薪火相传——金音集团的“富”二代
我在这里是给陈学孔个人写传记,理论上说来并不是金银集团的历史描述。但是,任何一个人都清楚,写一个人绝对不能脱离他所处的环境。也就是要把写人和写事紧密结合在一起。同时,还要写他周边的人,或者与之有关的人或事。
我在前面的描述中已经在多处说过,这个庞大的金音乐器帝国是两个人的:是周国芳和陈学孔。公司的注册法人代表是周国芳,总经理是陈学孔。但是,我要说的是,如果你不进入金音集团的深层次,你是不可能知道谁是写在营业执照上的人,或者是集团的真正权力属于谁。按照现代企业的模式,企业的产权要清晰,责任要明确,机构设置要科学,等等等等。但是,在金音集团,这一切都没有办法以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标准来衡量。因为,在金音集团,凡是你能够看到的都是糊涂的,真正明白的只有周国芳和陈学孔他们自己。即便是他们自己也是一种做法,而不是某种理论。因为他们自己从来没有表达过谁是主要的,谁是次要的。谁管什么,谁管什么。但是,整个企业管理又是那么清晰,那么有条不紊。不论你是哪里来的企业管理专家都不会对金音的管理制度有丝毫的疑问。因为,结果好才是真的好。
前面说了的,我没有必要重复了。因为,第一代的合作是如此的天衣无缝,让人不解,让人羡慕。但是,也一定会有人怀疑:那就是这样的企业能走远吗?这岂止是人治,而是非同一般的人治。这样的企业?
你可以随便想。但是,我要说的是,存在的就有其合理的元素。最起码也是二十多年了。
还有人要问,这第一代合作成这样,第二代将会怎么样?
这个您绝对不需要有任何担心。
金音集团是周国芳和陈学孔两个人创办的,是中国乃至全世界所有的合伙企业中的天作之合。创办二十多年的历史,两个人没有出现过任何的摩擦。这个别人可以看到。而最重要的是他们的后代——两个大老爷们:陈鹏和周俊岭也都看到。陈鹏是陈学孔的独子,而周俊岭则是周国芳的唯一的男孩。陈鹏初中毕业就先后在国内数家大学进修MBA课程,最后到加拿大留学,并最终入籍加拿大。而周国芳的儿子周俊岭则是在大学里学的是计算机专业。可以这样说,老子是英雄,儿子也不窝囊。但是,两个后代并没有直接在金音集团就业。而是按照一般的大企业家培训孩子的方法,先在别的企业打工,待有了经验之后,再回到自己的家族企业。2007年,陈鹏结束了在加拿大的留学生涯,回到金音集团工作。这个时候,他已经利用在加拿大留学的时间,完全开辟了美洲市场,并且把欧洲市场的网络也建设的差不多了。这个时候回到国内,回到金音集团工作应该就是强化企业的管理,使企业管理水平更上一个台阶。当陈鹏回到金音集团之后,他并没有做自己想做的诸多事情,而是完全按照前辈的安排,做一些辅助工作。但是,他却做了一件让很多人都想象不到的事情,就是把周国芳在衡水打工的儿子周俊岭叫回公司。或许在他看来,企业既然是我们两家的,第一代共同执掌江山,第二代似乎也应该一样。现在,我回来了,周俊岭也同样应该回来。于是,周俊岭也很快就回到了公司。于是,两个二代一起为他们的前辈开始了操心费力的辅助。而两个人的工作分工似乎也和他们的父辈一样。陈鹏负责市场销售工作,直接的职位就是销售部经理;而周俊岭则是分管内部管理。如此,就开始了小哥俩的天作之合。平时,两个人在很多事情上共同协商,两个人特别是形影不离,但也几乎天天都在一起。他们遇到拿不准的问题时,必然是两个人一起向他们的前辈汇报。
当 然,我们也不能不说一点中国人的劣根性,就是难免会有人在他们中间说点儿什么。我可以说,也许在他们中间说话的人是没有恶意的。但是,即便是没有恶意的闲话也被两个人的铁板一块所击碎。因为,你不管是对着谁说什么,都会在极短的时间内传到另外一个人那里,由是任何闲话几乎都被透明化。久而久之,也就没有谁再背着两个人中的一个人说什么了。
中国人讲,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你想啊,两个二代为什么会如此默契?这就是第一代打下的基因。可以说,陈鹏和周俊岭从小就看着他们的父辈呢。一言一行,一行一言。几乎都渗透到骨子里,融化到血液中。
看到小哥俩如此,陈学孔和周国芳都乐了。他们高兴的是,也许不是他们创下的家业,而是他们的后代的为人处世之风。在他们还没有到退休的时候,就看到了未来的美好,看到了未来的辉煌。
也许我们说陈鹏和周俊岭怎么也是两个人。难道就没有任何的磕碰吗?有的,肯定有的。这个我在叙述陈学孔和周国芳的时候已经说到了: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这两个二代也是一样的。设若两个人由于思维的不同而导致某些不悦的话,别人会怎么看?如今小哥俩也是三十多岁的人了,如果还像小孩那样任性的话,他们会怎么面对江湖?人与动物的最大不同就是自我约束,如果没有约束,将如何屹立于江湖之上?
这正是小哥俩的聪明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