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风险与高回报
在我们所在的投资领域,人们通常会说:“高风险高回报”。好象高风险必然伴随着高回报,而高回报必然来自于冒高风险。在我看来这种因果关系只存在于一个理想的完全的市场经济状态,在这种状态中,信息处于完全的透明状态,竞争处于完全而充分的竞争,于是,高回报来自于较高的风险补偿。但是在现实的情况下,理想的市场状态并不存在,因此,二者之间并不存在必然的因果关系,而我们所进行的投资行为,强调的是可预期的风险和可控的风险,而不是风险越高越好,这是一个认识误区,就象很多人问:“你们不是做风险投资吗”?好象你只有去冒风险,才会有回报。
首先,冒高风险的人,不一定能得到高回报。事实上,之所以高风险就是有很多不确定因素,很多人最终都失败了,而成功最后归于少数人,从而把其它人本来可以得到的回报都集中到个别人身上。在这一方面,我们的媒体往往误导了大众,因为媒体所报导的往往是成功的案例,失败的案例通常很少报导。科学的态度是要去研究数据,并进行统计分析,比如现在社会上很多年轻人都想当老板,以为当老板很容易,赚钱快。事实上,按照工商局的统计数据,第一年注册的企业,第二年只剩下大约50%(只有一半企业参加第二年年审),到了第三年又少了一半,存活5年的企业大约只有10%,在这些存活的企业里,大约只有一半赚钱,另一半则半死不活或打平。
其次,很多高回报高收益的项目并不一定是高风险项目,举几个例子,在发达的西方 国家,市场处于比较充分的竞争状态,物品是证券市场。在那里,有很多的投资工具,既可以做多,又有做空机制,特别是电脑技术的发展和量化金融模型的应用,投资基金可以做对冲,也可以做高频交易,它的真谛就是通过电脑快速捕捉市场偏离价格的瞬间波动,利用这种信息不对称快速交易,从而赚钱。所以资金并没有冒很大的风险,回报则相当巨大。
在中国,即使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我们的经济仍然不是完全的市场经济,而是一种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同时存在的比轨制。政府掌握很大的社会公共资源,它可以左右市场经济发展的方向。所以在中国,证券市场是政策市,房地产市场也是政策市,谁能够利用上政府的资源,或者搭上政策的顺风车,都可以不用冒大风险而获利良多。
比如,股票IPO上市,在西方国家都是备案制,只要信息披露充分,公司达到规定条件,又有人认购你的股票,就可以在证券市场挂牌上市,而在中国则是审批制,上市资源掌握在政府手里,你必须创造条件,打通关系,才能得到政府的这块资源,由于发行机制的计划行为,整个证券市场被扭曲了,出现了“三高”现象,出现了上市圈钱等等,最终吃亏的是老百姓。
又比如,前几年的中国房地产市场,土地政策和房屋政策刚刚开放,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只要你把握这个大方向,就能搭上这一波顺风车,所有前些年投资土地和物业的人实际上并没有冒大风险,就享受了资产大幅升值所带来的红利。因为购买土地可以用来盖厂房出租,购买物业可以自用或者出租,只要中国经济平稳发展,先不说资产增值,收租金的投资回报是可以预期的,这样风险就很小。总的来说,我们这些做投资的人,寻找的投资项目是高回报低风险,至少风险是可以预期和可控的,根本不需要去冒高风险,所以“高风险高回报”是外行人说的话,因为它只存在于理想状态,实际并不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