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天/昨天日本东京电视台连续两个晚上播放电视剧<李香兰>.听说昨天是她的生日.她是1920年在中国出生/中国长大/中国成名的.日本战败后,她当时在上海,据说在日本投降的前几天还在每天演出.因为她没有马上回国,因而受到军事法庭的审判.因为中国人都以为她是中国人,给她的罪名是"汉奸",要判处死刑.可是后来的户口证明她是日本人,所以无罪释放,并于1946年顺利回国了.剧中,中国人,从小被收养为日本人养女的川岛芳子与李香兰走得很近,李把川岛称作"哥哥".剧中,川岛很跋扈,爱说谎,又不贞洁,动不动就想勾引日本人--不管年龄大的还是小的.而李香兰处处温婉可人,单纯/无辜又贞洁,自尊心很强,又很热爱中国--其父亲在满铁教日本人汉语,她小的时候看过日本人杀害了自己玩伴(中国人)的父亲--剧中,这两点证明她很爱中国,不喜欢日本人.而且她的父亲也很爱中国.父母在48年回国之后离婚,离婚理由,父亲说"我的幸福/所有一切美好的记忆都留在了中国"--当时中国正在抗战,正在内乱,不知道他所谓的美好记忆指什么.李香兰有三个名字:山口淑子/李香兰(来自养父,中国的一个很有实力的银行家),潘淑华(来自另一个养父的姓,也是政府高官).这点很日本--他们的姓改得很随意,很自然,很实用也很实际.刚开始,她是做为歌手,被大家所喜爱的.从17/8岁在满映(满洲电影放映公司),总部在新京(长春)演了一些歌颂日本的电影(<上海之夜>,日本名<支那之夜>等)后,渐渐成名,深受中国人喜欢,甚至以中国艺人的身份到日本东京演出(同去的有中国影星孟红),也大受欢迎.但日本报纸出现了一些负面评价(身为中国人,战争时期却来日本歌舞升平,扰乱军心等).剧中,李香兰是一个被日本军利用的角色.有这样一幕:在北京关于电影<万世流芳>的答记者问中,被一个年轻的记者问及:"做为一个中国人,为什么演了一些类似<上海之夜>那样有辱中国的电影?做为中国人的良知和自尊在哪里"时,她说:"二十岁之前的我什么都不懂,没有辨别能力,对我出演的那些电影,我感到后悔和抱歉,以后再也不会了"--她没有说,"我不是中国人,我是日本人".可是,在战后接受上海警部审讯的时候,她却"义正词严"/瞪着眼睛大声强调:"我是日本人,我的名字是山口淑子"等.因为当时是血统论,能够证明自己是日本人的话,就不是"汉奸",就可以免罪--果真就无罪释放/顺利回国了.而在那次答记者问的道歉之后,博得了热烈掌声,<万世流芳>的唱片也更热销了.回到日本之后,她再也不叫李香兰了,而变回了"山口淑子",再次以演员的身份活跃.1969年成为日本富士电视台的节目主持人,1974年被选为自民党参议院议员,1980/1986年再次当选,到1992年为止,一直就任政府要职.与"李香兰"相比,川岛芳子是不幸的--48年3月被枪决.据说如果她也有一张类似李香兰的户口本,证明自己是日本人的话,她也可以免刑.可是养父川岛浪速一直没有给她办归化手续,于是她就死了.日本关于她的书也有很多,她的遗骨埋在日本--在她上过高中的长野县松本市,川岛家的墓地.据说每年到3月末,在松本,还专门有祭祀她的活动.但人毕竟死了,"托体同山阿"了,被纪念又有什么意义呢?一个男装丽人川岛芳子,一个旗袍丽人李香兰,同一时代,不同国籍,不同性格的两个女人的不同人生,值得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