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发展史上是一个较为特殊的时期,因为它恰恰处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由盛而衰的转折阶段。如果说盛唐是古代封建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颠峰,那么自中唐以后,这个社会就已经开始走下坡路,并缓慢地走向了衰亡。但文学在这一阶段出现了繁荣的局面。如果把诗歌作为盛唐文学的最高成就,那么中唐文学则以古文运动为主要的特征。中唐时期是一个文学思想丰富多彩的时期,以文学革新思想为其主流,继承了初唐时期文学革新思想并将其理论化和系统化。以韩愈、柳宗元倡导的古文运动,使文学革新活动出现了新的高潮,文学革新思想也有了新的高度。而古文运动之所以能够在中唐时期登上历史的高峰,也有其社会现实、历史发展和文学思想继承等多种原因。1古文运动兴起的原因1.1社会历史原因。安史之乱以后,唐宪宗元和年间出现了唐室“中兴”时代。然而,大唐皇室却面临着藩镇割据、朋党倾轧、宦室专权的危机。在思想领域中,迎佛骨,反道统,生活、伦理观念发生重大裂变,儒家安身立命、大统一的思想观念面临着严重的挑战。以韩愈、柳宗元等为代表发动的儒学复兴与文学复古运动是对唐王朝迎奉佛骨的社会思潮的一种反驳。韩愈以儒家继承者自居,以复兴儒学为己任。宣传儒学,力排佛老。这一思想的发展成为一个广泛的社会思潮。而古文运动就是适应这一社会思潮的需要而产生的。1.2文学本身发展的内在原因。所谓“古文”,是对骈文而言的。先秦两汉散文的特点是质朴自由,以散行单句为主,不受格式拘束,有利于反映现实生活、表达思想。自南北朝以来,文坛上盛行骈文,讲究对偶、声律、典故、词藻等形式,是一种格律化的散文体式。由于骈文的内容受形式限制,在其演变发展中又越来越走向僵化和凝固,导致最后逐步走向自己的反面。所以从唐初,陈子昂、李华、柳冕等人力主改革文体、文风,站在儒学立场上,批评骈文及其浮华文风,为韩柳的古文运动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可以说陈子昂、李华、柳冕等人是古文运动的先驱者。1.3有韩愈、柳宗元这样杰出的领导者和创作者。韩愈、柳宗元先后领导了中唐文坛。为适应儒学复兴的需要,韩愈将文体、文风的改革与社会思想斗争紧密地结合起来,同时得到了柳宗元等人的支持,加上他的弟子皇甫湜、李翊、李汉、李翱等人的不断努力,古文运动得以蓬勃开展。2古文运动的发展2.1古文运以“文以明道”为思想纲领。古文运动的一个重要理论就是文与道的关系。刘勰在《文心雕龙·原道》中提出了“道”的两层含义:一是自然之道,二是儒家之道。他的“原道”之论,为唐代古文运动提供了理论依据。而韩愈、柳宗元反复强调“古文”与“古道”的一致性,对“文”与“道”的关系的内涵做出了新的判断。主张“文以载道”、“文以明道”,以道贯文,这就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为古文运动指明了方向。2.2古文运动以“不平则鸣”为创作口号。韩愈继承了司马迁的“发愤著书”之说,提出了作家的经历与创作的关系。他认为,作家之所以创作,是因为心中有着不平之气,不得已而发。“不平则鸣”的人,往往在于“自鸣其不幸”。因此,“不平则鸣”之说,揭示了文学创作的某种规律,当人们处于艰难困苦之中,才能不能施展,正义不能伸张,苦难不能解除,于是人们就会像司马迁那样“发愤著书”,抒情言志。柳宗元于永贞革新失败之后,被贬于永州、柳州,其作品中的“嬉笑之怒,长歌之衰”,正是这种“不平则鸣”的强烈表现。所以,“不平则鸣”在某种程度上比“文以明道”更能揭示文学创作的客观规律和审美特征,因此更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2.3古文运动以“古文”说为创作目标。韩柳古文运动的创作目标就是古文,以反对骈文。因而他们的复古是复先秦两汉之古。如韩愈在《答李翊书》一文中说:“气,水也;言,浮物也。水 大而物之浮者,大小毕浮;气之与言犹是也,气盛,则言长短与声之高下者,皆宜。”