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名著导读导学案 骆驼祥子名著导读

《孟子》名著导读导学案

选编:徐建华 审核:杨晓波编写时间:2014-2-25

●孟子简介

孟子(前372年—前289年),名轲,字子舆。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之一。孟子就学于孔子之孙子思的门人。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思想,提出一套完整的思想体系,对后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被尊奉为仅次于孔子的亚圣。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德治思想,发展为仁政学说,成为其政治思想的核心。

●《孟子》主要思想

《孟子》为记述孟子思想 的著作。《孟子》一书是孟子的言论汇编,由孟子及其弟子共同编写而成,记录了孟子的语言、政治观点和政治行动的儒家经典著作。《孟子》共有七篇传世:《梁惠王》上、下;《公孙丑》上、下;《滕文公》上、下;《离娄》;《万章》上、下;《告子》上、下;《尽心》上、下。其学说出发点为性善论,提出“仁政”、“王道”,主张德治

南宋时朱熹将《孟子》与《论语》、《大学(书)》、《中庸》合在一起称“四书”。

在《孟子》一书中,集中地体现了孟子的政治思想、哲学思想和教育思想等

★孟子的政治思想与孔子一脉相承,并把孔子“仁”的政治思想发展为“仁政”学说。这一学说主张统治者要施仁政于民,以德服人,实行王道,反对以力服人,实行霸道,孟子主张行“仁政”而“王天下”,仁政的具体内容是省刑罚,薄税敛”,使民有“恒产”,“养生丧死无憾”。对百姓应施行道德教化,使他们人人能“正心、诚意、修身、齐家”,从而使国家长治久安。

《孟子》主张行仁政,必须效法先王(禹、汤、文、武、成王、周公)的王道统治政治。

《孟子》主张施行仁政,必须先有仁心,然然后方推行仁政。孟子认为“人有不忍之心”,乃有“不忍人之政”,仁政,是统一天下者必具备的条件。而仁政的具体表现,就是使家给人民、百姓安乐的王道,要实行王道,又要“尊贤使能”。

★《孟子》还具有较强的民本主义思想——“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当然,这里并不是在说百姓的地位比国君的地位高,而是说国君在治国时,如果不照顾到老百姓的利益,就很难维持自己的统治。在书中孟子还指出,国家存在的根本不在于“天时、地利”,而在于人和,“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劝诫统治者要与民同忧同乐。

★孟子的“仁政”学说,其哲学基础是“性善说”。他认为人性善,把仁、义、礼、智看成是人的本性,是先天固有的,“人皆可以为尧舜”所以人就应该努力地去培养和扩展这些善的本性。,鼓励人人向善,个个都可以有所作为。

★在认识论上,孟子在孔子“生而知之”观点的基础上,提出了“不学而能,不虑而知”的“良知良能”说,并把认识的目的归结为寻求丧失了的本心。这就否定了人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但同时孟子也重视思维的作用,他的“心之官则思,思则得知”的主张就是正确的。(该思想有一定的局限性)

★《孟子》非常重视教育对人的影响作用;强调人的自我教育,主张修身养性,“养吾浩然之气”,以完善自我;他还教育人们为实现远大奋斗目标,要有“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的吃苦精神。并提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道德标准。《孟子》认为要“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提倡人格和道德教育。他说:“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而且,孟子认为修养是求学的基点,但又认为人善性,是无法从外在培养(教育只可起感化作用),最终都要凭自己的思考来达致。修身方法上,主张自由发展,因势利导。此外《孟子》也十分重视学习环境,置学子于优良环境中,施以自发的教育,方能成功。

●《孟子》风格

《孟子》散文的特点是气势充沛,感情强烈,笔带锋芒,富于鼓动性,有纵横家、雄辩家气概,充分反映了战国时代尖锐激烈的社会纷争。在孟子所处的时代,政治斗争激烈,各派学说蜂起。为了宣传自己的主张,孟子就不得不与其它各类思想与学派进行交锋。这就使《孟子》中的许多文章充满了论辩性。在这类文章中,孟子往往巧妙地运用了逻辑推理的方法,采用欲擒故纵,反复诘难,迂回曲折的方式,把对方引入自己预设的结论中(如《梁惠王下》)。在论辩中,孟子还“长于譬喻”,把抽象的道理用具体生动的形象表现出来。文章富于形象性,具有强大的艺术感染力。气势浩然是《孟子》的另一个重要的艺术特征。

●初高中相关篇目内容提要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中心论点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指站在正义方面,会得到多数人的支持帮助;违背道义,必陷于孤立。

