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的七巧板》研究课教案 有趣的七巧板学情分析

有趣的七巧板

华罗庚实验学校 李霞

教学内容:小学数学苏教版第三册 有趣的七巧板

教材分析:七巧板是我国古代发明的一种图形玩具,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宋朝有个叫黄伯思的人,对几何图形很有研究,他热情好客,发明了一种用6张小桌子组成的“宴几”——请客吃饭的小桌子。后来有人把它改进为7张桌组成的宴几,可以根据吃饭人数的不同,把桌子拼成不同的形状,比如3人拼成三角形,4人拼成四方形,6人拼成六方形……这样用餐时人人方便,气氛更好。后来,有人把宴几缩小改变到只有七块板,用它拼图,演变成一种玩具。因为它十分巧妙好玩,所以人们叫它“七巧板”。到了明末清初,皇宫中的人经常用它来庆贺节日和娱乐,拼成各种吉祥图案和文字,故宫博物院至今还保存着当时的七巧板呢!18世纪,七巧板传到国外,立刻引起极大的兴趣,有些外国人通宵达旦地玩它,并叫它“唐图”,意思是“来自中国的拼图”。用七巧板可以拼成几百种不同的图形,外国朋友对我们的七巧板也很感兴趣,给它取了个神奇的名字叫“东方魔板”。本单元是小学阶段第一次出现“七巧板”,大部分学生对此一无所知,所以本节课在介绍和初步认识“七巧板”的基础上,着重培养学生的拼图兴趣和体会图形的变化,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目标:

1、通过拼图,体会图形的变换,发展空间观念。

2、在学习活动中积累对数学的兴趣,培养与同学的交往,合作意识。

3、在动手动脑的过程中发展想象能力,培养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感悟平面图形特点,培养学习兴趣,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难点:创造性地拼图。

教学准备:课件、七巧板每人一副

教学过程:

一、动画演示,引入课题

1、今天我们的课堂里来了一位熟悉的朋友是谁呀?

2、多啦A梦给大家变魔术了? 像什么?

3、 (揭示课题)多啦A梦的魔术宝贝是什么?

4、知道七巧板是哪国人发明的吗?

二、初步感知,建立表象

1、多啦A梦介绍七巧板的来历:七巧板是我国古代发明的一种图形玩具,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宋朝有个叫黄伯思的人,对几何图形很有研究,他热情好客,发明了一种用6张小桌子组成的“宴几”——请客吃饭的小桌子。后来有人把它改进为7张桌组成的宴几,可以根据吃饭人数的不同,把桌子拼成不同的形状,比如3人拼成三角形,4人拼成四方形,6人拼成六方形……这样用餐时人人方便,气氛更好。后来,有人把宴几缩小改变到只有七块板,用它拼图,演变成一种玩具。因为它十分巧妙好玩,所以人们叫它“七巧板”。到了明末清初,皇宫中的人经常用它来庆贺节日和娱乐,拼成各种吉祥图案和文字,故宫博物院至今还保存着当时的七巧板呢!18世纪,七巧板传到国外,立刻引起极大的兴趣,有些外国人通宵达旦地玩它,并叫它“唐图”,意思是“来自中国的拼图”。用七巧板可以拼成几百种不同的图形,外国朋友对我们的七巧板也很感兴趣,给它取了个神奇的名字叫“东方魔板”。

【设计意图: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知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所以,这里安排“多啦A梦吧变魔术”来激发学生的拼图兴趣,又在介绍来历时适时进行思想教育,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使学生产生迫切想玩“东方魔板"的愿望,为下一层次的学习作好心理和知识上的准备。】

2、 认识七巧板

谈话:学到这里,你知道这么有趣的拼图为什么叫“七巧板”了吗?“七”表示什么?
(1)分一分,一副七巧板有几种不同的图形?
(2)数一数,每种图形有几个?
(3)比一比,哪些图形是大小完全一样的?
三、动手操作,深入探究
谈话:“巧”又巧在哪儿呢,请小朋友们拿出你们的七巧板,我们一起去探寻“七巧板”的“巧妙”之处。

1、 用两块拼
(1)谈话:先来简单一点的,用七巧板中的两块拼出我们认识的图形。
(2)集体操作。
(3)指名在实物投影仪上演示。
(4)小结:用这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通过不同的摆放,可以品成我们认识的正方形,三角形,平形四边形这三种不同的图形。

(5)我们还学过哪些平面图形呢?