这里他论述了气与言的关系,“气”是指文章的气势。而“气盛”是指作者的道德修养所达到的最高境界。他认为,只要气盛,就应该发言、写文章,无论言之长短,声之高下,都是适宜的。这“盛气言宜”之说是对孟子“养气”说与曹丕“文气”说的进一步发展,为古文创作理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柳宗元在《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中也认为古文应该以儒家经典为取道之源,又要博取诸子百家之法。说明了韩柳的文学视角不同与早期的古文学家只局限于儒家的典籍而有了很大的突破。这对后来中国古代散文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韩柳领导的唐代古文运动,推翻了骈文数百年的统治,使唐代的文体、文风、文章语言为之一新,为唐代及后世文学的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开端。3古文运动的影响在这场古文运动中,韩愈、柳宗元无疑是受影响最深的了。无论在文学思想还是在文学创作中都流露出了复古思潮对他们的影响。韩柳两人在他们的散文理论中均提到了“文”与“道”,但对这两个字的理解他们两个人既有相同之处,又有不同的地方。在文学创作上他们不仅创立了新的散文美学规范,而且强化了散文的抒情特征和艺术魅力,把古文提高到了真正的文学境地。然而,受古文运动影响的不仅仅是韩柳二人,诗人张籍、元稹、白居易等人在文章创作方面也都直接或间接地受到古文运动的影响,就连晚唐时期的皮日休、罗隐、陆龟蒙等人的讽刺小品能取得较高的文学价值,也都是受到了其影响。
总之,中唐时期的古文运动是韩愈、柳宗元所倡导、发动的一场旨在复兴先秦儒学和革新文学的思想文化运动和文学运动,它的成就显著,影响广泛,不仅同新乐府运动一起,把儒家传统思想发展的了一个崭新的阶段,而且它又起到了一个承前启后的作用,直接启示了北宋的古文运动,其对散文的影响又远及清代。宋代古文运动宋代古文成就丝毫不比唐代古文逊色,后人极为推崇的「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王安石,曾巩,苏轼、苏辙。只有韩、柳是唐代人,其余六大家全是宋代人。宋代六大家之中,欧阳修,苏轼的散文尤其杰出,与韩、柳合称为「韩、柳、欧、苏」。自从柳宗元,韩愈相继去世后,中、晚唐的古文创作逐渐衰落,骈文死灰复燃,宋初,韩、柳古文仍是不受重视,至欧阳修再度提倡古文,终於使古文成为中国散文的主流。所以欧阳修对古文实有很大的贡献。●产生原因宋代古文运动,远承唐代韩愈,柳宗元,酝酿於宋初,而完成於欧阳修。韩愈,柳宗元去世后,韩门弟子仍然写作古文,成就较高的是李翱和皇甫湜。但他们的成就显然不及韩、柳,所以古文运动衰落。尤其李商隐更是骈文的能手,无论议论,抒情,都十分精彩。此后唐末五代,骈体又占压倒优势。宋初文人多写华而不实的骈文,而且内容以歌功颂德为主,成就不高。宋真宗时,高官钱惟演,杨亿,刘筠等人大力提倡绮丽文风,刻意模拟李商隐,号为「西昆派」。在科举亦以此为选拔进士的标准,故读书人都争相学习西昆体。当时,文人如柳开等,已不满於这种现象,提倡「革弊复古」。当时,古文家和理学家的文学观点虽然有些不同,但反骈这方面却是一致的。所以理学的起,对古文运动也有推动作用。●古文运动影响以韩、柳为首的唐代古文运动,在中国文学史上有承先启后的作用,对当时和后世都有很大的影响。i)在散文创作方面取得卓越的成绩。ii)对唐代的文学发展有所影响。iii)使骈文的浮华风气大受打击。iv)直接影响於宋,而远及於清。v)由於重视古文,经史遂成为文学的正统。vi)偏重文学的实际功用,而轻视美的价值。vii)造成后世贵古贱今的观念。八世纪中叶开始兴起的唐代古文运动,在中国文学史和思想史上,都占有重要的转折地位。就文学史而言,这个风潮掀动了散体文的复苏与创新,最终导致骈俪文在北宋的衰落;在创作思想上,古文家力倡文章当为政教服务的儒家功利主义,强烈打击了流行於魏晋以下的艺术本位心态。就思想史而言,古文运动是中唐儒家复兴的中坚力量,对於中古思想局面的结束、宋学的形成,起了开端的推动作用。