★《鱼我所欲也》

中心论点:舍生取义。本文主要运用了比喻论证、举例论证、对比论证等方法来证明文章的中心论点,如将生比做鱼,将义比做熊掌,当二者不能兼得时,应舍生取义;又如作者举“一箪食,一豆羹”的例子,告诉我们要不食嗟来之食,要不丧失人的“本心”,要舍生取义。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文章采用举例和正反对比论证相结合的方法,从个人和国家两方面,层层深入地论证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论点。这是说一个人要成就大事,一定要经历许多艰难困苦的磨炼,只有经历艰难困苦,经风雨,见世面,才能锻炼意志,增长才干,担当大任。安逸享乐,在温室里成长,则不能养成克服困难,摆脱逆境的能力,会在困难面前束手无策,遇挫折、逆境则消沉绝望,往往导致灭亡。

★《寡人之于国也》

本文记载了孟子和梁惠王的一次对话,围绕“民不加多”的问题展开讨论。对话一开始,梁惠王就自诩“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而已”,接着以赈灾救民为例,申说自己治国胜于“邻国之政”,然后提出“民不加多”的疑问。孟子没有直接回答这个问题,而是用“五十步笑百步”这个故事设喻,启发对方:梁惠王的“移民移粟”跟邻国统治者的治国不尽心,实质上没有什么区别,只是形式上数量上不同而已。暗示梁惠王小恩小惠不能使民加多,要使民加多,必须仁政”,行“王道”。接下来,孟子具体阐述了仁政”的具体内容,提出合理发展生产,使老百姓“养生丧死无憾”是王道之始;在此基础上教养百姓,使民心归顺,则为“王道”之成。最后,孟子批评统治者的虐政,从反面证明了自己的主张,阐述为人君者使民加多应持的态度。结尾,“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矣”回应了开篇梁惠王提出的疑问。

●《孟子》部分名句及涉及思想

(1)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

【译文】有一定的产业收入的人才有一定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没有一定的产业收入的人便不会有一定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假若没有一定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就会胡作非为,违法乱纪,什么事都干得出来。


《孟子》名著导读导学案 骆驼祥子名著导读
(2)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译文】(对一个国家来说)百姓的地位最尊贵,国家其次,君主的地位应比百姓,国家轻。

(3)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

【译文】不要在农民耕种和收获的大忙季节征兵和征徭役,妨碍生产,那么生产的粮食便吃不尽了。不要用细密的鱼网到大池中捕鱼,那么鱼类便吃不完了。依照合适的时间到山林砍伐树木,木材也会用不尽。粮食和鱼类吃不完,木材用不尽,这样便会使百姓对生养死葬没有什么不满。

(4)尽信《书》,不如无《书》。

【译文】完全相信《书》,那还不如没有《书》。

(5)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

【译文】贤明的君主在规定百姓的产业时,一定要使他们上可以养父母,下可以养妻子儿女,好年成能丰衣足食,遇上荒年也不致饿死。

(6)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译文】一切为着使百姓的生活安定而努力,这样去统一天下,没有人能够阻挡。

(7)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译文】穷困便独善其身,得志便兼善天下。

  

(8)人皆可以为尧舜

【译文】人人都可以当尧舜这样的好人。

  

(9)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译文】在赡养孝敬自己的长辈时不应忘记其他与自己没有亲缘关系的老人。在抚养教育自己的小辈时不应忘记其他与自己没有血缘关系的小孩。

  (10)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译文】爱别人的人,会受到别人的爱;尊敬别人的人,会受到别人尊敬。

  (11)贤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今以其昏昏使人昭昭。

  【译文】贤能的人,一定是自己先明白了再使人明白;今天的人自己还在糊涂却硬要叫人明白。

(12)君之视臣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13)仁者无敌。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5101014/237361.html

更多阅读

《宝黛初会》导学案 连环画宝黛初会

《宝黛初会》导学案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了解《红楼梦》与曹雪芹,熟悉与节选部分相关的情节;2.理清文章的写作思路,分析小说的基本情节结构;3.掌握文中一些生字生词的读音,以及一些词古今词义的不同。【知识链接】1.中国四大著名古

《感悟青春》导学案 青春感悟的经典句子

人教版七年级(上)思想品德 第四课 欢快的青春节拍第二框题《感悟青春》 导学案爱知七年级思品备课组一、学习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意识到青春的美好,树立青春的热爱之情;培养珍惜宝贵年华的惜时观念,

声明:《《孟子》名著导读导学案 骆驼祥子名著导读》为网友淡忘情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