2、用三块拼
(1)集体操作。
(2)指名在实物投影仪上演示交流,要求说出用哪几块板拼出了什么图形。
4、用四、五、六块拼
(1)谈话:这一次我们要来难一点的,大家可以小组合作,共同完成。要求用七巧板的四块、五块或六块来拼出我们认识的图形。
(2)小组合作拼图。
(3)小组长介绍本组用了哪几块板拼出了什么图形?

【设计意图:凡是学生能动手操作的,教师不应示范,不应包办,充分放手让学生操作,引导学生在操作中发现、思索、领悟,体会图形的变换,促进思维的发展。】

5、用七块拼
(1)谈话:七巧板不仅能拼出我们学过的图形,还能拼出生活中看到的各种有趣的图形。(欣赏课件)

(2)你们看看,除了这些,你还能拼出什么,和小伙伴说说。
(3)用七块图形拼出你喜欢的图形,然后全班一起开个展览会。
《有趣的七巧板》研究课教案 有趣的七巧板学情分析
(4)把作品贴到黑板上。
(5)参观、点评作品。

【设计意图:让学生参观、评点作品,使学生展开丰富的想像,并用自己的语言进行表述,促进了语言与思维的融合,同时也体现了评价方式的多样化。】

四、拼图故事,思想教育

1、欣赏七巧板拼成的图形:兔子、树、 人

2、说说你想到了哪个故事。

3、听故事:守株待兔

4、思想教育。

【设计意图:课后延伸,给学生留有思维空间,更好地发挥了学生的创造力和想像力。】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5101014/238031.html

更多阅读

《站立式起跑》评课稿 站立式起跑动作要领

新罗区城区片小学体育暨中小学体育名师工作室课堂教学研讨活动评课记录《站立式起跑》评课——龙岩市东新小学授课教师:肖桂英时间:2013、12、13评课:肖老师充分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体验了站立式起跑,达到了教学的目标,同时

《桃花源记》复习课教案

《桃花源记》复习课教案课堂寄语:我的课堂我做主,我的学习我主动,我的人生我努力!复习目标1、积累文言知识,整体把握文章内容。2、梳理文言文中考考点,指导文言文解题技巧。3、理解作者笔下的社会理想及作者寄托的思想感情。预习方

《望庐山瀑布》说课稿 望庐山瀑布 李白

《望庐山瀑布》说课稿石首市文昌小学陈菊香教材分析: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五组、第17课的一首古诗《望庐山瀑布》。《望庐山瀑布》是“诗仙”李白五十岁左右隐居庐山时写下的一

《母鸡叫咯咯》评课稿 母鸡叫咯咯

《母鸡叫咯咯》评课稿——鳌江十二小林园园音乐源于于生活,因此在音乐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寻找音乐、发现音乐并创造音乐,从而让他们感受到音乐美。陈老师就是紧抓这点,在上《母鸡叫咯咯》一课时,让学生从音乐中找到母鸡

《扁鹊治病》评课稿 扁鹊治病

《扁鹊治病》评课稿黄玲玲老师执教的《扁鹊治病》,是一节颇具创造性,特色性的一堂课。整堂课下来亮点多多,如:1.难点突出,思路清晰,环节相扣。2.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黄老师在第二个教学环节时,让学生概括文章内容,她通过题目扩展法

声明:《《有趣的七巧板》研究课教案 有趣的七巧板学情分析》为网友与我相关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