由於古文运动在多方面的重要性,学者的研究可以说是成篇累牍,难计其数。不过,这些研究大多是处理文学与思想的内部问题,关於此潮流之可能社会背景,则罕见探讨。本文的目的,是在就古文运动崛起的环境条件,提出一个看法,希望能对中唐思想与文学变迁的问题,增添新的理解,似乎还不足以动摇这个概念的存在基础。这个概念还是有使用价值的。对於「古文运动」之说最根本的质疑似乎是,明确的古文思想——特别是有关文、「道」关系的看法,以及成熟的古文文体,都是韩愈、柳宗元这一辈人建立的。把韩愈以前主张文章复古的文士当作古文家,是一种时代倒错的说法,这种观点忽略了韩愈的世代与先前文士之间的断裂性。因此,在「唐代古文运动」概念的课题上,关键点是,韩柳等人的主张和写作与前几十年的某些文人有没有紧密的历史关联?如果有,这些关联是否能说构成了某种潮流?这两个重大的问题,当然不是此处简短的导言所能充分讨论,这也不是本文的目的。个人只是想提出一个看法:如果我们对古文思想的内涵采取比较宽松的认定,以上问题的答案应当是肯定的。 从玄宗天宝末年到宪宗朝的七十年左右期间,所谓古文家的思想的确有不小的变化,即使同时代的古文倡导者,也常有观念和关怀重点上的差异。不过,这些人之间也有明显的相似之处。譬如:他们大都是重要的作家,在文章写作上成就尤高,并多少对文体的创新有所尝试;他们对六朝以下讲究骈俪声律的文风都很不满;他们大都主张在创作意旨和文字风格上,文学应该以六经为归依。这些相似性应该能显示,学者一般所说的古文运动,是一个有整体性的思潮,在观念纷歧的底层,有一些根本的、持续的特性。此外,中唐古文运动的参与者之间也常有亲密的关系,例如,萧颖士和李华是密友,萧颖士、萧存为父子,独孤及和梁肃是师生,韩会与韩愈为兄弟。这也可视为古文潮流具有延续性的一个徵候。[5]相对而言,在初期古文家如萧颖士、李华崛起之前,文章(诗歌除外)复古的思想与创作实践,就显得远为零散。 以上简略的讨论是在主张,「唐代古文运动」涵盖的是一个有连续性、整体性的历史现象。「
唐朝古文运动 欧阳修倡导什么运动
更多阅读
“修已知道你,你还不知羞”——欧阳修二三事 云深不知羞
“修已知道你,你还不知羞”——欧阳修二三事黄绍坚我并不认识欧阳修。因为他是北宋初期人,距今已近千年。所以,虽然内心仰慕得很,却实在无缘得见。我不知道有谁敢妄称自己是欧阳修的门生弟子。因为受他提携、尊他为师的,是曾巩、王
《生查子.元夕》-欧阳修 生查子 元夕ppt
《生查子.元夕》宋.欧阳修去年元夜时, 花市灯如昼, 月上柳梢头, 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 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满春衫袖。【作者简介】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庐陵
欧阳修《浣溪沙·湖上朱桥响画轮》审美赏析 浣溪沙欧阳修赏析
欧阳修《浣溪沙·湖上朱桥响画轮》审美赏析欧阳修这首《浣溪沙》描写了泛舟颍州西湖、留连美好春光的情趣。诗人对湖面天光水色作了传神而准确的描绘,把握了云天阳光、花鸟游丝所蕴含的美的特质,并注入自己心灵深处的情感,创造出幽美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欧阳修《生查子》 人约黄昏后 电影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译文] 月儿从柳树上升起,我和心上人啊,相约在黄昏后的时间。[出典] 欧阳修 《生查子》注:1、 《生查子》 欧阳修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满春
欧阳修北宋 《五代史.伶官传序》赏析 五代史伶官传序 朗诵
查看文章欧阳修(北宋)《五代史.伶官传序》赏析作者欧阳修,本文是为《伶官传》所作的序言。《伶官传》是《新五代史》中的一篇合传。记伶人(古代音乐工作者和演员的称号)景修、史彦琼、郭门高等人的事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