。”战略实施较为顺利。目前已经建成了非洲、亚洲和()六个海外的合作区。

俄罗斯
美洲
中东
亚太
http://wenku.baidu.com/view/de85f4efb8f67c1cfad6b873.html

公共领导力十大定律试卷

[考试时限]:60分钟
002355
[及格分数]:86
1、领导力不仅仅是职位,也是影响力。
正确
错误
2、领导就是管理,管理就是领导
正确
错误
3、领导不是管理。领导者需要管理者。
正确
错误
4、本课中讲到的领导者的三大内功是指创造价值、确立愿景和定义目标。
正确
错误
5、领导力训练的三个环节是教育、教育、再教育
正确
错误
6、领导者的三大硬功是指沟通、激励、授权
正确
错误
7、领导的目标是追求秩序、实现绩效。
正确
错误
8、管理的目标是引领变革、创造价值。
正确
错误
9、领导行动成功的关键在价值、能力和支持。
正确
错误
10、领导力的三大模型中的权变模型就是因地制宜。
正确
错误
11、刘邦与陈平的案例是说明领导者思维模式的问题。
正确
错误
12、道德行为的评判标准主要是建立在赢得他人赞同和遵守社会规则上,属于道德发展阶段的道德成规期。
正确
错误
13、领导者创造价值是指在其环境内什么是正确的好的,什么是不好的错误的。
正确
错误
14、在领导与管理潜质倾向的奇偶数编号问题选择的判断分析中,选择偶数编号的个数超过奇数编号的个数,说明你拥有领导的才能。
正确
错误
15、在领导者的三大硬功中,从沟通方面总体来看国内比国外发达国家做的好。
正确
错误
16、在道德成规前期,个人对道德行为的评判标准主要是建立在自利的考虑之上。
正确
错误
17、智力的五要素是指注意力、观察力、思考力、记忆力、想象力。
正确
错误
18、本课中讲到的关于领导力训练的三级台阶是指塑造他人、带领团队和解聘领导。
正确
错误
19、本课中讲到的三圈理论是指价值、能力和支持三者之间相辅相成的关系。
正确
错误
20、在中国历史上三国时期的项羽是一个有抱负、有勇气,但是心太软、欠决断、气量小的领导。
正确
错误
21、北京大学的第一任校长是()
蔡元培
蒋梦麟
胡适
傅斯年
22、下列选项中,不属于领导者思维的是()
独立思维
封闭性思维
系统性思考
自我控制
23、下列几项中,属于江泽民执政时期提出来的社会发展目标的是?()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5101015/238662.html

更多阅读

CISC和RISC发展 risc和cisc的优缺点

ARM、ARM、ARM,没错ARM仿佛一夜之间就火了,平板、手机等领域随处可见它的影子,甚至已经有人预言未来有相当一部分原属于传统x86势力范围的台式机份额也将被ARM占据。在这种情况下,大家不可避免地将ARM和传统的x86处理器进行比较,有力挺AR

广西农产品流通协会 广西医药流通企业的品牌发展战略

    首先,我们一起看看全国医药物流产业的发展走向   我国医药物流业是在国内医药生产与市场体制改革逐步深化的过程中迅速发展起来的朝阳产业,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指出:要大力发展现代物流。这是从我国经济发展战略高度提出的

勾股定理公式 企业发展战略与“勾股定理”的关系(二)

勾股定理的历史资料       勾股定理又叫商高定理、毕氏定理,或称毕达哥拉斯定理(Pythagoras Theorem)。勾股定理在西方被称为毕达哥拉斯定理,相传是古希腊数学家兼哲学家毕达哥拉斯于公元前550年首先发现的。其实,我国古代得到

声明:《“十二五”期间能源发展战略和面临的任务 内蒙古能源十二五规划》为网友七个鸭梨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